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大宋当王爷
30845400000250

第250章 东瀛南北行省

经过海上近十天的航行,迁都船队终于抵达东瀛,在奈良城登岸。

小皇帝、太后一下船,便受到了奈良城百姓的夹道欢迎,十几万奈良城百姓手里摇着小旗从港口一直排队到了县衙门口,山呼大宋威武,皇帝万岁,真有种王师北定中原,万民皆倒履相迎的感觉。

随着皇帝和太后一路前行的朝中大臣们看着此情此景,不由得频频点头,心中皆赞,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宋朝进驻东瀛国真是人心所向啊。

唯独陈靖元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他知道东瀛人虽然骨头软贱,但也还没到如此拥护大宋的地步,除了文廷玉这厮的安排,他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这么风骚,摆出如此大的阵仗来恭迎皇驾。

在奈良城盘亘一日,小皇帝和杨太后接见了奈良县的县令马继祖,治安维持会会长及宋协军指挥使龟田两父子,还有当地的士绅,并对众人口头嘉奖了一番。

能得天家一番赞扬,在场诸人皆飘飘不知所以然。

翌日,皇驾一行几十万人如蝗虫大军般,经奈良县,伊贺县,大阪县,出了东海府,一路上祸害得各个县城府衙粮库吃紧。最终经过半个月的路程,到达了京都城。

八月底,杨太后、小皇帝还有万贵妃等人入主京都皇宫,迁都东瀛正式宣告完成。

在迁都京都城后的第一个早朝,右丞相陈宜中及左丞相张世杰等人奏请皇帝,将东瀛七府划为两个行省,即北东瀛行省,南东瀛行省。

北东瀛行省包括南海,西海,北路三府。

南东瀛行省包括东海,东山,山阴,山阳四府。

这一奏请对三派利益都无损害,自然得到了朝中众臣的拥护和杨太后的许可。

紧接着,在陈系及清流系的无间合作下,七府六十六县的官员任命之权被左丞相张世杰及吏部尚书王泽恩等人抢到手中,而百官一哥右丞相陈宜中则被踢出了局。

陈系及清流系的突然联手袭击,搞得得陈宜中和杨廷玉等人脸色铁青口不能言,气得二人差点中风倒地不起。

一番磋商之后,张世杰等人分到了六府五十八县的官员任命,而陈靖元也如愿以偿,拿到了东海一府八县及京畿一带的官员任命之权。

最后,陈吊眼更是以掌管天下兵马事的枢密院使名义发出敕令,为保证北征高丽国的兵马得到保障,从今以后南北东瀛及琉球三大行省各府之内皆不设常驻军,三大行省共计十九州府全部设置治安警备司,由治安警备司配合地方衙门维护各地治安与清剿匪患。

陈家父子掌管枢密院,又有京都城外驻扎的二十万虎贲之士作为依仗,说白了全国军事就是陈家自己的家事,陈吊眼的这一敕令无人能予以反驳。

受到征剿东瀛国获得空前成功的刺激,杨太后和清流系等官员自是双手赞同枢密院这一敕令,至于国舅系则在军中早已失去了发言权,御林军与禁军皆备清流系的兵部尚书苏刘义掌握,自己那三万南投军就跟小虾米似的,蹦达不起来,无奈之下只好悻悻答应。

迁都后的第一次朝会最终在陈系及清流系的完胜下告以结束。

为缅怀大宋临安皇宫,杨太后早前下令在京都皇宫外再修筑一道宫门,名为丽阳门。以示朝廷与皇室不忘恢复旧土之决心。

早朝一结束,小皇帝和杨太后在太监宫女簇拥下返回了后宫,而大臣们则陆续离开大殿朝着丽阳门走去。

在大殿通往丽阳门的路上,陈靖元和新任京都府尹郭敬仪并肩而行,一路低声细语。

这是郭敬仪第一次参加朝会,也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唇枪舌战,什么叫政客的恬不知耻和妥协。

只听郭敬仪不由叹道:“真是郭某坐井观天,小瞧了天下人,今日真是长了见识。”

陈靖元莞尔一笑,道:“以后你就会明白,这政治就跟无赖街头打架一般,谁的拳头硬就是谁占得上风。谁要是在争夺利益之时还顾着脸皮和名声而瞻前顾后,那就等着被对手吞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吧。”

郭敬仪愕然,听着陈靖元这番粗鄙的话语,不由暗暗点头,话糙理不糙。

两人聊着聊着,出了丽阳门各自回府。

陈靖元还是秉承以往风格,哪怕如今贵为国公,一品枢密院副使,仍旧是策马而行,从不坐马车。这也许还是骨子里的武将因子在作祟。

回到了京都城新的燕国公府,便草草招唤来文廷玉和张迁侯二人来府中议事,商讨一番关于近期远征高丽国的想法。

要说这张迁侯和文廷玉两人能也真是前世的冤家。

在都督府中都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服谁。自从朝廷下旨晋封二人为伯爵之后,这斗得就更加暗流汹涌了。

就拿此次陈靖元分配一批府邸给下属,有两套宅子邻近着陈靖元的国公府,正好是一左一右。陈某人有意将这一左一右的宅子分给二人,寓意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是他还是疏忽了,因为宋人以右为尊,如左右丞相,往往右丞相就压着左丞相一头。当然,陈宜中这个奇葩另当别论。

文、张二人就因为都想要分到国公府右边的宅子,以示自己压着对方一头,这抢得叫一个凶啊!

各式斗法都一一登场,从遍数自己的功绩,到自己的年龄,谁也不服谁,无奈之下才想到了抓阄这种最简单的玩意。

最后还是文廷玉福星高照,抽中了右边的宅子。

文廷玉抽中之后那个得意劲儿啊,就是走路都要比张迁侯要来得步履沉重,不时让张迁侯腹贬,背着王八壳子走起路,步履能不沉重吗?

看着自己的左膀右臂如此明争暗斗,陈靖元权当眼不见为净,不是他不愿意去制止,而是他压根儿就没想去制止。

作为一个好的上司,他认为让部下适当的竞争产生危机感,不至于让他们成了踢也踢不动的铁板一块,正符合他心中的驭下之道。

文、张二人联袂进了书房,一左一右坐了下来。

陈靖元吩咐朱福让人奉上三杯茶水之后,与二人谈起了正事。

先是将今天早朝之时的几番决议说了一通,然后才问及何时远征高丽才是时机。

张迁侯抢先说道:“如今我军攻克东瀛一国,士气正是高涨的时候,而那高丽小国,弹丸之地,怎会是我百战大军之对手?属下认为近期就可以进发高丽国,一鼓作气,拿下高丽国。”

嗤……

文廷玉冷不丁一个嗤之以鼻,直接将张迁侯的火热之情瞬息浇灌了下去。

张迁侯怒目而视,冷声道:“难道文长史还有何高见不成?”

文廷玉噌的一下,从后腰掏出鸡毛扇,自顾扇了起来,看得张迁侯更是怒火中烧,你娘的,让你装,不要让我天机府攥住你个王八蛋的把柄,到时候看我整不死你。

陈靖元哈哈一笑,对着文廷玉道:“军师莫要卖关子了,有话就直说。”

文廷玉这才收敛了下,停罢了手中的鸡毛扇,对着陈靖元道:“高丽国肯定是要打,关键是打了小的,老的就会出来护着,到时候怎么应对,这才是重中之重。”

这个老的,自然是指盘踞在中原的元朝。

接着,文廷玉蘸了蘸茶水,在茶几上随意画了几下,说道:“高丽北边就是蒙古人的金帐汗国,而一江之隔就是元朝的辽阳行省,那里又有多少蒙古人的屯兵,我想大都督应该清楚吧?”

陈靖元回头看了眼情报头子张迁侯。

张迁侯如数家珍地报道:“据我天机府掌握的情报来看,北方的金帐汗国有近五万的蒙古兵和十万的哥萨克骑兵,而辽阳行省的蒙汉屯军则多达十万人。如果……”

张迁侯自己说着说着,都不由睁大了眼睛看向陈靖元,眼神中带有一丝汗颜,真是自己考虑不周了。到底不是军伍出身,自己的这个全盘大局观真是渣渣。

陈靖元对着文廷玉说道:“高丽国必须拿下。高丽国,才是我们挺进中原的唯一跳板。军师既然已经考虑到了各方面顾忌,想必心中早有腹稿了吧?”

文廷玉对着陈靖元竖起一个大拇指,赞道:“知我者,大都督也。”

与陈靖元对答,将一旁的张迁侯完全无视。

此时张迁侯也对文廷玉的破局之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奇心的驱使下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与文廷玉的不愉,在一旁插嘴问道:“是不是又来一记兵行奇招?”

陈靖元和文廷玉被张迁侯这么一打岔,都纷纷侧头向他望去,看得张迁侯都有些不好意思,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文廷玉点点头,肯定了张迁侯的猜测,然后说道:“咱们是否可以试试反其道而行?都以为咱们大宋要取高丽,其实不然,我们可以故布疑阵,做出一副要攻打高丽国的架势,然后……”

陈靖元等人这边正商议着如何兵行奇招,来一次大抄底的行动,而早上吃了闷亏的陈宜中和杨廷玉还有翟国秀三人心有郁结,于是三人联袂进了皇宫面见杨太后,说是有大事和杨太后商议。

当三人进来婉仪殿之后,才发现原来杨太后,小皇帝,万贵妃三人和鲁王赵吉,宁王赵睿,还有清平长公主赵妍等皇室宗亲正在饮酒看着歌舞。

杨廷玉,陈宜中等人见状,心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哼,姓陈的,不给你添添乱,我心中那口恶气怎能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