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看云小集(《花园丛书》)
31097200000004

第4章 “舶来”的石印术(2)

当时上海的石印书坊,以点石斋书局的影响为最大。它附属申报馆,由美查(Ernest Major)创办于一八七六年,聘王菊人为买办,初名点石斋书画室,又称为点石斋石印局,设址于偷鸡桥堍,它的印刷所设在泥城桥堍,门市部则设在抛球场。一八七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申报》刊出署名“点石斋主人美查启”的《点石斋印售书籍图画碑帖楹联价目》,写道:“本斋于去年在泰西购得新式石印机器一付,照印各式书画,皆能与元本不爽锱铢,且神采更觉焕发。至照成缩本,尤极精工,舟车携带者既无累坠之虞,且行列井然,不费目力,诚天地间有数之奇事也。”启事之后,还附有印制书籍、图画、碑帖、楹联等价目。可见点石斋不但自组选题印行书籍,也承接外界印件。它先后购置了三架石印全张机,并聘请土山湾印书馆的邱子昂为技师,石印的质量很好,规模也越做越大。最初印的是《圣谕详解》,而获利最巨的则是《康熙字典》,这部书将殿版原本分为三排缩印,牌记有“光绪八年岁在壬午秋月上海点石斋缩印,申报馆申昌书画室发兑”诸语,扉页“康熙字典”四字楷书,四周作云龙纹,正文每字还请毛承基手写篆体。毛承基字华荪,钱塘人,候选通判,工篆书及分隶钟鼎,名重咸同间,当然写得是出色当行的。没想到这部书为点石斋赢得了巨额利润,姚公鹤在一九一七年写的《上海闲话》里说:“闻点石斋石印第一获利之书为《康熙字典》,第一批印四万部,不数月而售罄,第二批印六万部,适某科举子北上会试,道出沪上,每名率购备五六部,以作自用及赠友之需,故又不数月而罄。”一部书的行销数能达十万,在当时出版物中是创纪录的。后来陆续印了《十三经》、《佩文韵府》、《骈字类编》、《渊鉴类函》等。一八八四年,又创办《点石斋画报》,持续十五年,影响辐射全国。至光绪中叶,点石斋已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石印书坊,并在北京、杭州、重庆、苏州、汉口等城市设有二十个批销分店。一九〇七年,它与图书集成局、申昌书局、开明书店合并为集成图书公司。

点石斋既获厚利,书业也就纷纷仿效。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卷二说:“英人所设点石斋,独擅其利者已四五年矣,近则宁人之拜石山房、粤人之同文书局,与之鼎足而三,甚矣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也。”姚公鹤《上海闲话》也说:“书业见获利之巨且易,于是宁人则有拜石山房之七设,粤人则有同文书局之开设,三家鼎足,垄断一时,诚开风气之先者。”

关于拜石山房,《上海出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仅记创设于一八八二年,其他一概未录。《出版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拜石山房”条,多敷衍了几句:“店主为浙江宁波人,从事石印业务,选印之古书底本较精,印刷清晰,定价低廉”,大概确实也是不得其详。当时拜石山房与点石斋、同文书局齐名,鼎足而三,如何会这样寂然无闻,真是一件奇怪的事。

至于同文书局,则由广东人徐润与他的两个从弟合股创办于一八八一年,局址设在虹口,印刷厂则在熙华德路,购石印机十二架,有职工五百人,石印能力超过点石斋,还延聘专门人才钞写书底及校对。张静庐《中国近现代出版史·补编》引录徐润《徐愚斋自叙年谱》记道:“光绪八年,从弟秋畦、宏甫集股创办同文书局,余力赞成,并附股焉。查石印书籍始于英商点石斋,用机器将原书摄影石上,字迹清晰,与原书无毫发爽,缩小放大,悉随人意,心窃慕之。乃集股创办同文书局,建厂购机,搜罗书籍以为样本。旋于京师宝文斋觅得殿板白纸《二十四史》全部、《图书集成》全部,陆续印出,不下数十万本,各种法帖、大小题文府等十数万部,莫不惟妙惟肖,精美绝伦,咸推为石印之冠。迨光绪十七年辛卯,内廷传办石印《图书集成》一百部,即由同文书局承印,壬辰年开办,甲午年全集告竣进呈,从此声誉益隆。惟十馀年后印书既多,压本愈重,知难而退,遂于光绪二十四年停办。”周振鹤先生编《晚清营业书目》(上海书店出版社)录有《上海同文书局石印书画图帖》,其中书籍有《殿本篆文六经四书》、《五经合纂大全》、《殿本康熙字典》、《缩本康熙字典》、《钦定殿本二十四史》、《殿本佩文韵府》、《殿本骈字类编》、《陆操新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佩文斋书画谱》、《中西算学大全》、《殿本全唐诗》、《增像全图三国演义》、《详注聊斋图咏》、《花甲闲谈》以及制艺、试帖等一百二十馀种。当时同文书局以印制精良着名,人称“同文版”,汪康年《汪穰卿笔记》卷七就说:“泰西石印法初传至中国时,粤之徐氏首创同文书局,印精本书籍,机器、药料皆用上品,摄影、上石均甚经意。”辰桥《申江百咏》有一首咏道:“蝇头细字看分明,万卷图书立印成。若使始皇今复出,欲烧顽石亦经营。”注曰:“石印书局以同文馆、点石斋为佳。其法将每页书用药水于石上印过,宛然成书板矣,故虽《图书集成》、《廿四史》、《佩文韵府》等书,亦易开印。”民国年间,中华书局影印《康熙字典》,用的底本就是同文书局石印本,时至如今,还在不断重印。那份《上海同文书局石印书画图帖》上还有一段文字:“本局开设上海虹口,分设二马路横街、京都琉璃厂、四川成都府、重庆府、广东双门底,其馀金陵、浙江、福建、江西、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陕西、河南、山东、山西各省均有分局发兑。”可见它的发行力量是超过一般书坊的。至一八九八年,同文书局“知难而退”而歇业。

还有蜚英馆,《上海出版志》、《出版词典》等均说是李盛铎创办于一八八七年,设址于新马路英租界会审公廨前。一八八七年二月五日《申报》有它即将开业的报道:“石印书籍肇自泰西,自英商美查就沪上开点石斋,见者悉惊奇赞叹。既而宁、粤各商仿效其法,争相开设。而新印各书无不钩心斗角,各炫所长,大都字迹虽细若蚕丝,无不明同犀理。其装潢之古雅,校对之精良,更不待言。诚书城之奇观、文林之盛事也。近又有殷商某君,出资甚钜,向外洋购定印书火轮机十数张,择定英会审署前朝北旧房数十幢,不日兴工重新改造,屋峻墙高,一如西式,额曰蜚英馆。内拟建东西互对楼房若干幢,分设总帐房、会客厅、总校处、绘图处、裱书处、钞书处、画格处、描字处,以及照相房、火轮印机房、印稿房、校书房、磨石处、积书处,堆纸处、装订处,门分户别,井井有条。今已延订各项熟悉之人,预备督率各司,一俟布置完全,即须开办。先印在部要书数种,必须善期尽善,精益求精,驾乎诸家之上。其馀各种秘笈待印者,何止数百部,均须次第付石。其屋已饬匠头绘定图样,限期从速起工,早日完成。行见镜石磨来,眼赏蝇头之字;金钱飞去,汗堆牛背之书矣。嘻,盛矣。”斐英馆印有《资治通鉴》、《三希堂法帖》、《士礼居丛书》、《文选类腋》、《段氏说文》、《还读我书室主人评儿女英雄传》等。值得一说的是,李盛铎是清末民初的藏书大家,字□樵,一字椒微,号木斋,江西九江人,生于一八五九年。一八八九年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京师大学堂总办、驻日大使、内阁侍读学士、驻比利时大臣、顺天府丞、山西布政使,署巡抚。入民国后,任山西民政长、大总统政治顾问、参政院参政、李经羲内阁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参议院议长、国政商榷会会长等,一九二〇年起归隐,一九三七年病卒于天津。当蜚英馆创办时,李盛铎二十九岁,尚未中式,但李滂《麐斋居士年谱》以及其他传记资料,于他创办蜚英馆事未曾提及,但他的木犀轩确有一处称为蜚英馆,专藏铅石影印图籍。他与书坊蜚英馆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还有待研究。

另外,还有一家创办于明万历年间的老字号扫叶山房,它设址苏州阊门内中市大街,主人是洞庭东山席氏。一八八〇年,在上海城内彩衣街中书坊弄设书栈,先后在彩衣街中市设南号,在棋盘街设北号,民国初年又在汉口四官殿设汉号,在松江马路桥设松号。它是在全国很有影响的石印古籍书坊,品种多,质量好,内文多采用连史纸或有光纸,印制也较一般坊本精善。韦力先生辑《中国近代古籍出版发行史料丛刊补编》(线装书局)第二十册影印了两份扫叶山房书目,前一份《扫叶山房书籍目录》,附印了《历朝名人词选》、《两般秋雨盦随笔》、《万首唐人绝句选》三种石印本的样张;后一份《扫叶山房书目》,为“民国六年重订”,共四卷,第一卷“石印精本书目”,就有《汉魏六朝名家集》、《李太白全集》、《杜诗详注》、《五朝诗别裁》、《黄梨洲遗书》、《仿宋本说文解字》、《佩文韵府》、《百子全书》、《寄青霞阁围棋谱大全》、《历代画史汇传》、《清人说荟》、《政府公报分类汇编》等近三百种。这份书目还刊有启事,起首写道:“本号创自明季,迄今三百馀年,先设于苏垣,继分于沪城。迨沪北辟作商埠,又于租界设立支店,今又分设于汉口、松江,通计苏、申南北,及汉、松,只有五家,各省虽名城大埠,并无分出之店。良由海通以来,上海一隅,几为全国之中心点,淹通之儒,博雅之士,与夫豪贾巨商,凡欲购贩书籍者,无不以沪渎为挹注之资。故本号每年销行各书,北至奉吉,南迄闽广,西则滇黔边徼,东则鲁皖浙各省,远而至于东西洋诸名国,邮筒往来,日必数十起,轮轨交驰,寄运灵捷。”这虽说是广告,不无夸饰,但它的影响确实很大,直到五四以后,营业才逐渐萧条。

虽然石印书籍给读者带来阅读、携带和购置的便利,但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有的是因为它改变了传统古籍的价值观,有的是因为它影响了自己熟悉的刻书业。凌泗《莘庐遗集》卷五有《石印书》一首,咏道:“仓圣造字混沌凿,夜闻鬼哭天雨粟,鬼今识字仓圣哭。娲补天台馀海隅,五千年后鬼负趋,利权夺尽乃到书。溯自漆简与竹册,稍避繁重易纸笔,劬钞腕脱头毕白。后唐墨板始益州,自宋迄今穷雕锼,聚珍排比星碁稠。粤焰南来赤舌吐,绛云拉杂梨枣斧,鬼工伺间巧文舞。兰亭玉枕灯影描,缩本作俑始帖妖,变而机械穷秋毫。烂断朝报藩溷纸,五车充斥五都市,长恩愕避蠹饱死。古患书少今患多,安得秦坑一荡磨,祖龙不出可奈何。”对这一新生事物如此深恶痛疾的人,当然也是不多的。即使到了民国年间,像周作人这样的新文化人士,对石印本也还有看法,他在谈到俞平伯石印的《忆》时说:“以我近来的‘车旁军’的见解来讲,我还希望能用木刻才好,倘若现在还有人会刻。石印总是有点浮光掠影,墨色也总是浮薄,好像是一个个地摆在纸上,用手去一摸就要掉下来似的。我对于《忆》也不免觉得这里有点美中不足,虽然比铅印自然要有趣得多了。”(《〈忆〉的装订》)

当时人们认为石印书最大的问题,一是由于贪多求快,容易出错,又不认真校对;二是缩印本字体很小,有伤目力。汪康年就说:“近年石印书盛行,然业此者射利为主,贪缩小则书少易售,遂至小如丝缕,因此伤目者多矣。又印书者多不校对,谬误颠倒,贻害匪轻。余谓国家应定例,凡印书者,书中最小之字,以至四号为止,五六号字并禁不得用。又每书印出,应登报声明,如有错漏,准人知会,即行照改,凡校正脱漏颠倒者,每事酬费若干,校正误字者,每字酬费若干。既定此例,即印书者自不敢忽略。必须依此二例,方许禁他人翻印。又凡石印,必须缩小及割裂,然他书可缩,而有关大小长短之程度者,必不可缩;他书可割裂,而表则不可割裂。今石印书于此二事皆忽略,殊可恨”(《庄谐选录》卷六)。他又举例说:“余见石印《经籍纂诂》有前后倒置之字,石印《说文通训定声》有彼此互易之字,虽近来之着名印书局亦复不免。又如同文书局之石印殿本《二十四史》,照原本印,宜无错误,不意所据殿本本非初印,字多模糊,所延校对之人多非通品,辄以意描改,遂致错误累累。至竹简斋以同文本并两行为一行,则更舛脱不可究诘。外间人不知,犹视同文与殿本无异者,误甚矣。《守山阁丛书》亦依原本,印刷亦精,然竟有因原本脱叶不复搜补,因妄改叶数以欺人者。此亦见吾国之惯于苟且欺骗也。”管斯骏在谈到缩本石印书时说:“所印各种缩本,极为精巧简便,惟字迹过于细小,殊耗精神,盖久视则眼花,若用显微镜,又易于头眩,且难经久,为经书家所不取,是亦美中不足耳。”(《新辑上海彝场景致》卷二《石印书籍》)

不管如何,“舶来”的石印术,自十九世纪中叶起,以上海为中心向全国传播,石印本成为最普及的阅读载体,对普及社会文化、传播西方文明、保存和流通古籍,起了很大作用,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出版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移。直至民国年间,利用石印术影印古籍,仍是最佳的选择,如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就是一个很好的成果,叶德辉《书林馀话》卷下引录了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说〈四部丛刊〉》中的话:“自清末传石印法,中国出版界遂开一新纪元。当时多密行细字之书,只便考试携带,不甚翻印善本。清亡,科举全废,编译新着,都用活版印行。至近年石印始盛,各书肆出石印书甚夥,翻印旧书之风气亦渐盛。于是一时不易得之书,亦得取求如志。而商务印书馆所印之《四部丛刊》,尤有价值。”选择版本后,“并即其原状影印,丝毫不加移易。故原书之面目依然,而误字除原本外,决无增加之虑”。迄至于今,浙江富阳华宝斋仍用石印术影印古籍,印制精工,古气斑斓,亦自可观,这在全国大概也是凤毛麟角了。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