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尽显繁荣(1990-1999)
30869900000054

第54章 1996年(2)

月1日至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在此前一天召开的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上,确定了409人的推选委员会候选人名单,这是在筹委会委员所提2545名建议人选范围内,按照建议人选所获推荐多少的排名顺序确定的。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具体产生办法》,会议以无记名和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了340名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委员。其中,工商、金融界100人,专业界100人,劳工、基层、宗教等界100人,原政界40人。同时,香港地区全国政协委员以协商方式产生了34名推选委员会委员。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决定,26名具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都是推选委员会委员。至此,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400名委员已全部产生。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守则》。

月1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深圳举行。此前一天,在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的主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在香港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会议认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举出的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得到了香港社会的普遍欢迎。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关于报请国务院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报告》。12月16日,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对此事作出决定。会后李鹏签署国务院第207号令,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于1997年7月1日就职。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关于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问题的决定》。会议认为,前不久港英当局单方面宣布修改现行《刑事罪行条例》第Ⅰ部和第Ⅱ部,明显违反了基本法的规定,严重侵犯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如果港英当局强行通过上述修订,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宣布港英当局对《刑事罪行条例》第Ⅰ部和第Ⅱ部的修订自1997年7月1日起无效,不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这次会议之后,12月2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还选举产生了由60名议员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

在筹备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过程中,筹委会下设各工作小组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推选委员会小组于4月在香港开展了咨询活动,征询香港各界人士对推选委员会具体产生办法的意见,得到了香港社会的积极反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讨论,提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具体产生办法(建议稿)》。第一任行政长官小组和临时立法会小组分别召开会议,讨论了第一任行政长官和临时立法会具体产生办法涉及的有关问题。经济小组就香港财政预算问题、香港拟设立按揭证券公司、对香港经济发展有长远影响的大型基建问题、港英政府资产和债务交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就香港新机场第二条跑道兴建计划、西北铁路兴建计划、港英政府资产和债务交接问题等适时地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法律小组讨论了香港原有法律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的问题,重申在香港原有法律下有效的文件、证件、契约和权利义务,只要不抵触基本法,将继续有效,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承认和保护。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施问题,就有关法律的解释问题提出了建议。庆祝活动小组提出了成立"香港各界庆祝香港回归活动委员会"的建议,通过了香港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组成方案,确定了香港地区民间庆祝活动方案的大致框架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的成立,是香港回归祖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筹委会成立之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组建了由400人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选委员会,推委会组成后,选举产生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和临时立法会议员。为确保香港经济、金融、法律、文化及社会各个方面平稳过渡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有关特别行政区成立的庆祝活动的筹划与准备工作等也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定为依据,贯彻"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认真做好了各项筹备工作,为确保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南海进行军事演习

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东海南海进行发射导弹训练并先后在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进行实弹演习和陆海空联合军事演习,表达了我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决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一直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社会团体的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看法和主张。但是,台湾当局逆历史潮流而动,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为名,大搞所谓"务实外交"和参与联合国的活动,甚至公然提出用10亿美元来换取联合国会籍。1995年6月,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美,在康奈尔大学发表演讲,其中,不提"一个中国",却多次使用"中华民国在台湾"和"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的说法,抱怨"中华民国未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极力谋求美国支持台湾当局在国际上树立所谓"独立政治实体"的地位,其实质就是要施行其两岸分裂分治的"台独"主张。李登辉的所作所为导致了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中国政府表示,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到和平统一大业的进程,任何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行径都是中国政府不能容许的。1995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在东海海域成功地进行了发射导弹、火炮的军事训练和海上诸兵种的合成演习。随后,南京战区在闽南沿海成功地举行了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充分显示了我军有决心有能力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但是,台湾当局并没有从前一阶段的失败中吸取教训。1996年,借改变领导人产生方式继续鼓吹分裂,想变换手法挤进联合国。年初,台湾当局领导人为了争取选票,曾许诺要改善两岸关系,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但李登辉重新上台后,却与其诺言背道而驰,继续鼓吹"两个政治实体"的分裂言论,鼓吹"中华民国在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加紧推进其"务实外交"的政策,妄图挤进联合国。同时在岛内大力扶植"台独"势力,无限期推迟实行两岸的"三通"。李登辉的分裂行径违背了海峡两岸人民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也导致了两岸关系更加紧张。中国政府严正警告台湾当局和国外一些支持"台独"的势力不要铤而走险,逆历史潮流而动。199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在东海、南海进行军事演习。

演习分为三个阶段。3月8日至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以4发导弹全部命中目标的佳绩,圆满完成了地对地导弹向东海和南海海域的发射训练任务,充分展示了该部队良好的军政素质、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的能力和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月12日至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先后在东海和南海,举行了气势磅礴的诸兵种联合作战实兵实弹演习,先进的战机、舰艇、导弹、电子战装备在演习中密切协同,显示出强大的空中、海上打击威力。演习在两地进行。在闽南某海湾上空,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电子干扰机、侦察机等组成的强大突击集团,展开精彩的空中打击演练。共有10多个兵种参加了此次演习,参演兵种、机种之多,出动飞机的批次、架次之多,发射实弹之多,演练难度之大,协同之复杂,都是几年来少有的,充分展示了中国空军的综合作战能力。空军航空兵以先进战机作拳头,组成联合机群,使空军的空战能力和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大为提高。地空导弹兵也由过去单一型号装备向具有高、中、低空,远、中、近程多型号相配套的防空体系发展,一批新装备也在演习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在南海某海域,由核潜艇、新型常规潜艇、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先进的电子侦察船等多个舰种数十艘战舰和海军航空兵多个机种组成的海空突击力量群,出演了一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海上诸兵种实兵实弹演习。这两场演习,充分体现了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特点,一批重要的新战法得到实际运用和检验,作为海、空军作战"拳头"的新型装备训练取得了丰硕成果。普遍形成了战斗力。此次海、空演习所发射的空空导弹、地空导弹、航空导弹、舰舰导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轰炸投弹、火箭、火炮、鱼雷、深弹攻击也达到了很高的准确度,显示了我海、空军在未来战争中夺取"制空权"、"制海权"的强大实力。

月18日至25日,南京战区在台湾海峡成功地组织了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从争夺制海制空权到快速装载航渡,从装甲集群抢滩登岛到空、机降部队垂直登陆,从多层次火力突击到多路强击突破,从立体穿插分割到纵深越点攻击,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三军联合渡海登岛作战和山地进攻作战的壮阔场景。在这两场演习中,一系列高科技装备发挥了拳头作用,诸军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强,新战法运用威力大,克服恶劣天气和复杂海情影响的办法多,增强了我军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进行的这一系列军事演习,展现了我军优良的军政素质和高昂的士气,表明人民军队在现代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显示了我军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

演习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维护国家统一、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宪法赋予军队的神圣使命和天职。当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严重挫折和倒退的时候,中国军队绝不允许任何背叛民族利益、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倒行逆施得逞,绝不允许一寸领土从祖国版图上分裂出去。

演习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即我们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但是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独立"的图谋,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来捍卫国家的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

1996年3月17日,出席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表决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在此之前,1995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国务院根据《建议》精神,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纲要(草案)》,提交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获得批准。

《纲要》分为十二个部分,即序言;"八五"计划完成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纲要》认为,1996~2010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过去的五年中,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完成或超额完成"八五"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区域经济不同程度地发展壮大,科教事业取得重大进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国防建设在调整中发展,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取得显著成效。未来15年,我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具备继续前进、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从世界范围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我国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我们要正确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切实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纲要》确定的"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莫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基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15年的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将有较大提高,国际竞争力将大为增强,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下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