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是民间娱乐中最常见、最简易、最普通的趣味性活动。可以使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休息。它的起源很早,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有了民间游艺。在孩童阶段,在儿童中流行的游戏不仅仅是天真无邪的童趣,更是对未来成人生活的演习。像“打咕咕杜”、“大木划水”,就是锻炼勇敢善战的精神和增强体质的游戏;适合女性群体的,如跳皮筋等游戏,以培养日后驾驭日常生活能力为目的。这些有意义的游戏对青少年成长并日后承载成人的习俗起着重要作用,它为青少年正式参加成人习俗活动和全面驾驭、掌握习俗运作的技能起到了打基础的作用。在民俗生活中,他们学跳舞、学剪纸、唱花儿等,成为民间艺术的一代一代的优秀传承人,发展着民间艺术。
神奇的鼓舞
兰州太平鼓
甘肃兰州太平鼓舞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流传于兰州、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
关于太平鼓的来源,众说不一。传说,明朝大将徐达为统一河山奉命西征,久攻兰州王保保城不克,于是走访民间,从兰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启发,创造了3尺长鼓,让士兵将兵器藏在长鼓中,乔装打扮,混入城中,攻克了城关。百姓欢欣鼓舞,赞美此鼓为“太平鼓”。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太平鼓大约出现在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开辟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积聚交汇。这时的鼓除用于战争鼓舞士气外,大多用以祭祀、舞蹈、音乐。鼓,是最原始的打击乐器之一;击鼓,是人类表达心声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每个地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样式、不同质地的鼓:长鼓、扁鼓、腰鼓、手鼓、刺鼓、单面鼓、双面鼓、四面鼓,木鼓、铜鼓、牛皮鼓、羊皮鼓……据《玉海》记载:“羯鼓如漆桶,两头具可击”,这就是早期的太平鼓。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形式的形成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太平鼓的形成应当是兰州地区部分艺术元素的集中组合。兰州自古就是军事重镇,也是多民族文化融汇之地,长期的战争环境和多元文化生态,促进了当地豪健、尚武风气的形成。兰州市永登县乐山坪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彩陶鼓,史学界称它为鼓的“鼻祖”。它和今天的太平鼓外形极为相似,被看做是太平鼓的雏形。据此推测,太平鼓可能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
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鼓身高70厘米至75厘米,鼓面径长45厘米至50厘米,鼓重19公斤至22公斤,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兰州太平鼓鼓身以红色漆之,并且绘有中华民族图腾龙的图案,用“八卦”围绕太极图饰之。这一系列的设计充分说明:擂起太平鼓而变“八卦”触阴阳,“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兴地之宜,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表露出天、地、人、鼓合而为一的思想,成为太平鼓起始的“心像”特征。太平鼓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太平鼓具体的打法分为低鼓、中鼓、高鼓三类。低鼓鼓带较长,鼓置于脚面,行进时左脚背顶鼓而行。表演时鼓基本上贴于地面,鼓在左、右、前、后、闪的抡打时右腿跨鼓,左小腿和脚内侧将鼓夹起来进行旋转,也可以两腿交换做此动作。
中鼓将鼓置身于鼓手膝关节下方,这时鼓完全失去支撑点,鼓手打起来难度最大。鼓手要在一系列的动作中完成击鼓,还要加上双手鼓条和鼓花在头顶缠绕的动作和亮相等表演技法。这对鼓手身体的动作、双手的挥舞以及相互对鼓的击打配合等,要求都是极为严谨的。
高鼓鼓身置于鼓手的胯部。表演时左手撑鼓,利用鼓的自重和运动时的惯性甩带抡挥,形成人鼓翻飞的壮观场面。常用的打法有“鹞子翻身”、“二踢脚加劈叉”、“扫堂腿”、“燕式跳”、“猛虎下山”等技法。高鼓以它昂扬的气势,宏大的场面,高超的技巧成为“黄河激浪”、“麦浪滚滚”、“铁壁合围”、“三羊开泰”、“万马奔腾”等阵法的必取素材。在此基础上糅进戏剧架子功技法和武术技法,加强节奏的变化,单一的太平鼓击鼓节奏衍出轻、重、缓、急的不同打法,队形变化也更加流畅。鼓、锣、钹新技法的编排使兰州太平鼓更加音乐化、美术化、舞蹈化和性格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合理的发展。
高鼓打花样,中鼓打技巧,低鼓打深沉。当锣鼓响完,鼓手围圆,先打“鹞子翻身”,一层、二层、三层,层层开花,象征着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鼓手们打“黄河激浪”时,他们轮番将鼓抛向空中,一层落下,一层又起,大浪滚滚齐头并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黄河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其他阵法还有:鹰击长空、响雷惊炸、两军对垒、三羊开泰、铁壁合围、万马奔腾等等。
数百年来,兰州太平鼓已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鼓手左手执鞭,右手执槌,着在当地称为“双鞭”,表演时鞭槌飞舞,动作刚劲潇洒。太平鼓的击鼓动作融进了民间武术成分,幅度大,力量强,忽而擎鼓至头,忽而抡鼓落地,骑鼓腾跃,前打后击,表演起来十分不易。鼓队一般以牙旗作指挥,锣钹击节,鼓身飞舞,三者起落有序,场面十分壮观。更不简单的是,在震天动地的鼓声中,上百名鼓手忙而不乱,队形不断变化,排出种种阵法,如“一字长蛇阵”、“六合阵”、“八卦阵”等,令人目不暇接。
太平鼓鼓手服饰分为四种:第一种为黑罗帽,耳边插有一朵大红英雄花,额头中间有一小圆镜,上穿对襟红褂子,下穿黑灯笼裤,足蹬白麻鞋(鞋头缀大红缨子),腰系黑布长腰带,前面绾一个花结,谓之英雄武松装;第二种是头扎白头巾,身穿白对襟衫、外罩黑背心,下穿黑灯笼裤,系红腰带打一个花结,足蹬白布袜、黑布鞋,戴黑墨镜;第三种是头戴罗锅帽(帽顶缀一朵大红缨子),黑衣、黑裤(上衣正中有一排白纽带),系黑布腰带打一个花结,足蹬白袜、黑鞋,显得粗犷;第四种装扮为头戴黑圆帽,一身大红装,腰系黑腰带(中间打花结),白袜、黑鞋,豪放洒脱。
太平鼓表演为群体表演,人数多在百人以上(一般为108人,取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之意,大型活动时为216人到432人不等,但均应为9的倍数),气势恢弘,其表演队形有两种:一种是由鼓手排成两行,中间用三米长的压鼓杆指挥,前锣后钹,队列前的领头鼓比其他鼓要大一倍;另一种队形为全队排成三行,锣、钹放在中间一行。这两种队形头锣都必在前边开路,由指挥杆压节奏(如乐队指挥般)。太平鼓在流传过程中,经民间艺人的加工演练,逐步形成了低鼓、中鼓、高山鼓、对打鼓、高鼓等六种打法。表演时以指挥杆为帅,阵法有“大轿迎宾”、“黄河儿女”、“擂台比武”、“丝路风貌”、“高原风采”等数十种。鼓声如响雷惊炸,响彻云霄,百余面大鼓同时敲起,数里外都可闻其声。
在兰州市郊的农村里,每年春节期间都有闹“社火”的习俗。从阴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这段时间的祭祀活动中,太平鼓队一直充当着重要角色。正月初三起社火,太平鼓队就打起锣鼓,在村里各家各户转一遍,名曰“扫街”,目的是为了打扫各家的秽气。然后在鼓队的带领下,村民们到附近的庙宇祭祀地方神(如山神、土地神等),形式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庙会。此时太平鼓声惊天动地,目的是为了驱邪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条件的村落,在春节期间每天演两场戏,上午一场,晚上一场。戏开演前,一般都要先打一通太平鼓助兴,戏散场时,同样要敲打太平鼓。春节期间村落之间太平鼓还要互相送社火,此时太平鼓又成了联络村落友谊和感情的桥梁。
阴历正月十六,社火即将结束,最后一项活动是“送瘟神”,每当这个时候,村民们扎好一个巨大的草人,将其视为瘟神,敲锣打鼓地把瘟神送到村外烧掉,以保来年平安顺利。至此整个“闹社火”的活动就结束了。社火结束后,村民们修理破损的太平鼓,然后将其封存,直至来年重起社火,平时任何人不许再动太平鼓。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太平鼓队已经不再受此限制,一年中有其他大的喜庆活动时,也被邀请去表演助兴。兰州太平鼓不仅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而且体现了黄土高原上西北人与自然抗争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冀。
武威攻鼓子
“攻鼓子”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武威,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早在汉唐时期,这里便孕育出了盛名卓著的西凉乐舞艺术,曾风靡一时,闻名遐迩,以其别具一格的演奏技巧和纯朴的民乐风格,在中国乐舞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并对后世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之所以数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原因也就在此。
相传,苗庄王年间,一支城边的部队因战斗节节失利,而被围困于城寨之中,他们急中生智,将兵器藏入鼓腹中,乔装打扮成社火队出寨表演,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攻鼓子”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古代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是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孙等某个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在武威民间的娱乐形式中,鼓是最流行的传统乐器。远古时期生活在这里的匈奴民族,曾创造过有“八音之领神”之称的羯鼓;由西凉乐演变而成的大唐《秦王破阵乐》,以歌应节擂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攻鼓子就是在集当地民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基础上,秉承西凉乐舞遗风,创造出来的风格独特的民间鼓舞。
攻鼓子的“攻”应为“滚”,乐器中有“滚奏”一法,而西凉乐为隋唐国伎或大曲、法曲的冠冕,在其庞大繁复的结构中有一“滚遍”的形式,其中包含有“软舞”、“健舞”两种表现形式,史籍中亦有“健儿击鼓”等记载,故此有“攻”实为“滚”之说。另外,从“滚鼓子”表演形式来看,滚翻腾挪,穿插迂回,似铁骑滚滚而来,金戈铁马,刀剑撞击,浴血奋战,出生入死,所以称“滚鼓子”。有些人认为,“攻鼓子”是由进攻者用鼓作掩护攻其不备而衍生出的,由来已久。从史料上看,历来就有“锣鼓杂戏源于《秦王破阵乐》”之说,《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屡有征讨,世间遂有此乐(《秦王破阵乐》)”。史书记载《秦王破阵乐》有三变、十二阵、五十二遍,皆作出战攻阵之形,就这一点而说,“攻鼓子”之“攻”与西凉乐乃至唐国伎之间就有了交合点。此外,从“攻鼓子”表演的布阵来看,有“几何”、“拉花”、“拜坛”、“祭阵”、“连套”、“对攻”等十多个阵势。舞者时而马步对攻,时而振臂滑鼓,对攻时如龙腾虎跃,反攻时如紫燕漫剪,神情冷峻刚毅,步履沉稳矫健,表演风格皆体现于一个“攻”字。尤其是“会攻子”时,数十支甚至上百支鼓队汇聚一地,同击一种节拍同奏一支曲,同列一个长阵同作一个势,阵容宏大,气势雄壮,撼人心魄,使人仿佛看到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向敌人发起进攻,令人血脉贲张,陡生豪情,所以称“攻鼓子”最为恰当。关于“滚”、“攻”之说孰是孰非,至今未有定论。
“攻鼓子”不同于一般的“腰鼓”和“太平鼓”,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不但鼓法不同,而且装束也迥异,黑衣白扣,俨然是古代的武士。在当地凡遇庙会祭祀,节日庆典等都有“攻鼓子”的热闹场面。传统的攻鼓舞一般有二十人组成,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插上野雉翎,名曰“招子”,取“上净天宇,下扫风尘”之意,帽两边缀以白色纸花。身着黑色太保衣,下穿灯笼裤,脸上涂脂擦粉,眉毛画得粗黑且上扬,完全一副“夜行侠”的装束。刚健有力的“攻鼓子”表演特点是打起鼓来要手到、眼到、神到,仪表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队员们表演时“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拖地凭脚力,挺胸晃头身不弯”,其“雄鹰展翅”、“战马凌飞”、“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雄健优美动作令人叹为观止;“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门兜底阵”、“四方阵”、“四龙阵”、“八卦阵”、“连环阵”、“三箭突围阵”变化万千,气势恢宏…
武威攻鼓子据说是古代军队出征前的一种乐舞的遗存,其中沉淀着凉州先民剽悍勇武、不畏强敌、豪迈乐观的精神。武威攻鼓子流传于凉州北乡,以四坝攻鼓子为代表,其中,四坝镇的“杨家会”最孚盛名。在历史上,四坝镇一带曾是北方许多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海子”遍布,水草丰美,引得游牧民族纷至沓来,“逐水草而居”。汉朝初年,匈奴休屠王驻牧于此,他的王府就设在地处民勤、永昌、武威三县交界之处的三岔堡。公元前121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击败休屠王之后,建郡置县,三岔堡一带名为休屠县。历东汉魏晋南北朝之后并入姑臧(今凉州区)。唐后期,这里为吐蕃所据。五代北宋,又属党项族人领地。元时由蒙古族和维吾尔族所控制。明朝以后,随着“屯垦戍边”政策的实行,山西、安徽、江浙一带,以及甘肃山区的汉人源源不断迁居于此。所以,这里一直是多民族汇聚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四坝攻鼓子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是西域乐舞和中原乐舞交融而产生出来的独特的西部鼓舞艺术。其表演热烈奔放、粗犷雄健,充满阳刚之气,历来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四坝农民挖掘整理了这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1955年,四坝“攻鼓子”在北京参加了全国民间舞蹈调演,获优秀节目奖,当时还在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攻鼓子”表演。1990年4月,作为艺术专题片《西部之舞》的重点节目在全国播放。四坝攻鼓子还应邀参加了丝绸之路节、全国第四届艺术节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等表演,受褒奖。近年,武威攻鼓子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又融进了更浓的时代特色和现代生活气息,更加富有艺术魅力,被人们誉为“西部鼓魂”。
羊皮扇鼓
扇鼓,源于民间,流传久远。远在旧石器时代,陇上就有了人类生活的足迹。原始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空前繁荣的史前文化。此后,陇右历史上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关中耕作农业的结合部,民族杂居,融汇频繁,扇鼓最早源于土著居民对付生存环境中的野狼兽,后在漫长的岁月河流中渐渐蜕变为人们对抗各种自然灾害和厄运的圣器,远离民间成为神事活动中震慑邪祟之物。多系独舞,偶尔也有群舞。
扇鼓形若扇面,呈椭圆状,是用青草板羊皮鞔在一带柄的铁圈上制作而成,故又称“羊皮扇鼓”。鼓面直径50厘米,柄长约20厘米,柄下有3个倒钩铁圈,呈三角形,每个圈内又各套3个公母小环,暗含三三九连环之意,环尾缀五彩丝穗,鼓键用竹子制成。后来,人们对这一民间歌舞形式进行了挖掘整理,重新设计了鼓点,加入了民乐伴奏。扇鼓的基本鼓点有单点、双点、一花点、半拍击点、小碎子点。所用曲调以民歌、小曲、地方小唱腔为主。主要曲牌有《放风筝》《画扇面》《落子调》《翠屏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