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山川锦绣:地理卷
31055900000006

第6章 地貌格局与特殊地貌(1)

(第一节)地貌轮廓的基本格局

地貌条件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作为非地带性因子,它是地带性要素所依存而赖以发展和变化的物质基础,制约着热量、水分的重新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地表物质的迁移、生态系统的演替以及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巨地貌对气候有着显著影响,并由此引起自然景观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从而成为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主要标志。相对地形而言,地貌是给予了成因概念的一种地表形态,它是地壳内营力(由地球内部动力产生的地壳升降、褶皱、断裂、地震、火山喷发等)和外营力(风力、流水、冰川、生物、人类活动等)相互作用、相互矛盾斗争的结果。一般而言,内力作用总是将地表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现今许多巨大的地貌单元,如大陆和海洋、山系和盆地、高原和平原等大地貌轮廓。甘肃是以山地、高原为主而极其复杂的省区,大部分地区海拔都在1000m以上,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主要地貌单元。

一、西秦岭山地

本区地处中国的陆地腹心地带,西以太子山南至光盖山西麓直抵省界一线(约在东经103°附近)邻接甘南高原,北与陇中黄土高原约以露骨山至火炎山间的渭河、西汉水分水岭为界,东南止于甘、陕及甘、川省界。全区以石质山地为主,是全省平地最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多与构造线一致,概呈东西向或北西西定向。它横亘在中国中部,高大的山体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是我国气候和生物地理的天然分界线,成为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区系的交会处。

西秦岭是早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一个地槽带,其南部震旦纪到志留纪期间强烈下沉,碎屑岩厚达5000m~6000m。奥陶纪后期或志留纪沉降带北移。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中褶皱成山,但在西汉水流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沉降带,仅泥盆纪砂页岩系即厚达5000m。此后的早期海西运动使之结束了地槽发育历史。海西西褶皱带南北两侧及加里东褶皱带中心在石炭—二叠纪时下沉,共形成三条东西向海水通道,沉积了砂岩或石灰岩,二叠纪期间受晚期华力西运动影响褶皱成山,从此彻底摆脱了海浸。中新生代期间发育了一些山间盆地。西秦岭主要山脉有三条:北条大山有太子山、白石山、莲花山、露骨山等,主峰海拔都在3000m以上,愈东山势愈低,至天水市东、渭河南岸的火炎山间,一般山峰的海拔在2000m左右;中条大山有光盖山及迭山山脉,海拔均在4000m以上,是洮河和白龙江的分水岭,至岷江以东,高度大减,武都以北,海拔降至2500m上下,山峰零乱,无明显的山文线;南条大山在甘、川界上有岷山及其东延的摩天岭。本区河流有黄河水系的大夏河和洮河,长江水系的嘉陵江上游及其支流白龙江,河道交错,河谷深陷,河网稠密,山脊尖锐,地域性差别很大。在地质构造和地貌单元上,习惯上分为南秦岭、徽成盆地和北秦岭。

1、南秦岭

西起洮河南岸的光盖山西麓,东止西汉水以北的龙凤山北坡,全部属长江水系的嘉陵江上游中山峡谷地及其支流白龙江中上游的中高山与峡谷地。全区地形的主要特点是高峻山岭与深陷河谷对比明显,山多角峰锯脊,石骨嶙峋,多石灰岩,山脊不仅高峻,而且具有峰林外貌,崖壁陡绝。作为西汉水与白龙江分水岭的五个嘴(3552m)、岷峨山(2963m)、旧山(2707m0、瓦房山(2324m)、银洞山(2468m)、岩秋坪山(2753m)、馒馒山(2430m)、石林山(2214m)、大馒馒山(2405m)呈北西—南东走向斜贯陇南全境,绵延200km,其海拔和走向均显著表现出两个褶皱系交错带的特征。此分水岭以东,长度20km~40km、基本上保持东西走向、海拔2000m~2500m的平行短山脉似乎才是南秦岭主体。仅康县境内,这类山脉即达五条之多,著名者有万家大梁、牛头山等,均位于嘉陵江上游支流纵谷间。

白龙江谷地是秦岭和岷山山地的分界。谷坡高而陡峭且不稳定,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谷底深而狭窄,河床比降和糙度均大,多急流险滩或瀑布,航行不便,但宜利用天然跌水,修建小型电站,它是本区有很大潜力的水力资源。谷旁多狭窄的冲积平原,断续出现,中以武都平原最大,绵长近50km,宽不过1km。沿岸可见高度及宽度皆不对称的河成阶地,武都城郊有四级冲积扇阶地的残迹,如一级阶地高出河面lm~2m,二级阶地高10m~30m,三级阶地高50m~60m,四级阶地则高出河面70m、80m、100m不等。阶地面多有<10°的倾角与冲积黄土,是当地旱地农作物及亚热带经济作物栽培的良好基地。一般峡谷中,缺乏上述堆积地形,仅有高岸陡崖,峭立如劈,在历史交通要道区,多有栈道遗迹。根据上述各类河谷地形的发育,可见本区在晚近地质时代,不断隆升,也是本省新构造运动极其活跃地带之一。

白龙江谷地以南的山脉,一般归属岷山山地东延支脉。例如武都城南的擂鼓山(3600m),作为白龙江—白水江分水岭的雄黄山(4187m)、金马山(3113m)以及文县南境的双驼峰(4072m)、大草坪(3837m)、摩天岭(2227m),其平均海拔都大大高于西秦岭。但自西至东迅速降低,最终没入四川盆地北缘。

2、徽成盆地

包括两当、徽县、成县部分地区,大致为北东东—南西西走向,长百余千米,宽10余千米,是介于南秦岭和北秦岭间经断裂而成狭长的一个山间盆地。南缘为燕山运动所造成的逆冲大断层,主要断裂带—紫柏山断裂带自成县鸡峰山经嘉陵镇,呈东西走向横贯盆地南部,东延至陕西紫柏山,对盆地地貌发育有深刻影响。北缘与北秦岭以断层挠曲相接触。因此,由盆地内部至边缘山岭的景观差别明显。

从地质构造和宏观地貌上说,这是一个东西向延长的盆地。具体而言却又是以嘉陵江的三条支流徽县河、洛河、青泥河流域为中心,其间有低矮分水岭相隔的三个盆地。盆地内部为第三纪红层和第四纪黄土层及近代冲积层所充填,其中古近系固原群厚度约1000m,新近系甘肃群则厚达800m。前者是一套杂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砂砾岩,后者则是红色泥岩、含砾泥岩和砂砾岩互层。由于北秦岭中段海拔普遍偏低,因此第四纪期间有大量风成黄土越岭南下堆积于盆地内的红色地层之上。由于近期河流下切,黄土和第三纪地层均已成为比高数十至百余米的丘陵。其中的青泥河—洛河分水岭、洛河—徽县河分水岭,已使统一的徽成盆地分化为成县、伏镇—栗川和徽县三个盆地。盆底海拔不足1000m,低山、缓丘、宽谷相间分布成为一大地貌特征。近代冲积物分布于各河谷川地,都已辟为耕地,为盆地人文经济的精华所在。

3、北秦岭

为徽成盆地以北至渭河上游谷地间山地的总称,范围较广,山川形势的差别也较大。北秦岭海拔一般在1500m~2700m,相对高差500m左右,为浅切割中山区,地势平缓,浅山已垦殖为农田,深山有茂密的水源涵养林,植被覆盖良好。北秦岭主脉西段为洮渭分水岭,呈北西—南东走向,包括太子山、莲花山(3578m)东延的白石山(3888m)、露骨山(3941m)、太白山(3495m)、木寨岭、岭罗山(3346m)、宕昌北部五个嘴(3552m)等一系列高峰。这些山峰上部均很陡峭,裸露岩石经强烈寒冻风化后,形成岩屑坡。由此向东,经摩折梁(3312m)、八盘山(3002m)后,山脉成为渭河与嘉陵江支流西汉水、永宁河之分水岭,海拔降至3000m以下,在景东梁(2710m)以东更降至2000m上下。至妖魔山(2187m)及麦积山(1658m)所在之天子坪山(2179m)略有升高,但仍不改中段为最低矮部分的事实。再向东,火炎山高达2559m,秦岭大堡2498m,透马驹2738m,地势增高才略为显著。由此可见,北秦岭主脉山脊线剖面图颇似鞍状。在平面上,主山脊线则表现为北西—南东和东西走向背景下的多曲折形态,长约300km。作为加里东褶皱带,褶皱成山之后遭受了长期侵蚀,中新生代断裂上升时,形成了不同高度的多级夷平面。同时,山脉北仰南倾,使两翼明显不对称。主山脊偏向北侧,致使北坡短而陡,坡长一般不过10km~20km;南坡缓而长,通常可长达北坡的1倍。

主脉(即主分水岭)以南还有一些比较短的山脉,例如位于天水市与陇南地区分界线上的由塔子山(2121m)、八卦山(2245m)和天子山(2330m)组成的第二列山脉,和位于西和、麻沿河、高桥河一线以南徽成盆地以北,由画眉山(2316m)、白崖山(2377m)、老爷山(2279m)、云雾山(2015m)组成的第三列山脉。它们的长度多在100km以内,平均海拔不高,均成东西走向,山脊线相对平直,略少曲折,两翼亦呈北陡南缓的不对称状,与谷地的比高多在1000m以下。由此可见,通常所谓的北秦岭实际上也是由三列平行山脉组成的。这些山脉有时被狭窄的河谷分隔,有时却被中新生代构造凹地(如西和凹地)所分隔。

二、甘南高原

本区在达里加山至康乐县南的白石山一线之南,约在东经103°附近与西秦岭相接。海拔概在3000m以上,是本省地势最高,面积最小的高山、高原交错区,也是昆仑、秦岭两个地槽褶皱带的连接区。东昆仑地槽褶皱系是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海西褶皱带,由下部的陆源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和上部的碳酸盐夹泥质页岩构成的上远古界地层之上,是不整合接触的地台型震旦带。寒武系至泥盆系含地台型和地槽型两类沉积建造组合。晚泥盆世的早海西运动对东昆仑地槽的发展十分重要,造成了奥陶—泥盆纪浅变质岩系被上泥盆统火山岩不整合,而后者又被晚泥盆—早石碳世的红色莫拉斯不整合。地槽于早石炭世末封闭,古生代末结束。

除西缘的西倾山与西南缘的大积石山(阿尼玛卿山)海拔在4400m以上外,甘南高原海拔均在3000m~3500m间。最高的额日则峰海拔高4483m。正因本区是青藏高原的东缘部分,除少数河谷外绝大部分地区高于陇中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水系上除郎木寺附近一隅为长江水系的白龙江上游发源地外,余均属黄河水系。西南有黄河的河曲环绕,东北有黄河支流的大夏河和洮河。地表起伏小,切割微弱,相对高度由东至西,从300m~400m降至100m~200m之间,多为宽阔草滩牧场与典型高原,为本省重要的天然牧场。一般可分为西倾山原,碌曲高原及玛曲山原三亚区:

1、西倾山原

西秦岭地槽最西部分,以向西南突出的弧形与昆仑地槽相接,大部在青海省境,东延至本区是典型的高山草原,山体魁伟,高峻部分有古冰川遗迹。

2、碌曲高原

位于洮河上源西倾山与大积石山之东,以大夏河和洮河分水岭的高山区为北界。东南缘包括白龙江上源区一小部分(图2.9)。大部在洮河上游的碌曲县境,故名碌曲高原。一般比高小于200m,多草滩和沼泽,分布在低山冈岭间,地面腐殖质深厚,是典型的高原草地。

3、玛曲山原

在碌曲高原以南,以大积石山(藏名阿尼玛卿山)为轴心,由黄河三面环绕,一般称为河曲山原。大积石山为古生代地层,主山在青海省境,本区只限于河曲部分。河曲的生成,一般认为与河流袭夺有关,黄河下切成为峡谷,比高超过1000m。西北段山势高峻,古代和现代冰川地貌发育良好。本区的河曲渔业及山原牧业均有发展前途。

三、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坡,西至乌鞘岭和日月山东坡,南抵秦岭北麓,北延长城一线,大约位于北纬34°~39°,东经104°~112°,几何形状略呈矩形,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200m~1600m,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黄土高原是一个因地表组成物质、地貌类型、气候水文条件和植被土壤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确立的自然区域,其最突出的地貌特征是黄土及黄土状物质的广泛分布。除石质山地外,地表普遍为无层理、富含碳酸钙、大空隙的黄土和具有层理的黄土状物质所覆盖,成为世界上厚度大、面积广、发育典型的黄土分布中心之一,并对区内自然景观的形和各种自然地理过程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黄土的下伏基岩基本分为两类:一是直接覆盖在新第三纪红层或甘肃期侵蚀面之上,时代上包括早、中、晚更新世黄土,地貌上包括黄土塬与黄土梁、峁;另一种形式是河流阶地之上堆积的黄土,其下直接与河漫滩相粉砂及河床相砾石相接触。

甘肃黄土堆积范围很广,厚度巨大,可谓创造了世界地质史上的奇迹。尤其乌鞘岭以东、六盘山以西地区黄土分布最集中,厚度大部达100m~300m,分布的高程可以达到祁连山、六盘山海拔接近3000m的高峰。位居甘肃中部的黄土高原,是晋、陕、甘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海拔概在1000m~2600m间,主要在北秦岭以北,祁连山东延部分的乌鞘岭、毛毛山、寿鹿山、哈思山一线之南,以纵峙其中的陇山(六盘山)分为2个地貌单元。

1、陇东黄土高原

陇东黄土高原位于六盘山和子午岭之间,北起长城,南面以渭河北山与渭河平原相接。这里为一盆地型高原,海拔高度800m~1800m,整个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质构造属于鄂尔多斯台拗,基底砂岩、页岩产状近于水平,其上堆积有第三纪三趾马红土以及第四纪午城、离石、马兰黄土,其中以离石黄土最厚,马兰黄土分布面积最广。当地居民利用黄土垂直节理发育易形成直立陡壁,同时又疏松易开挖的特征,在深厚的黄土层中建造了冬暖夏凉的窑洞,堪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