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现在的快乐
赛莉福斯夫人决定到森林中去享受自然风光,好好享受她“现在”的时光。但是,到森林中以后,她却让自己的思想漫游到她在家时应当做的那些事情上。她在想,小孩、日常用品、住房、票据,每件事情是否都安排妥当了。在其他的时间,她的思绪则飞到她走出森林后将必须做的那些事情上。现在就这么过去了,现在就这样被过去的事情和将来的事情给占据了,因而,在那种自然风光下,本来是享受现在幸福快乐时光的宝贵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桑迪苏尔夫人为了轻松一下,自己便去了一些小岛。她整个假期都在岛上晒太阳,不过,她不是为了享受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她身上的那种十分惬意的感觉,而是为了等待她那些留守家中的朋友在看到她回家后的健康的肤色后会对她说的一些恭维的话语。她的心用在将来的时刻,而当将来的时刻来临时,她又对不能回到海岸晒太阳惋惜不已。
为什么不能够把握现在的快乐呢?何必要给自己增加负担呢?
如果你能够抓住现有的时光好好享受,那么你的人生是充满快乐的。但是如果你只是将本应该好好享受的时光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思索上,那么你的人生必将是灰暗的。珍惜现在属于你的每一个时刻,这是你能够做的唯一的事情。如果你是一个快乐的人,如果你生活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充满意义的,那么,你就是一个睿智之人。
你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刻,都应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舍弃了乐观就是舍弃了你自己,排斥了乐观便是让别人来主宰你的感情。
——雷音
手中的快乐
从前,在迪河河畔住着一个磨坊主,他是英格兰最快活的人。他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同时像云雀一样快活地唱歌。他是那样的乐观,以至使其他人都乐观起来。这一带的人都喜欢谈论他愉快的生活方式。终于,国王听说了他。
“我要去找这个奇怪的磨坊主谈谈。”他说,“也许他会告诉我怎样才能快乐。”
他一迈进磨坊,就听到磨坊主在唱:
“我不羡慕任何人,因为我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我的朋友,”国王说,“我羡慕你,只要我能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愿意和你换个位置。”
磨坊主笑了,给国王鞠了一躬。
“我肯定不和您调换位置,国王陛下。”他说。
“那么,告诉我,”国王说,“什么使你在这个满是灰尘的磨坊里如此高兴、快活呢?而我,身为国王,每天都忧心忡忡、烦闷苦恼。”
磨坊主又笑了,说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忧郁,但是我能简单地告诉你,我为什么高兴。我自食其力,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爱我的朋友们。他们也爱我。我不欠任何人的钱。我为什么不应当快活呢?这里有这条迪河,每天它使我的磨坊运转,磨坊把谷物磨成面,养育我的妻子、孩子和我。”
“不要再说了。”国王说,“我羡慕你,你这顶落满灰尘的帽子比我这顶金冠更值钱。你的磨坊给你带来的,要比我的王国给我带来的还多。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你这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我们去寻求快乐,许多快乐像天上的彩虹,光华夺目,但这只是一种幻觉,我们捉不到它。
故意去找寻快乐,往往找不到,反而带来空虚和烦恼。但有时在有意无意之间,愉快的事情却如不速之客,突然到来,令人捉摸不定。
可见快乐不能直接去找寻,却能从间接中得来。一件比我们自身更伟大的事业,足以使我们忘却自己,不只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好处。
快乐就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不必要去找寻快乐,只要你像磨坊主一样,那就能够获得他那样的快乐。
如果我们追求的享乐要以损害美德为代价,那就是罪恶。
——大卫·休谟
小河流的旅程
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来到了一个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
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颓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
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
“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你的目的地。只要你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这么说。
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
“不!不!”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
“我怎么知道你所讲的全部都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
“微风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把这些水汽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汽,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本质。”
此时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的。
于是小河流终于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某个阶段)的归宿。
生命是一种过程,只有拥有清晰的方向,才会在快乐中达到成功的彼岸。
不应该迫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
——德谟克利特
终点
在王羲之的七个儿子中,除王献之在书法史上与其父分庭抗礼、并驾齐驱之外,最出名的就是王徽之了。他的任情率性,给后人留下许多广为传诵的故事。
有年冬天,王徽之住在山阴故居。夜晚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见四周一片皎洁,不禁徘徊低吟左思的《招隐》诗。忽然他想到了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于是他立即乘一叶扁舟,连夜前往拜访。及至来到戴家门前时,天已微明,但他却不进去,反而转过身来又从原路返回。当有人问他何以如此时,他说:“我本来就是乘兴而行,现在兴尽而返,何必非要见戴安道呢?”
我们的下意识中常常藏有这样一个田园般的梦幻,我们乘坐火车做横跨大陆的长途旅行,陶醉于窗外高速公路上如水的车流,孩子们在路口招手致意,奶牛在远远的山脚下吃草,发电厂冒出的浓烟,成排成行的玉米和小麦,平畴深谷,山峦起伏,城市的轮廓,乡村的庄园,一切都让我们如此沉迷,如此心醉。
可是我们的内心深处,想的还是终点。某天某时,火车进站,鼓乐齐鸣,彩旗飘扬。一旦到达终点,心中千种梦想都会成真,人生的残缺都会重圆——就像拼板玩具的最后完成。我们在车厢过道中踱步、徘徊、焦灼不安,诅咒时光的流逝如此之慢,只是在等待、等待终点的到达。
“到了终点,那就妥了。”我们嚷道。
“我到18岁的时候”,“我买到一辆新的奔驰车的时侯”,“我供一个孩子念完大学的时候”,“我还清欠债的时候”,“我升官晋级的时候”,甚至于“我到了退休年龄之后会安度晚年的时候”。
然而迟早我们必须认识到,世间没有什么可以一劳永逸地达到终点和归宿。生活的真正乐趣在于过程。终点只是梦幻,它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是的,生活的乐趣就是在于过程,并不是为什么不享受这个过程呢?
快乐不在于事情,而在于我们自己。
——理查德·瓦格纳
走进星星的世界
在美国,一位军官接到命令,要他一个人前往靠近沙漠的地方驻防。那里的生活条件很差,这位军官不想让新婚的娇妻跟随他一起吃苦,但是妻子一定要跟他去。
他们在靠近印第安人村落的地方找了一间栖身的小木屋,这里白天酷热难耐,风一年到头吹个不停。更要命的是旁边住的都是不懂英语的印第安人,双方无法交流。
日子一长,妻子觉得极其无聊。一次,乘丈夫外出参加部队演习,她给母亲写信,诉说苦处,并说她要回家。
母亲很快回信了,意味深长地告诉女儿:“有两个囚犯从狱中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泥巴,一个看到的是星星。”寂寞的新娘并不愿意撇下自己的丈夫,想了想,她对自己说:“那我就去寻找那星星吧。”
从此她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走出屋外,与周围的印第安人交朋友,并请他们教她织东西和制陶。开始,印第安人对她并不很友好,可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她的确待人和善,他们也以诚相待。
她因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不仅如此,还开始研究起沙漠,最后成了一名沙漠专家,写了一本有关沙漠的专著。“走进星星的世界!”许多年后,这位妻子回想往事,仍非常动情。
确实,她的生命之所以在寂寞中得到充实和升华,没有成为一个无所成就的“怨妇”,就因为她走进了“星星”的世界。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快乐,只要你善于发现快乐,善于走进快乐,去寻找“星星”的世界。
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由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出来的。
——塞·约翰逊
善心无限
从前有个国王,十分钟爱他的儿子。这位年轻王子,没有任何欲望不能满足。然而他仍然常常紧锁眉头,很不快乐。
有一天,一位魔术师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能使王子快乐。国王高兴地对魔术师说:“假使你真能让王子快乐起来,那么,你要求的任何赏赐我都答应。”
魔术师将王子带进一间密室中,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涂。他把这张纸交给王子,嘱咐他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些什么。说完魔术师就走了。
年轻的王子在烛光的映照下,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做美丽的绿色,变成这样的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命而行,不久,他果然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少年。
一颗善良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说是宗无价财产。百万富翁的区区财产,与这种丰富的财产相比较,简直是不足挂齿。拥有这种财产的人,即使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给别人,但是他能比那些大富翁行更多的善事。
假使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努力地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充满着喜悦与快乐。
快乐就是这样简单,只需要你做善事,你便能够很轻松地得到快乐,因为你带给别人快乐,你的内心必定是充实美好的,那么你的人生必将充满快乐。
人们需要快乐,就像需要衣服一样。
——玛格瑞特·科利尔·格雷厄姆
偿还
史怀哲博士有“世纪伟人”之称。
他是德国哲学家、医师及音乐理论家,曾经在非洲从事医疗工作,荣获1963年诺贝尔和平奖。他深爱人类的心,以及彻底无私的奉献行为,无不令人衷心感动。
这个故事发生在史怀哲博士年少的时候。
有一天,他跟一个朋友做角力比赛,几次相扑之后,他把那个朋友摔倒在地而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