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好斗拿破仑于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城。
拿破仑的父亲名叫夏尔·波拿巴,他是科西嘉贵族阶层代表,母亲叫莱蒂齐亚·拉摩琳诺,拿破仑是他们的次子。拿破仑有兄弟五人:约瑟夫、拿破仑、吕西安、路易和热罗姆,姐妹三人:埃利兹、卡罗利娜和波利娜。
拿破仑童年的传闻很多,有热情颂扬他的,也有极其荒谬地责难他的。对于那些编造者出于仰慕或痛恨之情而用种种美德装饰他或把各种罪孽堆于他一身的故事,他往往报以开怀大笑。
1783年至1784年的那一个冬天特别令人难忘,因为大雪纷飞封闭道路,铺盖山野,积雪深达六英尺至八英尺,拿破仑无法从事他一向最喜欢的那些户外娱乐。游戏时间他别无消遣,只能混在同学之中,同他们在一间宽大的厅堂内来回散步。
为了摆脱这种枯燥无味的踱步,他想出一种新花样:在大院子的雪里扫出通道,建立角堡,挖掘壕沟,垒起胸墙,等等。这次模拟战斗持续了15天,直到大家用掺进了砂粒和卵石的雪弹使许多学生,围攻的和被围攻的,都受了重伤,游戏才停止。
拿破仑学习非常刻苦,就在他9岁那年,通过入学考试,进入了法国的奥顿中学读书。三个月后,拿破仑又因祖籍为意大利古老贵族血统而得以公费,被送到了法国的布里恩纳军校去读书。
他刚进军校时只会讲科西嘉方言,但这个环境已经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当时的副校长杜布衣,一位彬彬有礼的先生和优秀的语法学家,担任他的法文课。他的这名学生充分报答了他的关切,在很短时间内还额外学完了拉丁文初级教程。但是拿破仑对拉丁文甚为嫌恶,以致15岁才上到四年级。
学生轮流应邀去同校长伯东神甫共同进膳。一天轮到拿破仑享受这项恩典,同桌有些教授知道他崇拜保利,故意在言谈中露出对保利的失敬。"保利,"拿破仑答道,"是个伟人,他爱国;我永远不能原谅我父亲,他当过保利的副官,竟会同意科西嘉并入法国。他应该与保利共命运,随同他倒下。"在军校,拿破仑不讨同学们的喜欢,他们也不去奉承他。他几乎不同他们交往,极少参加他们的娱乐活动。他的故乡归属法国似乎使他心神不宁,他因此避开同学们的那些兴高采烈的活动。游戏钟点他躲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历史著作,特别好读波里比阿和普鲁塔克的著作。他翻阅阿利安的著作兴味盎然,但对昆杜斯·克提乌斯可不感兴趣。
拿破仑饱受同学们的嘲笑,脾气丝毫未改。他们老喜欢取笑他的名字拿破仑和他的故乡。他没有兴趣学习语文、典雅文学或美术。校中那帮学生竟看不出他会成为学者,往往认为他是个蠢才。
拿破仑固然没有什么理由说他的同学们好,可也不愿告发他们;每逢轮到他查看他们玩忽职守的情况时,他宁可自己投入禁闭也不去揭发犯规者。
就这样,五年时间一满,拿破仑就被保送到了巴黎军校深造。
到巴黎军校后,他发现整个学校富丽奢华,未来的军官们在这里可以享受一切奢华。这里每餐都有两次开饭时间,仆从难以计算,有昂贵的驯马场。
拿破仑生性好动,眼光敏锐,有意见总是侃侃而谈,公开发表。巴黎军校一般是三年毕业。但拿破仑在这里刻苦用功,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三年的必修功课。在此期间,拿破仑的家里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他的父亲因患胃癌英年早逝,时年只有39岁。鉴于家庭的负担沉重,拿破仑决定提前毕业。到了1785年9月,16岁的拿破仑终于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考试,并被授予了少尉军衔。
1785年9月,拿破仑被委任为前往"拉费尔炮兵团"服役的少尉,该团当时的驻地是法国罗讷河上的瓦朗斯。
拿破仑一到这里,按军队的规章制度,首先经历了3个月严格的军事训练。他被安排在队伍中,开始当炮手,接着当下士,而后当中士,他站岗放哨,担任值日星官。直到1786年元月,才正式担任军官。当时他的工作很艰苦,薪金却很微薄,年俸只有1120法郎。这点收入使他仍远离不了贫困。
但是,收入的微薄减少不了他对炮兵职业的热爱。他怀着满腔热忱投入普通的士兵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曾关在房子里,认真地攻读过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绮丝》和《忏悔录》。这些著作为他后来进一步研究人类社会和政府做了一些准备。
拿破仑在拉费尔炮团服役了一年之后,终于被批准获得了半年的探亲假。1786年9月15日,他踏上了阿雅克修的码头,回到了阔别了8年的故乡。在旧居,他热情地看望了母亲和弟妹们。森林的浓郁香味,日落沧海的黄昏景色,山区居民幽静而自豪的超然独立生活,所有这一切都使他着迷了。
当狂热的乡情渐渐平静下来后,他开始考虑家庭大计了。
此时他家的生活已十分拮据。因为他的父亲在去世之前,曾经从事本来就不那么可靠的投机生意。现在,如果法国政府不肯表示宽容大度的话,那笔投机生意就可能使他一家倾家荡产。
拿破仑希望能从法国财政部门索取他家应得的款子中的一笔钱,于是,在获准延长休假之后,他就直奔巴黎。在巴黎他到处活动求情,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最后只得回到科西嘉又度过了半年时光,并在家乡搜集资料,准备编写一本《科西嘉历史》的著作。
在过完休假期之后,拿破仑又回到了拉费尔炮团。
该团此时已调至奥松驻防。在奥松他生了一次病,变得十分瘦弱。身体好转后,他便到炮兵学校上课。校长是泰伊将军,他对拿破仑早熟的才能极为赏识,主动要了他,并让他负责好几个试炮场。在工作中,拿破仑还结交了诺丹、加桑迪上尉等青年军官。
在奥松,他查阅资料做了大量笔记。这些笔记涉及大量名著:孟德斯鸠、罗兰、马布利、米拉波、马蒙帖尔、比隆等人的作品。他对文学的兴趣也很浓,看过高乃依、拉辛、伏尔泰的剧本,还读过《德·科曼热伯爵》《雷斯蒂夫的同代女人》《保罗与维吉妮》《印第安茅屋》等大量小说。
拿破仑除了读书之外,还常常下笔千言,一泻千里,他主要是写些有关炮兵的观测和报告。他曾向严厉而又和蔼的泰伊校长呈上一份关于炮弹射程的备忘录,他那严密的逻辑性和计算的巧妙令将军喜出望外。
然而,就在这期间,法国的局势变得动荡起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使巴黎接二连三地发生了震撼全国的大事件,搅得人心惶惶。此时,拿破仑十分关心科西嘉的前途。他乘动乱松散之际,向上司请了假,匆匆向家乡阿雅克修进发。
回到科西嘉后,他发现这里什么也没有改变。只是法国的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1768年以来流亡在外的科西嘉岛爱国志士们回到家乡并全面享受公民权利。这项措施软化了许多科西嘉岛人对法国征服者的情绪。
不久,拿破仑的假期满了,他带着弟弟路易,回到了奥松。此时他已晋级为中尉。
1791年秋,拿破仑再次休假回到科西嘉,在该岛一直住到1792年5月。在此期间,他费尽心机,软硬兼施,成功地在岛上的国民自卫军里当上了中校。然而,因为成功冲昏了头脑,导致他干了一件蠢事。他企图让他所辖的志愿军营占领阿雅克修城堡。但驻军顶住不干,当地居民也反对拿破仑这样干。拿破仑受到大多数岛民的谴责,于是他不得不又返回法国。
到了巴黎之后,他加紧在各军事部门活动,熄灭了阿雅克修事件对他的不利影响,最后使官方不但没有追究他的行为,反而重新任命他当了上尉。
1792年6月20日,在罗亚尔宫附近圣奥诺莱街看到大批暴徒向市场方向逼近,波拿巴估计有5600人。这是一群无赖恶棍,携带五花八门的武器,一边迅速拥向杜伊勒里宫,一边用不堪入耳的话大声叫骂。
这批暴徒似乎是由郊区居民中最卑贱最放荡的人组成。他被激起的惊骇和愤慨之情难以形容。他说,这样的怯懦和忍让是不可原谅的。等到国王头戴一名暴徒刚给他戴上的小红帽出现在面向庭院的窗口时,他再也抑制不住愤怒了:"疯了!"他大声呼喊道,"他们怎能放进那个坏蛋!他们为什么不用大炮轰掉那四五百人!那样其余马上就会逃散了。"这时,驻在科西嘉岛的法国志愿军与岛上的国民自卫军正准备联合进攻撒丁岛。拿破仑一回来,就受命指挥一营兵力配合攻岛战斗。但此次作战,由于指挥官科洛纳·塞沙里指挥失当和"拉福韦特"号军舰的海军不执行命令而失败。
拿破仑从科西嘉逃出后,重新又回到了他的炮兵团:他的老首长的兄弟让·德·泰伊当团长。拿破仑当了他的副手。不久,收复土伦的命令下达,当时土伦已投靠国民公会恨之入骨的英国人。拿破仑被调任收复此失地。
从此拿破仑时来运转。这位聪明的青年炮兵指挥官到土伦港后,没花多少时间就看出了整个土伦要塞的关键是控制内外两港的拉塞因半岛。为此,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土伦战役以法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这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保王党分子及其反法联军,同时也使拿破仑的卓越指挥才能得到了显现。
由于众将军的一致推崇,年仅24岁的拿破仑,即被国民公会正式任命为炮兵准将,当时是1794年9月14日。1796年3月9日,拿破仑与贵妇人约瑟芬的结婚仪式在巴黎当丹街的市政府里举行。
3月21日,拿破仑离开巴黎,去马塞匆匆探望他母亲后,兼程赶到尼斯的司令部。
这回他热情满怀,决心大显身手。有一名督政对任命他为司令有些犹豫,对他说:"你太年轻了。"拿破仑笑道:"一年之内我不变老便当战死。"这位督政对拿破仑年纪过轻还有些放心不下,在五月初提议任命阿尔卑斯方面军的司令克勒曼为意大利方面军副司令,波拿巴对此甚为不满。
这次远征目标有三个:第一,迫使已经丧失萨伏衣和尼斯,但仍在皮蒙特边界上保持一支强劲军队的撒丁国王背弃同奥地利的联盟。
第二,大胆侵入伦巴第,迫使奥地利皇帝在那个地区疲于奔命,以便削弱一直徘徊在莱茵河一带的各军。如果可能,还要鼓动奥皇的意大利籍臣民采取革命行动,摆脱枷锁,永远解放自己。
第三个目标虽然比较遥远,却是同样重要的。督政府认为罗马教会的影响是法国保王主义事业的主要支柱,尽管这是秘密的。所以要迫使梵蒂冈变得无能为力,至少迫使其屈服并默不作声,看来这是使法国国内保持平静必不可少的。
拿破仑攻入意大利繁华区域的计划与古来所有入侵者都不同,沿着山障和地中海之间的狭窄平坦的地带推进,在阿尔卑斯山脉尽头亦即亚平宁山脉开端的最低处强行通过。他刚着手向这个地区集中兵力,奥地利将领博利厄就采取各项措施以保卫热那亚和意大利的门户。他带领军队坐镇距热那亚不足十英里的沃尔特里镇,派阿根陶率领另一支奥军驻诺泰山,又命科利带领的撤西军进占切瓦---这样就构成联军全线的右翼。
4月10日阿根陶兵临诺泰山,在蒙特列则诺袭击诺泰山和诺泰村前的法军堡垒。同时,塞沃尼将军和法军前锋在沃尔特里附近受到博利厄的攻击,被迫后撤。全靠在蒙特列则诺指挥作战的朗蓬上校坚毅勇武,使阿根陶从10日到11日一直陷于困境。波拿巴对监视住博利厄感到放心,决定把有实效的一击对准敌军阵线的中央。
11日夜晚,各路队伍一齐向蒙特列则诺进发,12日拂晓阿根陶正准备再次进攻蒙特列则诺时,发现他要对付的已不仅是朗蓬的队伍了,法军队伍已开到他的背后、他的侧翼,并集结在蒙特列则诺工事的后面,一句话,他已陷入重围。他被迫在山岭间撤退,丢弃了军旗和大炮,1000人战死,2000人被俘。联军阵线的科利将军甚至还意识不到战斗正在进行时,阵线中央已彻底溃败了---这就是诺泰山战役,拿破仑参与指挥的首次战役。
首战告捷的第二天,他下令对奥军阵线发动总攻。
奥热罗带领一师队伍在左翼进攻米列西莫;马塞纳率领中军朝向迭戈;指挥法军右翼的拉加尔普则按计划包抄博利厄的左翼。
拿破仑乘胜追击,分隔了奥军和撒丁军,再次击败这两支敌军。战胜的法军进占距都灵不足10英里的凯拉斯科,在该地提出允许撒丁国王保留少许君主权力等条款。
拿破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打开了意大利的大门。他击败了人数远远超出己方的敌军,使其伤亡和被俘达25万人,缴获80门炮和21面军旗,打得奥军一蹶不振,撒丁国王的军队全部覆没,从撒丁国王手中夺取了号称"阿尔卑斯锁钥"的两大要塞科尼和托尔托那---实际上是夺取了其版图以内除都灵外的重要地点。
那位不幸的君主受不了这样的奇耻大辱,不久就抑郁地死去了。
罗韦雷托之战(9月4日)是拿破仑最光辉的日子之一。法军在拿破仑的领导下热情高涨,所向无敌。奥军虽凭非凡的韧劲固守营垒,可还是挡不住法军的进攻。
东方迷梦1798年5月9日,拿破仑率领大船队从土伦起航了。
6月10日,拿破仑的船队平安抵达马耳他岛,并且和平占领了这个岛。
7月1日上午远征舰队到达非洲海岸,他们根据塞维琉斯纪念柱认出了亚历山大港。波拿巴决定立即登陆。海军司令根据天气状况提出反对,主张再等几小时,而且断言几天内纳尔逊天气不会转好。但是总司令严词拒绝,并说:"时间紧迫,命运只给我三天时间,如果我不充分利用,我们就失败了。"于是海军司令发出讯号:全体登陆。由于波涛汹涌,克服了很大困难才得以完成登陆,还有许多人溺死海中。
7月7日拿破仑离开亚历山大港去德曼胡尔,行军途中不断受到阿拉伯人的袭击。沙漠中本已稀少的水塘和泉眼不是被他们堵塞便是下了毒,士兵们感到渴得难受。
7月10日,拿破仑在拉马哈涅设立司令部,11日和12日他们继续留在该地。亚历山大开凿的运河从这里开始,向他新建的城市输水,并且拿破仑把那些不能用来作战的非军事人员安置在塞夫号的其他船舰上,腾出马匹来驮运部分士兵。
7月13日夜间沿尼罗河岸向南进发,分舰队沿河行驶。与军队左翼并行途中遇到从开罗驶来的七艘土耳其炮艇和两岸布列的马木留克兵、费拉和荷短枪骑骆驼的阿拉伯人的炮火射击。两军交战后直到7月23日,同陆军没有联络。
7月22日士兵们望见了金字塔,并且估计距金字塔所在的要塞仅有五公里路左右。前方正在激战,尼罗河岸上抛下了成堆死尸,时时刻刻被波浪冲刷到海里去。这种恐怖景象说明,这里发生了一场对于马木留克兵致命的战斗。
法军排成方阵等候马木留克兵来攻。马木留克兵发出狂野的呼喊,以猛不可挡之势袭来,千方百计要突破对手的密集行列。他们让战马往法军士兵身上扑去。
他们被法军的坚定不移激怒了,那些负伤跌下马的还在沙漠上爬行,不肯屈服,但什么也动摇不了法军,刺刀和不断轰鸣的步枪射击逐步扫除了周围的敌军,最后波拿巴前进了。他逼近敌营时,敌人无不惊惶万分,他们抛弃工事,成百地纵身跳入尼罗河,有大批人溺死。拿破仑的威名传播到了东方,使人胆战心惊。被人称为"炮火之王"的拿破仑被认为是命定的上帝之鞭,是无法抵抗的。
法军向开罗进军途中不断作战并取胜,他们赢了立马哈涅之战、歇勃雷思之战和金字塔之战。马木留克兵被击败了,他们的头目穆拉德巴依被迫逃往埃及。经过20天战斗后,埃及首都便全无障碍了。拿破仑一到开罗就投身于埃及的民政和军事组织工作。
但这时,拿破仑从一份报纸中获悉,法国国内局势正急转直下,法军在意大利和德国分别被奥军和俄军击败。
法国民众惊惶不安,"祖国处于危险之中!"拿破仑立刻想到了一个好借口。
于是决定返回法国。他声称要赴埃及视察,于18日悄悄离开了开罗,走时带了一批精选的人才。
22日来到亚历山大港,当晚即登上早已备好的快速炮帆船。凌晨,这艘炮舰驶离港口。
第一执政8月23日,法军登上了三桅舰米隆号和加利埃号,人数只有四五百。
他们很快到达撒丁岛,沿西岸航行,与陆地保持适当距离。拿破仑怕碰上英国舰队,打算登岸,再去科西嘉,等待有利时机再回法国。
拿破仑失去了四名侍从武官:克鲁阿泽、苏耳考夫斯基、于连和圭贝。卡法雷里、布律埃斯、加撒比安卡也没有了。海上满布敌人的船舰,时刻都有被俘的危险,波拿巴不断在甲板上踱步,监督他的每道命令的执行情况。出现一片再小的帆影也会使他陷入不安。他一直担心成为英国人的俘虏。
在成功地逃脱了英国舰队的追逐之后,1799年10月8日上午八时进入法国弗雷儒斯湾。海员中没有人熟悉这段海岸,他们不知道身在何处。岸上事先不知道他们要来,而讯号在他们出国期间又更换了,他们无法回复。炮台向他们开了几炮,水面上立刻激起了冲天水柱。在炮声间歇时,忽听到两声尖锐而又高亢的声音:"我是拿破仑·波拿巴,我回来了!"拿破仑回来一事在法国和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他被指责破坏了卫生条例。他本想绝对服从通常的隔离手续,但是弗雷儒斯的民众不答应。他们是完全被抬上岸来的。他们一想到从疫病猖獗的亚历山大港来的这500人和一批货物的上陆,就觉得法国和欧洲从这样的天灾中保全下来真是出奇的幸运。
拿破仑在返回巴黎的路上,无论城填乡村,他都同在弗雷儒斯一样受到难以形容的热情欢迎。
人人感到迫切需要把国家权力集中到一人之手,同时保持那些适应时代精神和才智的制度。国家正在期待一个能够恢复安定的人,但是迄今还没有这样一个人出现。
拿破仑,作为一个遍身荣耀的幸运军人出来了。他的一切条件都适合选举他作为最能使法国国家伟大、幸福并建立公众自由的人选。
而拿破仑也明白,伸手抓权的最好时机现在已来临了,在他头脑里不断思考的计划中,无疑有了升任法国政府首脑的计划。
10月16日,拿破仑抵达巴黎,这里的欢迎场面更沸腾到了顶点。到达的第二天,他拜会了督政府,晤谈很冷淡。
在督政府中取得一个席位成了拿破仑的首要意图。
但是这一点,他的年龄是无法超越的障碍,无论他怎样努力克服也是徒然。当他的意向被人知道后,那些认为他就是自己寻觅已久的对象的人,立即聚集在他周围。这些人在各自范围里都是有能力有势力的。
然而,拿破仑信任的只有少数人,他的计划只告知那些为成事所必需的人。其余的只是亦步亦趋地追随他们的领头人,消极等待为收买他们而许下的诺言的兑现。即将演出的这出伟大戏剧的各个角色都已分派停当。
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上午,所有忠于拿破仑的将领都会集到他家。但谁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天对法兰西是个多么重要的日子。那天元老院早在上午七时就在杜伊勒里宫集会了。共谋者之一当即宣布,救国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于是提出两项法令要他们接受:其一是立法机关的会议应立即迁移到距巴黎数英里的圣克卢庄园去举行;其二是把包括国民自卫军在内的首都内外所有部队的最高指挥权授予拿破仑。
两项提案当即通过了,几分钟之内,拿破仑在他的武装伙伴的簇拥下接受了授予他的新职,随后立即上马离去。
这时拿破仑在一队掷弹兵护卫下进入大厅,兵士们就留在大厅门外。他想在会上讲话,但是他的话音淹没在"共和国万岁!宪法万岁!打倒独裁者!"的呼声中。拿破仑退到掷弹兵那里,他的兄弟、议会主席吕西安也在场,士兵们迟迟不敢行动。
吕西安拔剑高呼:"要是我哥哥胆敢损害法国人的各项自由,我誓把这剑插进他的胸膛。"这个戏剧性举动完全成功。士兵们听了这句话,犹豫顿时消失。拿破仑发出讯号,掷弹兵冲入大厅,逐出所有的代表。一切都被迫拜倒在刺刀的逻辑下。
就这样,在拿破仑的精心策略划下,终于如愿以偿地成立了执政府,第一执政。
在收拾督政府烂摊子、开创出新景象这个问题上,拿破仑充满信心,他深知笼络人心的最好机会,就是提出和平的前景,因为和平总是民众向往的目标。拿破仑深知这点,即使他内心愿意战争,他也知道表现和平倾向及和平对于他有多么重要。
拿破仑为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企划制定了一个新宪法。并利用新的宪法形式,将集权的愿望"光明磊落"地公布于世界了。后来他又编写了了不起新法典。他的提议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因为当时的法兰西在法律上还是一片空白,婚姻、家庭向来受制于宗教教会,所以民众也盼望有新的法律问世。这部法典的问世,拿破仑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此外,他还十分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和人才。
至此,拿破仑在为法国国内的安宁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之后,又开始着手结束法国国外边境激烈进行了许久的战争。
加冕大典马伦哥一役,使法国反败为胜,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谈判之后,法国与英国于1802年3月25日正式签订了亚眠和约。该条约的签订,更有利于稳固拿破仑的政权统治。拿破仑在暂时缓和对外关系的同时,还及时剪除了国内的反对势力,这些措施都大大加强了他的独裁统治。
政治上的障碍逐渐被克服后,拿破仑便进一步想当皇帝了。他要求他周围的人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为他的皇帝梦摇旗呐喊,于是他马上呼吁元老院建议。
元老院都明白,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去冒拿破仑之大不韪了。于是元老院率先提出了要求拿破仑登基做法国的皇帝,并且像模像样地说这是人民的呼声,是为了法国和平安定局面的世代长久。
接着立法院、保民院对此建议也给予了热烈的鼓掌与赞同。
1804年5月18日,经元老院通过,并由公民投票选举,以三百多万票赞同、两千多票反对的悬殊,使拿破仑圆了自己的皇帝梦,成了法兰西人的皇帝。
拿破仑当了皇帝之后,授予了他麾下的18员军官为帝国元帅头衔,其中现役14名,另有4名是年事已高的退役老将。
另外,拿破仑还对自己的一家人给了封赏,妻子约瑟芬封为皇后,母亲莱蒂齐亚、妹妹埃利兹和卡罗利娜封称殿下,约瑟夫成了大选帝侯,路易成了要塞司令,欧仁被任命为轻骑兵上将,奥坦丝成了亲王夫人。
加冕典礼于12月2日举行。加冕仪式灿烂辉煌,富丽堂皇。人们从欧洲的四面八方赶来,出席观看如此盛况空前、无与伦比的非凡表演,人人争相一饱眼福。
烦琐的登基仪式整整进行了4个小时。有趣的是,按常规给皇帝加冕本应由教皇来作,而拿破仑觉得他的皇冠不是上帝的赐予,而是用自己的剑拼搏出来的。当教皇为他敷过圣油之后,他一把从祭坛上亲自端起皇冠,像古代的恺撒大帝那样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接着,他又把另一顶皇后的皇冠,拿起来戴在了约瑟芬的头上。法兰西的历史上,从此有了第一位法兰西籍的皇后。
拿破仑称帝之后,喜爱仗义疏财,馈赠好施。凡是他的老朋友,凡是在他政治、军事生涯之初,曾让他感到满意的人,都从他那里得到了地位、名誉、头衔、生活费。
有一次,拿破仑踌躇满志地旧地重游,来到了他早年读书的军校布里埃纳市。他在参观破旧不堪的旧军校的时候,会见了他往年的几位老师,并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
第二天一早,当拿破仑打听到军校附近的玛格丽特大妈还活着的时候,他又惊又喜。他骑着马飞奔到林子中央的一间茅屋前,然后翻身下马,进了老人的家。老人年岁已大,视力不好。拿破仑见面就道:"您好,玛格丽特大妈。"玛格丽特一愣,没有认出他是谁。
"您不想见到皇帝吗?"拿破仑又问。
"不,我的好先生,我想见得很哪!我已经准备了一小篮子的鲜鸡蛋,这就要送去给布里埃纳夫人,然后在城堡里设法见到皇上。""怎么,玛格丽特大妈,您没有忘记波拿巴?""忘记?我的好先生,你认为能忘记这样一个聪明认真,有时有点忧愁的小伙子?他对穷人始终是善良的。我不过是个农妇,但我早就说过,这个年轻人会有出息的。""他干得不错,是吧?""啊,当然不错喽。"谈话的时候,皇帝起初背朝着大门,可是后来,他渐渐靠近老人,当他站到她身边时,外边的光线照亮了他的脸,他开始搓起手来,并模仿着他早年到农妇家来的说话方式和嗓音说道:"快,玛格丽特大妈!拿牛奶、鲜蛋来,我们都快饿死啦!"善良的老妇似乎在竭力回忆,她仔细打量眼前这个人。"啊,好极了!大妈,您刚才不是说得很肯定,能认出波拿巴的吗?我们是老相识了,我们俩。"在拿破仑说这几句话时,农妇跪到了他的脚下,他极其恭敬地将她扶起。对她说:"说真的,玛格丽特大妈,我的胃口仍像小学生一样好。您没有什么好东西给我吃吗?"高兴得不知所措的老人赶紧给他拿来了鸡蛋和牛奶。拿破仑把这些东西吃完,就递给老人一包金币说:"玛格丽特大妈,您知道我喜欢付自己的膳食费。再见了,我不会忘记您。"拿破仑跨上马背时,站在门槛边的慈祥的老妇流着高兴的眼泪喃喃地说,她一定为他向上帝祈祷。
像这样慷慨的布施还有过许多次。拿破仑的同学和许多战友也都因他而富有起来。
甚至那些曾对拿破仑造成痛苦的人也没有受到他的报复。在拿破仑看来,对于并非世袭而登帝位的人来说,应以宽大为怀、慈悲为本,他必须给人以实惠,这倒是事实。
但他也往往因此大手大脚,没有个控制数目,尽管他对自己的开支,有时候甚至叫人想起他母亲的吝啬,但他喜欢开恩布施,以周济赏赐为乐事。他不能忍受别人对他感恩戴德,总是把上门谢恩之人急忙打发走,仿佛故意抵制激动之情;他同别人一样,感情太容易激动了,但他高人一头,感情上也要与众不同。
拿破仑对他的元帅、将军、高级官员、大臣们,更是慷慨大方,赏赐无量。
他们的年俸以及从皇家金库那里得到的额外奖赏,与拿破仑兄弟姐妹们的堆金积玉的巨大开支不相上下。拉扎尔、朱诺和拉普,总是钱不够花,他们便向拿破仑诉放荡荒唐之苦,拿破仑每次都为他们还清了债务。他们都有了豪华的公馆、别墅,个个都是百万富豪,甚至包括那些与他分庭抗礼的人。
拿破仑要求他们要有高门鼎贵的豪华气派,一方面能使他的统治大放异彩,向欧洲乃至世界炫耀帝国繁荣昌盛,另外还可以使法国的工业、商业、人民生活从中得益,进而使全国物阜民康,欣欣向荣。
王朝结束然而,好景不长,拿破仑不顾举国上下的反对,于1811年底,着手准备征俄战役。
1812年2月26日,法国与普鲁士签订了同盟条约,3月又与奥地利签订了同盟条约。对于其西部边界的这种新的威胁令沙皇惊慌不已。
4月24日,他要求法国撤走在普鲁士和西里西亚要塞的驻军。拿破仑拒绝了沙皇的这一要求并开始集结部队。
5月9日,他与皇后一起离开巴黎,并于5月16日在德累斯顿设立了他的大本营。其后两周他开始调兵遣将,将大军团部署在维斯杜拉河一线。
战前,拿破仑动员时对士兵说:"亚历山大在提尔西特和约中发誓与法国同盟,但他背信弃义,磨刀霍霍,无视诸将士的英勇果敢,我们不能容忍俄国的行径,他们会完蛋的,他们在你们的刀枪下会发抖的!前进吧,士兵们。打到俄国去,打掉他们的嚣张气焰!"至此,拿破仑已集结了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兵力,总计达5l万人。5月29日,拿破仑在德累斯顿起程。
但是,他万万没料到的是在俄国打一场冬季战役。他计划在夏季就要将俄军主力在维尔纳附近击败,结果到了俄国却陷入了一场灾难。
半个多月后,拿破仑从普鲁士边境进入俄国国境。一路上,法军未遇抵抗就渡过了涅漫河。
6月28日,拿破仑来到维尔纳,前几天沙皇从这里刚刚撤走。拿破仑原打算包围巴格拉季昂的军队,而用主力与其决战,将巴克莱击败。但此计划却由于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指挥部队行动迟缓而未能实现。
此时的俄军却继续东撤,避而不战。拿破仑却在维尔纳滞留了18天。由于受热浪和大雨袭击,部队苦不堪言,痢疾也开始流行。由于燕麦不足,只好给骡子喂黑麦,结果使大批军马患病倒毙。法军100门大炮和500辆弹药车被迫抛弃。
7月28日,拿破仑抵达维捷布斯克,此时他的实力已减至23万人。而俄军此时又已退至斯摩棱斯克。法军赶到这里,与俄军终于接火。8月16日,法军发起猛烈攻击,但遭到城内俄军的顽强抵抗,双方损失惨重。
17日,俄军撤离该城,法军继续进逼。
眼看法军即将兵临莫斯科,沙皇开始坐卧不安。
9月5日,法军大部队来到博罗季诺村。俄军随即阻住了其去路。第二天,拿破仑对俄军阵地进行仔细观察之后,命令部队准予攻之阵地。
9月7月上午,法军开始猛攻,经过炮火轰击后,步兵向山头主阵地发起冲锋,俄军随即给予还击。经10多个小时的激战,双方都损伤惨重,法军伤亡了约2.8万人,俄军则达4万人。
随后,法军又占领了莫斯科。进城后拿破仑才发现,这里是一座空城。入夜之后,由于法军和俄国酒徒的劫掠,城内四处起了火,这场大火足足烧了4天4夜才熄灭,昔日繁华的莫斯科烧成了废墟,许多高楼大厦成了断垣残壁,只有克里姆林宫幸存未被烧。
拿破仑感觉在这座被烧的城市无法久待,因为集结在莫斯科附近的俄军在随时准备袭击。法军中不少高级将领对日渐迫近的冬日都颇为恐惧,于是纷纷建议撤出莫斯科。
拿破仑此时希望与沙皇谈判,达成和平协议,他派特使几经周折找到库图佐夫,谁知这位总指挥却不加理睬。拿破仑处于进退两难之地。
10月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离莫斯科50英里的地方又受到俄军突袭,伤亡了不少士兵。拿破仑终于意识到莫斯科不可久留,随即下令大军团开始撤出此地。
由于冬季的来临,拿破仑大军团的撤退,部队行动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做不完的噩梦。大军团的兵力已锐减至6.5万人,其中包括1.5万骑兵。现在,不仅侧卫,甚至主力纵队每天都会受到哥萨克骑兵的袭扰,他们对每一个掉队者都不留情。法军被迫放弃许多伤员,连满载着战利品的运输车也都甩掉了。
由于库图佐夫穷追不舍,结果11月3日两军在维亚泽玛恶战一场,法军伤亡5000人。
11月5日,天降大雪。这就更加剧了撤退的困难。由于法军未像俄军那样在马蹄上加钉防滑钉,以致法军战马越过冰的江河湖沼时,常常摔断马腿。
11月9日,拿破仑到达斯摩棱斯克,大军团残部到13日也相继汇集那里。此时法军生还者仅5万人,骑兵所剩战马无几。此外尚有200门火炮被丢弃。
11月14日,拿破仑率部离开斯摩棱斯克。
11月16日,欧仁的前卫在克拉斯诺被库图佐夫所阻。拿破仑到达后,将近卫军和达武军拉上去,才将俄军击退。
经过艰难的跋涉,12月18日夜,他终于回到了杜伊勒里宫。
然而,拿破仑是个永远也不认输的人,远征俄国失败后,他依然自信地认为,打败他的只是冰天雪地的自然条件,而不是他的疯狂扩张和几近跋扈的自信。拿破仑认为,战争如同下棋,偶尔损失一下,不会影响全盘,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他的。
他没有预料到,欧洲的反法浪潮已日渐高涨。
拿破仑的军事之才,最终为其政治野心葬送了。
在此后的战争中,拿破仑节节失利,国内的局势动荡不安,就这样,曾经辉煌璀璨的王朝就这样结束了。
拿破仑被迫同意退位后,他的周围变得冷冷清清了。他的退位诏令于1813年4月12日刊登在《箴言报》上。
拿破仑同意按照盟国批准的条约去厄尔巴岛,请求联盟国家各派一名专使陪送他到上船的地点。
4月20日,拿破仑在俄、奥、普、英的监护和千余骑兵的簇拥下,开始向厄尔巴岛进发。去过那种名为皇帝、实为囚徒的生活。上午10时拿破仑的车驾准备停当,御林禁卫军在枫丹白露宫的名叫白马场院的广场排列成行。镇上和附近村落的全体居民齐集在宫廷周围。拿破仑传召科勒将军,并为不准玛丽·路易莎陪伴他而口出怨言。
21日晚,拿破仑宿在奈弗尔,他在此地仍然受到百姓的欢呼。这里的百姓同另外几个镇市一样,在为逊位皇帝驾临而发出的热情呼声中夹杂了对各盟国专使的咒骂。他于22日晨6时离开奈弗尔。禁卫军不再是他的护送队伍,拿破仑也听不到"皇上万岁!"不久,反对执行拿破仑退位条约的人反而为拿破仑离开厄尔巴岛提供了借口。拿破仑在厄尔巴岛登陆后,百姓和军队热情地迎接了他。拿破仑刚一登陆,路易十八国王在杜伊勒里宫遭受了围攻。
拿破仑在厄尔巴岛构思了返回巴黎的计划,他一到法国即命令他可以领导的元帅死守法国的大门和往巴黎的通道。在途中,拿破仑奇迹般地避开了英法舰只的监视,于3月20日夜间进入巴黎。但是他对于第二次在位的时间的长短没有把握。维也纳获知波拿巴的企图时,路易十八指令他的全权代表捍卫和支持正义原则与国际法,以便确保各方的权利并防止新的战争。
拿破仑再次进入杜伊勒里宫以后,马上着手准备抗击对付他的庞大同盟。波拿巴在卡纳登陆时法国军队人数达17.5万千人,兵员大大减少了。还能在5月份之内集结37.5万名武装士兵,包括由4万名精选的老兵组成的御林卫军,他们装备精良,纪律严明,还有一支人马众多的优秀骑兵,以及一长列数量成比例而质地优良的大炮。他还竭力用外交手段劝说联盟各国承认法国领土完整,可是毫无成功希望,因此他准备打仗。他无心在国内坐待敌军进攻,可是内政事务的状况又不允许他马上开始军事行动。他面临的各种困难若在往日是不至于使他迟疑不战的。所以,6月1日在五月广场主持了盛大集会,3天后又为两院的会议揭幕之后,于6月11日晚才离开巴黎前去指挥军队。
军事行动于6月15日上午开始,是后来的滑铁卢大血战决定了这次战役和战争的全局。
拿破仑3月1日在卡纳登陆的消息于9日传到布鲁塞尔。保卫比利时的准备工作迅即着手进行。克林顿将军麾下的英国部队随同盟军集中到艾特·蒙斯和土奈附近。这几处和伊普累、根特以及欧登纳德等地奉命根据情势进入防御状态,残存的旧日堡垒都尽量利用起来了。还增加了新的工事,并且利用了比利时巨大的防务系统。
6月14日夜法国军队分三部分尽可能接近边界扎营,并不让普鲁士军察觉。其左翼在哈姆苏厄雷;中心在布蒙,也是总部驻地;右翼在腓力维耳。
6月15日凌晨3时,法国军队分三路纵队越过边界,分别朝向马香纳、夏勒罗和夏提勒。普鲁士军前哨迅即被驱走,然而普军有3个据点顽强地据守到11点,直到齐特亨将军进入奇利和戈塞利斯的阵地足以遏止法军推进时为止,然后遵照布吕歇尔元帅命令缓缓退往弗略留斯,让他有时间集结军队。
15日夜,法国军队又组成三路纵队:左路在戈塞利斯,中路在奇利,右路在夏提勒。当晚普鲁士军的两个军团占领了松勃雷夫的阵地,在那里会合第一军团,占领了圣阿芒、勃里和利尼。因此,尽管法军在时间极端重要的关头竭尽一切努力也只能在将近15小时的白天推进约15英里。齐特亨的军团损失很重,但是完成了命令。因此布吕歇尔元帅得以在15日早把他军队中的第三军团计8万人聚集在阵地上,他的第四个军团正在行军途中,当晚可同他会合。
16日的战斗对法军并未产生重要后果,英军击退了对加特-勃拉的进攻,使他们在滑铁卢面临法军再次进攻时信心更高,而对于法军效果则相反。普鲁士军团18日抵抗格鲁希的优势兵力的态度,也说明普军的信心足。联军各元帅执行他们事先商定的防务计划,尽力摆脱遭到突然猛攻和分别指挥所增加的困难。
17日上午,英军仍然据守加特-勃拉,其余的军队与威灵顿公爵会合,如果普军据守利尼阵地以支持威灵顿的话,他们打算守住那处阵地抵抗法军。
布吕歇尔元帅曾派一名副官通知公爵撤退,可是副官不幸阵亡,所以威灵顿公爵直到17日7时才得知普军的去向。普军从容地退向华弗雷,其后据守有勃里,到17日凌晨3时才撤出,普军的后撤行动使得英军也必须后撤。10时全军分三路撤向滑铁卢阵地。
联军抵达圣让山前面的阵地后,进入了他们所要据守的地面。这时气候变得异常恶劣。波拿巴统率的全部法军,除格鲁希指挥的两个军团外,也都进入了联军对面的阵地。炮轰一阵之后,两军在夜间处于对峙状态,大雨如注。威灵顿公爵已同布吕歇尔元帅取得联系,布吕歇尔答应于18日晨率全军来援。随后决定固定圣让山阵地以掩护布鲁塞尔。联军各首领的意图是,18日不遭遇战斗则将于19日进攻法军。
18日早晨和半个上午法军不知何故处于毫无动静状态。大雨必定妨碍了他们的行动,尤其使得大炮难以进入阵地。12时法军数路纵队以大批轻装部队打头阵进攻胡戈蒙,开始了战斗。
这次以"小时"计的短暂战役是一次联合作战。
由法国最伟大最能干的首领指挥的法兰西前所未见的优秀军队再不存在了,拿破仑曾经指挥过的虽然人数不算最多却是最精锐的军队全部覆灭。逃出战场的那部分军队混乱不堪地向法国边境逃命,到了劳翁才重新聚在一起。拿破仑本人继续前逃到腓力维耳,他想在这里接过格鲁希那个师,但是盛传这个师也已被消灭,格鲁希将军被俘。这些报道使他放弃了原来的目的,继续前往巴黎,带去自己失败的消息。20日晚拿破仑回到爱丽舍宫。
两院匆促集会,通过一连串决议:第一,宣布国家处于危险中。第二,两院的会议为经常性的。第三,部队有功于国家。第四,国民自卫军应予召集。第五,请各大臣出席会议。这些建议显示了代表院的忧虑,他们唯恐再被武装部队解散,同时宣布他们的意图是要在公共事务上做主而再不顾什么皇帝。除了认为不够成熟的第四项外,各项决议都被采纳。
代表院自行组成为秘密委员会,各大臣向委员会和盘托出惨祸的情况,宣布皇帝已任命科兰古、富歇和卡尔诺为专使同联盟各国议和。共和派议员直截了当提醒各大臣,他们缺乏可据以谈判的根据,因为联盟各国是向拿破仑宣战,只有他才是国家与和平之间的唯一障碍。大家怀有共同的情绪,认为拿破仑退位是绝对必需的处置,贵族院采纳了下议院的前项议,任命了一个公安委员会。
6月21日晚拿破仑召开会议,两院议长和副议长出席,会上说到他必须退位,经过怒气冲冲的讨论,作不出任何决议就散会了。
6月22日上午,滑铁卢战败后仅仅四天,代表院集会了,表示急不可待地要取得退位诏令。要求皇帝退位的提案将付表决。后来拿破仑表示顺从,未经表决就签署了诏令。富歇交来了诏令:"法国人!---开始维护民族独立的战争之际,我领导一切力量,联合一切意志,所有国家机构协同一致,我有理由希望成功。现在各国反对我的一切宣言,全部情况对于我似已起了变化。我献出自己作为法国敌人仇恨的牺牲品,用以证明我的一切宣言是真诚的,而且真证明这些宣言是引导他们只是反对我的政权!我的政治生命业已告终,我宣告我的儿子以拿破仑二世的尊号继任法国人的皇帝。"拿破仑再度登位的百日政权到此告终。
临时政府成立,把国家的执行权力授给5个人:两名选自贵族院,3名选自代表院。这5人是卡尔诺、富歇、科兰古、格雷尼埃和基内特。
6月24日两院再次集会,拿破仑毫无怨言又不失尊严地顺从他的命运。
6月29日拿破仑离开马尔梅松,7月3日抵达罗歇福尔。一路上拿破仑所到之处,部队对他发出一片欢呼声,而国民则尊重的是这个差点没成为世界霸主的人倒运。
临时政府请求威灵顿公爵发给拿破仑赴美国的护照,公爵因为未曾得到本国政府指令而拒绝发给,同时提高了英国巡洋舰的警惕性以防止拿破仑脱逃。
联盟各国通知临时政府的职权已告结束,而当时还在圣丹尼的路易十八数日内就驾临他的首都重掌王权。因此临时政府自行解散,7月8日路易十八再次进入他的首都,重新住进祖传的宫室。
7月10日拿破仑派他的两名随员,萨瓦里将军和拉斯加斯伯爵,去同柏雷勒芬号的梅特兰舰长联络,借口探询英国发给通行证的事,他们说这是曾经许诺给他的。他们的目的是打听梅特兰舰长是否准许两艘快速舰载拿破仑行驶而不予干涉,英国舰长拒绝了这点。于是拿破仑别无选择,只得投降。接着为投降事宜举行了多次谈判,7月15日他在柏雷勒芬舰上受到尊敬无比的接待,可是没有什么显著的荣典。
7月31日,英国政府的最后决定通知他了:他不得在英国登岸,而要立即转往圣赫勒拿岛,除了将军之外不承认他有其他身份。他听麦耳维耳勋爵来函的宣读,没有不耐烦或吃惊的表示,问他有无答复要说时,他以非常安详的态度与和善的面容开始宣告,他庄严抗议刚才宣读的命令,拒绝做俘虏送往圣赫勒拿。他表示宁死也不愿送往该岛。
他也对给予他的称号---拿破仑将军大发牢骚,坚持他有权被当做一位主权君主来对待。但是对处于他现在这种地位的人,怨诉是无用的,他如今只能顺从。
拿破仑最后默默接受了对他的通知:海军司令乔治·科伯恩爵士准备在诺森伯兰舰上接待他,把他送往圣赫勒拿。这位倒台的皇帝获准任选四名军官和他自己的军医以及12名仆人随他前去。他挑选了贝特朗、蒙托隆、拉斯加斯三伯爵以及古尔戈将军,他的军医是柏雷勒芬舰上结识的奥马拉医生。
8月7日拿破仑从柏雷勒芬舰转到诺森伯兰舰,第二天早晨他们驶向圣赫勤拿,于1815年10月15日到达。
英国政府的命令是拿破仑要在舰上留到绝对准备好适当住处时为止,后来因他已在船上待腻了,改由乔治·科伯恩爵士自行负责让他的乘客在12月9日上陆,并且保障拿破仑的人身安全。
12月9日朗伍德迎入了拿破仑和他的一部分家人,划出了一块周长约十二英里的地方,拿破仑在这范围内运动可以无须任何人陪伴。在此界限以外布置了一连串哨兵,除非有一名英国军官陪同否则不让他通过。
1816年4月,乔治·科伯恩爵士空虚操心而痛苦的职务被赫德森·洛爵士取代了,洛仍任圣赫勒拿总督,负责看管拿破仑其人直到他去世。
拿破仑居住在圣赫勒拿岛的5年7个月期间,没有发生什么足以改变他生存的忧心的事,他的生活习惯是最正规和简单不过的了。
他一天两餐,一般在10点左右进早餐,下午8点进晚餐。他喜欢清淡的饮食,食量很大,胃口显然很好,晚餐时他主要喝几杯波尔多红酒,超不过英制一品脱,即结束一餐。
他有时也喝香槟酒,但是他的体质不宜多饮,一大杯香槟酒就会脸红。1821年5月5日下午,拿破在圣赫勒拿岛上去世,一颗巨星陨落了。
拿破仑光辉的人生历程震撼了空间,吞噬了时间,尽管历史无情地一路前行,但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一定会永远记住这位超群绝伦并影响过世界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