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qiān 对duì 百bǎi,两liǎnɡ 对duì 三sān.地dì 北běi 对duì 天tiān 南nán.佛fó 堂tánɡ 对duì 仙xiān 洞dònɡ①,道dào 院yuàn 对duì 禅chán 庵ān②.山shān 泼pō 黛dài③,水shuǐ 浮fú 蓝lán④.雪xuě 岭lǐnɡ 对duì 云yún 潭tán⑤.凤fènɡ 飞fēi 方fānɡ 翙huì 翙huì⑥,虎hǔ 视shì 已yǐ 眈dān 眈dān⑦.窗chuānɡ 下xià 书shū 生shēnɡ时shí 讽fěnɡ 咏yǒnɡ⑧,筵yán 前qián 酒jiǔ 客kè 日rì 醺xūn 酣hān⑨.白bái 草cǎo 满mǎn 郊jiāo,秋qiū 日rì 牧mù 征zhēnɡ 人rén 之zhī 马mǎ;绿lǜ 桑sānɡ 盈yínɡ 亩mǔ,春chūn 时shí 供ɡònɡ 农nónɡ 妇fù 之zhī 蚕cán。
将jiānɡ 对duì 欲yù,可kě 对duì 堪kān.德dé 被bèi 对duì 恩ēn 覃tán.权quán 衡hénɡ 对duì 尺chǐ 度dù,雪xuě 寺sì 对duì 云yún 庵ān.安ān 邑yì 枣zǎo,洞dònɡ 庭tínɡ 柑ɡān.不bù 愧kuì 对duì 无wú 惭cán.魏wèi 征zhēnɡ 能nénɡ 直zhí 谏jiàn,王wánɡ 衍yǎn 善shàn 清qīnɡ 谈tán.紫zǐ 梨lí 摘zhāi 去qù 从cónɡ 山shān 北běi,丹dān 荔lì 传chuán 来lái 自zì 海hǎi 南nán.攘rǎnɡ 鸡jī 非fēi 君jūn 子zǐ 所suǒ 为wéi,但dàn 当dānɡ 月yuè 一yī;养yǎnɡ 狙jū 是shì 山shān 公ɡōnɡ 之zhī 智zhì,止zhǐ 用yònɡ 朝zhāo 三sān。
中zhōnɡ 对duì 外wài,北běi 对duì 南nán.贝bèi 母mǔ 对duì 宜yí 男nán.修xiū 池chí 对duì 浚jùn 井jǐnɡ,谏jiàn 苦kǔ 对duì 言yán 甘ɡān.千qiān 取qǔ 百bǎi,二èr 为wéi 三sān.魏wèi 尚shànɡ 对duì 周zhōu 堪kān.海hǎi 门mén 翻fān 夕xī 浪lànɡ,山shān 市shì 拥yōnɡ 晴qínɡ 岚lán.新xīn 缔dì 直zhí 投tóu 公ɡōnɡ 子zǐ 纻zhù,旧jiù 交jiāo 犹yóu 脱tuō 馆ɡuǎn 人rén 骖cān.文wén 达dá 淹yān 通tōnɡ,已yǐ 叹tàn 冰bīnɡ 兮xī 寒hán 过ɡuò 水shuǐ;永yǒnɡ 和hé 博bó 雅yǎ,可kě 知zhī 青qīnɡ 者zhě 胜shènɡ 于yú 蓝lán 。
注解
① 仙洞仙人居住的地方。道家追求洞中修行成仙。道家传说王屋山(在河南济源境内)、泰山等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传说黄帝曾在仙都山(浙江缙云山)第二十九洞天炼丹。(见《元和郡县志·洞天福地》)
② 道院道人所居之处所。[宋]王禹偁《牡丹十六韵》诗云:“仙娥喧道院,魔女逼禅庵。”
禅庵僧尼奉佛之寺院。[唐]白居易《题清头陀》寺院:“头陀独宿寺西峰,百尺禅庵半夜钟。”
③ 山泼黛泼黛,一片墨绿。[宋]黄庭坚《诉衷情》词云:“山泼黛,水挼(搓揉)蓝。”
④ 水浮蓝水面呈蓝色。[元]张养浩《普天乐》词云:“水挼蓝(水像揉入兰草一样,呈深青色),山横黛,水光山色,掩映书斋。”
⑤ 雪岭泛指雪山。云南丽江西北有雪山,又名“玉龙山”、“云岭”,山峰上插云霄,积雪终年不化。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在雪山修菩萨行,法号“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盘经·圣行品》云:“我于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住于雪山。”
云潭温泉潭。上有蒸气如云﹐故称。[宋]鲍照《苦热行》诗云:“汤泉发云潭,焦烟(热气)起石圻(曲折的石岸)。”
⑥ 凤飞方翙翙语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翙翙(鸟飞展翅的声音)其羽。”
⑦ 虎视已眈眈语出《易经·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接连不断)。”
⑧ 窗下书生时讽咏讽咏:亦作“讽诵”,朗读背诵。[唐]隔窗鬼《题窗上》诗云:“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
⑨ 筵前酒客日醺酣醺酣:酣醉。[宋]范仲淹《览秀亭》诗云:“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 。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元]高文秀《遇上皇》云:“微臣最小胆,则待逐日醺酣。”
白草满郊,秋日牧征人之马秋季旷野里满地干熟的白草,供牧征人养马。《汉书·西域传》[唐]颜师古注云:白草,“牛马所嗜也”。
绿桑盈亩,春时供农妇之蚕春天田野里遍地碧绿的桑叶,供养农妇养蚕。[元]黄叔美《桑间行》诗云:“大姑蚕初忙,桑叶如发绿。大姑蚕已熟,桑叶如发秃。”
德被普施德教。《汉书·董仲舒传》云:“虐政(****)用于天下,而欲德教之被(遍及)四海,故难成也。”
恩覃广布恩泽。亦作“覃恩”,多指帝王诏令封赏或赦免。《旧唐书·王承宗传》云:“顺阳和而布泽,因雷雨以覃恩。”
权衡称重量用的秤。权:秤锤;衡:秤杆。《礼记·深衣》云:“下齐(衣裳的下摆要高低一样)如权衡以应平。”
安邑枣古时安邑(今山西运城)出产的枣子。《史记·货殖传》云:“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魏文帝说:“凡枣味,莫若安邑御枣也。”
洞庭柑源于洞庭山的柑子。 [宋]韩彦直《橘录》云:“洞庭柑皮细而味美……熟最早,藏之至来岁之春,其色如丹。乡人谓其种自洞庭山来,故以得名。”
魏征能直谏唐初政治家魏征,太宗时任谏议大夫,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并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力劝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任贤受谏”,要爱民。他说:“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见《唐书·魏征传》)
王衍善清谈西晋大臣王衍,喜谈老庄学,所发议论觉有不妥,就会像用雌黄(黄色颜料)涂改错别字一样,随口更改,时人讥笑他是“口中雌黄”。后人称言语轻率、反复多变为“信口雌黄”。(见《晋书·王衍传》)
紫梨摘去从山北神话传说,涂山之北产梨,大如斗,紫色,千年一花。(见[东汉]郭宪《汉武洞冥记》)
丹荔传来自海南传说,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爱吃鲜荔枝,海南与四川的荔枝最好,就派人骑快马从两地运到长安。(参见上卷“十三元”注)[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攘鸡非君子所为,但当月一东周时期,有个小偷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他:“这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不要偷了。”小偷说:“那请允许我每月偷一只,到明年彻底罢手。”孟子评论道:“既已知道这是不义行为,应速改正,为何要等到明年?”(见《孟子·滕文公下》)
养狙是山公之智,止用朝三有个养猕猴的老人,给猴子分橡子吃,每天早上三个,晚上四个,众猴均怒而不食。养猴老人就改为早上四个,晚上三个,众猴皆悦。这就是“朝三暮四”典故的来源。(见《庄子·齐物论》)
贝母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这是借“百合”,祝愿新婚夫妇“百年和好”。(见《中华本草》)
宜男萱草的别名。传说,怀孕妇女佩戴萱草花,宜于生男孩,故称“宜男”。(见《本草纲目·草部五》)
谏苦言甘“谏苦”,即“苦言”,逆耳的劝诫。言甘,即“甘言”,谄媚奉承的话。《史记·商君列传》云:“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千取百《孟子·梁惠王上》云:“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文意是:在一个拥有万辆或千辆兵车的国家里,一个大臣已经占有千辆或百辆,这不能说不多吧。但这个大臣如果把贪利放在守义之上,那么,他不篡夺君位就满足不了他的贪心)。”
二为三《庄子·齐物论》云:“一与(加;添)言(客观存在之外的评论者)为二,二与一为三(文意是:客观存在为一体,加上我的评论,就成了二;二再加上一个评论者,就成了三。)。”
魏尚西汉云中(北方地区)太守魏尚,守卫北方,军纪严明,官兵和谐,“匈奴不敢近云中”。(见《汉书·张冯汲郑传》)
周堪西汉名儒周堪,汉文帝时任光禄大夫,与萧望之齐名,并领尚书事,曾在未央宫石渠阁讲经。(见《汉书·周堪传》)
海门翻夕浪海口晚潮波浪滚。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夕浪:夜晚的江浪。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泊岳阳城下》中“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诗句的化用。[唐]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诗云:“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山市拥晴岚山市日朗雾气稀。山市:山中市镇。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湖南潇水湘水合流处有着名的“潇湘八景”游览区,“山市晴岚”是八景之一。[宋]米芾《山市晴岚》云:“乱峰空翠晴犹湿,山市岚昏近觉遥。”
新缔直投公子纻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访问郑国,会见郑国宰相子产,二人一见如故,季札赠子产以缟带,子产回赠季札以纻衣。后人以“缟纻”比喻友谊深厚。(见《左转·襄公二十九年》)
旧交犹脱馆人骖骖:古代三匹或四匹马拉的车子,中间的马叫“服马”,两边两马叫“骖马”。孔子再游卫国时,恰遇旧馆人办丧事,便悲痛地去吊唁,并让学生子贡解下自己车上的骖马,资助丧用。(见《礼记·檀公上》)
文达淹通,已叹冰兮寒过水淹通:学问精深通达。唐代经学家盖文达,少时从大儒刘焯为师。他博学通经,尤明春秋三传。刺史窦抗召集名儒论经,盖文达依经辩举,诸儒叹服。窦抗惊奇,问:“他是跟谁学的?”刘焯说:“若(这个)人奇嶷(幼年聪慧),出自天然……焯为之(他的)师。”窦抗说:“冰生于水而寒于水,其为此邪?”比喻后人超过前人。(见《新唐书·盖文达传》)
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博雅:知识渊博典雅。《荀子·劝学》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北朝魏人李谧,字永和,起初拜小学博士孔璠为师读经书,数年后,孔璠反而向李谧请业。为此,同门生说:“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老师为何必然永远是老师)?在明经(谁最精通经学谁就是老师)。”(见《北史·李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