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多姿风情:民俗卷
31057900000018

第18章 走在路上历史诉说(1)

神州大地陆路交通的历史悠久,水路交通的历程光辉,劳动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谱写出世界古代交通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粗具规模。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古代交通已有所发展。根据甲骨文、金文、出土实物及古籍记载,商朝不仅有了“车马”、“步辇”和“舟船”等交通工具,而且活动相当频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又修筑了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黄河及其支流作为天然的水路交通也开始利用起来。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开始了有目的的运输活动。最原始的运输方式是手提、头顶、肩挑、背扛。那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出现了分工,开始了产品交换,产生了局部范围内的小量运输。后来出现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活动迅速增加,运输的范围和数量也相应地不断扩大和增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逐渐形成了专门从事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业。

千辛万苦的脚行

什么是脚行?脚行就是脚班,是旧社会里搬运行业的称呼。它的成员大都是文盲且身无谋生技艺的壮汉,仅靠一根扁担,一根绳索替人搬运货物,以出卖苦力换得微薄的工钱来养家糊口,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极其贫困。

脚行的一帮穷哥们最讲义气,他们相互帮助,通力合作,有活大伙干,有苦大伙吃,还义务参与各种无偿公益活动。脚行的工人从事着最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抬箩筐、扛笆斗、背麻袋,哪里有“哎唷”“哎唷”的号子声,哪里就有脚行工人的劳动场面。

甘肃脚行除了集中在城市里从事搬运行业的一部分人群外,还有赶马帮的、拉骆驼的,长年外出赶牲畜运输做苦力的一部分人群,他们统称脚行。

河西地区在汉代时多用骆驼驮运货物。骆驼体形大,不怕风沙,有很强的耐饥渴和抗寒能力,性情温顺,食饱后可数日不进食。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的重要交通工具,有“沙漠之舟”的美誉。陇南是马运输的队伍,陇东陇中则为毛驴驮运。

马帮马帮是近代陇南地区的主要运输工具。马帮主要由马锅头和赶马人组成。马锅头是马帮的首领,全盘工作计划由马锅头布局指挥,下有“二锅头”“三锅头”“管事”等。他是赶马人的雇主,直接领导马帮的运输活动,赶马人听从马锅头的指挥,负责照料马匹和货物的安全。人们习惯将赶马人称为“马脚子”。赶马人承担着马帮的大部分杂活累活,每天早晚要生火做饭,早上上驮,下午下驮,要收拾杂务,要搭篷子,晚上睡到半夜还要爬起来看看骡马有没有跑失。每天驮上驮下的时候,赶马人要把自己负责的十多匹骡马所驮的上千斤货物抬上抬下,一天两次,如遇江河或恶劣天气,上下货的次数则更多。赶马人每天不管多累多苦,都要伺候好骡马,一日三餐,要先让骡马吃好,再轮到打发自己。每个赶马人在马帮里要具备许多本事和能耐。他们不仅要能辨别方位、道路,通晓各种语言,还要会算账识货,生火做饭,钉掌修掌,开枪打仗,乃至充当赤脚医生,为人畜看病。

马锅头与马脚子之间,多以家族、宗教、乡邻、伙伴等关系为纽带,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马帮有着严格的规矩,马脚子要绝对服从马锅头的指挥,每次上路,马锅头和赶马人各司其职,该走就走,该停就停,井然有序。

马帮有民帮与官帮之分。民帮系民间组织的马帮,又分为常年帮和斗凑帮两种。常年帮是一种较固定的组织,而斗凑帮往往是临时凑合在一起,作临时性或季节性的运输。官帮和民帮的规模一般在十匹至二十多匹骡马不等。马帮每三匹至五匹驮马配有一个赶马人,还有武装保卫人员,带有武器,用于防范野兽和匪盗。马帮行走由栗色的骡子或白马作为领头。头骡的选择十分讲究,它体形高大健壮,反应灵敏,经验丰富。马帮把头骡打扮得非常漂亮,它身披锦鞍铜镫,脖悬响铃,尾系红丝绦。走在路上,马帮头骡的铃响能传出很远。马帮多使用母马和骡子作为运输工具,它们体格不大,性情温顺,特别能负重。虽然它们的爆发力与奔跑速度无法跟公马相比,但它们的耐力却很强。

马帮行动时有人专敲铓锣,以锣声联络所有的马群。马帮行路,一般按驿堡行程歇宿,多数住马店,不入旅馆。有时露宿,将三个驮子并在一起,上盖油布防雨,下垫毛毡作铺盖,人往驮孔中一钻,便是一宿。

为了获利,马帮们几乎是以自己的生命在冒险。陇南地区自然环境险恶,马帮行走的茶马古道异常危险艰苦,风霜雨雪,大山大川,毒草毒水,野兽毒虫,瘟疫疾病,随时随地都能置马帮于死地。恶劣的生存境况,造就了马帮的冒险精神。他们在求生存的道路上,磨炼出了非凡的毅力,勇敢的气魄和超人的胆识。马帮绝大部分时间在野外生活,危险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对任何一个赶马人和马锅头都是严峻的考验。不知有多少赶马人和马锅头就这样弃尸荒野,死于异域他乡,有时甚至连收尸的人都没有。马帮常常遭到土匪、强盗的威胁,尽管马帮都是全副武装,但仍不时遭到土匪强盗的袭击,死人损货的事时有发生。所以,干马帮就等于冒险,就等于拎着脑袋找饭碗。只要走上了马帮路,就等于立了军令状,是死是活,是找钱发财还是血本无归,全靠马帮自己的运气和能耐了。

马帮的存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他们仍在一些不通公路或交通不便的地区辛苦奔波,构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驼队人们把以养骆驼搞运输或拉骆驼谋生的人叫驼客。驼客结队运输,所以,人们就叫把在沙漠中以骆驼为运载工具的运输现象称“驼队”。驼客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用自己艰辛的劳动创造了一段令人难忘的辉煌历史。驼客见证了浩瀚沙漠运输的特定的历史,驼运的兴衰则折射出了丝绸之路的兴衰。唐代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这样抒写当时驼队运输的景况:“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境内,驼队自古就是河西走廊的主要运输形式。骆驼3岁即随队行走,5岁就能载货。每头骆驼载货120公斤—150公斤。壮骆驼载货150公斤以上。每年5月前后脱毛歇息,俗称“放场”,9月恢复运行,叫“起场”。每天行程约50里。连续行走30天左右,歇息三五天。甘肃民勤县东北西三面均为腾格里拉大沙漠,因此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就成了民勤人生活中相依为命的伙伴,这里的驼队闻名中外。驼队每11驼为一小队,俗称“一把子”,每一支驼队,由一两人专管专拉,俗称“驼把式”,以此为生的叫“骆驼客”。驼队所经之处,大都是沙漠、戈壁和草原,往往数日不见人烟,因此每一驼队,必须有一两峰骆驼专驮帐篷,水桶,炊具,行李,皮衣等。有妇女和小孩的,则在驼背上搭一像大篷车一样的驮轿,空间大一些,坐累了可以躺下歇息。为了避免骆驼因吃霜冻草而拉稀,驼队一般是夜行昼宿。驼队的头驼很重要,跟随主人在前面引路。其他骆驼缰绳相连,依次跟随。行走在驼队最后面的一峰骆驼,颈项或夹杆(驮东西的衬垫用两根木杆夹住,俗称夹杆)上挂个扁圆桶形的铃铛(即驼铃),以防夜间断缰走失。驼队往往有固定的行程路线和日程安排,也有临时差事,要视行程长短,备足生活装备,如御寒衣被、常有药品、食品、铁锅等。驼队起场时,要给骆驼灌大黄,黄连等熬制的汤药,还要有一套随时医治骆驼疾病的针灸技术和养护措施。驼客的生活是很艰辛的,受饥挨饿是常有的事。途中若遇狂风大雪,帐篷搭不起来,驼把式们就把骆驼拉成一圈儿卧倒,人们在圈中拂开积雪,铺上皮毛褥子和脚蹬毡,盖上大皮袄,睡在骆驼颈项下面,骆驼颈下的被毛就可把人完全覆盖。在过去兵荒马乱的年代,路上还有遭遇匪盗的可能,因此大的商运驼队往往都雇有保镖。

驼客一生大起大落,子承父业,几代人将青春和热血抛洒在驼道上。一个驼客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驼队的足迹走出了丝路的辉煌历史。自从张骞通西域之后,此路逐渐开通、延伸,它曾为欧亚之间商业、文化、艺术、宗教、民族的交流而繁盛,也曾因征伐、战乱而没落。在这条曲折漫长的路途中,有的泉水枯干了,有的城市荒废了,有的桥梁断裂了,有的民族消灭了,然而,千百年来,这条由一代一代驼商们创造的充满生命力的丝绸之路,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与活力,依然传送着人类的文明与信息,它的魅力,将永远保存在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脚户

“脚户”,是旧时西北地区以驮队形式从事贩运的一个行当,是人们对驾驭骡子、马、牛、骆驼等大牲口,控制并跟随驮队从事长短途运输的人的称呼。大多数脚户主要用驴、马、骆驼的等畜力长短途贩运货物,由于路途不安全,一般都要找几个同行结伴而行。所以,过去习惯称他们为“赶脚”、“马帮”、“驼帮”、“吆骡子的”,把赶车、赶马、驴、骡的人叫“脚户”。在民间还流传着不少脚户在野外吃苦耐劳的故事,流传着脚户心慌时在野外唱的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花儿”,如《脚户令》《吆骡子》等。

古代,河州的那些崇山峻岭蜿蜒曲折的山道上,永远的风景是经常的出现驮骡和脚户哥。骡子具有身强力壮,性格温顺坚韧,极具耐力的特点,因此深受脚户的青睐。“马骡”生得比马小,小耳朵,细蹄腿,腰部灵活,脚户就用它们拉车驾辕,跑短途。“驴骡”高大健壮,耳朵长,蹄腿粗短有力,腰部雄强力量大,加之口壮耐粗饲料,易侍养,脚户就用它们跑长途,结帮成队地走陕西下四川,南来北往,互通有无,为客户商埠驮运大宗货物。

当脚户很有些讲究,首先要会收拾鞍鞯。鞍鞯是骡子身上的鞍具,它不仅要求做得尺码规范,而且要松紧适度,披在骡身上要通气散汗,舒适自如。其次是要会编制笼头和鞭子。一个好的脚户应当心灵手巧,把笼头编得精美别致,丝丝紧扣,条纹清楚。脚户的鞭子很是考究,它要求必须做到“打马的鞭子蛇抱蛋”,鞭杆一定要选用尺长硬木,下镶的鞭把套子做工要精细,套下鞭头要镶上金属连环,用优质皮条编成的鞭梢上面还要绾上核桃结。这样的鞭子凌空一抽,声音清脆,如同熟透开炸的铜豌豆,蹦脆响亮地和着脚户辽远悠扬的“花儿”长调,直入云霄。再次要有一手给驮骡换掌和治病的技艺绝活,如若不然,这驮骡不能走不能行,只能站,只能看。不过,脚户最叫绝的本领是吆驮骡走石坎。要从河州下四川,岭峰连绵,阴平小道,台台石坎直上青天,路面极窄极狭,攀登小道如同蚰蜒履岩,十分艰险。脚户这时要不断地甩响鞭,不断地高声吆喝。这响鞭,这吆喝要求抑扬顿挫,有节拍,有韵味,背负重压的驮骡则在这节拍韵律下一级级攀登,踏着石坎艰难行进。脚户若失了节拍,驮骡就乱了阵脚,后果不堪设想。

脚户跑长途不是走单帮。单帮是一人赶四五匹骡子,自来自往。而驮骡队则是四五帮驮骡结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互相照应着走四方。至于买卖方式也很丰富,或受雇于人承担运输,或自营买卖购进销出,或受雇和自营兼顾。河州脚户吃得起苦,受得起累,一年四季或四川,或陕西,或青海,或西藏,至于走甘南去兰州更是平常小事。

千姿百态的桥梁

甘肃境内的桥梁历史久远,形式多样。如双链柔式吊桥;木板搭在河或沟的两岸的木板桥;铁索固定于河两岸,上搭木板,两边有绳索当护栏的索桥;全部用钢铁建造的黄河铁桥;建于三国时期的宕昌县邓邓桥;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渭水源头清源河上的灞陵桥;冬天,河水冻结时,两岸人们踏出的冰桥;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兰州镇远浮桥;建于晋义熙元年至三年(公元405年—公元408年),因河岸高而狭窄,桥飞架之上,似从天而降,故名“飞桥”的永靖黄河桥;始建于抗战时期的长庆石拱桥;建筑风格别致的兰州握桥,浮在水面上的洮河扯桥等。

靖远索桥索桥,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是用竹索或藤索、铁索等为骨干相拼悬吊起的大桥。古书上称为絙桥、笮桥、绳桥。其做法是在两岸建屋,屋内各设系绳的立柱和绞绳的转柱,然后以粗绳索若干根平铺系紧,再在绳索上横铺木板,有的在两侧还加一两根绳索作为扶栏。索桥的索有藤、竹、皮绳和铁链等几种。唐僧智猛《笮桥赞》中说:“冰崖皓然,百千余仞;飞絙为桥,乘虚而过;窥不见底,仰不见天;”宋代诗人陆游曾用“度索临千仞,梯山蹑半空”的诗句,来描画索桥的雄姿。

甘肃陇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索桥较多。陇中黄河沿线系通往河西的必由之路,也修建有多处索道,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是靖远索桥。靖远地处交通要津,宋代贡马大道从武威、景泰起,在靖远境内过黄河,出天水东去长安。西夏为了和北宋争夺陕北,也在靖远黄河段建莎桥(索桥)。今天人们所说的靖远索桥,是指明代在靖远境内黄河上修建的索桥,是当时由西安经平凉、和固原、海原,再经过靖远、景泰到武威的必经之路。这座修建于百门乡哈斯吉堡附近渡口上的索桥,距县城170里。史载丝路的开拓者张蓦,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5年),曾从哈斯渡渡河,开通西域。哈斯渡东连永安堡,北对大芦塘,三面陡峻,为战略之要冲。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建堡于河东,两岸各竖“将军柱”2根,河面排列24只大木筏,以绳索系于将军柱,连筏以为索桥。又名“铁索关”。明路升《黄河古渡》赞:“峡束洪流急浪奔,人呼割岸立龙门。一声唉乃沿山应,影入斜阳画里存。”直至清代,渡口两岸商贸极旺。今桥头堡、驿道遗迹尚存。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是黄河上架起的第一座铁桥,也是金城兰州的象征,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