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30775100000013

第13章 读懂青春期女孩情绪的"晴雨表"(4)

青春期女孩虽然是小大人,但说到底,她总归还是个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好玩,好动。如果父母一味地要求女孩沉浸在学习当中,剥夺她所有的玩耍时间,必然会引起女孩的反感心理,严重者甚至还会产生厌世思想。所以,各位父母可以学习一下案例中晓晓父母的做法,多培养孩子的爱好,让她们发现生活的美好。

2.让女孩尝尝苦的滋味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家中的"独苗"。在父母眼中,她们是"小公主"、"小太阳"尽情享受着家人的关怀、保护和给予,接触不到外界一丝的风雨。

在这种溺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女孩便会厌倦这种波澜不惊的生活,其心理也慢慢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进而对生活及人生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原来人生就是这样!原来生活就是这样!也正因此,活着真没劲的想法也就油然而生了!

此时,明智的父母应狠下心来,让这些身处"蜜罐"中的女孩尝尝苦的滋味。要知道,在"苦"的环境下,一个人才会产生积极的行为激励,青春期女孩自然也不例外。

这样做,还会帮助她们形成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还会让她们重新感悟人生:原来,人生除了甜之外,还有苦啊!从而改变她们的消极态度,奋发向上,并懂得珍惜。总之,父母不妨把吃苦当成磨炼女孩心智的必修课,这会让她们受益终生。

6.咱们家这小捷达也太让我丢面子了!

--怎样对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苗苗上小学的时候,爸爸每天都开着捷达车去接她。那时,只要一放学,云云很快就从学校里跑出来,大大方方地和同学道再见,然后高高兴兴地钻进爸爸的小车里。有时,苗苗还会邀请几个好朋友,让她们坐爸爸的车一同回家。

可自从苗苗升入初中后,情况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当爸爸来接苗苗时,她不再一放学就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跑出来,而常常要让爸爸等她很久,直到学校的学生都走得差不多了,她才慢悠悠地从学校里走出来。其次,当爸爸送苗苗上学时,她总要求爸爸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停下车,然后自己走着去学校。

苗苗的这些变化,令爸爸百思不得其解,便问她问什么要这样做?苗苗如实回答:"老爸,您如果再来接我的时候,把车停得远一点,别让同学们看见的话,我保证第一时间出来。你还问为什么?难道真还不明白吗?咱们丢不起人啊!

您不知道,我们班同学的爸爸开的都是宝马、奔驰之类的车,咱们家这小捷达也太让我丢面子了,和同学吵架时,我都没有底气……"

不仅如此,在爸爸妈妈的面前,苗苗总是时不时地说起同学穿多么贵的衣服、用多么好的文具等。最近,她对父母给自己买衣服一事也提出了要求:"我们女孩选衣服主要是看名牌,花上一千多元钱又算什么,只要衣服的牌子够有名,才能证明我的身份!"

听到苗苗一番理直气壮的"大道理",苗苗的父母茫然不知所措,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爱攀比了?

说到攀比,我们就不能不提青春期女孩。曾经,一个11岁的女孩苦苦地哀求妈妈:"妈妈,你教我化妆,教我穿衣打扮吧!这样,聚会的时候,我就是最漂亮的那个女孩,气死我们班的班花!"其实除了外貌,很多女孩在吃、穿、用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攀比心态,比如上述案例中的苗苗。

在平时,女孩之间经常会议论以下这些事情:

"你的书包好土!看,我的书包,今年的最新款,花了500块呢!"

"明天是我的生日,我请大家吃西餐,然后再去KTV唱歌,肯定比上次某某过生日时还要热闹!"

"我家的房子比你家装修的豪华气派,家具全都是进口货!"

"我妈比你妈赚钱多,她是一家外企的经理。"

"我爸是董事长,比你爸的官大。"

……

青春期女孩涉世未深,又没有工作经验,可她们为什么会存在如此严重的攀比心呢?具体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点:

首先,这都是因虚荣心所致。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青春期女孩爱攀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试想一下,哪个青春期的女孩甘心做衬托的绿叶?哪个青春期女孩甘愿充当"丑小鸭"?哪个青春期女孩不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哪个青春期女孩不渴望被认同,成为大家眼中的"公主"……正是在这些想法的促使这下,女孩热衷于攀比,变得爱慕虚荣。

其次,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难免会将自己和周围的人作比较,青春期女孩更是如此。随着自我意识的崛起,她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生活,开始用自己的感受来体会生活,只是很多时候她们涉世未深,缺乏经验,难免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迷茫。

因而,在看到他人拥有的某件高级、贵重物品,正是自己朝思慕想想拥有的时候,她们往往难以冷静头脑,压根也不会考虑"我是否需要",反而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也要拥有。在这种迷茫追求的心理影响下,女孩时时刻刻都处于攀比之中。

最后,出于会被周围的人所排斥的担心,女孩不得不学着攀比。在青春期女孩看来,自己只有与同学、朋友拥有相同的物质基础才能产生共同语言。比如说,如果朋友各自拿着iphone相互讨论如何下载新软件之类的内容,而自己根本插不上话时,感觉自己被同学孤立了。因此,她们在行为上就表现为爱攀比,盲目地追随周围人的脚步。

当然,攀比不是罪过,但它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女孩的攀比之心过于强烈的话,必定烦恼丛生。也就是说,父母应及时、正确地引导女孩的攀比心理,防止她们因妒生恨,扭曲心灵,以至于最终走上人生的弯路。

父母怎么办

1.给女孩打一支"诱惑"的"预防针"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很多女孩经常会问父母一些这样的问题:"爸爸,你每个月的薪水是多少呀?""妈妈,你的年薪是不是很多呢?""爸爸,咱家的经济条件很不错吧!"

在父母看来,孩子只是随便问问而已,不必大惊小怪。实则不然,父母应对此引起足够的警惕,警惕女孩会因此而学着去攀比。

那么,关于孩子的这些问题,父母该如何应答呢?可能很多父母会如实回答;也可能有些父母会告诉女孩:"这不关你的事,别问"、"小孩子,打听这些做什么,真没礼貌"……

让我们来看看一位父亲的聪明的回答:

闺女,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比我们穷,也有很多人比我们更富有。虽然我们家的生活水平比一般的家庭要好一些,但是爸爸妈妈,还有都需要继续努力工作、努力学习,那样我们才会迈向更富有的生活。

这位父亲的巧妙回答,无疑是给女孩打了一支"诱惑"的"预防针"。他很直接地告诉她:我们非常普通,比我们富有的人有的是,因而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工作才能追上他们。这样,听到父亲的回答,原本有攀比想法的女孩自然不会跟他人盲目攀比了。

2.让女孩明白赚钱的不易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女孩虚荣爱攀比,压根没有节约的意识,与她从未有过挣钱的经历,不知道挣钱的艰难有关。因此,父母应放开手脚,鼓励女儿多去尝试、体验赚钱的不易。

北京的一对年轻父母带着刚上初中的女儿逛街时,发现有一位老爷爷正在卖《北京晚报》。父亲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交给女儿,让她去买10份晚报。女儿买回晚报,父母一起跟她商量:按原价把晚报卖出去,看看我们能不能很快卖完。

女儿在父母的支持与帮助下,费了不少时间才把10份晚报卖出去。然后,父母又让女儿去问卖报的老爷爷,一份报纸能赚多少钱。孩子从老爷爷那里知道,卖一份报纸只赚几分钱。女孩很快就算了一笔账,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能挣几毛钱,而且费很多的辛苦和口舌……于是,她像个小大人似的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以后可不能随便花钱了,挣钱太不容易了。"

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不要乱花钱、要节约,远不如给孩子一次靠自己劳动赚钱的机会。当敏感的女孩知道金钱来之不易,她自然就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此外,为了让女儿养成珍惜物品、不浪费的好习惯,父母还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工厂、农村的生产劳动过程。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来之不易,都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而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她自然就会格外珍惜。

3.父母应以身作则,不要同别人攀比

处于一颗爱女之心,很多父母总喜欢给女孩提供最好的生活,以证明自己的爱有多深。因而他们喜欢把"名牌"、"高档"等词堆砌在女儿身上,还不停地提醒她:"这些是名牌的衣服,爸妈爱你才舍得买给你的,其他的孩子都穿不起。""快来尝尝这些进口的高档食品,我就不相信你那些同学能吃得起这个?"等。

岂不知,父母的这些行动和说法很容易影响到女孩的价值观,甚至还会造成女孩价值观的倾斜,以至于以后她们只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不论何时何地,父母在女孩面前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无论你的女孩多么优秀还是多么平庸,请不要用一些物质的东西,让女孩跟其他的孩子做比较,有比就会"逼"。父母千万不能因自己的虚荣心,而逼着女孩毁坏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4.引导孩子正确"攀比"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她不甘于落后,其内心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也想超越别人或达到与别人同样的水平。明智的父母应抓住女孩的这种心理,引导女孩在学习、才能、毅力等精神层面进行"攀比",而不是在吃穿、消费等物质方面攀比。

很简单,父母完全可以"借题发挥",转移出女孩虚荣攀比的"兴奋点"。比如,父母可以给女孩推荐一些新的比较内容:谁的学习用品更省钱更有利于学习、谁的生日过得简朴又有意义、谁买的衣服更美观大方又价廉。

当然,父母还可以引导在学习也要学会攀比,鼓励女孩凭自己的能力与同学比谁更努力、谁更善于创新、谁进步的更快,谁更勤于思考、回答问题;在人际关系上,比谁的朋友多,谁与同学的关系好;在劳动方面,比谁为集体做的事情多、谁更乐于帮助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