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祠古建筑和文物考略
一
在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的源头,有一座园林和古建筑相结合的游览胜地,这就是享誉中外的晋祠。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山环水绕,气候宜人。经过历代的维修扩建,在99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上布满了殿、台、亭、桥、楼、阁、轩、榭等百余所建筑物。祠内泉水清澈,环绕于祠区。秀丽的景色和珍贵的历史文物吸引着千百万游客流连忘返,也惹动了寻幽访胜的骚人墨客写下了千百首赞颂的诗篇。
晋祠有悠久的历史。相传西周时武王姬发的儿子成王姬诵封其胞弟叔虞为唐国侯。叔虞到了唐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传至叔虞之子燮父时,因境内有晋水,故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纪念叔虞,便在晋水源头建祠奉祀。晋祠历代更名甚多。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可见,早在1500年前晋祠已成为晋川地区的著名胜地。北齐后主高纬于天统五年(569年)改称大崇皇寺。唐仍称晋祠。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年(646年)亲书《晋祠之铭并序》石碑一通。五代时后晋高祖石敬塘于天福六年(941年)封唐叔虞为兴安王,晋祠称“兴安王祠”。宋太平兴国年间在晋祠大兴土木,施工达五年之久,刻碑记事,仍称“晋祠”。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称“汾东王祠”,并创建圣母殿。金又称“惠远祠”。明代则称“晋祠”。清代混称“晋祠庙”。今仍称“晋祠”。
二
晋祠祠区,从东南走向西北为一条中轴线。著名的圣母殿居于中轴线的西端,是全祠的主体建筑物。殿前有鱼沼飞梁、献殿、对越牌坊、金人台。跨越智伯渠上之会仙桥便是水镜台和1965年兴建的晋祠大门。中轴线的北侧有三台阁、唐叔虞祠、贞观宝翰亭、关帝庙、文昌宫。中轴线的南侧有水母楼、胜瀛楼、骀台庙、王琼祠和舍利生生塔以及新近迁来的几座元明时代大型建筑物。“难老”、“善利”二泉亭及钟、鼓二楼排列在圣母殿的南北两翼。综观晋祠整个建筑群和其他文物的排列,既十分紧凑,又相当舒展,非常壮观。
圣母殿坐西向东,背靠悬瓮山,面临鱼沼泉,是全祠古建筑之冠。它是奉祀唐叔虞之母邑姜的殿堂,创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距今九百六十余年。殿堂建成以后,屡经地震的考验。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十二月,忻县、定襄一带发生了7.3级的地震。后来,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太原地区又发生了6.3级的地震。元明以来,太原地区亦屡次发生强烈地震。晋祠圣母殿的屋顶,曾遭受地震的破坏。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曾加以重修。以后,历代王朝对圣母殿的屋顶也进行过维修。现在屋顶的琉璃脊筒、嫔伽、简瓦、滴水、钩头和蹲兽等,仍有少部分为宋代原件,其余大部分为明代的物件。然而圣母殿整个梁枋结构却是宋代原物。据《太原县志》载:“晋源神祠在晋祠,祀叔虞之母邑姜。宋天圣间建……崇宁初敕修。”殿内脊搏上有“大宋崇宁元年九月十八日奉敕重修”题记。可见,圣母殿虽然有一些宋以后的建筑构件,但仍不失是非常珍贵的宋代建筑物。
龙,是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遗迹。秦汉以前的龙,身材短粗,形似狮虎。六朝以来,龙的身材逐渐伸长,形成盘龙、行龙、飞龙、卧龙、团龙等。隋唐时已出现了木雕龙。晋祠圣母殿前檐廊柱上的木雕蟠龙,是我国现存木雕龙的最早实例。这几条龙的题记在圣母座位的须弥座中腰部位上,其内容为:“(宋)元祐二年(1087年)四月十日,献上圣母,太原府人,在府金龙社吕吉等。今月赛晋祠昭济圣母殿前缴柱金龙六条(后又增补两条);今再赛圣母座物。社人姓名:正社头吕吉,副社头韩瞻、焦昌……”这一题记,是研究我国龙的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在圣母殿前面的鱼沼泉上,架设着一座十字形桥,这就是著名的“飞梁”桥。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所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即指此桥。现存的飞梁,东西宽阔,南北如鸟翼,展翅欲飞。桥面由34根石柱承托,并有斗栱铺作。桥边设置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实属罕见。1953年翻修时,又发现飞梁和圣母殿相互连接,并有小八角石柱和复盆式莲瓣柱础,颇有北魏遗风。北宋时曾重修此桥。1953年的翻修是依照宋代样式施工的。目前,这种桥式除敦煌壁画中尚可窥见外,实物已经仅此一座。所以,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说,这种“飞梁”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的一个实物孤例。
献殿位于“飞梁”桥之东面,它是一座凉亭式的建筑物。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殿之四周均无墙壁,当心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之上安直檑栅栏,如《营造法式》中小木作之叉子……。它创建于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葺。1955年照原式原材料翻修。全部结构,玲珑而又稳定;阔敞而又舒畅。昔日是祭祀圣母邑姜的享堂,今日则为游人乘凉叙古的场所。
三
圣母殿内的北宋彩塑侍女像,是我国雕塑艺术领域中盛开的一枝绚丽之花。宋代的雕塑匠师们一方面继承了汉魏至隋唐以来传统的写实技法和民族风格;另一方面又扬弃了前朝刻板的宗教艺术程序化手法。它是在匠师们对宫廷制度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和推断的基础上,塑造出的生动、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也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上的一大成就。
这一组塑像共43尊。圣母邑姜的塑像设在殿内中央高大的神龛内。她头戴凤冠,身穿蟒袍,霞帔璎珞,凝神盘坐在饰有凤头的靠椅上,显得威严凛然,端庄肃穆。围绕圣母邑姜周围的站像,大体上是根据从秦汉乃至明朝实行的“六尚制”安排的。所谓“六尚制”,战国时已开始出现。“秦置六尚,谓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唐宋皆因其制”。这些侍女,从事着奉饮食、侍起居、奏乐歌舞和掌管文印翰墨等职。她们都是:天生丽质芙蓉面,高髻云鬟宫样妆。她们个个体态丰满俊俏,面目清秀圆润。人人清眉秀骨,削肩纤颈,衣纹轻快流畅。在人体形态上,表现了匠师已准确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在艺术手法上也很高明。在这些侍女的形态上,我们看到了她们被禁锢在森严的宫廷之中,内心的空虚和忧伤。正如唐代诗人所描写的:“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三千宫女胭脂面,哪个从来无泪痕。”我们还可以从这些侍女的形态上看到,由于她们年龄的大小、经历的长短和职务的高低不同,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当我们站在她们中间,似乎看到了她们的胸脯在微微起伏,好像听到了她们忧郁伤感的低泣声。她们有的侧耳倾听,欲行而止,仿佛在默察圣母的喜怒神情,唯恐一时不慎做出小小的过错,受到严酷的惩罚;有的侧目而视,谦恭静候,仿佛等待圣母发出新的旨意;有的热泪盈眶,低首俯视,仿佛在思念久别的亲人,流露出心底深处的哀伤;有的天真任性,性格倔强,很像刚入宫不久,纯洁单纯,不服宫规的约束,提出了小小的抗议;有的含羞而立,稚气横生;有的唯唯诺诺,饱经风霜,仿佛受尽人世间残酷生活的折磨,显得世故老练;一些年龄稍长的宫娥,由于送别了轻盈歌舞的岁月,年华沉沦,夕阳西下,正在伤心自问:何处是自己的归宿!尤其是捧玺宫娥,神态十分逼真。她两手捧玺,双目凝视,谦恭谨慎,显得内紧外松,唯恐发生差错。她那捧玺的前肘微向后缩,身体略向前倾斜的姿态,生动地说明了那方玉玺的沉重和她劳累难忍的心情。宋代雕塑匠师们所塑造的这一组离乡背井、终生幽禁深宫、失去亲人、失去自由的侍女像,不仅是一组优美的艺术作品,而且是对封建社会宫廷制度的真实写照,是对封建统治者淫威生活的有力控诉。
山西是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基地之一,因而晋祠的铁铸文物很多。安置在鱼沼飞梁前面的铁狮是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铸造,铁质优良,造型雄健勇猛,具有兽中王的特征。在祠区的南端有一通宏大古朴的铁钟,据《徐沟县志》卷五载:“金天德五年县东李青村铸大钟悬于大历寺,嗣后金水涨发,寺坏钟埋,杳无知者。越百余年……移悬县治,晨敲暮击,以晓居民兴寝。”此钟造型古雅,铭文清晰规整,周长6.95米,直径2.21米,高2.60米,约重6500公斤,对于研究我国的铸铁技术和地方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在金人台上还矗立着四尊铁人。除东北隅一尊为1913年补铸外,其余三尊均为北宋时铸造。东南隅一尊系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铸;西北隅一尊系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所铸;而西南隅一尊系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铸。这一尊铁人铠甲鲜明,姿态英武,比例适度,晶莹发光,久不生锈,是我国北宋年间铸造艺术品的佳作之一。
唐叔虞祠位于中轴线的北侧,地位显得冷落。它创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约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相继补建而成。前院环廊,古碑砌壁,花木葱郁;后院正殿中央神龛内置唐叔虞塑像一尊,凝神端坐,衣纹流畅,有明代塑造手法。献殿内的乐队12尊系元代作品,他们手持笙、笛、管、鼓、钹、三弦、琵琶等乐器,是研究我国古乐器的实物资料。
水母楼又称梳妆楼,位于中轴线南侧,与圣母殿平列。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创建。楼下建石洞三穴,周环走廊,中洞内中央神龛内置水母铜像一尊,静坐于水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楼上正中神龛内有水母塑像一尊,两旁站立侍女塑像八尊,造型奇特,前面是人形,后面如鱼状,人鱼结合,变化多样,俗称“美人鱼”。其手法简练,揉合自如,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师们的创作大胆、想象力丰富和坚实的功力。两山壁画是清初艺人的作品,主题描写的是登云驾雾、出巡朝拜的场面。其笔力飘洒,未经修饰,生动有力,是清初罕见的作品。
祠内保存碑刻有四百余块,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亲书《晋祠之铭并序》价值最高,位于中轴线北侧的“贞观宝翰亭”内。碑高3米,面宽1.20米,厚0.3米。碑额题“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系“飞白”体。碑文为行书体,飞逸洒脱,骨骼雄奇,笔力遒劲,刻工精细,刀法洗练,至今仍能看出原书法的神韵。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体碑碣之一,对于研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唐太宗亲书碑文最佳者有二:一为《温泉铭》,一为《晋祠之铭并序》。《温泉铭》石刻久佚。清代从敦煌石窟中发现唐人拓本,今存法国巴黎。
《晋祠之铭并序》虽已剥蚀,尚存晋祠,供人观赏。另外,在亭内左侧有一通复制碑,规模宏伟,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杨堉等从民间搜集的原碑拓片摹勒上石的,至今仍保存完整。其笔力和刀法虽不及原碑,但可供书法爱好者与原碑相互印证。
古老的树木是我国文物保护的项目之一。祠内现存周柏、隋槐和唐槐等十余株。相传两株周柏一为西周时植,一为东周时植。隋槐、唐槐数株,至今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兴游晋祠时触景生情写下了“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等诗句。
晋水发源于祠内,它由“难老”、“鱼沼”、“善利”三泉组成。水为恒温,冬暖夏凉,常年保持在17摄氏度。最大流量为每秒钟2.1立方米。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随意开掘深井,破坏了地下水源,致使“鱼沼”、“善利”二泉早已干涸。目前仅存“难老”泉水,每秒钟流量为0.45立方米~0.62立方米,水温为16.7摄氏度。泉水涌出,昼夜不息。北齐时借《诗经·鲁颂》篇中“永锡难老”诗句,命名为“难老”泉。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傅山书“难老”匾额悬于亭内。泉水清澈,游鱼可数。唐代诗人李白游览晋祠时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薇波龙鳞莎草绿”等名句。每当严冬凌晨,水雾蒸腾,云绕水面,亭、台、桥、榭掩映在烟雾缥缈之中,水中的长生萍翠绿浓郁,水底散落着斑斓石子,在阳光映照下闪闪发光,与水面的长生萍互相辉映,形成一种奇丽的景色,无不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在山光水色之中。正如近人柯璜云:“此地饶山中兴趣,到处皆水面文章。”泉水涌出祠外,灌溉着数万亩稻田。北宋诗人范仲淹云:“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然而,这些赞语和自然景色只是一个方面,根据遗留的残碑、片页记载,历代的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他们借助神权欺骗,建庙塑像,巧立名目,进行祭祀活动,每年达六十余种,肆意搜括民脂民膏。他们又霸占晋水,设置总渠长、渠长和水甲等一整套统治机构,把晋水分为上中下三程,把耕地分成大地小地。“每遇用水,挨次排列,自上而下,先浇上程地亩,再浇下程。”大地属上程,多为地主豪绅占有;小地属下程,都为贫苦农民所有。灌溉时先浇大地,后浇小地,往往贻误农时,经常出现地主豪绅的庄稼枝叶繁茂,硕果累累;贫苦农民的土地干涸,禾苗焦黄,甚至颗粒不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祠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它再也不是宣扬封建迷信、愚弄人民和麻痹人民的场所了。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晋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设立了专门的保管机构进行保护研究。国家每年拨专款维修,扩大了文物区,兴建了围墙。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是松柏成林。文物区外的晋祠公园花木交荫,亭台莲湖,星罗棋布。目前,除将水镜台、钧天乐台、流碧榭、对越牌坊等翻修彩绘外,在文物区的南端,原唐建“奉圣寺”的遗址上,迁建起元代的景清门(山门),元代的献殿和明代的芳林正殿。唐雕刻的“华严经”石幢的一部分已移到新建的碑廊内陈列。浮屠院和舍利生生塔等也翻修一新。在“保护文物,发展旅游”的方针指引下,未来的晋祠将成为中外游人旅游的胜地和科研教学的宝库。
2、晋祠圣母殿的建筑结构与自然环境
晋祠文物区内,依照地形的高低错落,分布着一百余座建筑物,宏伟壮丽的宋建圣母殿就是其中之一。
一
这座建筑物位于祠区中轴线的西端,它背山面水,座西面东,是全祠建筑物之冠。据清道光版《太原县志》记载:“晋源神祠在晋祠,祀叔虞之母邑姜。宋天圣年建……崇宁初敕修。”殿内脊搏上的题记是:“大宋崇宁元年九月十八日奉敕重修。”由此可知,这是一座奉祀西周时晋国的首任诸侯唐叔虞之母邑姜的殿堂,故谓之圣母殿。距今九百八十多年。这座殿堂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殿高19.5米,平面布置几成方形。殿身四周,围以回廊,这布局是我国古建筑物中有围廊的最早实例。前廊进深两间,是我国唐宋建筑物中的唯一孤例。宋代建筑中的三大手法,均体现在这一座建筑物的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