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风暴来临(1920-1929)
30869400000035

第35章 1924年(7)

在这个宣言中,孙中山揭示了国民革命的目的及实现国民革命的关键,即人民掌握武装以结束军阀割据局面;复述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所提出的政纲;重申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造成独立自由国家的政治主张。同时指出,"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至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因此必须打倒军阀及其赖以存在的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在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孙中山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8月提出的"国民会议"口号,要求"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在召集国民会议之前,主张先召集预备会议,以决定国民会议之基础条件及召集日期、选举办法等。孙中山还提出在召开国民会议之前,应完全赦免所有各省的政治犯,并着重强调人民应直接参与政治,保证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的自由,有提出议案及讨论的自由。在《宣言》结尾,他热诚地宣告:"国民之命运,在于国民之自决。本党若能得国民之援助,则中国之独立、自由、统一诸目的,必能依于奋斗而完全达到。"《时局宣言》发表后,11月13日,孙中山抱病偕夫人宋庆龄以及随行人员汪精卫、邵元冲、李烈钧、陈友仁、黄昌谷、韦玉、朱和中、邓彦华、马湘等乘永丰舰离粤北上。途经黄埔时,孙中山检阅了军校学生的演习。14日抵香港,旋即改乘日本邮船"春阳丸"赴上海。17日,"春阳丸"抵吴淞口,在上海登岸后,受到于右任、戴季陶、宋子文等人的欢迎,段祺瑞、冯玉祥、齐燮元也派代表到码头迎候。

孙中山在上海接见了各界人士,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莫利爱路寓所招待了新闻记者,指出此次北上的目的是"去同全国人民谋和平统一",要求召开国民会议,使全国人民能够"在会议席上公开的来解决全国大事"。他说:"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议席上,第一点就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久治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孙中山提出两条措施:第一,以现有的团体为基础,派出代表参加国民会议,公开解决全国大事;第二,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海关、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

日,孙中山离开上海。由于当时北上铁路中断,北方航线没有船只,孙中山取道日本去北京。23日抵长崎。日本新闻界、政学界人士及留日中国学生300余人前往欢迎。23日晚7时半其一行离开长崎,于24日下午2时抵达神户。11月25日上午,孙中山在下榻的东方饭店对旅居东京、大阪、神户的中国国民党党员发表演说,具体分析了中国的国内形势,特别介绍了平定商团叛乱的经过。他在演说中进一步强调,要解决中国问题,就必须打倒帝国主义。

月30日上午,孙中山一行乘"北岭丸"轮船由神户启程向天津进发。12月4日晨,抵达大沽口。中午,轮船停靠在法租界美昌码头(今营口道东口),受到天津各界50多个团体2万余人的热烈欢迎。孙中山和宋庆龄登岸后,乘马车前往日租界张园行馆。下午3时,孙中山前往曹家花园对张作霖作礼节性访问。同时江浩、马千里、于方舟等到孙中山下榻处,会见了孙中山的代表,商议邀请孙中山演讲和会见群众等事项。晚上,天津市民举行茶话会欢迎孙中山,但他因病未能赴会,只得派代表出席。12月6日,马千里、邓颖超、宋则久等10人代表天津市民前往张园慰问孙中山,孙中山派代表接见了他们。12月18日,孙中山在天津发表宣言,重申国民革命的目的,"乃在为人民之利益而谋中国之自由和独立,帝国主义者陷我国为半殖民地,吾人起而反抗之"。他在历数帝国主义者利用军阀摧残革命的罪行之后说,革命要获得成功,军阀与帝国主义"必须毁灭而无疑"。

孙中山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使段祺瑞政府十分恐慌,12月18日,段祺瑞政府派叶恭绰、许世英为代表赴津敦请孙中山从速进京。其目的一方面是企图利用孙中山来转移全国人民的斗争目标,缓和正在各地展开的国民会议运动;另方面是企图软化孙中山,劝他不要"过于激烈",以免引起"列强干涉"。孙中山在病榻上接见了叶、许二人,当得知段祺瑞为取得帝国主义支持,发表致外国使团书,承认不平等条约,维持帝国主义既得利益和统治特权时,孙中山震怒之下,肝病加剧,脉搏每分钟120次以上。为及时得到治疗,孙中山听从"医生劝告","与疾人都,选择医疗"。

月31日,孙中山抱病人京,在前门火车站受到北京各界群众10万人的热烈欢迎。这时,孙中山病情已十分严重,无法向群众发表演讲,只好向北京市民发表书面谈话和散发《人京宣言》,以阐述北上目的。《入京宣言》指出:"文此次来京,曾有宣言,非争地位权利,乃为救国。十三年前,余负推倒满洲政府,使国民得享自由平等之责任。惟满清虽倒,而国民之自由平等早被其售与各国,故吾人今日仍处帝国主义各国殖民地之位。因而救国之责,尤不容缓。至于救国之道多端,当向诸君缕述。惟今以抱恙,不得不稍候异日。"孙中山人京后下榻北京饭店,其随行人员寓居于段祺瑞准备的行馆,即铁狮子胡同五号前国务总理顾维钧的住宅。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病势加重,被送人了协和医院进行治疗。

国民会议运动

11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推动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人民革命运动。

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第二次对于时局之主张》中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的政治主张。指出:"由负有国民革命使命的国民党,出来号召全国的商会、工会、农会、学生会及其他职业团体,推举多数代表在适当地点,开一国民会议;……只有国民会议才能真正代表国民,才能够制定宪法,才能够建设新政府统一中国,也只有他能够否认各方面有假托民意组织政府统治中国之权。"11月19日,中共中央发表《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重申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希望国民党努力号召全国人民团体,促成召开国民会议;在国民会议产生的正式政府未成立前,以国民会议预备会为号令全国的唯一政府,代替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同时还提出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十三项最低限度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在解释这一主张时,明确地谈到这是为彻底的国民革命而准备自己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号召,得到孙中山的积极支持和全国人民的响应。1924年11月10日,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提出了对内推倒封建军阀,对外推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以造成独立自由的国家的政治主张;并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民会议"口号,要求"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在召集国民会议前,先召集有"现代实业团体"、"商会"、"教育会"、"大学"、"各省学生联合会"、"工会"、"农会"、"共同反对曹吴各军"、"政党"等9个方面代表的预备会议,以"决定国民会议之基础条件,召集日期及选举办法等"。11月中旬,孙中山在北上途中,先后两次就派遣宣传员问题对13个省区的军民长官发出通电,要求对宣传员惠予接洽。国民党中央根据孙中山的指示,派出宣传员与各省区人民团体联系,发动各阶层人民投入国民会议运动。

同时,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党组织联络各人民团体,组织国民会议促成会,尽量吸收广大劳动群众和中小商人参加,使之成为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众团体。1924年11月到12月间,上海、南京、徐州、广州、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张家口等地人民团体纷纷发表通电、宣言,要求召开国民会议,积极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或筹备处。1924年11月22日,上海各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发表《对时局之意见》,主张召开全国国民代表会议。23日,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上海粤侨工界联合会、旅沪广东自治会、女子参政协会、天潼福德两路商界联合会、吴淞路商界联合会、上海市民协会、上海工商联合会、上海店员联合会、劳工青年会、上海大学学生会、大夏大学学生会等62个团体发表通电,"赞成孙中山之政见",希望"全国公团一致赞助"。25日,上海各公团国民会议促成会筹备处成立。26日,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学生拥护孙中山的主张,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关税权、教育权、司法权,保护工农利益,废除治安警察及一切妨碍人民集会、出版、言论自由之法律。12月14日,上海143个团体联合举行大会,正式成立上海国民会议促成会,推举邵力子、陈广海、郭景仁、刘清扬、向警予等21人为促成会委员。大会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保障人民言论自由、废督裁兵、召开上海国民会议、选举市长等16条要求。同时,上海女界也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到12月中旬。已有150多个团体加入了上海国民会议促成会。1924年12月20日,广东200多个团体举行盛大集会,宣告广东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会后举行了10万多人的盛大游行。12月26日,上海机器工人俱乐部、劳工青年会、全国学生总会、上海平民教育研究社等27个工团代表发起组织国民会议促成会,并成了筹备会。29日,该会发出通电,发起组织全国国民会议促成会。1925年1月4日,北京国民会议促成会在北京大学三院礼堂正式成立。陆续加入的有北京学生联合会、全国农会、全国大学生联合会、北京教育会等300多个团体。北京国民会议促成会选出顾孟余等40人为干事,并推举顾孟余、朱务善为总务主任;杨理恒、胡南湖为交际主任;于国珍为会计主任。北京国民会议促成会接受各地委托,担负筹备全国国民会议促成总会的任务,通电全国各省、各地国民会议促成会各派人员,于1月15日前到北京商讨成立总会事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山东、热河、汉口、徐州、广州、天津、保定、济南、青岛、石家庄、太原、张家口、厦门、宁波、九江、吉安、三原、南京、长沙等地先后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一些边远地区也行动起来,如绥德成立了陕北国民会议促成会,下设十一个分会;甘肃陇南国民会议促成会、川南国民会议促成会也相继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