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赴都城长安拜谒大诗人顾况。顾况闻听他自报姓名叫“白居易”,开玩笑说:“长安米贵,白居大不易呀!”
当他打开白居易的诗卷,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即赞叹道:“有诗如此,居亦易矣!”
白居易受到顾老先生的夸奖,从此名声大噪。
019白头母与鹦父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吴国名臣诸葛瑾的长子,他能言善辩,名气很大。
一天,一只白头翁停在殿前休息,孙权问诸葛恪:“这是什么鸟?”
“白头翁。”诸葛恪答道。
张昭银丝满头,年纪最大,认为诸葛恪这是在以鸟取笑他,于是以挑衅的口吻说:“恪欺蒙陛下,从没听人说过有叫白头翁的鸟,你能找出白头母吗?”
“可是有种鸟叫鹦母,您能找出鹦父吗?”诸葛恪反问道。
张昭听后,无言以对。
020鼻子上的灰
楚国的国都郢城有一个人,鼻尖上溅了一点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灰,他请一个姓石的木匠为他砍去这点白灰。
只见石木匠抡开锋利的大斧,“呼”地一下砍过去,把那人鼻尖上的小白点砍得干干净净,而那人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鼻子一点儿也没受伤。后来,宋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把木匠召来说:“请你为我也砍一次。”
木匠说:“我确实为别人砍过鼻子上的白灰,但是,现在能够让我这样砍的人已经死了很久了。”
021鹿獐之辨
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23岁时喜得一子,取名王雱。
王雱天资聪慧,才思敏捷,经常和父亲一起游览名山大川,与名流交往,学问大有长进,王安石感到很高兴。
一日,王安石正与友人饮酒作赋,忽报有位远亲送来幼獐、幼鹿各一只。大家走近笼子一看,两个东西活蹦乱跳,形体竟一模一样,难于分辨。
一人笑道:“仁兄,平素就听说令郎才智超群,能否请出辨认一下?”
王安石还没答应,王雱就早已闻声赶来后花园。王安石只好令儿“应试”。
王雱凝视片刻,巧言以答:“獐旁为鹿,鹿旁为獐。”
众人听了,叹曰:“奇才!奇才!”
022仁君
战国时期,魏国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把夺得的土地分给了自己的儿子。
一天,魏文侯和大臣们议完国事后,突然问大家:“我是个怎样的君王?”
“大王是位仁君。”大家忙回答。
唯有大臣任座提出不同的看法:“大王算不上什么仁君,因为你只将土地分给儿子,而不给兄弟!”
魏文侯听了非常生气,而任座却不声不响地走了。
魏文侯又转过头来问翟璜。
翟璜委婉地说:“我听说,一个仁义的君王,才会拥有耿直的臣子,刚才任座说话那么直率,就足以说明您是一位仁君。”
魏文侯听了,高兴地点了点头,连忙让人把任座请了回来。
023击琴振千古
唐初诗人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高宗开耀进士,武后时任右拾遗。子昂初入长安,不为人知,亦无以施展。
一日,市衢中有卖胡琴者,索价千缗。围观者甚众,闻之皆咋舌。子昂自人群中挤入,环视左右,掷重金购之。众人惊诧不已,问何为千金购一琴。
子昂答称:“我自幼善乐,此琴正派用处。”又问:“能否请君演奏一曲?”子昂称诺,告之明日可往某酒肆宴乐。
翌日,众人如约偕往。座上酒肴齐备,水陆俱陈。子昂居主人席,其千金之琴供于案前。
酒过三巡,子昂持琴而起,朗声宣告:“蜀人陈子昂,有诗文百篇,奔走京华,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未料今日竟以胡琴播名,可为一叹。然演乐之事乃贱工小技,何足君辈瞩意!”言罢,忽将胡琴掷地,顿作碎片。众者诧讶,一时寂然无声。
子昂即取诗文卷册分赠各位,四座喧腾,雀跃争阅。于是,一日之内,陈子昂名声大噪。
024访友题“凤”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年少时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出仕后,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嵇康与当时的吕安一样,性格任性、傲世、清高,因而二人十分友好,每逢想念的时候,尽管相距千里之遥,也要即刻乘车去看望。
有一天,吕安前去看望嵇康时,嵇康正好外出不在家。当时,嵇康的哥哥嵇喜出门相迎,请客人到屋里就座。吕安认为嵇喜庸俗,不肯进去,只在门上写了个“鳳”(凤的繁体)字,就回身走了。
嵇喜不理解“鳳”字的含义,以为吕安把自己比做神鸟凤凰,感到十分高兴,一直将其保留着。直到后来有人告诉他,吕安所写的是一个字谜,意在讽刺他是个“凡鸟”,嵇喜这才恍然大悟!
“凤”字其繁体字为“鳳”,拆开即为“凡鸟”,有庸才之意。吕安自命清高,不但不领他人好意,还刻意讥讽他人,很失礼仪!
025不见田撒尿
蒲琅,明朝进士。小时候,村里大人们逗他,问道:“我们都知道你很聪明,但有个问题你肯定答不上来,不信,让我们来考考你!”
蒲琅跑过来眨巴着眼睛,问:“考我什么呀?”
“为什么只看到鸡喝水,没看到鸡撒尿呢?”
蒲琅答不出来,急得满面通红。大人们开心地笑道:“哦嗬!这么聪明的孩子,也有答不上来的事啊?”
忽然,蒲琅看见田里有人架水车,准备车水浇秧田,顿时受到启发。于是,他狡黠地反问道:“好!我也来问问你们,为什么只看到田喝水,没看到田撒尿呢?”
大人们个个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
026不爱钱的官
杨继宗是明代天顺年间进士,曾官至刑部主事。成化年间任嘉兴知府,为官清廉,性格刚正,一郡风纪整肃,教化大兴。
有一个叫孔儒的御史,负责清查拘捕逃亡的兵卒,乡里人多被他杖打而死。于是杨继宗贴出告示:“御史用杖打人,凡被打死的,家属可以到府里申报。”孔儒闻知大怒,以为杨继宗跟他过不去。
杨继宗乃对孔儒说:“做事要遵守一定的法规,你只管去除邪恶、奖励良善的官吏,至于挨户查考,那是小吏之事,不是你御史应该亲自去做的。”孔儒无话反驳,但在心里很恼恨杨继宗。
他临离嘉兴时,突然到府衙检查杨继宗的箱箧,结果里面唯有几件破旧衣服而已,孔儒没有查到杨继宗贪污金银财帛之事,只得惭愧而去。
宦官们办事路过嘉兴,继宗只赠送他们当地出产的菱角、芡实以及历书。宦官索要钱财,杨继宗就发下公文到官库去取,取来对宦官们说:“金钱在此,请给我领取金子的官府文书!”宦官们没有文书,谁也不敢拿取。
他进京办事,皇上宠信的宦官汪直想对他加以笼络,他严加拒绝,不和宦官有私交。皇上有一天问汪直:“来京觐见的地方官员中谁最廉洁?”
汪直也不得不回答说:“我看天下不爱钱的官,就只有杨继宗一个罢了。”
027卒子过河往前攻
明人唐忻,中原名士。小时,他到他父亲任教的学馆里去玩,父亲很高兴,做了一碗猪肝汤,蒸了一碗葱花鸡蛋,以此来招待儿子。
开饭的时候,父亲先尝了一口蒸蛋,觉得盐搁少了一点,便笑着对唐忻说道:
鸡蛋少盐蛋淡;
唐忻先尝了一口猪肝汤,觉得味道很好,但可惜汤水少了,便也笑着对父亲说道:
猪肝缺水肝干。
父亲疼唐忻,伹并不娇惯他。一般人让吃让喝,只要儿子吃得下去,宁可自己不尝一口;只要看到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反而比自己吃了还舒服。父亲偏不这样,他拿起筷子,把蒸蛋划成两半,然后认真地对儿子说道:“喏!这可是‘楚河汉界’哟!”
父子两个吃碗蒸鸡蛋,还分得这么清楚,这个父亲真够怪的了!唐忻见这碗猪油葱花蒸鸡蛋黄绿相间,色香味诱人,便很快把自己的一半吃光了。他还想吃,便从碗底往父亲的那一半挖去。父亲发觉后,不让他钻这个空子。
唐忻笑着说道:“爹,你既然说这是‘楚河汉界’,那么,我这便是‘卒子过河往前攻’哩!”
028千眼佛
陈细怪是湖北民间奇才。一天,他上三角山找千忍和尚玩儿,看见庙前茶摊被人砸了,到处是茶碗碎片,卖茶老汉在哭泣。
千忍和尚双手合十,不住地念:“阿弥陀佛,罪过。”
陈细怪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呀?”
千忍说:“刚才有个独眼龙的恶人,喝了这位老汉的茶,不仅不给茶钱,反而说茶馊了。老汉不服,端茶请别人喝喝看,谁知这恶霸蛮不讲理,一脚踢翻了茶摊。”
陈细怪截住千忍和尚的话头,气愤地问道:“这恶霸人呢?”
千忍答道:“进庙了。”
陈细怪听后二话不说,立即拉着千忍和尚进庙找那个恶霸独眼龙,为卖茶老汉打抱不平,出一口心中恶气!
一进佛堂,就看到独眼龙正在千眼佛前烧香磕头,俨然成了善男信女。陈细怪见状,立刻也跑到千眼佛前烧香磕头起来。
忽然,陈细怪放声大哭,引来很多人围观。只听陈细怪大声哭诉道:
千眼佛呀,菩萨哇——
你有千眼,万事明了呀,
我儿双眼,一明一眇哇——
为何多者那多,
少者这少哇——
陈细怪的哭诉,逗得众人无不大笑。大家都为陈细怪巧妙地骂了独眼龙而开心。独眼龙开始也咧开嘴跟着大家笑,当他发现大家的目光都盯着自己后,顿时明白了这笑声是冲着自己来的,心一虚,便赶快夹着尾巴溜走了。
029弹雀
宋太祖常持弹弓在后苑弹雀。一日,他玩兴正浓,忽有内宦通报,某大臣求见。太祖拒曰:“朕有事,不见。”
须臾,又来通报:“其称有急事入奏。”太祖悻然罢手,便于苑中召见。原来,其禀奏之事不过日常政务。
叙议既毕,太祖问:“此事急在何处?”
对曰:“臣亦急于回家弹雀。”
此人善讽谏,出语甚妙。道理不言而喻,皇上有弹雀之娱,未知天下可有弹雀之治。
030困与囚
东汉末年,有个十多岁的小孩聪明且有才气。一日,有位老先生邀请他去家中做客。小孩见到老先生正指挥仆人砍伐院中一棵大树,便说:“老先生,这树枝叶茂盛,夏能遮荫,冬能挡风,砍掉岂不可惜?”
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说:“近日看了一本书,书中云:‘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庭院当中如有树,木在口中不吉祥。’你想,木在口中,不是一个‘困’字吗?”
小孩听罢,一本正经地说:“我最近也看了一本书,书中云:‘房屋造得口一般,千万莫要把身安,如若硬要住进去,准会降临大灾难。’您想,人在口中,不就是一个‘囚’字吗?是不是您也要把人杀掉呢?”
老先生折服,保留了院中大树。
小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望文生义的会意方法,驳倒老先生望文生义的会意方法,真可谓有“智”不在年高。
031海瑞报恩
海瑞在嘉靖四十三年调往京城任职后,由于得罪了明世宗被判死刑,关在牢中。当时内阁首辅大臣徐阶知道海瑞是耿介之士,就为海瑞说了许多好话,海瑞才幸免一死。世宗去世后,徐阶又保举海瑞为官,海瑞对徐阶的救命知遇之恩一直铭记在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报答。
后来徐阶退休回松江,路过南京,海瑞在南京任上亲自去迎接。徐阶对海瑞说:“我退休后日子怕不好过。松江知府蔡国熙为人奸诈,对我家百般刁难,还望你多加关照。”海瑞不明了情况就说:“凡是不平之事我一定会管。”
当海瑞任应天巡抚后管辖松江时,他记起恩人徐阶的叮嘱,就在松江贴出布告,叫百姓申冤告状,想看看知府蔡国熙到底有多少劣行。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叠满书案的状纸,竟篇篇都是状告徐阶之子不法之事的,而告知府蔡国熙的状纸一份都没有。面对这些状纸,海瑞一份份仔细阅审,渐渐地他对徐阶的话产生了怀疑。
再一调查,徐阶之子是当地有名的恶霸,蔡国熙不过稍微有所触犯,他们就对蔡国熙进行诬陷和刁难。
海瑞坐轿到徐阶府拜访,他开门见山讲了除阶儿子的种种违法行为,提出要进行严惩。徐阶一听,赶忙向海瑞作揖替儿子求情,希望得到饶恕。
海瑞也向徐阶深深施礼说:“老相爷救命之恩,学生时刻不忘相报。老相爷救我,是让我为朝廷百姓多办好事。我秉公执法,不正是报相爷的救命之恩吗?”
徐阶无以回答,只是叹气不已。海瑞惩处了徐阶之子,得到松江百姓们的普遍称赞。
032增年待劾
明人贾俊,成化中以右副都御史督抚山东。其时56岁,须发皆白,又不修边幅,犹似一邋遢老叟。朝中某御史厌其肮脏,欲借官员考核之机,以其老迈为由,提出弹劾。
一日,贾公返京述职,此人见问:“贾公高寿几何?”
贾曰:“惭愧,老朽八十有二矣。”
过后,同僚嗔怪贾公:“为何虚增岁数?这厮居心叵测,怕是与你过不去!”
贾曰:“他以为鄙人老迈,要打发我回家,不妨虚认几岁,也好成全人家一番苦心。”
附注:官场中,如此调弄对手亦属少见。贾某敢作此戏言,自有一番痛快。显然他并不在乎什么。这种不在乎,就使对手矮了一截。
贾俊,字廷杰,天顺乡举出身,官至工部尚书。《明史》本传称,其人为官廉慎,望孚朝野。
033杨暄智诉
杨暄,明朝天顺、成化年间北京漆绘艺匠,有豪侠气,亦擅智谋。成化初年,锦衣卫指挥门达与袁彬争权夺势,互相攻讦。
杨暄与门、袁二人虽素不相涉,但对门达殃祸百姓之事多有所闻,趁机上诉弹劾,列其罪行二十余条。门达获讯,即逮捕杨暄。押至衙署,以刑具恫吓,逼其交代背后主使之人。
杨暄神色泰然,所问概称不知。再问,杨暄请门达摒去左右,佯称:“此奏本乃大学士李贤所拟,小人只是受命转递而已。”门达信以为探获内情,心中大喜,当下以酒食款待杨暄。翌日,门达密奏皇上,指称大学士李贤如何阴谋构陷他云云。
皇上即召群臣集合,带杨暄出场与李贤对质。李贤惊讶之下指诘杨暄:“此事干系重大,你岂可凭空捏造!”
杨暄却道:“不是小人凭空捏造,是门大人教我这样说的。门大人赐酒肉饱飨小人,答应事成之后另有重赏。”
门达在旁神色顿变,惶然间不知如何辩白。众臣闻此,皆愤然指斥门达构陷大臣。皇上见杨暄一副呆相,亦自深信不疑。于是,门达被定罪,发判戍边。杨暄得以解脱。
附注:杨暄之所以谎称受李贤派使,原因有二:一是李贤曾弹劾过门达,指供李贤,可使门达觉得正好抓住反攻的口实;二是李贤在朝臣中声望颇重,一旦廷前对质,转过来指供门达,可获众臣舆论相助。
这番周旋,算度可谓精矣,大有战国纵横家之风。可惜斯人生于委靡之世,终无大用。
034未能免俗
晋人阮咸,字仲容,诗人阮籍的侄子。他们叔侄二人同列“竹林七贤”之中。
阮咸弃事玩世,任达不拘。其时,民间习俗七月七日晾晒衣物,族里富户家家墙头粲然耀目,尽皆绫罗锦缎。阮咸家贫,实无锦衣裘革可展示于众,只将竹竿挑出粗布裤衩晾于庭前。
有人见了奇怪,问这是干什么。阮咸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富家晒衣,类如时装展览,很有些争相炫耀、借机夸富的意思。而阮咸以“未能免俗”的姿态反抗流俗,正是魏晋风度之大幽默处。
035妙言驳使者
庾杲之是南朝齐新野人,善于言谈。历任黄门吏部郎、御史中丞,曾兼侍中,在皇帝左右当差。
一次,齐武帝大宴群臣。席间,他禁不住问道:“我死后应当得什么谥号?”
群臣听后,相视无言,谁也不敢妄加回答。尚书左仆射王俭望着杲之,希望他能够出来为大家解围。
果然杲之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寿比南山,与日月齐明,千年以后的事情,哪里是我们这些凡俗之辈能知道的!”
皇帝听了龙颜大悦,当即重赏了杲之。
又有一次,杲之以主客郎的身份接待北魏使臣。
“怎么这里的百姓门上都贴着变卖房屋的帖子?”魏使挑衅地问道。
杲之见其话中有刺,便毫不客气地加以回击:“朝廷既然想扫荡京都洛阳,收复神州,百姓自然没有必要久留在此,所以家家只好将房子卖掉。”
036坐禅
北宋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退居江宁(今南京)半山园。其时,他虽已赋闲,却未能收敛锋芒。又时时著述立言,日夜殚思竭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