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提到已故蒲剧名旦王存才,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挂画》,想到他那令人称绝的跷功。
《挂画》是蒲剧传统剧目《梵王宫》中的著名折戏,其故事出自明人《洛阳桥宝卷》及清人李玄玉《洛阳桥》传奇。
元代,万户耶律寿欲谋霸韩梅之妻作妾。其同父异母之妹含嫣游梵王宫时,遇猎户花云射雕,遂生爱慕之心,相思成疾。花母入耶律府打探,与含嫣订下了移花接木之计。决定趁耶律寿出征之际,将花云扮作韩娘子送来府中,与含嫣相会。含嫣闻花轿至,欣喜若狂,梳妆打扮,整饰绣房,挂画迎接花云。
作为一出以花旦应工的做工戏,剧中的含嫣清纯美丽,善良多情。虽生长在万户府中,却出污泥而不染。以自己对爱情的执著,赢得了花云的真心,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旧日的舞台上,女角全部由男子饰演,男旦之称由此而来。王存才先生即为其中之翘楚。
女性的娇嗔妩媚、婀娜多姿,男子演来自然生出许多的矫揉造作。出于对缺憾的弥补,跷功随之出现在舞台上。
脚绑仿三寸金莲的木制小尖鞋,借以表现古代妇女小脚走路的体态。此为旧时旦角演员的基本功之一。
当年的王存才以踩跷出演《挂画》,风靡一时。1983年,任跟心以演《挂画》获得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挂画》也成为蒲剧最为经典之剧目之一。
随着岁月的流逝,已记不清自己看过多少回《挂画》了。但每看一回,心都会被提的高高的,神情紧张,生怕台上的演员会有所闪失。大概是杞人忧天的心理在作祟吧。
大幕拉开,一个为爱情而困扰的病恹恹的少女耶律含嫣上场了。
“自那日梵王宫庙会游转,见花云射双雕武艺非凡。回家后如醉痴情思难断,英俊的形影儿时在眼前。我为他昼思夜想减茶饭,我为他容憔悴衣带渐宽。”
一见钟情式的爱恋,在传统戏曲舞台上较为多见。《挂画》中的含嫣与花云,同样如此。
随着丫鬟的禀报,得知花轿已经从花家庄动身。含嫣立即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急命丫鬟收拾房间,准备迎接心上人的到来。
看着笨手笨脚的丫鬟,含嫣决定亲自悬挂轴画。
站在地上自然勾不着,踩在圈椅上还是勾不着。含嫣的眼睛瞄向了圈椅的扶手。于是乎,舞台上精彩的一幕出现了。
单腿跳起右脚稳稳地站在了圈椅的左扶手上,在“金鸡独立”、“夜叉探海”等动作中完成挂画、整画。如此往复,挂完右边再挂左边。
在表演动作的设计上,含嫣在第一次挂画时,身子一晃,脚下失去重心,双脚在左右扶手上快速交叉,后沿椅座落下。心慌、心跳,随着演员的表情、动作,引得台下惊叹声四起。
至今都很难想象,如平常般站立圈椅扶手,都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何况演员要踩跷跃上圈椅扶手,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
冥冥之中,或许是爱情力量,在催生着这一舞台奇迹的发生。
以往,人们习惯性地被《挂画》中精湛的跷功和椅子功所吸引。而耶律含嫣这一生长在侯门大户的闺阁小姐,抛弃门户之见,对爱情的大胆、炽热与执著,却被人们所忽略掉了。
古往今来,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再到《梵王宫》中的耶律含嫣,青春少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从本质上讲都是一样的。这恐怕就是天性使然吧。
值得一提的是,在晋剧的舞台上,依《梵王宫》改编而来的《含嫣》,于上世纪60年代初进京汇报演出,影响深远。当年由“爱爱腔”创始人王爱爱老师演唱的刘雪梅“采桑”中的一段唱腔,文词优美,至今传唱不衰。
“四月里南风吹动麦梢儿黄,妇女把蚕养,双手攀尽陌上桑。看起来庄户人与那春蚕一样,也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蚕生方如蚁,蚕成两寸长。早晚常厮守,移箔避热复避凉。喜蚕肥忧蚕瘦盼的是蚕儿长,蚕眠人不睡,蚕饥人更忙。好容易新蚕把簇上,抽丝织锦顶皇粮。只有那朱户豪门添锦绣,谁见俺养蚕的人儿换新装。老天生人何两样,贫的贫富的富太不应当!闷忧忧,过荒庄,手提竹篮穿羊肠。猛抬头桑田在望,绿树成荫排成行。排成行恰把那日光遮挡,我急忙挽起袖儿多采桑。”
从蒲剧到晋剧,从老一辈的蒲剧名伶王存才,到今天的蒲剧领军人物任跟心,“晋剧皇后”王爱爱老师。他们在舞台上所留下的印记,所塑造的鲜活而丰满的人物形象,都已成为一道永远亮丽的风景。
在这道风景里,相信因舞台而相聚、而守望的人们,依然会留下新的美丽,新的传奇。
宋念萱整理本,任跟心(饰含嫣)演唱《挂画》中之唱段——
含嫣(二性)自那日梵王宫庙会游转,
见花云射双雕武艺非凡。
回家后如醉痴情思难断,
英俊的形影儿时在眼前。
我为他昼思夜想减茶饭,
我为他容憔悴衣带渐宽。
恨兄长纵恶性欺压良善,
要霸娶韩娘子纳妾寻欢。
幸喜得遇花婆有识有胆,
安排好李代桃僵巧机关。
约今日送花云鹊桥相见,
却怎么日过午鼓乐未喧。
怕只怕此事儿中途有变,
不由人一阵阵焦灼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