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山川锦绣:地理卷
31055900000018

第18章 河流与湖泊湿地(6)

羊汤天池为我国四大天池之一,位于甘肃陇南市文县以北约100km处的崇山峻岭之中。据地质学家考证,文县羊汤河上游的天池,其成因是地震导致滑坡、泥石流阻塞洋汤河河道、积水形成的堰塞湖。天池湖面终年碧水清澈,四季少见树叶漂游,水天一色,景色如画,为文县八景之一。湖泊周长5627m,有效水面72.6万m2,中心水深80m左右,湖面海拔1750m,蓄水量3200万m3。天池终年水温较低,池水在南侧以泉水渗漏的形式排泄,属于重碳酸型水,可溶性总固体220.05mg/1。天池水文稳定,湖面水位涨落年变幅2m左右。天池主要补给源为苦桃坝沟、石门沟,由于沟道松散物丰富、颗粒粗大,在一般情况下沟道内很少有地表水存在。在降水时期,大量的水体下渗到沟道,成为沟道地下水,该水体在地下运行速度变缓,出现滞后效应,并且以潜流的形式补给天池,形成了下雨不涨、雨后涨的奇特自然景观。湖畔多奇峰怪石、茂林修竹,在池水中留下倒影,湖光映衬、山光水色、相得益彰。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冬季零下10℃时仍不结冰,如遇云雨天气,如梦如幻的天池,被薄雾细雨笼罩着,云帐低垂,细雨霏霏。天池西北有海拔达4187m的雄黄山,挺拔于群山之上,山顶白雪皑皑,山下绿树成荫,相对高差达2900m。

洋汤河为白龙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42km2,河道长度44.5km,在临江汇入到白龙江中。相传古时候,洋汤河流域是洋汤神的领地,天上的二郎神妄图侵占。洋汤神奋起反抗双方激战三天三夜,不分胜负。二郎神倚天拔剑,削岭填壑,聚水为湖,妄图截断下游水源,困死洋汤神的百姓。洋汤神爱民如子,怒不可遏,奋臂朝湖坝猛戳一把,五个指头捅开五个水口,形成了现今的五指洞。他还下令百鸟每天衔走池中的落叶败枝,以保湖面洁净。人们为了纪念洋汤神的功绩,给他铸了铜像,还在天池旁修建了庙堂。实地考察所见,天池坝体即古滑坡堆积物,有明显的钙质胶结现象。据此可以推断天池形成时间已比较久远,应在几千年前的全新世或更老的晚更新世。

天池不但有绚丽的景观和优美的传说,而且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池畔多姿的群山中,分布着油松、马尾松、白桦、紫桦、云杉、冷杉等珍贵木材和党参、当归、虫草、贝母、丹皮等贵重药材及木耳、核桃、菠菜、苹果、草莓等山珍。林中栖息着各种珍禽异兽,羚羊、毛冠鹿、盘羊、金钱豹、香樟、青鹿、野猪、老熊等异兽出没林间;锦鸡、马鸡、画眉等珍禽飞逐争鸣。天池沿岸的森林,随四季的变化而显现不同的颜色,与湖水相辉映,春夏秋冬,季季不同。春天湖边百花盛开,迎春花与杜鹃花争奇斗艳,把湖水涂抹得姹紫嫣红,成为美丽的花海;夏天青山绿水,白云缥缈;秋天火样的红叶层层叠叠,湖面映红漾绿,蓝天、金池、碧水,十分悦目;冬天峰峦披雪,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神奇肃穆。1993年,成立了文县天池森林公园,2005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二、临潭冶海

冶海位于临潭县冶力关镇以北,湖面海拔2610m,水深15m~50m,面积1.2km2。此外,民间传说明代开国大将常玉春西征时曾在此湖饮马,故又名“常爷池”。冶海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淡水湖,右边是白石山,左边是桦树崖。湖水由石门河补给,渗漏重现后注入冶木河。

关于冶海的成因,首先是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隆升和流水的强烈下切形成了深切的河谷,后由于地震作用引起的山体滑坡堵塞石门河而形成滑坡堰塞湖。堰塞湖出水的地方叫石门槛,就是当时滑落的山体堆积成坝体。有学者考证,1875年、1880年、1899年临潭县境内的三次中强地震,诱发石门河左岸的岩土物质沿软弱面整体下滑3次。滑坡体形成堆石坝,迫使滑坡体碎屑流折向南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滑坡体各部位的运动速度不一,加之沿运动方向东西两侧地形高差悬殊,西侧高而东侧为原石门河河谷,促使滑坡体碎屑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向前运移距离达l000m。在发生第一次滑动后,就形成冶海景观的雏形,后两次滑动的滑体则对前期滑体形成的堆石坝起到加固作用。冶海滑坡体堆积区高低不一,呈长条状,内部有大小不一的陷坑,规模较大者如“饮马泉”凹陷。堆积区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孤石,最大者16m×10m×8m。俯瞰堆积区,孤石酷似镶嵌在丝绸上的一颗颗黑珍珠。滑坡体长600m,宽200m,厚80m,体积约为960万m3。滑坡后壁高约100m,坡度大于70°,明显具有“圈椅状”微地貌。因此,滑坡堰塞湖是冶力关景区最具代表性的地质遗迹景观,也是研究地质灾害过程与现象的极为典型的案例之一。在冶海北部库尾区,尚有湖泊沉积而形成的草滩、沼泽,亦为研究湖泊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依据。

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临潭举人赵廷璋题诗《咏常爷池》:“天池池水与天连,汇尽群山万道泉。蓬莱仙岛咫尺近,秦王何须遣楼船”。清咸丰年间(1851~1861)临潭新城人陈钟秀题诗《冶海冰图》:“茫茫冶海水平堤,万状冰图入眼迷。知是龙宫多妙手,故教呈出待人题”。这些都表明冶海的形成历史比较久远。有学者认为,《魏书》记载该地为水池县,因而推测早在1500年前,冶海就已经存在。每年的腊月初八、五月二十八是冶海的传统神会,在冶海举行祭祀常爷、唱花儿、赛马等活动。藏语称冶海为“阿玛珠措”,意即“龙宫仙女”。由于受到“龙宫仙女”的恩惠,藏族人奉为神湖。

三、碌曲尕海

尕海位于甘南高原中部,西倾山东北的尕海盆地。湖面海拔3470m,湖呈椭圆形。湖水由郭尔莽梁和西倾山北坡的琼木旦曲、翁尼曲、多木旦曲等河流补给,并通过周科河外泄,最终在碌曲以西汇入洮河。尕海,藏语称“姜托措柑”意思是“高原古湖”。当地牧民群众称其为“高原神湖”,又称“勒加秀姆”。

关于其面积大小,文献曾有35km2的记载,目前已不足10km2,但仍是甘南草原第一大淡水湖。平均水深仅1m~2m,最深处约5m。湖周围发育大片沼泽和若干小湖,显然是大湖收缩、解体而成。周边区域是亚洲最好的草场之一,盛产冬虫夏草,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的草原景色壮丽,风光秀美。特别是夏秋季节,尕海湖畔,山青水碧,百花盛开,景色迷人。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尕海湖,象是一颗翡翠玉盘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蓝天、白云、碧水、绿草交相辉映,如诗如画(图5.12)。

尕海湖不仅有高原湖泊特有的旖旎风光,而且还是鸟类的天然乐园。每年春末夏初,成群结队的白天鹅、灰雁、斑头雁、灰鹤、棕头鸥、赤麻鸭、绿翅鸭、针尾鸭、鸬鹚等近百种候鸟,离开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印度、尼泊尔等越冬地飞来,在高原圣湖安营扎寨。特别珍贵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一群群地在这里栖息、繁殖,成为甘南高原的一大景观。1982年被评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1998年,与则岔石林一起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首曲湿地

广义的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河流及河缘湿地和湖泊。它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甘肃省湿地主要分布在黄河首曲、河西走廊疏勒河下游和黑河中游,其中尤以黄河首曲湿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黄河自玛曲县西南端进入甘南,在阿尼玛卿山(积石山)南麓东流于甘、川二省间,回绕至其北麓,又向西北流至青海省内,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湾”,即黄河首曲。甘南段黄河长约392km,有西科河、贾曲、娘曲、贡曲、尕曲、当庆曲等数十条支流汇入干流,但以源于川西北高原的黑河、白河为最大。由于地势平坦、河床纵比降小,此段黄河河面宽阔,多汊流、浅滩和沼泽地。年平均流量450m3/s,年径流量140×108m3,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4月初为结冰期。

黄河在玛曲境内由于地势平坦而流速缓慢,至阿万仓乡境内的贡赛喀木道、俄后滩等地,因河水宣泄不畅,形成很多的汊河和沼泽,杂灌丛生。在齐哈玛乡和采日玛乡境内再次出现大量的汊河,因而形成参科滩、文保滩、马延滩、扎西滩等大面积沼泽滩地(图5.13)。首曲东段的河道多曲流与沮洳地,尤以东端由四川若尔盖高原西流入黄河的黑河(墨曲)和白河两条支流,曲流最为发育,沼泽地也很广阔,反映此带在晚近地质时期的地壳新构造运动属沉陷区。

总之,由于这里草原植被良好,雨量充沛,地表水十分丰富,形成了黄河首曲最大的一块草原湿地。在黄河流经玛曲这块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绿色土地时,平均补充水量占黄河出玛曲境水量的45%。因此,玛曲草原成为黄河的一大“天然蓄水池”。区内景色优美,风景独特,湿地与湖泊辉映,雪山与黄河并存,北方大地的阳刚之气与江南水乡的清柔之美融为一体,是探险家、旅行者、摄影家、文学家的理想去处和游客避暑胜地。2005年曾被相关机构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被称为“亚洲一号”天然草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曾被誉为“黄河蓄水池”的首曲湿地干涸面积目前已达十万公顷之多,沼泽低湿草甸植被逐渐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甘南州沙漠化面积正在以平均每年接近300公顷的速度递增,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