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俗
31046800000002

第2章 岁时节令(1)

1、最隆重的节日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山西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形式各异,呈现出多层次的瑰丽色彩。但就普遍性讲,全省仍具有明显的农业文化特色。所以,我们为了便于介绍,按照节日的岁时性生活节律分类描述:春节(包括祭灶节、除夕、迎喜节、送穷节、人节、谷神节和石头节)、立春、元宵节、填仓节、二月二、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直是山西人的传统心理。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过年最大的特征。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省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农业文化特色。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甚至二月初二,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民间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祁县人过春节从腊月初一开始,俗称忙腊月,也称“腊月慌天”。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为过年进行准备活动,每一日都有相应的民俗活动内容。当地谚语云:“二十三,打发灶王上了天;二十四,割下对子写下字;二十五,揩抹打扫寻笤帚;二十六,黑的白的捏下两笸箩;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足;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下坛坛打下酒;三十日,角儿(即饺子)捏下三笸箩。”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山西民间传统的祭灶节,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传说此日灶王爷要上天述职,为了灶王爷能够为自己多说好话,于是每年祭灶时,要供上许多糖瓜,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糖饧粘住,免生是非。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人们还在灶君神像旁贴上对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现在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人们开始扫尘、蒸花馍,写对联、剪窗花和备年货等春节准备活动。

除夕与大年初一是春节活动的高潮,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山西民间有祭祖、发压岁钱、放鞭炮、点旺火和守岁等习俗。

除夕有很多禁忌习俗,这一天该做的事必须做完,不能拖到下一年;还有这一天人们把神请到人间,各种行为要有所收敛,言语则须循规蹈矩;此外,除夕夜的灯是通夜长明,不能熄的。除夕守岁有各种各样的家庭游艺活动,如抹牌儿、打麻将、猜谜、挠奎奎、翻窑窑、十八子儿围老虎、跌坑、钉山、担担圪夹夹,下棋垛摞摞子等,讲究通宵达旦,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大年初一的早晨,人们在送神祭祖之后,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挨家挨户串门拜年,山西大部分地区讲究晚辈按辈分给同族的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春节期间,女婿也要来给岳父、岳母拜年,在山西绝大多数地区,女婿拜年的时间是在正月初二,但也有少数地区是在正月初一、初三、初四和初六。在大同一带,女婿在初一到岳父家拜年,在万荣一带,讲究女婿在初三拜年,俗称“走初三”,在汾西一带,还有正月初六回娘家的讲究。

此外,在山西民间,还有自发组织的吹奏乐班,从初一开始挨家上门吹奏,谓之“送财神”。人们为讨吉利,以钱物馈赠,民间称之为“刮街的”,此活动一直延续到初三。

山西民间有“正月天天都是节”的说法,大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有过“破五”、人节和老鼠娶亲节的习俗。此外,山西民间习惯选择春节后的第一个吉日,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前进,外出郊游,称为迎喜节,亦称游喜神。

2、一年之计在于春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现在,一些农村仍有打春牛、咬春、迎春的风俗,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现在,一些农村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

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3、红红火火闹元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按民间传统,在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在元宵节期间,人们出门赏月、悬挂自制的各种彩灯、燃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重在欢乐,突出参与的热情,社火活动是平日农村平淡生活的一种调剂,是偶尔张狂的释放,因此,气氛热烈,具有狂欢的性质,故称之为“闹”。

旺火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山西盛产煤炭,号称煤乡。一为照明,二为取暖,三为兴旺。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晋北的怀仁及周边的县,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旺火被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以图“旺气冲天”。当地人说看旺火要顺三圈逆三圈地围着旺火转,顺三圈是表示事事都能顺,逆三圈是表示在不顺当的情况下也能顺。晋中地区以塔塔火闻名,有泥塔火和绣球塔塔火两种。泥塔火以条砖铺底,以半砖垒砌,留有火眼,下细上粗,火体形如一个带蜂窝眼的高脚酒杯。绣球塔塔火是以方木架做灯,上垒特制的镂空绣球条砖,层层以铅丝加固,火体呈方形。塔塔火讲究以塌为好。俗语有“塔塔火,不塌不算火”的说法,塌了才吉祥。晋东南地区,盛产无烟煤。旺火往往垒砌成老虎、狮子、天龙等兽形,下面留有通风口。兽嘴就是喷火口,点燃后,各种野兽造型口中喷吐火光,十分壮观。

社火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柳林盘子会是流行于我省柳林县县城及城郊穆村一带的盛大民俗文化活动。“盘子”是一种制作精美的组合型阁楼式仿古建筑模型,被人们称为“放大的神阁子”。活动时间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廿六,前后长达半月之久,以元宵节为高潮。每当夜幕降临,在“盘子”边搭起煤塔并点燃,祭拜后围着火堆扭秧歌,多时人数可达四五万,场面非常壮观。伴随着“盘子”社火,伞头秧歌、唢呐吹奏、转九曲、天官会、火炉则等一系列活动,十里乡亲,载歌载舞,共庆节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背冰”是我省永济市长旺村在正月十五举办的一种民俗活动。“背冰”俗称“亮膘”,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一个个赤身裸背的“背冰”男子,仅穿一件红色大裤衩,将一块约二寸厚的大冰块贴身背在脊梁背上,是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背冰”这项民俗活动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用长旺村人的话说是“敲一年锣鼓背一次冰,今年肯定好收成”。目前,该活动参与的人数逐渐减少,活动远不如以前壮观。

山西人过灯节,喜欢转“九曲黄河阵”,亦称“九曲黄河灯”,在我省首数雁北地区的平鲁一带最为壮观。三百六十五根灯杆,象征一年365天,按九曲十八弯行进路线以绳相连,每根灯杆顶端放置荷花灯一盏。三百六十一根灯杆,整整齐齐地栽成十九行。每行十九根,间隔距离相等,约为二米。露出地面1.5米,布成一个大方阵。中央竖立一根老杆,高约数丈,老杆上布置焰火。出入口处,另栽三根杆子,各挂一灯,称为门灯。总数合成三百六十五根,象征一年。如果遇到闰年,另加三十根,栽于阵外。按九曲十八弯行进路线以绳相连。吉时一到,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秧歌、社火队伍依序进阵,载歌载舞。从外面观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领风骚,浑然一体。龙灯进阵,排在最后。转至老杆,焰火点燃。上下鞭炮齐鸣,银蛇狂舞;全场灯光闪烁,神龙翻滚,群情激昂,欢声雷动,活动达到高峰。各种文艺队伍退阵后,广大群众扶老携幼,鱼贯而入,在阵内穿梭绕行。老年人要虔诚地绕老杆一周,再伸手摸一摸老杆,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农村中财力有限,九曲黄河阵,减少为九九八十一根杆子,转阵者手提自制小灯笼。

“灯”有“丁”意,因此我省的部分地区至今还有娘家给出嫁未满一年的姑娘送灯的习俗,盼望姑娘早为夫家添丁,也有盼子心切的妇女,在元宵节夜晚去“偷”别人家的灯盏,据说可得子。对这些偷灯的妇女,主人家并不追赶,仅仅假装吆喝两声,予以成全。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在太原市最繁华的钟楼街有一家老字号——太原“老鼠窟”的元宵,每每在元宵节前后这里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从选料、浸米、配馅、滚元宵都为手工操作,特点是:皮儿绵中有粘,馅儿甜中有香,色泽洁白鲜亮,久居太原的人自己吃或者走亲访友,都首选“老鼠窟”元宵品尝。

俗话说:“南庄的架火太谷的灯,清徐的背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我省中部的歌谣,道出了徐沟背铁棍的魅力。每年正月十五各家的男孩女孩都把能上背棍、铁棍视为一种荣耀,认为参加者男好娶、女好嫁,象征着自己的一生幸福。背铁棍具有凌空、高难、精妙的特点,是一种兼具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的独特艺术,被专家誉为“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

4、企盼丰收的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或添仓节,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山西境内旧有民谣:“过了年,二十二,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拾到昆虫验丰年。”讲的是填仓的民俗。如果说“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日,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填仓节。填仓,是指农家往仓房囤子里增添粮食,盼望当年在原有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成,多多增产,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

填仓之日,山西各县居民都要采用担煤、担土、担水等形式,寓意添仓,企盼丰年。民间的许多填仓活动,皆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祭祀仓神,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在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用谷面作团填仓。吕梁地区喜吃糕。文水县将粮仓内灯熏的墙土取一些谓之填仓。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极薄的饼,中间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介休老百姓在填仓节这一天,用糕面捏成元宝、包袱、锅、鸡、狗等各种形状的灯盏,盛满食油,到晚上点燃放置室内各处,次日吃油炸或油煎食品,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祁县是家家户户蒸一种包有豆、枣或糖馅的口袋状面食。左权是蒸制一种叫“仓谷连”的面食埋入粮囤内。昔阳县是用黄米面蒸成五谷(谷穗、高粱穗、玉茭、瓜果等)、碾、磨等形状食品,并要蒸一个人形仓官。平遥县是用白面包红糖蒸成口袋状或元宝状的面饼,俗称“布袋袋”。蒸制食品方法不同,目的一致,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满囤,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汾西县添仓节民俗活动保存较为完整,有以家庭个体为单位的民间习俗和以村社为单位的祭祀仪俗。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可分为以晒种子和整理农具为代表的生产习俗、以添水、添炭、捏面灯和撒五谷为代表的生活习俗与禁忌、以供拜祖宗和各路神仙神位为代表的家庭祭祀活动、以庙堂请神、打谷场“安神”、“转九曲”祭神(游地灯)以及“送神”为代表的集体祭祀活动和以地灯秧歌、瓮鼓表演等挨家(串院子)表演和“扎场”表演为代表的娱神娱人的民间各种文艺活动。

5、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俗称“青龙节”,是万物复苏的日子。青龙节的渊源,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有关。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因此,又称“龙抬头日”。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借以去掉昔日的秽气,迎接来年的兴旺。过去人们一般把春龙节作为年节系列的终止,从此停止各种娱乐活动,开始恢复常业。

据史料记载,唐代时期,二月二已经成为固定节令,并形成多种习俗。明朝以后,关于龙的传说和习俗占据主导位置,据此大致形成了祀神、引龙、避虫、围仓、游春等习俗。

朔州老百姓在这一天早晨要到龙神庙祭祀,定襄则是早晨从河里挑回一担清净水在家中摆祭,祈求龙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

龙在民俗观念中的主要职能是司雨,农业社会中的民众对其信奉备至。在青龙节这天,各地均有不同的引龙习俗,表现为晋北的“洒水引龙”、晋南的“洒灰引龙”等。不少地方出于对龙的敬畏,形成了不少禁忌,例如二月二这一天妇女不许用针,以免刺伤龙眼,破坏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