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永远的背影:朱自清读书与做人
31053400000013

第13章 《子夜》

这几年我们的长篇小说,渐渐多起来了;但真能表现时代的只有茅盾的《蚀》和《子夜》。《蚀》写一九二七年的武汉与一九二八年的上海,写的是“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能利用这种材料的不止茅君一个,可是相当地成功的只有他一个。他笔下是些有血有肉能说能做的人,不是些扁平的人形,模糊的影子。《子夜》写一九三○年的上海,写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崩溃的缩影。与《蚀》都是大规模的分析的描写,范围却小些:只侧重在“工业的金融的上海市”,而经过只有两个多月。不过这回作者观察得更有系统,分析得也更精细;前一本是作者经验了人生而写的,这一本是为了写而去经验人生的,听说他的亲戚颇多在交易所里混的;他自己也去过交易所多次。他这本书是细心研究的结果,并非“写意”的创作。《蚀》包含三个中篇,字数还没有这一本多,便是为此。看小说消遣的人看了也许觉得烦琐,腻味;那是他自己太“写意”了,怨不得作者。“子夜”的意思是“黎明之前”;作者相信一个新时代是要到来的。

这本书有主角,与《蚀》不同。主角是吴荪甫。他曾经游历欧美,抱着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雄图,是个有作为的人。他在故乡双桥镇办了一个发电厂,打算以此为基础,建筑起一个模范镇;又在上海开了一爿大丝厂。不想双桥镇给“农匪”破坏了,他心血算白费了。丝厂因为竞争不过日本丝和人造丝,渐渐不景气起来,只好在工人身上打主意,扣减她们的工钱。于是酝酿着工潮,劳资的冲突一天天尖锐化。那正是内战大爆发的时候,内地的现银向上海集中。金融界却只晓得做地皮,金子,公债,毫无企业的眼光。

荪甫的姊丈杜竹斋便是一个,而且是胆子最小最贪近利的一个。

荪甫自然反对这种态度。他和孙吉人、王和甫顶下了益中信托公司,打算大规模地办实业。他们一气兼并了八个制造日用品的小工厂,想将它们扩充起来,让那些新从日本移植到上海来的同部门的厂受到一个致命伤。荪甫有了这种大计划,便觉得双桥镇无用武之地,破坏了也不足深惜了。

但这是个最宜于做公债的年头;战事常常变化,投机家正可上下其手。荪甫本不赞成投机,而为迅速的扩充他们的资本,便也钻到公债里去。这明明是一个矛盾;时势如此,他无法避免。他们的企业的基础,因此便在风雨飘摇之中。这当儿他们的对头赵伯韬来了。他是美国资本家的“掮客”,代理他们来吞并刚在萌芽的民族工业的。那时杜竹斋早拆了信托公司的股;荪甫他们一面做公债,一面办厂,便周转不及;加上内战时货运阻滞,新收的八个厂的出品囤着销不出去。赵伯韬便用经济封锁政策压迫他们的公司,又在公债上与他们斗法。他们两边儿都不仅“在商言商”:

荪甫接近那以实现民主政治标榜的政派,正是企业家的本色。赵伯韬是相对峙的一派,也是“掮客”的本色。他们又都代办军火;都做外力与封建军阀间媒介。他们做公债时,所想所行,却也不一定忠实于他们的政派。总之,矛盾非常多。荪甫他们做公债失败了,便压榨那八个厂的工人,但还是维持不下去。荪甫这时候气馁了,他只想顾全那二十万的血本,便投降赵伯韬也行。但孙、王两人不甘心,他们终于将那些厂直接顶给英、日的商人。现在他们用全力做公债了,荪甫将自己的厂和住房都押掉了,和赵伯韬作孤注一掷。他力劝杜竹斋和他们“打公司”;但结果杜竹斋反收了渔翁之利而去。荪甫这一下全完了。他几乎要自杀,后来却决定到庐山歇夏去。

这便是上文所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崩溃的缩影”。若觉得说得这么郑重,有些滑稽,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资本主义的进程本来滑稽得可怜。有人说这本书的要点只是公债、工潮。这不错,只要从这两项描写所占的篇幅就知道。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他决不仅要找些新花样,给读者换口味。这其间有一番道理。

书中朱吟秋说:

从去年以来,上海一埠是现银过剩。银根并不要紧。然而金融界只晓得做公债,做地皮,一千万,两千万,手面阔得很!碰到我们厂家一时周转不来,想去做十万八万的押款呀,那就简直像是要了他们的性命;条件的苛刻,真叫人生气。(四三面。)这并不是金融界人的善恶的问题而是时势使然。孙吉人说得好:

我们这次办厂就坏在时局不太平,然而这样的时局,做公债倒是好机会。(五三四面。)内战破坏了一切,只增长了赌博或投机的心理。虽像吴荪甫那样有大志有作为的企业家,也到处碰壁,终于还是钻入公债里去。

这是我们民族资本主义崩溃的大关键,作者所以写益中公司的八个厂只用侧笔而以全力写公债者,便为的这个。至于写冯云卿等三人作公债而失败,那不过点缀点缀,取其与吴、赵两巨头相映成趣,觉得热闹些。但内战之外,外国资本的压迫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致命伤。这一点作者并未忽略;他只用陪笔,如赵伯韬所代理的托辣司,益中公司将八个厂顶给英、日商家,周仲伟将火柴厂顶给日本商家之类。这是作者善于用短,好腾出篇幅来专写他熟悉的那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两重压迫之下,自然会走向崩溃的路上去。

然而工厂主人起初还挣扎着,他们压榨工人。于是劳资关系渐趋尖锐化。这也可以成为促进资本主义崩溃的一个原因。但书中只写厂方如何利用工人,以及黄色工会中人的倾轧。也写工人运动,但他们的力量似乎很薄弱,一次次都失败了,不足以摇动大局。或者有人觉得作者笔下的工人太软弱些,但他也许不愿意铺张扬厉。他在《我们这文坛》一文(《东方杂志》三十卷一号)里说:

我们也唾弃那些,印板式的“新偶像主义”———对于群众行动的盲目而无批评的赞颂与崇拜。

他大约只愿意照眼睛所看的实在情形写;也只有这样才教人相信,才教人细想。书中写吴荪甫的丝厂里一次怠工,一次罢工;怠工从旁面着笔,罢工才从正面着笔。他写吴荪甫的愤怒,工厂管理人屠维岳的阴贼险恶,工会里的暗斗,工人的骚动,共产党的指挥,军警的捕捉,———罢工的各方面的姿态,在他笔底下总算有声有色。接着叙周仲伟火柴厂的工人到他家要求不停工的故事。这是一幕悲喜剧;无论如何,那轻快的进行让读者松一口气,作为一个陪笔是颇巧妙的。

书中以“父与子”的冲突开始,便是封建道德与资本主义的道德的冲突。但作者将吴荪甫的老太爷,写得那么不经事,一到上海,便让上海给气死了,未免干脆得不近情理。再则这第一章的主旨所谓“父与子”的冲突与全书也无甚关涉。揣想作者所以如此开端,大约只是为了结构的方便,接着便可以借着吴太爷的大殓好同时介绍全书各方面的人物。这未免太取巧了些。但如冯云卿利用女儿事,写封建道德的破产,却好。书中有一章专写农民的骚动;写冯云卿的时候,也间接地概括地说到这种情形以及地主威权的动摇。这些都暗示封建农村的势力在崩溃着。但那些封建的军阀在书中还是活跃着的。作者在《我们的文坛》里说将来的文艺该是“批判”的:“严密的分析”,“严格的批评”。他自己现在显然已向着这条路走。

吴荪甫的家庭和来往的青年男女客人,也是书中重要的点缀,东一鳞西一爪的。这些人大抵很闲,做诗,做爱,高谈政治经济,唱歌,打牌,甚至练镖,看《太上感应篇》等等,就像天底下一切无事似的。而吴荪甫却老是紧张地出入于几条火线当中。他们真像在两个世界里。作者写这些人,也都各具面目。但太简单了,好像只钩了个轮廓就算了,如吴少奶奶,她的妹妹,四小姐,阿萱,杜学诗,李玉亭等。诗人范博文却形容太甚,仿佛只是一个笑话,杜新箨写得也过火些。至于吴芝生,却又太不清楚。作者在后记里也承认书里有几个小结构,因为夏天他身体不大好,没有充分地发展开去,这实在很可惜。人物写得好的,如吴荪甫,屠维岳的刚强自信,赵伯韬的狠辣,杜竹斋的胆小贪利。可是吴、屠两人写得太英雄气概了,吴尤其如此,因此引起一部分读者对于他们的同情与偏爱,这怕是作者始料所不及罢。而屠维岳,似乎并没有受过新教育的人,向吴荪甫说的话那样欧化,也是不确当的。

作者擅长描写女人,但这本书里却没有怎样出色的,大约非意所专注之故。

作者描写农村的本领,也不在描写都市之下。《林家铺子》(收在《春蚕》中),写一个小镇上一家洋广货店的故事,层层剖剥,不漏一点儿,而又委曲入情,真可算得“严密的分析”。私意这是他最佳之作。还有《春蚕》,《秋收》两短篇(均在《春蚕》中),也“分析”得细。我们现代的小说,正该如此取材,才有出路。

《春蚕》

这是茅盾君第二个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八篇;排列似乎是按性质而不按写作的时日。其中《春蚕》一篇,已经拍成电影。

本书最大的贡献,在描写乡村生活。《林家铺子》《春蚕》《秋收》《小巫》四篇都是的。作者在跋里说《林家铺子》是他“描写乡村生活的第一次尝试。”他这种尝试是成功了,只除了《小巫》。《林家铺子》最好;不但在这部书里,在他所有的作品里,也是如此。这篇里写南方乡镇上一家洋广货店的故事。那林老板“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但“一年一年亏空”,挣扎着,挣扎着,到底倒闭了铺子,自己逃走。

原来“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这正是“九一八”以后,“一·二八”前一些日子,上海的经济非常不景气,内地也被波及。乡下人的收获只够孝敬地主们和高利贷的债主们,没有一点一滴剩的。所以虽在过新年的时候,他们也不能买什么东西。加上捐税重,开销大,同业的倾轧,局长党委的敲诈,凭林老板怎样抠心挖胆,剜肉补疮,到底关门大吉,还连累了一个寡妇和一个老婆子。她们丢了存款,如丢了性命一样。这其间写林老板的挣扎,一层层地展开,一层层地逼紧,极为交互错综;他试验了每一条可能的路,但末了只能走上他万分不愿意的那条路。写他矛盾的心理,要现款,亏本卖,生意好他自然乐意,可是也就越心疼,这是一。一面对付外场,一面不愿让老婆和女儿知道真实情形,这是二。这些都写得无孔不入,教人觉得林老板是这样一个可怜人;更可怜的是,他简直“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但作者所着眼的却是事,不是人。

《春蚕》《秋收》同一用意而穿插不同。都写“一·二八”

以后南方的农村,都以农人“老通宝”为线索。他生平只崇拜财神菩萨与健康的身子。辛苦了四五十年,好容易挣下了一份家当;又有儿,又有孙。可是近年来不成了,他自己田地没了,反欠人三百元的债务,所以一心一意只盼望恢复他家原来样子,凭着运气与力气。他十分相信这两样东西;情愿借了高利贷的钱来“看蚕”,来灌田。结果茧子出得特别多,米的收成也大好。

可是茧厂多数不开门,米价也惨跌下去。有东西卖不出钱。“白辛苦了一阵子,还欠债!”原因自然多得很。一般不景气,人造丝与洋米的输入,苛捐杂税等等。可是“老通宝”不会想到这些。春蚕后他大病一场,秋收后他死了。他的大儿子“阿四”

与儿媳“四大娘”不像他固执,却也没主见,只随着众人脚跟走。

他的二儿子“多多头”倒有些见解,知道单靠勤俭工作是不能“翻身”的。但他也不能想得怎样明白,乡村里不外这三种人,第二种最多。

新文学里的乡村描写,第一个自然是鲁迅君,其次还有王鲁彦君。有《柚子》《黄金》两书。鲁迅君所描写的是封建的农村,里面都是些“老中国的儿女”。王鲁彦君所描写的,据说是西方物质文明侵入后的农村;但他作品中太多过火的话,大概不是观察,是幻想。茅盾所写的却是快给经济的大轮子碾碎了的农村。这种农村因为靠近交通的中枢不能不受外边的影响;它已成为经济连索中的一个小小圈圈儿了。这种村人的性格也多少改变了些,“多多头”那类人,《呐喊》里就还没有。《呐喊》

里的乡村比较单纯,这三篇里的便复杂得多。这三篇写得都细密,《林家铺子》已在上文论及。《春蚕》中“看蚕”的经过情形,说来娓娓入情,而且富于地方色彩,教人一新耳目。篇中又多用陪衬之笔,如《林家铺子》中的林大娘林小姐,《春蚕》中的“荷花”“六宝”两个女人,《秋收》中的“小宝”“黄道士”

等。或用以开场,或用以点缀场面,或用以醒脾胃。好处在全文打成一片,不松散,不喧宾夺主。甚至于像《秋收》中“抢米囤”风潮一节,虽然有声有色,却只从侧面写,也并不妨碍全篇的统一。作者颇善用幽默,知道怎样用来调剂严重的形势,而不流于轻薄一路。

书中其余五篇都非成功之作。《小巫》像流水账,题名也太晦。《右第二章》叙两件事,不集中。《喜剧》全靠空想,有些不近情理。《光明到来的时候》满是泛泛的讨论。《神的灭亡》太简单,太平静,力量还欠深厚。作者在《跋》里说,他的短篇小说实在有点像缩紧了的中篇——尤其是《林家铺子》。

的确,作者的短篇,都嫌规模大,没有那种单纯与紧凑,所谓“最经济的文学手段的”。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也是一样。那本书里只有《创造》与《一个女性》是成功的,别的三篇都不算好。作者在本书的“跋”里又说他是那么写惯了,一时还改不过来;他的短篇失败的多,这大概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吧。他的长篇气魄却大,就现在而论,似乎还没有人赶得上;失于彼者得于此,就他自己说,就读者说,都不坏。因为短篇作家有希望的还有几个,长篇作家现在却只有他一个。但严格地说,他的长篇的力量也还不十分充足。就以近作《子夜》而论,主要的部分写的确是淋漓尽致,陪衬的部分就没能顾到,太嫌轻描淡写了。他现在的笔力写《林家铺子》那样的中篇最合适,最是恢恢有余,所以这一篇东西写得最好。但相信他的将来是无限的。

1933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