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30836300000013

第13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1)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作者鲁迅。

《狂人日记》由小序和13节日记组成,具体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他语无伦次,诚惶诚恐,周围人对疯人常有的围观、讨论,小孩子铁青的脸色,狗龇牙咧嘴叫几声以及街上女人骂自己的孩子的话“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等生活中常有的事,都会激起他内心的恐惧,又联想到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过的人吃人的故事,把嘱咐吃药的“赶紧吃吧”理解为赶紧吃他等等,都真实地展示出一个狂人多疑多虑的思维特点,体现出作家严格的现实主义态度。但作家这里写的不是一个普通的狂人,而是以象征主义手法通过狂人这一个活生生的形象,达到“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目的。狂人说的每一句都是疯话,但狂人说的话里都包含着许多深刻的真理。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他认为“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精神,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惊心动魄的概括,揭示其“吃人的本质”,进行了犀利的批判。《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

《女神》

《女神》是郭沫若1921年8月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收录了诗人1918—1921年的诗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较早的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深远影响的新诗集。《女神》对于封建主义的猛烈冲击,对改造旧中国的强烈要求,以及追求美好理想的巨大热情,都反映了“五四”文学革命的时代特征,集中地体现了“五四”精神的本质。《凤凰涅槃》抒写了凤凰“集香木以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诗人旧我和旧中国的毁灭与新中国和诗人新我的诞生。《晨安》、《炉中煤》则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正如作者所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上述诗篇即是对她的“恋歌”和“颂词”。《天狗》、《我是个偶像崇拜者》表现了张扬个性、摆脱束缚的自由精神。另有一些篇什则表现了对于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咏歌。《女神》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征,诗体形式多样,尤以雄浑豪迈的自由体诗最具特色。想象大胆奇特,气度宏伟壮阔,为中国现代诗歌尤其是自由诗的发展开创了一代新风。

《沉沦》

《沉沦》为郁达夫早期小说代表作。1921年写于日本,收入以此篇命名的小说集《沉沦》里。

作品描写了一个留日学生的忧郁性格和变态心理。他生活在异邦,由于祖国的贫弱,处处受到冷遇和屈辱,渴望得到友谊爱情而不可得,失望,苦闷,产生性变态,又为了发泄性苦闷,做了些荒唐事……主人公不甘沉沦而又无力自拔,自悔自恨而终至投海自杀,临死前怀着眷恋和激愤的复杂心情,面向祖国呼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作品以大胆率真的描写控诉了外受帝国主义压迫、内受封建统治毒害的罪恶社会,表达了对祖国早日富强的期望和对封建道德的叛逆,引起过强烈反响。但由于它带有颓废色彩,评价上历来毁誉交并。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大胆的自我暴露,率真、热情又带有忧郁的感伤情调,体现着郁达夫早期的创作特点,也代表着创造社部分成员的思想倾向。

《呐喊》

《呐喊》为鲁迅192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入小说14篇,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作者自述,题名“呐喊”是为了“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部小说集清楚地显示了作者在沉寂10年后重新焕发的革命热情与斗争精神。作者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里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这是《呐喊》与后来的《彷徨》的一个重要区别。其中的《狂人日记》是真正体现了五四革命精神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以巧妙的构思揭示了礼教吃人的本质,是全书的总纲。小说集最突出的主题是描写被沉重的宗法思想和封建伦理吞噬了的农民和乡镇贫民。《药》里的华老栓夫妻非但不理解革命者,还以夏瑜的血为儿子治痨病。《阿Q正传》里的阿Q至死也未能挣脱封建文化的精神奴役。《风波》里的七斤一家、《故乡》里的闰土、《明天》里的单四嫂子,无一不具有“辛苦麻木”的性格特点。鲁迅通过这些形象,揭示了启发农民觉悟、深入思想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孔乙己》、《白光》则集中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精神毒害,而《头发的故事》、《端午节》又揭示出另一类曾经有理想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消沉与愤懑。这个主题在后来发表的小说集《彷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呐喊》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彷徨》

《彷徨》为鲁迅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是继《呐喊》之后又一部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题名“彷徨”反映了作者在五四浪潮之后的精神苦闷和思想探索,笼罩着沉重而令人窒息的时代氛围。第一篇《祝福》和最后一篇《离婚》同样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和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在酒楼上》、《伤逝》、《孤独者》等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更典型地显示了作者这一时期新的思想特点和感情取向。吕纬甫、涓生、魏连殳都是封建文化的叛逆者,但在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的长期斗争中,他们或消沉颓废,或绝望地反抗,或被迫放弃自己的爱情。鲁迅对他们自身的弱点有所批评,但更怀着无比的愤怒抨击那个扼杀他们的社会文化。《肥皂》、《高老夫子》中的四铭、高尔础属于另一类知识分子,作者无情地揭露了他们封建卫道士的虚伪面目。《彷徨》的艺术技巧更为圆熟,显示了鲁迅坚持不懈的艺术追求,和《呐喊》一样,在思想和艺术的诸多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为张恨水1929年发表的一部著名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在《新闻报》副刊《快活林》连载后,引起轰动,是张恨水早期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描写了旅居北平的江南大学生樊家树与天桥唱鼓书的姑娘沈凤喜之间的恋爱悲剧。另外两条副线则是大家闺秀何丽娜对樊家树的热烈追求和江湖侠女关秀姑对樊的真挚感情与帮助。处在三个身份教养都极不相同的年轻姑娘之中,樊家树独对沦落风尘的沈凤喜一往情深,即使沈凤喜成为军阀刘将军的爱妾,他仍不改初衷。凤喜贪图荣华,安于刘府生活,后因刘将军怀疑她有外遇,被摧残折磨致疯,赶出刘府。关秀姑为了报答樊家树“分金续命”之恩,乔装混入刘府,杀死刘将军后,和父亲飘然而去。到最后,剩下樊家树面对深情的何丽娜,手里握着关秀姑留下的一枝鲜花,惆怅不已。小说熔言情、侠义小说于一炉,兼收章回小说的传奇性与现代小说诸种技法,在迎合市民读者层阅读心理的同时,强调事件的社会意义,具有鸳鸯蝴蝶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特征。小说尽管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但故事本身寓含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与20世纪30年代革命文学达到的认识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家》

《家》是巴金的著名长篇小说,中国现代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1931年4月发表在上海《时报》上。作品以“五四”浪潮波及四川成都为背景,描写了发生在高家这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故事。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已经十分腐朽,在诗礼传家、书香门第的帷幕后,整个家族统治阶层内部相互倾轧,卑鄙龌龊。为了维护吃人的礼教和家族权威,许多美丽而善良的青年女性被这个大家庭吞噬了。作品通过鸣凤、梅表姐、瑞珏等人的悲惨命运,控诉了这个封建家庭的罪恶。小说主人公觉慧代表觉醒了的青年一代,他接受新文化的洗礼,目睹了发生在身边的一出出悲剧,认识到大哥觉新的“作揖主义”只能毁灭自己并导致更多不幸,因此坚决奋起抗争,最后冲出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牢笼。《家》和后来的《春》、《秋》共同构成“激流三部曲”,《家》中的许多人物性格在后面两部小说中有进一步发展。作者贯串在作品中的炽热情感极富吸引力,这使《家》成为几代青年反封建的重要启蒙书,至今为广大青年所喜爱。

《子夜》

《子夜》是茅盾于1933年出版的著名长篇小说,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个颇有才干也很想有所作为的民族资本家,他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明争暗斗是贯串全书的主线。小说以生动的情节说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济和政治现实都不允许吴荪甫所代表的民族工业资本家振兴民族工业。他联合孙吉人、王和甫所苦心经营的益中信托公司在内外交困中焦头烂额,他所收买并企图加以改造的许多小厂都成了脱不下的“湿布衫”,赵伯韬操纵的金融市场使他作为权宜之计而钻进去,然而丝厂和公债投机一败涂地。加上政治局势的动荡、工农革命运动的兴起,这一切使吴荪甫只能在疯狂的放纵中宣告自己的彻底失败。小说体制宏大,结构谨严,围绕吴荪甫成功地塑造了上海十里洋场的众多形象,语言简洁细腻,显示了作家擅长心理描写的特点。《子夜》奠定了长篇小说革命现实主义的基础。

《雷雨》

《雷雨》为曹禺创作的第一部话剧,1934年在《文学季刊》发表后,引起轰动。作品在不到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和两个场景(周家客厅和鲁家住房)中,讲述了两个家庭30年来错综复杂的血缘、爱情、阶级的纠葛与冲突。资本家周朴园的妻子繁漪对丈夫的专制、冷酷十分不满,她渴望自由和爱情,三年前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乱伦关系。周萍逐渐厌弃这种关系,与侍女四凤发生恋情。繁漪为了留住周萍的心,下令辞退四凤,当四凤的母亲来周家领女儿时,与周朴园相遇。原来,四凤母亲即是30年前与周朴园生过两个儿子又被周家逼走的侍女侍萍。这两个儿子一个是在周朴园的煤矿上带领工人斗争的鲁大海,一个即是周萍。当周萍和四凤得知他们是同母兄妹后,双双自杀。繁漪生子周冲也不幸触电身亡。悲惨的结局正暴露了周家这个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全剧情节曲折紧张,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丰满而鲜明,他们各自迥异的经历和命运至今对读者和观众仍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1934年出版的以湘西村镇生活为题材的著名中篇小说。作品主要写茶峒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都爱上了老船头的外孙女翠翠,两个人商议各自献上自己的歌声,由翠翠选择。天保感到自己没有希望,毅然驾船下滩,中途遇难。傩送十分哀伤,也出走他乡。老船头难以忍受这沉重打击,在一个风雨之夜,溘然逝去,留下翠翠一人。好心的船总要接翠翠到城里去住,但翠翠决心在河边守候外公的坟,等待傩送归来。小说鲜明地表现了作家在近代文化与自然文化冲突中的态度,作家热情地歌颂了这个闭塞、落后,更多地体现着自然人性的环境与生活在这里的那些淳厚、古朴、真挚的人们。小说语言流畅优美,技巧稔熟,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20世纪30年代“乡土文学”的重要收获。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著名长篇小说,写于1935年,1936年在《宇宙风》上连载。

小说描写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他拉上租来的洋车后,最大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凭着年轻力壮和吃苦耐劳,他用三年买上了车。可刚拉上不久,就连人带车被乱兵抢走,所幸他冒险逃回,还拉回三匹骆驼。祥子卖了骆驼又去拉车攒钱,第二次又被侦探把钱敲走。虎妞对他的那摆脱不掉的爱情和婚姻更给他带来磨难。虎妞是车厂老板的女儿,泼辣、粗鲁、厉害、老而且丑,虽然她对祥子的爱也出于追求幸福的愿望,但祥子并不爱她,而更爱小福子。后来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只能卖掉那辆用他的积蓄买来的车为她办丧事。祥子个人奋斗中的三起三落,使他觉得那买车的微薄愿望只“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和委屈”。最后,当小福子因被卖到“白房子”(妓院)而自缢,上进好强的祥子终因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而自甘堕落。祥子的悲剧有力地控诉了黑暗的旧社会。

小说围绕祥子的经历展示了北京生活的广阔画面,不少描写点染出鲜明的风俗画、世态画,是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最优秀的长篇之一。

《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为赵树理的短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发表于1943年。

小说描写太行山区根据地一对青年恋爱的故事。小二黑和小芹是在新的民主政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他们自由恋爱,争取婚姻自主,却受到落后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阻挠和恶霸金旺、兴旺兄弟的恶意破坏,但这一切都无法压制小二黑和小芹争取自由与幸福的意愿。当二诸葛为小二黑收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做童养媳时,小二黑不认账,对父亲说:“你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小芹也不承认母亲三仙姑为她定下的婚事,把彩礼扔了一地。最后区政府教育了二诸葛和三仙姑,惩治了恶霸金旺、兴旺,使小二黑和小芹得以幸福地结合。作品热情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对塑造得十分生动的二诸葛和三仙姑给予了善意的讽刺。小说体现了翻身农民的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在开创作家民族化、大众化风格上有重要意义。

《白毛女》

《白毛女》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新歌剧。1945年5月第一次在延安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