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言直谏
公元618年,乱世英雄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大唐王朝。在第五年冬天,举行了唐朝历史上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孙伏伽名列榜首。
孙伏伽看到战乱之后的唐朝还很落后,需要尽心治理,于是就对皇帝李渊说:“隋朝是因皇帝不听取诚实的忠告才灭亡的,陛下要吸取教训。再有才华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国事都想得周全,只有善于用人,虚心听取意见才能治理好国家。”
李渊听后,觉得孙伏伽是为国家着想的忠信之人,于是就任命他为治书御史。此后,孙伏伽多次向李渊直言进谏,深得唐高祖李渊的信任。
后来到了唐太宗时期,孙伏伽仍然冒死向唐太宗进谏。
唐太宗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后来天下太平了,没仗可打,于是就迷上了打猎,几天不打猎心里就痒痒。
一天,唐太宗又要去打猎,他领着几个侍卫,背弓插箭,带着猎鹰和猎犬,正要出发。这时孙伏伽匆匆赶来,一把拉住马缰说:“陛下打猎,游戏林中,骑马射箭,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是很危险的。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谁来主持政务?劝陛下为了国家百姓,不要贪图一时痛快,任着性子干这种无益的营生。”
正在兴头上的唐太宗好像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又扫兴又尴尬,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但是他又不想破坏大唐朝虚心纳谏的传统,于是就耐着性子说:“我今日闲着无事,又不贪恋女色,只喜好打猎,想借机会出去走走。再说我打猎都绕着村庄,从不惊扰百姓,另外侍卫也带了十来个,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说完就要登鞍上马,并向随从挥挥手,准备出发。
哪料到,孙伏伽把马缰绳绕在腰间,跪在马前说:“陛下今天出门,就请从老臣身上踏过去,我愿意用死换取皇上对诚实忠告的采纳。”
唐太宗大怒,说:“我本来认为你是一个诚信勇敢的人,能够以诚言进谏,不好损你颜面;哪知你却不知好歹,目无高低,限制起我的行动来了。我连这点儿事都作不了主,还当什么皇帝?来人,把他给我拖出去斩了。”
几个高大强壮的武士立刻闻声而来。把文弱的孙伏伽像抓小鸡一样抓在手里。孙伏伽面无惧色地说:“夏朝的关龙逢因直言进谏而被杀,我情愿和他在九泉之下相见,也不愿意再侍奉你了。”
这时,唐太宗笑了,说:“我不过是试一试你的胆量,你还真是一个诚信有勇的君子,有你真是大唐王朝的福分啊!好,那朕今天就不出去了。听说你棋艺很高,朕要和你下一盘,享受一下和高手下棋的快乐。”
不久,唐太宗封孙伏伽任谏议大夫。
诚信要建立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如果畏惧强权而退缩,那诚信就不可称之为诚信了。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高贵品质。
——歌德
立木取信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主地位,纷纷参与到争霸战争中来,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
到春秋末期,一百多个诸侯国已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了战国初期,比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七个了,这七个国家分别是:齐、楚、燕、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秦国是七个诸侯国中最弱、最被别的诸侯国看不起的,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即位时,面对自己的处境和地位非常着急。
为了求得有识之士的帮助,他向天下发布了求贤令:“各个诸侯都看不起我们,这是秦国莫大的耻辱!有能出谋划策让秦国强大的人,我封给他高官,还赏赐给他封地。”
秦孝公的求贤令,引来了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家——公孙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鞅。商鞅来到秦国,与秦孝公长谈三次,最后说得秦孝公心花怒放,连连称是,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秦孝公很想支持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图强,但这有损秦国贵族的利益。为避免贵族们的反对、干涉,秦孝公决定先召开宫廷辩论会,在辩论会上,商鞅舌战群雄。秦孝公看到商鞅才华出众,当时就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获得了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并不急于发布新发令,而是先到都需南门外,在很多百姓面前立了一根木头杆子。并且贴出告示,声称:“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他十两黄金。”
不一会儿,城门口就聚了好多人。大家都想得到金子,但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都怕扛了木头又没钱,自己挨累倒不要紧,关键是怕成了别人的笑柄。
商鞅知道老百姓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可是赏金越高,大家就觉得不合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木头。
俗语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个人从人群里挤出来,他挽起衣袖,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扛到北门。商鞅立刻传令赏给他五十两黄金。
这事传出后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秦国,老百姓都说:“左庶长真是说到做到,有了这样的长官可好了。”
第二天,大伙儿又跑到城门口看有没有木头。大家没发现木头,却看到了商鞅变法的新法令。法令里有许多有利于穷人的条文,但没有一个人怀疑这个法令的真实性。
于是,老百姓努力耕田织布,愿意参军打仗,靠英勇杀敌、多立战功来赢得地位和财富。秦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但是总有一小撮旧贵族心怀不满,他们念念不忘过去靠贵族身份得来的荣华富贵,因此恨透了商鞅,太子的两个师傅公然唆使太子犯法,结果商鞅以教唆罪对他们处以严刑。在商鞅的诚信态度下,秦国通过变法,变得强大了起来。
诚信要求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诚实和信用,更让人见微知著。
一言必行,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方言而不行也。
——佚名
七擒孟获
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君刘备死后,许多原来归属国少数民族部落都发动了叛乱,夺取了蜀国很多的土地。225年初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去平息叛乱。
临走的时候,马谡对诸葛亮说:“南方的少数民族依仗地形险要,离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即使我们用大军把他们征服了,以后还是要闹事的。用兵的办法,主要在于攻心,丞相这次南征,只有叫南人心服,才能够长久安宁。”
马谡的话,正合诸葛亮的心意。诸葛亮不禁连连点头说:“正是此意,正是此意。”
到了南方,诸葛亮打听到孟获不但打仗勇猛,而且在南方中部地区各族中很有威望,就决心把孟获争取过来,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只许活捉孟获,不能伤害他。”
诸葛亮善于用计谋,蜀军和孟获军队交锋的时候,蜀军故意败退下来。孟获仗着他人多,一股劲儿追了过去,很快就中了蜀兵的埋伏。南兵被打得四处逃散,孟获本人就被活捉了。
孟获被押到大营,心里想,这回一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进了大营,诸葛亮立刻叫人给他松了绑,好言好语劝说他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说:“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计,怎么能叫人心服?”
诸葛亮也不勉强他,陪着他一起骑着马在大营外兜了一圈,看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然后又问孟获:“您看我们的人马怎么样?”
孟获傲慢地说:“以前我没弄清楚你们的虚实,所以败了。今天承蒙您给我看了你们的阵势,我看也不过如此。像这样的阵势,要打赢你们也不难。”
诸葛亮爽朗地笑了起来,说:“既然这样,咱们来个约定,如果我能抓到你七次,你就归顺蜀国,怎么样?”
孟获不以为然地答应了。
孟获被释放以后,回到自己的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由于他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第二次又被活捉了。诸葛亮二话没说就把孟获放了回去。
像这样又放又捉,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
到了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孟获,信守诺言,说到做到,待我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佩服,哪里能不遵守当初的约定呢?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
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其他部落全部投降,重新归顺蜀国。
能让别人相信你的,只有你优秀的品质。做人要诚信,即使是对待自己的敌人,也要信守自己的诺言。因为我们不知道今天的敌人在明天会不会是我们的朋友。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
——潘序伦
完璧归赵
战国后期,秦国已经十分强大。有一天,秦王听说赵国有一块举世无双的和氏璧,就派使臣去会见赵王,说秦国情愿割让十五座城池给赵国,来换取和氏璧。
赵王为此左右为难:要是答应,又怕上秦国的当,城璧两空;要是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引来战争。赵王想来想去,只好把难题出给蔺相如,让他出使秦国,要么把和氏璧带回来,要么把城池带回来。
蔺相如一口答应:“不完成使命我就不回来见大王。”
蔺相如到了咸阳,秦王特意召开了宴会欢迎。会上,秦王拿着和氏璧看了又看,大加赞赏,之后又递给文武百官大臣们,让大家传着看,可就是不提换城池的事。
蔺相如确信秦王不是真心要换和氏璧,于是就上前对秦王说:“和氏壁有点儿小毛病,只是不容易看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秦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和氏璧,就假装愤怒地说:“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和氏璧送来,可是我看大王并没有换城的意思。如今和氏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和氏璧在这柱子上一同撞碎!”
说着,他真的拿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碎的样子。
秦王怕他真的砸坏了和氏璧,连忙阻止,并命令大臣拿来地图,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怕再上当,就说:“大王如果诚心换和氏璧,应当斋戒五天,再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我才敢把和氏璧奉上。”
秦王只得答应。
蔺相如回到住处,立刻叫一个随从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和氏璧贴身藏着,偷偷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
五天之后,秦王召集大臣和别国的使臣在大殿上举行隆重的仪式。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王行了个礼,说:“秦国自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骗,丢了和氏璧,对不起赵王,所以已经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
秦王大怒,说:“这次明明是你欺骗了我,居然还说我不讲信义!是何道理!”
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先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要是真有诚意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然后再叫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璧。赵国得到城池以后,决不敢不把和氏璧交出来。”
秦王虽然无奈,也觉得他的话有道理,当着各国使臣不好治他的罪,只好放他回去了。
秦国当然不愿意割十五座城池,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回到赵国后,赵王重重奖赏了蔺相如,提拔为上大夫。蔺相如用视死如归,言出必行的精神,完璧归赵,不辱使命。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信守自己的诺言。但是,对待那些狡猾的敌人,就要有自己的策略。因为对敌人的手段,就是对国家的忠诚。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
唐太宗的诚信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将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李世民在任时,对臣僚敞开胸怀,不行欺诈之术,臣僚也尽忠职守,不搞欺瞒哄骗的传统官场伎俩。
在即位之初,李世民曾花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要在官场根治贪污受贿的不治之症。为了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贪官污吏,李世民令亲信暗中向各部官员行贿,结果还真查处了几个贪官。李世民在得意之余把他的谋略告诉一位隋朝遗臣,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他说陛下平时总告戒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己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李世民不但没发怒,反而认为大臣的话有很深的智慧,便欣然接受了这句逆耳的忠言。
还有一次,李世民下令: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的男子也要应征入伍,大臣魏征拒绝在诏书上签字(注意这是李世民最为智慧的杰作,他的命令没有分管大臣的签字就没有法律效力,除李世民外,没有哪个皇帝会主动限止自己的无限权力),李世民解释说:“这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魏征回答说:“陛下常说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你却先失去诚信。陛下不以诚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李世民深以为然,并立即收回成命。
作为一代明君,李世民曾经有无数的故事传诵,而他的诚信则为他增添了无限光辉。诚信待民,以诚信取信于民。
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产,只信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吕坤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