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面食
31048500000013

第13章 山西面食大观(4)

制作方法:将黄米面和黄玉面在一处掺和拌均匀,用温水将面搅拌成杏仁大的圪塔。大枣洗净用开水焖透。将沙锅置旺火上添入水,再放上底部有孔的沙锅,铺上湿布。先撒一层一寸厚的米面,待气蒸上来后,放一层红枣,再撤一寸厚的米面。如此类推,共五层枣,七层面,正好一甑。蒸1小时后即熟,趁热倒在小案板上,盖一块净洁布撒上凉水用手摁扁即成糕状,将案板抬在小独轮车上出售。食时,用切西瓜的大刀片成大片,用纸包着吃。

千层饼

千层饼层次分明,香甜软绵,是山西笼席常食面点之一。配清蒸鸡、神仙鸭子,另有风味,食感也更佳。

原料:精粉500克,白糖100克,食油50克,碱面少许,水250克,面肥50克。

制作方法:先将面粉放入盆内加入面肥用水和起(水温:冬热、夏凉、春秋温)放在温暖处发酵成酵面团。然后对匀碱,上案掺上白糖,揉匀揉光。面稍饧后,揉匀揪成5个剂子,搓成长条按扁,用小擀面杖擀开,刷上油,撒上面扑,折三折,擀开。再刷油,折三折,这样反复三次(成27层),最后擀成四方块,用擀杖在两头压两下。稍饧,上笼蒸20分钟即成。食时用刀从中横、竖切两刀成4块,露出面层。

碗托

碗托由清光绪年间平遥城南堡厨师董宣首创,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途经平遥时,品尝这种食品后,赞不绝口。当场赐予重赏。于是,碗托名声大振,成为一种地方名吃。

原料:面粉、菜籽油、醋、蒜汁、芝麻、辣椒末、盐、酱肉、香油。

制作方法:按1:0.6之比,将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入0.6%的盐水与大料水及每500克面粉5%的菜籽油,调匀后分盛入直径15厘米的小碟内,上笼蒸15分钟,出笼晾凉。

平遥碗托有冷调、热炒两种食用方法。冷调是切成面条状放入加醋、蒜泥、芝麻、大料水、辣椒末、香油等即可。食用时有一种凉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受。热炒是将炒瓢内放入熟猪油,加入葱蒜后,将切成条状的碗倒入,加山药蛋丝或豆芽菜,再加大料水、酱油、醋等调味品。炒熟后香味四溢,诱人馋涎欲滴。

灌汤包子

灌汤包子是运城地区的传统面食,因当地人在包制时,习惯在馅内放有猪皮熬制成的皮冻,而皮冻见热即化成汤,所以这种包子吃起来汤汁丰盈,仿佛灌入肉汤一样,因而叫做:“灌汤包子”。

原料:精面粉500克,五花肉200克,香油10克,酱油125克,甜面酱25克,葱20克,猪皮250克,味精、碱面、调料、盐、生姜各适量。

制作方法:按面粉、精面粉四六分,对上碱水揉匀揉光。上案搓成长条型,分成3份,擀成圆片。猪皮去毛去油洗净,放入凉水锅内加热熬至烂熟,汤汁粘稠,放入冰箱凝成冻后,与猪肉分别剁成粒,放入盆内加上酱油、甜面酱、味精、盐、生姜末调匀成馅。把事先先压好的皮托起,舀水馅一汤匙放在皮中间,四边向上合拢到一半处捏紧,要紧而不严,松而不散,边穗边整。把包好的汤包放入笼屉上锅蒸。开锅后,15分钟即成。

认一力蒸饺

“认一力”蒸饺是太原的传统十大名吃之一,久负盛其特点为皮薄、馅嫩、味香,破皮一口水,咬开馅成丸,油香,油面不腻。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买东西到开化寺,吃饺子到认一力。“认一力”蒸饺创制于1939年,为回民安海经营的一私人小铺。安父骂信清真古教,认为“安拉”是创造宇宙万物一主宰,是准一的神,“真主独尊,谓之清真”。故以“认主独一,主力无穷”的教义,将饺子馆取名为“认一力”。

原料:精粉1000克,羊(牛)肉750克,植物油150克,白菜(春可用菠菜,夏可用西葫芦,但以白菜为好)。香油适量,酱油、甜酱、姜、大葱、花椒、桂皮、丁香、茴香、白芷等各少许。

制作方法:将羊(牛)肉剁碎,放入姜末、酱油拌匀,使味道渗入肉中。再倒入调料水,待搅拌均匀后放入甜酱、味精、植物油和拌入香油的葱末,最后加入切碎的白菜,拌匀成馅。面粉加温水和成面团稍醒。擀皮,包馅成饺子,上笼旺火蒸15分钟即成。吃时若配山西老陈醋,其味更佳。

忻州酸饭

忻州酸饭是晋北一带人们喜食的地方风味面食,追根溯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直到今天,河曲、保德、偏关一带人民仍保留着吃酸饭的习惯,特别是河曲县无论平川还是山区,随处都可以吃到可口的酸饭。

原料:糜米(小米、大米、软米也可)、酸汤。

制作方法:用豆面少许加一碗凉水拌成浆,放在罐子里,搁在热炕上发酵,闻着有醇香的酸味就成为可浆米的酸汤。晚上将糜米放进浆米罐中(一种有盖的罐,内放酸汤)搅匀,第二天早上把酸米汤澄出来,取出来即可做酸饭。罐里澄出来的酸汤再放回罐内,仍可以泡酸米。同时将煮饭时撇出来的酸米汤添入浆米罐内(当地人称回浆米汤)以增加酸汤量。

浆酸的米还可以与山药、葫芦、红薯配做山药酸饭、葫芦酸饭、红薯酸饭。

花糕

花糕是忻州民间传统面食,已有200多年的制作历史。

原料:花糕的大小由制作者自定,以普通2300克重的花糕为例。标准粉1000克,红枣500克,面肥(酵母面)100克,碱面7克,黑豆数粒。

制作方法:将面粉、面肥用温水或冷水搅和、揉匀,待其发酵后加碱水至面团无酸味即可。取面团的一部分,作成直径300毫米、厚约12毫米的圆面片,为花糕的底盘,其上均匀地铺一层经洗涤干净的红枣,红枣上盖一层比底盘稍小稍薄的面片,然后用花瓣装点。具体作法是:取面团1块(约50克),擀成一指厚的长方形,用筷子顺着面的长度挤压出3道凹,然后用两手指将面捋窄拉成带状,将两端各向相反方向弯曲卷回。捏成两个互相连接的有轮纹似的圆形瓣。其余连环花瓣,造法亦然。把若干花瓣由外而内均匀有致地安放在第2层画片上。从横截面观察花糕,由下而上连枣在内共计4层,此为一个单元,以后每单元逐渐缩小,递减而上,成宝塔形。最后,花糕的顶面放一较大的莲花瓣或石榴花。还可根据花糕上空隙大小点缀一些捏制的鸟类珍禽,以黑豆做眼睛,从而锦上添花。将花糕放入蒸笼中,一般以一笼放一个为宜。一锅连套4笼,蒸时不少于1.5个小时。

三、煎烤类

煎烤类面食以饼类居多,饼类食品在山西民间的食谱中也占有比较重要地位,有上百种花样,分烧、烤、煎、烙、蒸、贴、焐等多种制作方法。火烧馅饼、烙饼、干面饼、发面饼等,都靠烧烙而成。鏊子、鏊圈、煎饼炉等,是山西民间制作饼类食物的专用炊具。煎饼多在“煎饼炉”上煎制,其它烤制食品大多用鏊子烧烤而成。晚清到民国初年,山西的饼面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各地都有专营饼面者。其中,太谷的油甘饼即现今的“太谷饼”,继承我国传统饼食“胡饼”的制作技巧,选料精细,工艺独到。清末,太谷的饼面业竞争异常激烈。县城以外的平川,中等以上的村庄,几乎村村都有饼面铺,不时有新花样、新品种出现,仅太谷的名饼就有60种之多,远近享有盛名。高档的如太谷饼、两张皮、油疙瘩、瞪眼儿、三尖尖、剃头饼、石头饼等,大多供当地巨商大贾一日三餐享用。

太谷饼

烫面工序

太古饼是山西太谷县的风味名吃。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太谷县,一下火车,便会看到有很多人在购买这种食品。太谷饼是一种面制的炉烤实心饼,直径约12厘米,中间厚约3厘米,其表皮色呈茶黄,上面还粘有脱皮的白芝麻。太谷饼具有酥而不硬、软而不绵、香甜不腻的特点,而且即使存放一个月后,它的色、香、味也不会改变。

太谷饼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末清初,太谷县城东南的沟子村有一富家太太,经常在夜里想吃饼子。可对佣人们从城里买回的各种面饼,她不是嫌油腻难吃,便是嫌干硬难嚼。那么到哪里去买太太喜欢吃的饼子呢?这可难坏了她家的佣人。消息传到县城一家烧饼铺里,掌柜的为了做成这笔生意,特地让铺子里的老师傅设计出了一种甜饼。这种甜饼的主要原料是白面、白糖、芝麻油和鸡蛋清。

制作方法:将绵白糖750克放入盆中,加入适量温开水搅至溶化,再加入面粉500克、鸡蛋清50克搅成稠糊;烤盘预热后,先在盘内刷一层芝麻油,再用勺子舀起一份面糊倒在烤盘上,使之自然流成直径约12厘米的饼状即成饼坯,然后依法在盘中舀入几个饼坯,并在每个饼坯上撒上白芝麻,最后将烤盘放入烤箱中,用中火烤饼坯至茶黄色即成。

在历史上,太谷饼不仅行销于山西各地,而且还行销北京、天津、张家口、西安、兰州等地。今天,太谷饼已多由工业化生产,其制作工艺也有了很大改进,因此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成了人们旅途携带或馈赠亲友的佳品。

红脸烧饼

红脸烧饼,是流行在山西各地的传统面制品,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原料:白面1000克,红糖150克,精盐、花椒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六成发面,四成生面,混合在一起揉匀,揪成等份的剂子,擀成圆片。每片面包入黑、红糖或花椒盐,捏拢,擀开。上鏊烙烤后,两面擦油,翻烙三次,至一面呈枣红色,另一面呈虎皮黄色即可。其口感松软酥香,老少皆宜。

驴油甩饼

甩饼原系潞城县传统名吃,闻名上党地区,深受群众欢迎。据说此饼大约在清末民初创制,最初由潞城南流村的呼国珠师傅制作,而后遍及全县,很快传至黎城、壶关、长治、长子、屯留、襄垣等县。甩饼制作简便,芳香可口,很受当地群众欢迎。人们常说:“要想真解馋,咱到甩饼摊,饱饱吃一顿,如同小过年。”每逢城乡集市,饼摊林立,甩饼师傅忙个不停,吃饼人络绎不绝。

原料:面粉500克,清水250克,驴油75克,葱花少许,椒盐适量。

制作方法:把面粉放盆内,加清水(夏季用冷水,冬季用温水)和起,再放入少许水扎匀,用温洁布盖住稍饧。面团饧好后,揪成150克1个的小剂子,放到案子上解开,抹上驴油(化开)。撤上葱花、椒盐叠起来,盘成圆形,再用擀杖擀成直径约22厘米、厚2毫米的圆饼,要边擀边甩,放到热鏊上(中火为宜),在饼面上抹匀驴油,翻转再抹一次,烙约1分钟后,再翻转烙半分钟即成。

石子饼

石子饼又叫疤饼,用油和面,将碾薄的饼子置于炉鏊中已经加热的石子上,慢火烤熟,形成凹凸不平的疤痕,因而得名。此饼松脆酥香,食用方便,易于消化,产妇吃后既多生乳汁,又增加食量,滋补身体。在汾阳、孝义、文水、太原一带民间生儿嫁女时,多用此饼争相馈送。

原料:白面500克,面肥100克,鸡蛋2个,食油100克,花椒水50克,清水50克,精盐、碱面少许。

制作方法:将面肥放入盆内,加入清水和开,对入碱面。然后将鸡蛋磕入盆内揽匀,再加入食油、花椒水、精盐,最后将面粉倒入盆内,和成软面团。将面团放在案板上揉匀揉光,搓成长条,揪成6个小剂,分别擀制成直径约30厘米、厚3毫米的圆形薄饼。取拇指头大小的鹅卵石半盆(面盆),用水清洗干净,放入沙鏊或铁锅内,加少许食油炒热,将圆形面饼埋在鹅卵石中焙烤,约5分钟,两面焙至微黄色即熟。

锅魁

锅魁又称锅馈,是忻州原平的特产,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如今,原平锅魁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远销至内蒙、天津、北京、成都等地。

原料:面粉500克,麻油75克,红糖125克,砂糖50克,饴糖40克,碱4克,芝麻10克。若做玫瑰锅魁,需精粉500克,糖600克,麻油300克,豆沙、桃仁、枣泥、玫瑰花等各适量。

制作方法:先用面粉50克制作馅面,90克作肥面,剩余面粉加碱,馅面合成软面。再把馅面、糖、芝麻等配成馅。加油酥,制成长20厘米、宽8厘米的椭圆形饼子,上炉烫烤,待饼成橙黄色即成。

葱花脂油饼

从前葱花脂油饼是晋南地区民间待客的佳品,如今已成为饭庄店铺经营的一种大众化食品。各大饭店的葱花脂油饼博采众饼之长,选择上等精粉、猪板油、葱花为主料,制出的饼具有酥香、喧软、层多、爽口等特点。

原料:精粉500克,大葱150克,猪板油l00克,食油100克,水250克,精盐、碱面各少许。

制作方法:将白面放入盆内用热水和起(四季都用阴阳水,即开水与冷水的比例是:春季七比三,夏季六比四,冬秋之季八比二)。和面的方法是:把面堆在面盆内一边,先把冷水倒在盆内的另一边,少放点精盐。再把开水倒入,将面和起,然后蘸冷水扎好,放在油案上。晾凉后反复揉搓,至面筋全部揉出,面团非常软滑后,搓成条,揪成10个剂子,再逐个搓成6厘米长的小圆棒形,抹匀食油,堆在一起用一块湿布盖上饧放。把猪板油去皮和大葱分别切碎,搅在一起剁烂成脂油馅放入盆中备用。把圆棒面剂先滚上面扑,搓成约12厘米长的圆棒,解开拉长,反转过来再擀宽拉长,然后用左手执面皮条一端(稍厚),右手执另一端,反复拉长,再抹油再拉长,如此反复4次,把面拉成宽6厘米、长约2米的长条,这时在一头上抹25克脂油馅,撤少许盐面交叉翻卷,约卷至70厘米皮时,右手一边蘸油抹在薄面皮上,一边卷包,而左手不断拉长面皮,直至将面皮拉卷完,成圆饦形。然后双手一压,按成棋墩形的圆饼,往中心抹点油,入鏊小火烙约7—8分钟,使饼两面烙黄后,放入炉内烤10分钟即成(宜用小火)。

孟封饼

原料:精粉、水、白糖、油、干酵母。

制作方法:将面粉开池加入水、糖、油、酵母调成面团,揉匀揉光备用。将酥面搓起,面团搓条、下剂、按扁、包酥。按扁擀成鸭旦形,卷起,用刀从中间切开,层次向外,拧成螺丝形,擀开,刷全蛋液、洒上芝麻。入烤炉烤成金黄色即可。

金丝一窝酥

面如金丝,酥脆香甜,为太原风味小吃之一。

原料:精粉500克,白糖l00克,食油150克,碱面少许,水250克,面肥少许。

制作方法:先将精粉加少许面肥用水和起(水温:冬热、夏凉、春秋温),放在温暖处发酵,成嫩酵面,然后上案,对入碱水,加入白糖,揉匀揉光备用。面团略饧后,依照拉面方法,上案晃匀成条,拉成拉面(拉10扣,1024根),放在案上铺开,刷匀食油,顺长卷起,剁成20个小段,然后逐段地盘旋成圆饼,摆在烤盘上,入烤炉用温火烤约10分钟左右即成。

糖干烙

怀仁县糖干烙,做工精细,风味独特,名扬三晋。明末清初,怀仁归属大同府管辖。城里开着不少店铺、饭馆,市场十分繁荣。生意最兴旺的是一位绰号叫“烧饼炉”的掌柜开的小吃店,因为他创制的糖干烙皮薄如纸,酥脆香甜,具有独特风味。即使夏季三伏天,放一个月也不会变质。故此受到当地群众和过往客商的欢迎。据传,1900年农历八月初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西逃时住在怀仁城里,吃了怀仁特产糖干烙,赞不绝口,还特意命人带些路上食用。此后,怀仁干烙传到太原、内蒙等地,身价倍增。

原料:面粉9000克,红糖4000克,胡油1250克,碱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