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尽显繁荣(1990-1999)
30869900000014

第14章 1991年(5)

本世纪的最后十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能否在80年代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顺利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1990年伊始便开始组织力量着手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八五"汁划。

年元旦刚过,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勾画这一蓝图的起草工作正式开始。在讨论蓝图的总体构想时,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两点意见:第一,要把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结合起来,根据今后十年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奋斗目标来确定五年计划,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第二,要先研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基本思路,看清国际国内的总形势,从大的方面把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方针、政策确定下来,然后再具体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这说明这次制定规划和计划的方法,较过去有了明显的改进。之所以要把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结合起来,是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许多问题是有连续性的,需要有较长时间的考虑;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科技攻关课题,以及人才培养等,也往往不是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能够完成的,根据十年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奋斗目标来确定五年计划,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

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把起草计划纲要的任务交给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征集综合了各部门、各地区和有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国家计委开始着手起草关于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夏秋之交,一份24万多字的《基本思路》的草稿交到中央领导同志手中。草稿列举了8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主要问题,论述了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主要措施。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对《基本思路》进行补充和修改。

月初,中共中央决定,在年底前召开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为此,又组建了专门的起草小组。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起草小组提出了"建议"的草稿。12月6日,江泽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对"建议"草稿进行讨论、推敲、作了上百处修改。之后,又广泛征求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部委、军队各大单位,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书面意见150多份。起草小组在对这些意见逐条研究后,对草稿作了400多处修改。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建议"草稿进行讨论修改后,予以原则通过,并作为草案提交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

年12月25日至30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了李鹏对"建议"草案的说明。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全会指出,从1991年到2000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会认为,制定和实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方针,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贯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全会强调,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下大力气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全会强调指出,制定和实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2月30日,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一致拥护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和对《建议》的说明。

年初,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决定根据中共中央《建议》的指导思想,尽快编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同时起草国务院关于纲要的报告,一并提交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2月上旬,报告草稿送到国务院总理李鹏处。3月15日,在征求意见基础上修改的报告,提交到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会议原则通过了这个报告。

月25日,李鹏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的报告》。出席会议的2600多位代表和出席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的1800多位委员,经过反复审议,认真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国务院据此又对报告作了近百处修改。七届人大四次会议,讨论和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审议了总理李鹏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的报告》。会议认为,《纲要》和《报告》提出的今后十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和基本指导方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和政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部署和措施,是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的,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是能够实现的。会议批准了《纲要》和《报告》。

从《基本思路》到《建议》,从《纲要》到《报告》是充分发扬民主和走群众路线的过程,比较好的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

《纲要》根据《建议》的精神规定了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即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全国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重点建设,为下一个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水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

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上述要求,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达了全国人民强国富民的雄心壮志。其主要精神有两点:第一,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与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不仅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数量有明确的要求,而且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强调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这将为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纲要》具有鲜明的六大特点:第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纲要》力求从方向、政策上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没有规定过多的具体指标。第二,把实现十年规划远景与五年中期安排结合起来,从实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要求出发来制定"八五"计划。第三,把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全面提高经济素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第四,把发展与改革结合起来,强调发展与改革的辩证关系。第五,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并举,全面推动社会进步。第六,鉴于社会发展中存在不确定因素,以及"八五"计划就要实行,《纲要》把侧重点放在"八五"计划上。总之,《纲要》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我国人民迈上新世纪的行动纲领。

《纲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检验、修正、补充、调整和发展。1993年3月15日八届人大决定根据新的形势,对"八五"计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作必要的调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原定的年均增长6%提高到8%~9%。

"八五"计划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政策得力,全党重视,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八五"计划在1995年顺利完成,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大战略目标也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八五"计划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17%,五年累计国内生产总值达179万亿元,年平均增长高出"七五"计划期问4个百分点,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另外,"八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我国的经济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均有较多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计划生育工作都取得显著进步。整个国民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更为有序的阶段,价格、金融、税制、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全面展开。可以说,"八五"计划取得了既定的胜利。但是也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尚待解决,如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地区差距拉大、通货膨胀等都有待于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来解决。于是,一个全新的、旨在把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带入21世纪的跨世纪宏伟蓝图——"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开始进入制定和实施阶段。

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人均占有资源少,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因此,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使我们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我国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相协调。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年代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我国大陆人口增长速度迅速下降。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59900下降到1988年的2078900,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3900下降到1988年的1420%0,由于人口增长率的降低而大约少生了2亿人。(2)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向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转变,妇女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基本得到控制,人口素质逐步提高。(3)由于实行计划生育,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开始缓解因人口增长过快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就业、资源、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4)广大妇女摆脱了频繁生育和繁重家务的负担,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从而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但是,我国面临的人口形势仍然是相当严峻的。我国人口基数大,1991年又处于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这次高峰从1986年开始,将持续到本世纪末。同时,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极不平衡,计划生育现行的许多政策在许多农村很难落实,多胎生育和早婚早育还相当严重。几千万人口中的"超生游击队"也在冲击着人口计划。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大陆人口已达114亿多人。如果我们对人口增长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让它盲目膨胀,必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韵实现,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将给下个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加沉重的压力,使我国的人均资源更加匮乏、环境更加恶化,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因此,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毫不放松。

年3月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汁划生育基本国策,争取今后十年平均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900以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于4月7日召开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江泽民、李鹏在会上讲话。会议指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领导,方法是走群众路线,同时,要建立和健全法制。会议要求全社会增强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强调要全党重视,全民动员,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下最大决心把我国的人口增长控制住。

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汁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决定》的主要内容是:(1)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人口计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并且要负总责。(2)坚决贯彻落实现行政策,依法管理计划生育。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某些群众确有特殊情况,包括独女户,要求生第二胎的,经过批准可以在间隔几年后生第二胎;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准生第三胎;少数民族地区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情况由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要严格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加强对人口的计划管理。(3)抓住重点,扎实稳妥地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用更多的精力抓好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要在基层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计划生育工作队伍。(4)齐抓共管,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