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风暴来临(1920-1929)
30869400000060

第60章 1926年(6)

北伐军从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和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的一部进入湖南支援唐生智开始,到1927年3月占领上海、南京为止,分别在3个战场上进行了3次大战役,即占领湖南湖北战役;占领江西战役和占领福建、浙江、安徽、江苏战役。湖南地处中国南北交通的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北伐军的首攻方向选择了吴佩孚正在举兵做乱的湖南,两湖战场便成了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北伐军正式出师之前,广东国民政府为取得北伐战争的主动权,派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遣队入湘援唐,揭开了北伐的战幕。5月底,独立团抵湖南汝城县,与敌部谢文炳部遭遇,大败敌军。6月初,独立团与第八军一部会合,夺回了渌田、黄茅铺阵地,攻占了攸县县城,取得了人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这一胜利打破了吴佩孚妄图先吃掉唐生智,后进犯广东的计划,解除了唐军之围,稳定了湖南战局,为其他各路军进入湖南开辟了道路。攸县战役后,敌我双方在湖南中部形成对峙局面,各自等待援军到来发动新的进攻。7月初,担任湖南战场主攻任务的第四、七军与第八军会合后分三路会攻长沙,于11日攻占长沙城。长沙战役是北伐战争的良好开端。北伐军攻占长沙时,吴佩孚、张作霖的军队正在南口与国民军进行激烈的争夺战。这时吴佩孚已陷于南北两线作战,顾此失彼的境地。由于吴佩孚不愿北京政权和北方地盘为张作霖独占,不肯把主力南调,于是他命令在湖南的军队,坚守防线,不得命令不许进攻。同时电促孙传芳援湘,并进攻广东。但孙传芳为保存实力,按兵不动。这样,国民革命军进驻长沙后,基本完成了第一期作战计划。8月12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蒋介石和加伦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制定了北伐第二期作战计划,决定仍以两湖为主战场,前进目标是占领武汉,夺取武胜关,消灭吴佩孚;接着,出兵江西,消灭孙传芳。在攻下武汉之前,对江西采取守势。会议制定的北伐第二期作战方案是:将北伐军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军由唐生智任总指挥,以夺取武汉、武胜关为目标;中路军又分为两路纵队,左纵队由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和鄂军第一师组成,唐生智兼任总指挥;右纵队由国民革命军第四、七军组成,李宗仁任指挥;右路军由国民革命军第二、三、五军和独立一师组成,朱培德任总指挥,以南昌、九江为作战目标,暂时采取守势。左路军由新近归附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军组成,袁祖铭任总指挥,主要在洞庭湖以西作战,以荆沙、襄阳为作战目标。此外,由国民革命军第一、六军和航空队、炮兵组成预备队。8月中旬,北伐军第四、七军向敌人重点设防的平江城发动进攻,并以叶挺独立团为先锋占领平江。后与第八军南北夹击岳阳,攻占岳阳城。湖南守军全线溃退,吴佩孚固守待援的计划彻底破产。至此,湖南地区的战争宣告结束,战争迅速推进到湖北境内,形成直捣武汉之势。

北伐军在湖北战场的作战,主要经历了汀泗桥、贺胜桥、武昌3个著名战役。北线,南口战役结束后,吴佩孚于8月下旬迅速调兵南下,决心死守汀泗桥。在这种形势下,要打通直捣武汉的门户,打破敌人死守待援,南北夹击的企图,汀泗桥之役成了两湖战场上关键一仗。8月底,第四军发动进攻,但久攻不下,双方激战死伤很大。叶挺独立团与之配合前后夹击,拿下了汀泗桥。不久又在贺胜桥与吴佩孚残部交手。吴佩孚战败,乘专列撤回武汉。9月初,北伐军第四、七、八军继独立团之后陆续到达武昌前线。两次强攻未成功之后,北伐军改变战术,围攻武昌城。后有吴佩孚部汉阳的刘佐龙响应北伐,阵前倒戈,汉口工人支援北伐军举行大罢工,这样,将武昌城围困至10月初才占领该城。吴佩孚在汉口和汉阳失守后逃往郑州。至此,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北伐军取得了两湖战场的决定性胜利。

之后,北伐军逐渐把主要力量用于江西战场,同孙传芳的军队展开激战。孙传芳原属直系,后分化出来自成一派。北伐开始时,孙传芳对吴佩孚在湖南同北伐军的战斗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想坐收渔人之利。另一方面他也担心自己一旦出兵两湖,会让奉军乘机夺取他在江浙的地盘。吴佩孚在两湖失利后,孙传芳与张作霖协调关系,立即调集10万兵力分五路向北伐军侧背攻击。江西的战斗从9月上旬开始,至11月上旬结束,战斗主要集中在赣西北,尤其是3次会攻南昌的战役。孙传芳和蒋介石分别坐阵两方指挥战斗。在苏联军事顾问的指挥下,再加上孙传芳内部倒戈事件接连发生,上海工人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北伐军先攻下九江,完成对南昌的包围。孙传芳见败局已定,乘军舰逃回南京,北伐军占领南昌。至此,江西之敌全线溃退。

北伐军东路军于9月开辟福建战场,对孙传芳属下周荫人部展开攻势,以排除对广东的威胁。北伐军在福建战场的战斗持续了两个多月,由于福建农民武装和市民的积极响应,加上周荫人部下纷纷归顺国民军,北伐军基本未经过激战,10月中旬轻取福州,周荫人逃往温州。北伐军乘胜向长江下游进军,消灭孙传芳残部。

在吴孙两大军阀相继溃败的情况下,各派军阀势力进一步勾结起来,于1926年11月下旬,张作霖、张宗昌、孙传芳举行天津会议力求弥合他们之间的矛盾,合力"南伐",共同对付国民革命军,并制定了详细的进攻计划。1927年1月6日,国民革命军总部在南昌召开军事会议,调整战略部署。为了夺取沪、杭,肃清长江下游,会议决定分西、中、东路继续追歼敌军。西路军以驻在两湖地区的第四、八军为主力,以唐生智为总指挥,沿京汉线进攻河南敌军。中路军以第二军、第六军和第七军为主力,由江西沿长江向安徽进军,由蒋介石兼任总指挥。中路军分江南、江北二支部队,其中江南部队由二、六军组成,以程潜为指挥,其目标是夺取南京;江北部队由第七军组成,以李宗仁为指挥,其目标是夺取津浦线上的重镇蚌埠。东路军以第一军为主,何应钦任总指挥。它由两支部队组成:一支由何应钦率领的第一军一部组成,由福建向浙江进攻;另一支由白崇禧率领的第一军和第三军各一部组成,由江西东部向浙江进攻。1927年初,北伐军分三路向长江中下游的浙江、安徽、江苏挺进。浙江战场,由于孙传芳部下周荫人与孟昭白因争夺杭州发生内战,驻守杭州之敌于2月中旬撤出杭州,退到上海和太湖沿岸。东路军未经大的战斗,很快肃清浙江残敌,于3月19日占领杭州。安徽方面,敌军内部陈调元、王普先后起义,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和二十七军。中路军未经激战迅速占领安庆、芜湖,进而解决了安徽问题。江苏战场,东路军占领浙江后,分两路向前挺进:一路沿沪杭路进攻上海,一路沿太湖进攻苏州、常州。3月中旬,东路军攻占苏州,、常州,抵达上海郊区。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于次日胜利解放上海。与此同时,江南部队于24日攻克南京。孙传芳见大势已去,离开南京,逃到江北扬州。至此,自九江以下的江南地区已完全为北伐军所占领,与据守江北的直鲁联军、孙传芳军形成隔江对峙的局面。而冯玉祥五原誓师后,进军甘肃陕西,随即进人豫西,形成与北伐军夹击河南之势。

国民革命军自出师以来,经过10个月在两湖战场、江西战场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征战,革命力量迅速由广东发展到长江流域,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使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趋于溃败。

叶挺独立团

叶挺独立团是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该团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被人们称为"铁军"。

叶挺独立团的前身是1924年11月。由时任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长的周恩来所组建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主要是由黄埔军校的部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部分工人、农民组成,曾参加过农运、东征和封锁香港等斗争。1925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由周恩来在这支队伍的基础上,于广东肇庆组建了一个独立团,属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建制。独立团又另外招收黄埔军校和滇军干部学校的部分学员。战士多为招募的新兵。全团共2000余人,叶挺任团长,即通常所说的"叶挺独立团"。该团干部的任免、调动由共产党决定,不受国民军第四军部约束。该团中,连以上干部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班、排1,2个干部也有部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团设党支部,直接由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领导。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独立团的建设。周恩来曾多次指示部队的发展。叶挺对官兵一律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理论教育。在北伐之前,独立团曾在高要、广宁、德庆、新会一带支持农民运动,帮他们打垮了地主武装。

5月1日,独立团奉命由肇庆、新会出发到广州,准备作为北伐先锋出师湖南。当时,在湖南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唐生智部因受吴佩孚追击而退守衡阳。吴佩孚企图切断唐生智部与广东政府的联系,就地歼灭。形势非常紧迫。独立团冒雨行军,5月20日由广东出发,31日即达湖南永兴县。6月初,独立团与第八军配合,向渌田、黄茅铺之间敌人接合部的薄弱环节发起反击,并灵活地绕到黄茅铺敌人的侧后攻击,夺回渌田、黄茅铺后攻占攸县。渌田、黄茅铺之役解了唐生智所受三面之围,独立团首战告捷,声威大震。这一战打破了吴佩孚的战略意图,稳定了湖南战局,为北伐各路军进入湖南创造了有利条件。7月初,独立团与第七军共同担负湘江以北的作战任务,会攻长沙。第四军于7月10日攻下醴陵,12日进占浏阳,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浏阳战役结束后,根据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加强独立团的战斗力,中共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措施:派了一批党、团员,补充营、连、排干部;动员很多群众参加独立团;将团直属的侦探队、通信队、监视队、担架队组成特别大队,担任战斗任务;还成立了一个补充营。独立团在浏阳地区经过一个月的休整,8月初,又担任了进攻平江的任务。8月19日,独立团绕小路过泪罗江攻击敌人侧后,迅速占领平江城。这样,从湖南、湖北退下来的吴佩孚军队,都退往汀泗桥。北方南口战役结束后,吴佩孚调集主力部队汇集汉口,死守汀泗桥待援。汀泗桥是湖北南部第一门户天险,西南北三面环水,东面是高山,东西横贯河流流急水深,由东北向西南为粤汉铁路桥横在水间。桥上架着重重铁丝网,桥北山陵起伏,处处设防,桥南地势平坦,只有高猪山一座为湖南人鄂的要冲。吴佩孚就是要凭借汀泗桥的天险,以逸待劳,乘机歼灭北伐军。汀泗桥一带,有以宋大霈为指挥的军队两万余人布防扼险。北伐军方面,军长陈可珏决心乘援敌未到之际迅速扑灭当面之敌。25日下午在石坑渡发布攻击命令,把兵力分为两路:左翼为叶挺独立团及三十五团,从正面铁路线上攻击汀泗桥;右翼为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三十团、三十六团。因铁路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的,所以右翼各团的任务是从铁路右侧由西南而东北攻击铁路右侧之高山阵地。26日上午6时,各部队依照命令分头向汀泗桥前进。10时30分,左翼前锋三十五团的第二营最先到达桥边,在汀泗桥南端左侧的高猪山与两连敌人相遇。一营迅速将敌人赶到汀泗桥,北伐军战士紧跟追击,但被敌人三挺机枪截住无法前进。两军就此对垒,后续部队在高猪山后面休息。师长张发奎布置炮兵向敌桥猛轰,又组织炽烈火力掩护步兵冲向桥头。由于敌人扼桥死守,三十五团前锋冲锋数次均未成功。张发奎看到敌人不敢出来攻击国民军,第三十五团也很难向前进攻,便指示叶挺独立团于27日早4时从右侧向古塘角进攻,与右翼第十师联合包围敌人。此时第十师已向敌东北高山压进,途中听到汀泗桥的枪炮声,知道十二师已与敌人接战,各团也迅速攻击敌人各山阵地,并占领张央园东北一带高地。但敌人所占地势极优,炮火又猛,攻击至深夜仍无进展。第三十六团在26日自晨至暮,日夜兼程,终于赶到前线。团长董琪翔看到敌阵坚固,屡攻不下,如旷日持久,敌援兵一到困难倍增,即向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建议乘夜袭击。三十六团于是派出熟悉水性的士兵数人,在离汀泗桥东较远地点秘密侦察河水。经过几处探测,最后在农民的帮助下,才找到一处河水仅及胸之处,由三十六团侦探队长梁秉枢率士兵60余人在枪林弹雨中迅速冲过彼岸。三十六团一、三两营先后涉过河,奉命遇少数敌人只用刺杀,未达最高锋前不许放枪。第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也被命令采取同样的行动。当时已至深夜,敌人未发现三十六团的潜进。待接近敌人最高锋阵地时,才突然枪声大作,激战多时,于拂晓前。三十六团攻占了最高锋阵地。革命军夺获中央最高阵地后,于27日拂晓发起全线总攻击。敌军仍以优势炮火向北伐军猛射。三十六团、二十九团、三十团均打退敌人,第二十八团负责截击敌人退路。在左翼,张发奎于拂晓督率独立团及三十五团向正面铁桥的敌人进攻。独立团官兵有的游泳过河,有的冲上铁桥。7时许,右翼各团已将汀泗桥东北一带高地全部占领。第四军各团齐向铁桥冲击,与三十六团将敌人围困。不久守军即被独立团与三十五团全部缴械。至此,第四军已完全占领汀泗桥。

占领汀泗桥后,独立团团长叶挺率队猛追败退之敌,于27日上午11时占领咸宁城。当时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说叶挺是"好胜鲁莽,过于急进"。随后,陈可钰沿京汉铁路进到咸宁,看到两旁水浸约30华里,汪洋一片,仅一条铁路可通行,如果在如此狭长的路上遇敌阻击,前进就十分困难。叶挺到咸宁后也建议:"咸宁铁路两岸皆被水淹了,渡过是很危险的,请告我们司令从速前进。"陈可钰见地形如此险要,于是又赞叹叶挺"具有军事天才,能见机进取"。汀泗桥战役,第四军俘敌军官157名,士兵2296人。缴获大炮4门,步枪1526支,机关枪8挺,短枪16支。这一战役,第四军伤亡2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