书城心理学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
30729000000005

第5章 青少年心理问题探讨分析(1)

鉴别学生心理健康的概括化标准

对在校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的鉴别标准有三点:

1.个人与环境关系和谐

个人与环境的适应是指个人的生理与心理能与环境保持平衡。从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看,心理健康的标志是:生活的周围环境与内心之间能保持平衡,能接受和承受各种心理社会刺激;能习惯地遵守有成文规定或无成文规定的各种社会规范,个人的言行能符合社会要求;个人的需要和欲望能从社会中获得满足,个人具有安全感、稳定感。当然这里说的适应环境,并非鼓励人们安于现状,让环境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是指当环境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与欲望时,能积极地去变更环境,驾驭环境,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个人对环境的不适应就会引起心理不平衡,表现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机体的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胃肠蠕动减慢、支气管扩张、呼吸加快、手足发冷、恶心、腹胀、皮肤苍白等。在生理反应的同时也伴随着心理反应,如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衰退、思维中断、焦虑、烦躁、恐惧,或者激动发脾气,或者压抑、少言寡语、愁眉苦脸。严重者会出现各种病态,不能在学校中健康地学习、生活。

2.自我认识正确

正确的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实事求是的反映与评价,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对现在的“我”,如自己的身体条件、经济条件、社会角色、责任、义务等有清楚的认识;现实中的自己与头脑中的“我”,以及与别人心目中的“我”或客观的“我”认识出入不大。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的人,在生活和学习中通常表现为:在与环境发生关系时,能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动机、欲望与行动,从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当与环境产生矛盾或遭受挫折时,能主动地寻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进行自我教育;心态稳定,精力充沛,独立性强,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自我具有现实感、安全感、愉快感。

对自我认识不正确的人,主要分为两类:对自我估价太高或对自我估价太低。前者多表现为: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幻想太多、眼高手低,脱离实际、自不量力。后者多表现为: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多愁善感,悲观失望。这两类人都属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人格完整

人格完整表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理想、目标与行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人格结构内在的协调,表现为认知能力、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三方面的协调,需要、欲望与目标的协调,动机与行为的协调,以及行为与环境的协调。

人格结构发展的内在不协调,即心理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叫做病态人格。如有的人表现为过分理智化,感情色彩缺乏,对大小事都爱挑剔,缺乏“人情味”;或者表现为理智不足,情感有余,理智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差,冲动性强,经常偏离正确的生活轨道,不能正确地反映和估计环境与自我。所有这些都属于人格异常。

以上三条心理健康的标准比较抽象化,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标准分解为具体化的准则:

(1)有与自己的年龄阶段特征相符合的自我意识水平和智能水平,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有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爱学、会学。

(2)情感健康,情绪比较稳定,比较活泼开朗,经常保持愉快;遇事比较冷静,处事比较谨慎;同情老幼弱小伤残,憎恨坏人坏事;常常向往美好的未来。

(3)有与自己的年龄阶段特征相符合的自制力,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注意力比较集中;活动性的兴奋或抑制处于正常状态:

(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中有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自私自利;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友好交往,与人为善;有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性,不依赖别人,不屈从别人,不嫉妒别人,也不固执己见。

(5)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较好地适应变化了的人际环境、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东西;能够承受日常生活中遭到的不幸。

摘自《教子基本功——心理辅导技巧》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发展,而且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应当明确: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其他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正常,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正视现实,不主观、不固执;意志坚强,能独立果断地处理问题,勇于追求,自强不息;能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正确对待挫折,情绪乐观稳定,兴趣广泛,积极上进;人际关系和谐,文明谦和,尊重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社会适应良好,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调整自己,使自己的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具有健康的情绪,善于克制,悲喜适度,情绪的表达方式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要求;人格发展健全,为人诚实正直,自尊自重,富有责任心和创造性;能保持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的协调一致。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着重抓好以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青少年由于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兴趣广泛但又不成熟,往往思想偏激,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能正确地解决好个人与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致引起心理冲突和挫折,形成消极情绪。同时,由于他们的判断能力和导向能力较差,对不健康的思想意识不能自觉抵制,往往对人生产生一些消极认识,苦恼,彷徨以至消沉。对于以上种种心理问题,教师应以多种形式,诸如主题班会、影视评论、专题演讲、典型事例和案例分析会、辩论会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认识人生的积极意义,理解人生的价值。要经常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和英模事迹去影响他们,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品格和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客观地、全面地看问题,保证心理反应的适度,防止各种心理偏颇的发生。

2.培养学生的健康情绪

学生到了中学阶段,他们与环境的交往变得复杂起来,情绪也随之日益丰富。良好的情绪是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宜的重要条件,高兴、愉快、欢欣等积极情绪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人格健全;而愤怒、恐惧、焦虑、忧伤等消极情绪则会使青少年失去心理平衡,长期积累还会形成神经活动功能失调以及机体的某些病变。“怒伤肝,忧伤肺”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学校和教师应创设教育和教学适宜的紧张度,在紧张的学习中辅之以健康愉快的活动,调节学生的情绪,避免由于在管理过程中的急于求成而经常斥责、处罚和否定学生所导致的使学生“情绪饥饿”而形成冷漠、孤僻、自卑的性格特征,应让学生在适度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下学习和生活。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使学生学会用一定的方法自觉调节自己情绪的紧张程度,克制消极情绪,培养健康情绪。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环境因素,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安全感和友谊感,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合作精神。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并在引导他们正确交往时注重以下原则:主动真诚,尊重他人的人格、习惯和隐私,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于各种心理疾病和适应不良的学生,应吸引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加他们与同学友好交往的机会;此外,教师在人际关系中,要特别注意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协调。因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会看作是集体乃至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教师肯定的评价会使学生由此获得心理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价值感。同时,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利于他们发展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和乐观性格。

4.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

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其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会表现出惯常的行为方式的特征,如心理学所称的性格。它是心理活动过程中起调节和控制作用的素质,而这一素质因遗传、家庭以及诸多环境因素影响而表现出千差万别。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气质特点,应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去培养、发展学生性格中好的一面,矫正不好的一面;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还应特别注意把每个学生都当作平等的社会成员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家庭背景和个性差异,用说明教育的方式和自身良好的榜样作用启发引导他们,坚持热爱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编制扎扎实实的训练步骤,运用心理学上的正强化原理,训练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要注意避免使用一些违反心理规律和压抑学生个性的教育手段,诸如强制、恐吓、体罚等,那样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紊乱和障碍。总之,教师应加强学习教育理论,加强自身修养,注重研究教育艺术和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摘自《班主任之友》

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的五点建议

1.从关心他人开始

只有自己执著地要成为关心他人的人,绝不成为自私自利的人,才能培养出健康美好的心理品质,因为人生目标是一切心理品质的核心,各种品质围绕它而发挥作用。为他人服务的心理品质(如热情、坚毅)和为私服务的同样心理品质,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当你树立了一生为人类做贡献的伟大志向后,不论在什么困苦环境中,你都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良心理品质。

2.对自己总是又看到优点,又看到不足

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使人丧失信心,使人失去前进的动力。在自己受到批评,被人瞧不起,面临种种失败时,尤其要了解自己的基本优点。看不到不足,使人自满,也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在自己受到别人赞扬、被人宠爱,得到种种成功时,尤其要冷静地确信自己还有缺点。在失败时,经过痛苦的过程,深信自己的优点,又能奋起直追,这样才能真正产生顽强的心理品质;在胜利时,能实事求是地看到自己不足,继续前进,这样才能真正产生谦虚的心理品质。

3.学会执著地追求和理智地克制

人类的本质是有理想,为达到人类的理想,主动地改造世界。但理想的实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要求同学学会:不断提高对远大理想的认识,为实现理想自觉地不断地激励自己,执著地追求。另一方面,当一旦发现自己的追求不符合客观时,要理智地克制自己,不做自己任性的奴隶。

4.以伟大人物品质为榜样

初中同学要善于从人类的整个文化遗产中吸收营养,尤其是历代产生的伟大人物,他们身上闪烁着人类最美好的心理品质的光芒。用他们的优秀品质作为测量自己的尺度。不能满足于周围人们的一般尺度要求自己,更不能用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来原谅、放松自己。

5.要使自己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人生是短促的,但少年同学尚未发觉,常常轻易浪费宝贵的时光。优良的心理品质是不能突击实现的,只能一点一滴地培养出来。只有使自己生活充实起来,让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在远大理想的激励下,长期坚持,才能培养出自己健康的心理品质。

摘自《中学生心理与追求》

“小儿郎”也有心理问题

天真活泼的学生,是否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呢?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和黄浦区教育学院提供的两个课题调查结果,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

一项是上海市中心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调查报告。报告中称,本市中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5.43%,其中小学生年龄组的发生率最高,为23.2%;初中年龄组最低,为9.1%。小学年龄组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何以高出初中年龄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主要原因是:学生年龄小比较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尚未形成独立的正确思维方法,不善于表达心中的困惑与不良情感,他们的心理问题通常不易为成人所觉察。实际上,过重的学业负担与升学竞争,家长对子女溺爱与期望值过高,同学中的消费攀比心理等等,无不给学生的心灵投下了阴影,主要表现为焦虑、忧郁、交往不易、唯我独尊、性格孤僻等。据对1765名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87%是焦虑、自卑以及多动症等心理因素所致,而不是智力问题。

林昌辉摘自《解放日报》

青少年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开拓进取,展示了新一代健康向上的时代风采。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由于一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还比较陈旧和落后,致使少数学生产生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

据一项全国4至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少儿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据前不久对南京2300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查结果表明,71%的学生缺乏毅力,67%的学生难以承受失败。我国高校“少年班”学员中约有1/3不能完成学业被淘汰,这有性格、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承受能力差和发生心理精神疾病的原因。一位专家在调查时发现,几乎所有青少年犯罪的动机,或多或少地都存在心理扭曲的因素。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岫茹介绍,心理障碍,也是轻微的心理失调。在学习、就业、交友、恋爱、社会适应等方面比较普遍。

有位女中学生内心喜欢一位年轻的男老师,由于害羞,连正面看老师都不敢,渐渐地发展到不敢看所有的男生和男老师。当她用手挡住自己眼睛的时候,都会感到自己的余光仍在看。她十分自责,认为自己很坏,正常学习无法坚持,学校也不敢去,最后只好退学。这种异性恐惧症的病例,在中学生中男女都有。

今年考上某医科大学的一位女生,在中小学都是名列前茅的佼佼者。由于在大学的新生水平测试中,她的成绩落在后面,因此郁闷失望,对自己失去了自信。上课听讲听不进去。课后看书如看“天书”,她陷入了不能自拔和控制自己的境地,期中考试3门不及格,为此她要退学,又觉得对不起父母,痛苦万分。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英已经认识2000多个汉字,又会弹钢琴,通过了6级考试,是父母和姥姥的宠儿。可自从入学以来,她看到老师很严厉,经常训斥或处罚同学,她开始害怕到学校去,以至每到学校门口都会呕吐,连上楼梯都迈不快步子,她还时时担心别的同学挤她。据了解,这种适应不了学校大环境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这种个案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