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人,为了高考,没有选择地学习了唯物辩证法,没有想到的是,在实际生活中竟非常实用,特别是其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基本规律。一是能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它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要看事物的两面,不能片面地看,要全面分析,要通过现象看本质,静止的、片面地看问题,会让你得出错误的结论。二是要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来看待客观世界,学会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立统一律,教会我们处理矛盾要看到它的同一性,又要看到它的斗争性,把握主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以事半功倍。量变质变律,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做事,不可过“满”,“满招损、谦受益”。否定之否定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要善于“扬弃”,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规律。这三大规律,大可改造世界,小可改变人生,让人少走弯路,少做错事。三是哲学中的智慧,能带给我们心灵的愉悦和人生的美好。中国人从来都是在哲学的世界里寄托了漂泊的心灵,而不是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宗教。佛教在中国持续不衰,根本的原因是与中国传统哲学“合并了同类项”,把根深深地插入了中华哲学的土地。台湾星云大师开创佛光山,倡导“人间佛教”,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其目的是“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易经》阴、阳两个字和一长横两短横的排列组合就道明了宇宙自然运动变化的天机;《论语》是心灵的“鸡汤”,孔夫子和他的弟子们在一问一答中,揭示了人生的意义;《老子》告诉我们物极必反、祸福相依的道理,让我们做人要温和,无为就是无不为;《庄子》是个性的张扬,梦中不知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等等。在网络时代,面对知识爆炸,一搜知天下事的现实,我们中国人仍有天生的哲学天赋。比如最近网络上流行一款叫“开心农场”的“种地偷菜”游戏,就是这样一个游戏,有好思考者竟总结出六条启示,颇有哲学意味:在利益面前,没有亲情和道义可讲,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对你背后下手的贼;没事的时候多出去转转,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等等(《读者》二〇〇九年二十二期)。至于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着作更是常读常新,受益无穷。四是掌握一些哲学知识,可以提高人的思辨能力和演讲、论辩水平,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实用。
人是会系统思考的动物,人人皆可以成“哲者”,人人皆可以为“圣人”。让哲学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吧!
7、历史的启示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众说历史的时代:影视剧不计其数地正说戏说历史,央视《百家讲坛》上,阎崇年说遍了清十二帝,钱文忠顺着三字经从三皇五帝说到大明王朝,易中天说完三国说诸子百家,袁腾飞说两宋风云,王立群说先秦说两汉。很快,喻大华教授又要给我们说苦命天子咸丰了……网络上,东方明月说“明朝那些事儿”红遍全国,仅同名正版书就印行二百万册,随后汉朝那些事儿、唐宋元朝那些事儿等等各类图书充斥书架,历史上的那些正人君子、惊天大事转眼间复活再现,所谓历史不过就是“那些事儿”。那些事儿,其实是那些人儿,比如海瑞,在我心目中原本是一座高大的丰碑,但是郦波教授在《风雨张居正》中告诉我们,海瑞五岁的女儿吃了男仆给的食物,他竟然逼女儿饿死,就为了实践“男女授受不亲”的信条,一瞬间丰碑轰然倒塌。在这个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历史走出图书馆,走出课堂,走出研究所,走向普罗大众。讲历史可以一夜成名,可以一书暴富。最可怜的是那些历史人物,是也非也,好也坏也,只能任后人去评说了。历史真的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不管怎样,了解历史,反思历史,还是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兴亡谁人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结抗日战争八年的历史经验和抗日解放区建设经验时的着名论断。为了证明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当年中学历史老师把历次农民起义(有人统计从秦到清农民起义共四十二次)让我们背了个遍。但是现在看来,农民起义真的推动了历史进步了吗?在穷饿而死与揭竿而起的两难选择中,农民选择了起义,这注定了其行动的盲目性,从历史上看,也鲜有成功者,即便是成功也只不过是城头变换大王旗而已。可见,只用农民起义来证明这一论断显然不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是英雄创造历史吗?英雄振臂一呼,如果没有人民响应显然也不能心想事成。
刘备是卖草鞋的,为了笼络人心,说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张飞、关公成英雄前哪个不是比群众还群众。郑和是宦官,七下西洋便是英雄;朱元璋当和尚当乞丐,最后成了皇帝;天生帝王命的明熹宗朱由校不听先贤教诲,“祖法尧舜,宪章文武”,却去学鲁班,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可见英雄其实也是人民中的一员,人民之中的佼佼者称为英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过程,无论是谁,在历史不可阻挡的滚滚潮流面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英雄来自人民的队伍,代表了人民的意愿,代表了时代精神,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带领着人民一起创造着现在,现在就是未来的历史。看历史,如果看大不看小,看远不看近,就是人民(英雄是人民的代表)创造历史;如果看小不看大,看近不看远,看台上不看台下,就是英雄(人民中的精英)创造历史。人类推崇英雄是天性,今天我们应该更加推崇知识与创造、学者与工程师这类型的社会英雄,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力,方顺历史大势。
盛衰岂无凭。再没有土地与中国历史如此休戚相关。因为土地制度,就是财政制度。解决的好,民安国强,解决的不好,民贫国弱,直接决定着一个王朝的盛衰。一部中国古代历史,就是一部土地制度史。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能够开创太平盛世。
我站在地图面前,目光从西安(十一个朝代的都城)沿黄河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到洛阳、开封,最后到北京,中国历史好像沿着黄河贴着黄土在推进。黄河黄土,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祖先通过不断探索土地改革把农耕文明发挥的淋漓尽致。“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黄仁宇先生认为,“井田制”影响了此后三千年的中国政治架构设计。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统一了六国。其后王莽实行王田制,曹魏实行屯田制,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明朝大学士张居正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使明王朝得以继续,并为清雍正帝“摊丁入亩”的变革奠定了基础。这些举措,无不带来国强民安的效果,延续着王朝的命脉。
担当身前事。看五十集的电视剧《大秦帝国》时,我为商鞅之死而热泪盈眶;郦波教授在讲到张居正跪下请求反对者用刀子杀死自己时声音哽咽。在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上,改革者的下场大抵如是。即使如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宰相级的大权在握的人物,生前受尽诽谤,死后也难逃报复。中国历史上所谓“康乾盛世”,独独不把康熙的儿子乾隆的父亲雍正加进去。我不止一次看二月河的《雍正王朝》,也看了雍正为自己声冤的《大义觉迷录》,没有雍正的改革,没有雍正的勤奋,哪有乾隆的盛世。明知生前人言可畏,死后难得公论,即或是开棺戮尸,也要义无反顾。历史的每一次大的进步,都取决于改革者和时代使命担当者的奋不顾身。
何计身后评。历史都是后人整理记录的,后人对历史的取舍不见得全部符合历史的真实,后人的评论往往因时而此是彼非。司马迁受宫刑而修《史记》,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就是这样一部书,可怀疑可商榷的地方也很多。比如,程步先生读史就多了个心眼,他认为真实的秦始皇不仅不是暴君,而且是历史上有为之君中最仁慈的,是“仁君秦始皇”。其实即便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事实,他也决不会为了死后的名声而破坏创始之初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稳定。一部“二十四史”,关键人物几万个,如果都计较死后的评论,那中国历史还是这个样子吗?写历史的人的第一目的是给当时的人和后人看的。如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要警示后人,果不其然,自成书以来,被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奉为金科玉律,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它的实用,其次才是历史的真实。虽然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但有作为者或改革者,就不能计较身后的评论,因为身后一年、一百年、一千年得到的评价往往大相径庭。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我是历史学的门外汉,说了以上一些门外汉的话,如果不算正说,但也不是戏说,姑且也叫闲说吧。
8、宗教的魅力
西藏,朝圣的路上,信徒一步一叩,五体投地,经年累月,用身体丈量雪域高原,只为心中金色的菩萨。
欧洲,随处可见高高的教堂尖顶,从容的钟声,正在收割的农民双手合十,晚祷。
美国大片,与上帝订立契约的摩西举着写着“十戒”的石块走下西奈山;受难的耶稣头戴荆冠,上身流血,扛着十字架走向自己的殉道处。
香港,走进一家书店,不同版本的《圣经》不下百种。
漫漫历史长河中,以主的名义以宗教为借口的战争连绵不断。
拨开宗教的神秘面纱,发现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思想家们都在追问一个共同的命题: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现在应该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前世,今生,来世,三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盖房子。”这是(美)休斯敦·史密斯在他的《人的宗教》一书扉页上的一句话。我理解,桥的这头是人的诞生,桥的那头是人的死亡,在思考生死意义的问题时,简单无“屋”,超越尘世,在大悲中寻得平淡,在恐惧中求得乐观,从容面对生死,从小我中知大我,从俗我里求真我,从对来世的未知中寻找转世的自己。这个任务目前只有宗教能够完成。
宗教是信仰的载体,信仰是人生的支柱。了解宗教,检点信仰是对我们个人的最真切的关怀。由于特殊原因,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不仅没有宗教意识,而且曾经蔑视或憎恨过世界上的一切宗教。今天,我们可以坚定信仰与主义,但也可以同时接受和理解宗教关于人生的思考和精神探求。《圣经》放在床头,夜深人静,随手翻翻,才发现那些沉重的教义竟然是用生动的文学语言来叙述的,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曲折动人。特别是《旧约》部分,简直是一首美妙的长诗,是一篇篇感人的散文,是一部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是使人顿悟不断的哲人警句。作为救世主的耶稣出现,使《圣经》故事与人类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耶稣降生、行圣迹、受难、复活,让你可以一口气读完他的一生。因为受苦是人类的命运,希望是人类的前景,对希望的信仰则是人类前行的动力,所以我们也在其中。在西方,这些可以成为宗教,并用一整套仪式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在中国文化中长大的我们,同样可以用来证明我们祖先的“仁爱”思想,伟大思想家们的思辨目的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