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30831300000023

第23章 厌学——最大的难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1)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讲那些天才的故事给我听,她说“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天才……”

的确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关键在于我们引导的方式。

很多孩子在教育中产生了厌学情绪,这就不得不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反思自己的方式,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孩子竟然不爱学习?

我们应该怎样改变现状?

一、换个角度看待学习

一位学生曾经画过这样一幅漫画:画中一位瘦弱的女孩儿满头大汗地奔跑着,后面有一只瞪圆双眼张开大口的老虎在追赶着她,老虎身上写着“作业”两个大字。更可怕的是,女孩儿已经被“作业”挡住了去路,无路可逃。这幅漫画的题目是:课业猛于虎。

其实,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有很多,上面的漫画所表现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情况,除此以外还有好多的原因。

因为与老师之间产生过误会,心理上存在隔阂,从此便讨厌老师,讨厌老师上的课和他所教的学科,甚至上课时,经常挑老师的毛病;有些孩子是因为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处事原则、品德修养或外貌、言谈而产生厌恶情绪,提不起精神,对他的教学敷衍了事;有些孩子是因为在该老师所教的学科学习中遭受过挫折,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以致责怪怨恨老师;有些孩子是因为受了家长的不良影响,家长在家里喜欢对孩子的老师评头品足,说长道短,甚至对某些老师颇有微词,孩子往往没有足够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看法自然会打上家长的思想烙印。

学生因为对某些老师存在误解、偏见或是顾虑,与老师关系比较疏远,容易造成对这些老师所教学科学习的负面影响,如学习动机降低、学习兴趣减少、学业成绩下降。反过来如改变对老师的印象,改善与老师的关系则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习指南:

1.端正态度。要明白学习不是为了老师,是为了祖国,为了自己的未来。不能以老师的善恶、美丑,以对老师的喜欢或厌恶来决定是否学习、是否学好这门功课。要从全面发展、为将来打基础的高度学习好每门功课。

2.尝试沟通。俗话说:误解是因为不了解。我们可以尝试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进行沟通,消除原来的误解,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3.更加努力。对某一老师的喜好与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的兴趣之间,两者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假如你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加倍努力学习,如上课更加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踊跃举手发言;作业更加一丝不苟;复习与预习更全面、更具体等,该学科的学业成绩就会提高,从而增加对老师的好感,改变对老师的印象。对老师印象的改变,反过来又会促进你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

4.积极暗示。我们可以多想想自己不喜欢的那位老师平时对学生的关心与帮助,如学习方面耐心地辅导、生活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思想方面循循善诱地开导等,同时我们可以寻找该老师与自己喜欢的那些老师间相似的特征,最好是优点与长处,如上课时课堂气氛都很活跃,知识面都很广,穿着都很朴素大方等。

这些积极的联想会暗示我们喜欢该老师、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

家长面对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好问与好动,应该耐心、虚心,还要有一颗童心、诚心和慧心。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家长必须有一颗爱心。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鼓励想象。孩子天真无邪,想象力丰富,大人要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结合情景有意识地诱导孩子去想象。如让孩子想象假如自己到了月球上,会怎么样?假如自己在森林里迷路了,又该怎样生存?……对于孩子大胆地凭借科学的原理进行丰富的联想,要给予肯定。孩子进而会想知道自己所想象的事能不能实现,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

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巧设疑问。这疑难问题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对启发孩子的思维很有作用。这样可以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设问要注意方式,好的设问可点拨孩子的思维,将孩子的思路引向正确的方向。如让孩子看黄瓜经盐渍后,体积缩小并出水的现象,启发孩子对盐的作用和黄瓜性质的思考。

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奥秘的环境,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家里给孩子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如望远镜、放大镜、地球仪、磁铁、风车等,并演示给孩子看,使孩子对此类物质产生好奇心,家长再用语言给予点拨,进而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心里着急,有的骂,有的打,久而久之,孩子便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怎样让孩子喜欢学习呢?在此给家长提几点建议:

1.吃饭时,不要过多地谈学习,什么“昨天考试的怎么样?

放学后不许出去玩,给我做数学”等诸如此类的话,会破坏孩子的情绪。

2.不要总唠叨学习,盘根问底喋喋不休,这会使孩子感到厌烦,最好先克制一下,等孩子找上门主动谈时,要让他把话说完不要马上表态,以免中途打断他对家长充满信任的谈话。

3.不要孩子一做功课,就坐在他的旁边“提词儿”。只有在孩子真正想独立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不得不向你求援时,你才应当帮助他。

4.孩子偶尔带着没完成的作业去上学,请不要担心,因为这可以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知识上的漏洞,从而帮助他。

5.许多家长见孩子成绩不好,就责罚他,而后又心疼,给他请家庭教师。不要以为把这种沉重的课业负担往孩子头上一扣,就算尽到了做家长的职责。

6.不要强求孩子门门功课都得“优”,要知道孩子日后的个人幸福绝不是与他今天的分数画等号的。

二、给孩子喘息的机会

我们的教育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行进呢?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否适度呢?这些很难说清楚,孩子更加疲惫,承受的压力更大。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了补课的大军中,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也正逐渐成为“上班”一族。中小学生上的“班”大多是文化课培训班,而这些小家伙们上的多是舞蹈、器乐、美术等艺术类培训班。家长在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之后,是否会想到我们的孩子稚嫩的肩膀还能否承受得了如此沉重的压力和爱。

家长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辅导班里的潜在动机各有不同。

尽管很多家长把学艺作为培养孩子素质的一种方式,但是急功近利、互相攀比的心态仍存在于一些家长身上,他们普遍认为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如果不从小培养一技之长,日后孩子在同龄人中就会处于劣势,所谓“一招先,吃遍天”,而且这么多小孩儿都来学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孩子们的兴趣真的在这上面吗?恐怕答案不尽如人意。这样的学艺真的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兴趣吗?恐怕孩子的答案会更让人失望。

而让学艺闹纷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大概就得是广大媒体的功劳了。4岁就会唱京剧、6岁就能登台表演街舞、上幼儿园就会打架子鼓,时下各种各样的少儿选秀节目造就的小童星让人羡慕不已。在这样的错误引导下,众多家长也不甘心自己的孩子平平凡凡,于是家长一旦发现自家的孩子对声音和颜色显示出浓厚兴趣,就认为孩子天赋极高,很早就把他们送到艺术培训机构去学习。一味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逼迫他们学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其结果很多是钱装进了辅导老师的口袋里,时间浪费在了家长接送和陪同的奔波中,真正的艺术和兴趣对孩子还遥遥无期。

还有些老师和家长为了让孩子出成绩,不惜挤压孩子的休息时间,把暑假作为补习功课的时间。他们想,总算有时间让孩子温习功课,或者提前学习一下新学期的功课了。学校老师给孩子们布置大量的暑假作业,孩子的父母也同样布置很多家庭作业。

这些远远不够,父母还把孩子送到各个补习班里去学习。孩子们从星期一学到星期五,甚至学习的时间要比平时上课的时间还要多。孩子的假期就这样在家长和老师的美好愿望里变成了漫漫征途。

我们的家长怎样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呢?

1.讲究劳逸结合,给孩子放松的机会。孩子们是需要靠暑假好好修心养性,好好放松一下,这样才能在新的学期里有好的精神面貌。会休息的人才会学习,没有休息,一味地保持大脑的紧张对孩子的学习很不利。

2.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可以有机会走出去。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四处游逛,让孩子长见识。还可以让孩子去参加一些兴趣班的夏令营。让孩子们在玩中有学,不仅没有把功课全部扔掉,而且还让孩子们有一个充实的假期。有谁说实践不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呢?孩子更需要亲近大自然。

需要指出的是夏天的天气比较热,不适合读书学习,并且,孩子们学习了一个学期了,需要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需要调整一下心态。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设定暑假的本意,假期的放松是科学的也是必要的。

现在的孩子已经很累了,不仅体力脑力付出得多,而且在心理上的压力也是很多的。成长应该是轻松的,小树是要在自由的空间里茁壮成长的。

我们的家长恐怕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不论艺术还是文化课,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有所突破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时间和兴趣的积累。我们所能做的应该是给孩子发展的空间,应该慢慢来。

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男孩儿很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孔雀。恰好他们的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小朋友画一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小男孩儿很高兴,跃跃欲试。他很快就拿出白纸、蜡笔,趴在小桌子上很认真地涂涂画画。过了很久,男孩儿从自己的课桌上抬起了头,非常高兴的样子。男孩儿很兴奋地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呈至到老师面前,期待着老师的评价。老师沉默着,因为图中的孔雀根本没有画出孔雀的美丽,尾巴短短的,身体比例并不协调,腿有点过长。老师在孩子的期待中保持了长久的沉默。

“画得像吗?”男孩儿看出老师的异样。

“像是像,不过,你看,也许画成一只鸵鸟会更好!”老师解释道。

“我就是要画孑L雀啊!老师!”男孩儿不依不饶,说完,也不顾老师,自己转身回到座位上去,又走到讲台上来,手里捏着几张美术纸。他把美术纸朝老师眼前一放,说:“你看!老师,这是我之前画的!”看着那一张张纸上,笨拙的线条,努力涂抹的颜色,老师愣住了。老师摸了摸男孩儿的脑袋说:“对!刚才那一张最像!”我们的家长是否会有所感慨,孩子的学习是一条流动不息的小河,它慢慢地经过山谷,奔向大海。学习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慢慢变得更好。

记得曾经看到这样的话:“小鹰不能一下子就去搏击蓝天,它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才能飞到最高处,傲视一切;大海是一条条小溪汇聚而成的,才能体现出它的浩荡。”相信我们的孩子只有经过时间的积累才能走向辉煌的顶点。不要试图一天就培养出一个神童,也不要指望一个辅导班就可以成就自己的孩子。

我们的家长望子成龙,不知不觉就希望孩子天生就是英才、神童,拼命地上补习班,不给孩子成长和喘息的机会,孩子还没有懂得自己是如何成长的,就已经被压垮了,家长们为何不给孩子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经历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家长拔苗助长。给孩子成长的空间,给孩子呼吸的空间,不要把我们的孩子放在众多的辅导班中,那里没有孩子成长的机会,孩子的天性将在那里窒息。

三、不能让假期成为懒惰厌学的借口

很多孩子在面临假期时,起初都打算在假期里把下学期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把这学期学过的知识中薄弱的地方再巩固一遍。希望自己可以在下个学期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但通常都是转念一想,在学校的时候已经够努力、够刻苦的了,还是趁这个机会多玩玩吧,以后可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假期一个月都不到,不用动脑筋想怎么过,日程就已经差不多都排满了。刚考完试那几天,肯定要好好放松,舒舒服服睡上几天懒觉,起床后看碟片、上网玩游戏、和同学出去玩c尤其是寒假,中间是春节,要走亲访友,哪一家都少不了。这么一来,又是一个星期。稍微清静几天,寒假就差不多结束了。好不容易赶上一个假期,怎么说也都不能亏待自己。至于复习,反正还有下学期,到那时再‘抱佛脚’吧。”

于是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假期是这样过的:每天一起床就睡眼蒙咙地先打开电脑,洗漱之后看新闻,然后在网上东看西看、和朋友聊天,网上打游戏更是他的心爱之选,为此可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有时参加一些朋友的聚会,出门逛街。偶尔算是良心发现,完成一点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