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士大夫文化人以及有些精神追求的人,往往在荣辱问题上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或仕或隐,无所用心,如孔子所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能上能下,宠辱不计,只要顺愿、顺心、顺意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百姓做点好事,又不至于为争宠争禄而劳心劳神,去留无意,亦可全身远祸;有时在利害与人格发生矛盾时,则以保全人格为最高原则,不以物而失性、失人格,如果放弃人格而趋利避害,即使一时得意,却要长久地受良心谴责。
不过在现代这个商业社会中,要真正做到完全脱离物质而一味追求人格高尚纯洁,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过,要是有了人格追求,起码可以活得轻松潇洒些,不为物所累,更不会为一次晋级、一次涨薪而闹得不可开交,即使不争不闹心中也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也不会为功名利禄而趋炎附势,投其所好,出卖灵魂,丢失人格。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两次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你放弃利害,保全人格时,那种欣喜愉悦是发自肺腑的,淋漓尽致的。一个坦坦荡荡、人格纯洁的人,他的心是宁静安逸的,而蝇营狗苟的小人其心境永远是风雨飘摇的。
荣辱毁誉不上心
人活一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没有心静如水的定力,就会经常心生浮躁,患得患失。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因为得到了一些物质财富就欢天喜地,高兴得手舞足蹈;而在失去一些东西时则会痛哭流涕,情绪一落千丈。面对人生的坎坷曲折、生活的艰难困苦,倘若心为物役,人生的大半就会在悲观中窒息,难以享受到生命的乐趣。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节欲,穷其一生也就只能是一个私欲不断产生和满足的过程而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种境界,也是古人修身养性时的一个道德标准。古人云:"心为形所累。"人的欲望越大,生活的压力也必定随之增大,人生中如果能少一点欲望,就会多一分轻松与洒脱。
早在春秋初期,在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官阶叫作令尹。楚成王时,派斗姓的一个叫子文的当令尹。子文的乳名叫谷於菟。原来子文幼时被弃在云梦北芦苇地带(即今湖北省京山县境内),被祁子(祁或郧,今安陆县。祁子为祁国国君,当时祁为楚附庸国)出猎时抱回鞠养,取的这个名字。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把喂乳叫"谷",意思是"虎乳育的"。
当子文长大以后,他读书明理,闻名国内外,被楚王重用。他每天天未破晓就上朝去等国王出来吩咐大事;天黑以后才回家吃饭。国家有乱,人民贫困,他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因此更得人民信任。他修身治国十分谨慎。子文三次被任命为令尹,没有沾沾自喜的样子;三次被罢免,也没有怨恨的气色。新令尹上任时,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把自己为政的经验教训告诉新令尹。
由于以上的那些原因,所以当时的诸侯列国,都仰望他。《春秋·庄公三十年》、《春秋·宣公四年》都很详细地记载了这些事迹;《论语·公冶长》也反复歌颂了他的品德;儒家创始人孔子也赞誉他为"忠"。
子文在面对得与失的时候,保持了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得和失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了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庄子·秋水》篇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这里面有哲理,即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这种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些,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这就需要我们看淡功名利禄,淡化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不过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罢了,过分追求之,必定会使自己活得太累。心境离尘世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泊就在其中,宁静就能致远。淡泊功名利禄,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消极颓废,而是以纯美的心灵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也。
细细想来,人世间的许多不如意事都是由于太看重名利或太看重个人的得失而产生的结果。例如:争位置,争荣誉,争排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者总是与这个人比高低和那个人比强弱,结果越比越不如意;欲望太强而力不从心时,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而为人若能清心寡欲、宠辱不惊,自然就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心淡如水、虚怀若谷,那是道德高尚之士的处世之道。
做个"糊涂"人,快乐就那么简单
在《庄子·大宗师》里有这样一句名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湖泊干涸了,原先在水中嬉戏的鱼儿被搁浅在了陆地上。它们快要干死了,相互之间吹着湿气呵护着,吐出唾沫湿润着对方,多么友爱,多么亲情!可是谁都不愿意这样,在它们看来,与其在干涸的陆地上如此友爱,还不如在湖水中各自游走,相互忘记。
"相濡以沫",听到这个词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一种境界,或许更需要坦荡、淡泊的心境吧。能够忘记,能够放弃,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在《战国策》里有这样一句名言:"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人生在世,要经历许多事情,要相识相交许多人。而心灵像极了一个筛子,对于智者来说,他们忘记的是追求浮世的"功名利禄"之心,忘记的是他人的过失;而他们记住的却是尘世的恬静自然和他人的善良,并时时充盈着自己的一颗感恩的心。培根说过,一个念念不忘旧仇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以愈合。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国家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一支部队在一个森林里与敌人战斗后只剩下了两名战士,而且和部队失去了联系。
剩下的这两名战士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彼此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然没有与部队取得联系。这一天,他们捉到了一只兔子,依靠兔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也许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动物已经四散奔逃了,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兔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他们自以为已经安全的时候,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士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来包扎战友的伤口。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天空。他们都以为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谁也没动身边的兔肉。天知道那一夜他们是怎么过来的。第二天,部队发现了他们,他们获救了。
事情过去30年以后,曾经受伤的那位战士说:"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其实就是我的战友。因为在他跑过来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当时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那天晚上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兔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可以说是"忘记"挽救了我们两个人。"学会忘记,抖落掉身上的尘土,做一个"糊涂"一点的人,安享心灵的平静与幸福,就会发现快乐其实那么简单。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有何快乐而言?只有学会"健忘",人才活得潇洒自如。当然,这里所说的"健忘",并不是在生活中真的丢三落四,而是说该忘记时不妨"忘记"一下,该糊涂时不妨"糊涂"一下。此所谓"糊涂"人生的大智慧是矣。
当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身无外物,心灵也非常清澈。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附加于身心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了,世俗的名利、欲望、喜怒哀乐与得失成败纷至沓来,心灵也便失去了儿时的天真无邪。是抛开世俗的一切回归心灵的清澈,还是继续背负着它们艰难前行呢?
顺其自然,无所为而为
人生在世,活法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也不外乎两种:活得累和活得洒脱。面对同样的客观环境和自然条件,为什么有的人就活得极其艰难,有的人则活得轻松自在呢?其中除了天赋差异外,那就是聪明人懂得调整个人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审时度势,超然处世,顺应自然,说通俗点儿就是懂得适时糊涂,这样才有可能冲破樊笼,拔去万累。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话虽说有点消极,但不无道理。这个"在天"实际上说的就是,凡事要顺其自然。急功近利、不切实际、随心所欲,往往一事无成;而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却反而能够"柳暗花明"。
大思想家老子说过,道是无所为而为,是自然如此。这就叫"道法自然",也就是顺其自然。道是如此,所以照着道那个样子生活的人,也要顺其自然,无所为而为。
《庄子·内篇》里有样一段故事:庄子的结发妻去世了,他的朋友惠子前来吊唁。他本以为庄子会很难过,其实却不然。庄子蓬头赤足坐在棺材上敲着一只破瓦盆,一边敲打还一边唱着歌。惠子不解问道:你妻子跟你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你不伤心不痛哭也就罢了,为何还敲着瓦盆唱起歌来?这样做太过分了。庄子说:你这样说就不对了,她刚死的时候我是非常悲伤的。可后来仔细地想了想,其实她本来就没有生命,只是混杂在混沌迷茫之中,慢慢产生了气,气又聚成了人形,人形又变成了生命而已。现在她死了,只不过是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就同春夏秋冬的循环是一样的,现在的她只不过是安寝于天地之间了罢了。我要是在旁边号啕大哭,那就是不通晓于天命,不明白自然之道了,所以我才不哭。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当遇到难解的人生方程式的时候,明智的人就会选择顺其自然,静观其变,因势利导的做法。顺其自然,就是了解规律并尊重规律。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正是尊重规律的经验之谈。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人世间的一切悲喜、恩怨、功名利禄都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得志与失意,只不过是茫茫人海中一道极其微弱的轨迹,大可不必为此懊恼。只要守住一颗自然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聪明人懂得让自己糊涂
在《道德经》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意思是说:知其昭明,守其浑厚,为天下人所效法。为天下人所效法,天赋的常德不会出什么偏差,复归于元始时的纯真朴实。
郑板桥说过:"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至糊涂难上加难。"这话与老子之意也类同,意思是说,人能达到聪明机智难得,而天生本性的淳朴不受沾染的所谓糊涂者也难得。如果能聪明机智地通晓世俗权力之术,却不动一点机心施为;或者知晓世事往往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故而仍能保持糊涂者之淳朴,这实在是难上加难之事了。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是齐国的宰相,除正妻外,他还有几个小妾,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孟尝君门下收养了许多食客。其中有一个食客很受孟尝君的赏识。不料这个食客竟与孟尝君的一个小妾私通了,并且被孟尝君撞见。按古时家法,奸夫淫妇要受到严厉而残忍的惩处。
他的小妾吓得脸色苍白,等候孟尝君的发落,孟尝君却对家人说:"我有妻妾多人,对她定有不周之处。年纪轻轻,做出这样的事,也是人之常情。不必深究。"说完,孟尝君竟将小妾赏给了那个食客。小妾和食客羞愧得无地自容,双双跪倒在地,感谢孟尝君的不杀之恩。
在名誉非常重要的古代,孟尝君居然无视小妾和食客对自己的污辱,而按照他们的心意成全了他们,这在那些"明白"的人看来,实在是糊涂至极,理由有三:一、食客和小妾对自己已生背叛之心;二、给堂堂的宰相戴绿帽子,这不是挑战权威吗?三、家法也难容这样无耻的行径。
可是反过来,我们再看看孟尝君的"糊涂"策略,理由也同样有三:一、我有妻妾多人,对小妾定有不周之处;二、年纪轻轻,做出这样的事,也是人之常情;三、对这等小事耿耿于怀,那么还有食客愿意归附于我吗?
我们把"明白人"的理论和孟尝君的"糊涂策略"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在孟尝君的"糊涂"策略面前,"明白人"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显而易见,孟尝君是以无为而有为,以天性而度人,他的真性具有持守的精神,他的态度则是悠然自得,毫无做作,就人品来说,这是一种清虚无为的原始的质朴,就做事来说,它又是一种超然于事外的无敌策略。我们只要看看孟尝君受欢迎的程度,就能知道他这种做人策略的超然了。
大家都有这样的常识,手中抓一把沙子,如果你握紧拳头,那么沙子就会从指缝中不断地流出,而如果能够自然地抓握,那么沙子留存的反而更多。这是自然教授给我们的最妙的智慧。也就是说,所谓糊涂,实则是坦然的接受,是自然的回馈,是天然的无为,是纯然的有治,最主要的,它是澈然的明白。
最明白的人是什么人?答曰:糊涂的人。天下什么人最糊涂?答曰:明白的人。那些表面上看似精明的人,事事都算计得很明白,但是他们却活得很糊涂;而那些表面上看稀里糊涂的人,毫无计较之心,他们却活得最明白。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思考"难得糊涂"的策略,是要做一个真正彻悟的糊涂人,还是做一个被世俗纠缠住的明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