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牛栏的门第三次打开了。当年轻人看到这头公牛的时候,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这头公牛不仅体形短小,而且还非常瘦弱,这正是他想要抓的那种公牛!
当这头公牛向他跑来的时候,他看准时机,猛地一跃就跳到它的身后。他高兴地伸出手,要去抓住牛尾巴,可是,没有抓住。
原来,这头牛竟然没有尾巴!
阅后警言:
当你要等待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在心里抱有这样的幻想:看来机会很多,先不要着急,选择一下吧,挑一个既可赚大钱又不怎么费力的机会再行动,免得日后后悔。这样的想法,可以说很具有典型性,其实这是一种极糟糕的想法,它的危害在于:一是机会不可能是时时存在的,而是稍纵即逝,或是被别人所利用;二是你选机会,机会也选你,即:你认为适合你的机会并不一定会落到你的头上。
只要执着你终究会抓到你想要的东西
哈佛故事
在美国,哈伦德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哈伦德的父亲是印第安那州的农民,在哈伦德5岁时他就去世了。哈伦德14岁从格林伍德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
他在农场干过杂活,他当过电车售票员,但都厌烦而没干长。他16岁时通过谎报年龄当了兵,而军旅生活也让他厌倦无比。好不容易熬到期满后,他去了阿拉巴马州,开了个铁匠铺,不久就倒闭了。
随后哈伦德在南方铁路公司当了机车司炉工。他很喜欢这份工作,以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岁时他娶了妻子,没想到仅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在他得知太太怀孕的那一天,又不幸失去了工作。
有一天,当哈伦德在外找工作时,太太却卷走了他所有的家当出走了。
哈伦德没有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屡屡遭受挫折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在经济大萧条期间,哈伦德卖过保险,也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结果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不久,哈伦德到考宾一家餐馆当了主厨。这下,他想总算能安定下来了,但不幸的是一条新的公路刚好穿过那家餐馆,又不得不再一次离开了。
后来,哈伦德又做过很多事情,但每一件事都是半途而废。
很快哈伦德到了不能在公司里,已不能被聘用的年龄,但直到此时,他从未找到过一个让他安心的工作。
眼看一辈子都过去了,而哈伦德却一无所有。
要不是有一天邮递员给哈伦德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还不会意识到自己老了。
朋友调侃地对他说:“轮到你击球时你都没打中,如今不用再打了。”
是该放弃继续找工作的时候了。但那一天,哈伦德突然像被什么激怒了。面对那张105美元养老金支票,他突然有了一个新的念头:开一家快餐店。
当时哈伦德65岁,但到他88岁高龄时,终于大获成功。
现在,哈伦德开创的事业依然欣欣向荣,他的连锁店遍布全世界,这个店世人皆知——“肯德基”。
阅后警言:
有这样一些人,自从有了工作能力以后就开始找工作,这是一件极正常也正确的举动,这表明一个人有工作意识也具备主动和责任意识。但出发点是好的,可结果不一定就是满意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找工作,可找不到,也可能找到了但不是自己要干的,这样的事情是经常会遇到的,但我们对此应持一个正确的态度,即使要工作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只要你执着,总会有一样适合你,并助你成功。
对敬业的人来说,机遇只是一种提醒
哈佛故事
约翰·奥斯勒爵士是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创始人,但约翰·奥斯勒年轻时可根本就不敢想自己会有这样的成就。上学时他总在担心怎样通过期末考试,毕业后又担心怎样才能找到工作,未来的生活又该是个什么样子,种种忧虑使他不知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这些让他倍感压力。
一次,奥斯勒看到了一本书,书中的一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示,这句话是:“最重要的不是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于是,他开始明白自己应该采取的是行动。从此,奥斯勒不再想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无关的事情,每天都专心致志地处理当天的工作与生活,他认为,为明日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执着,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这一理念使奥斯勒最终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医学家,被英皇册封为爵士,被牛津大学医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在他去世后,人们为奥斯勒写下厚达1466页的传记,以记述他卓越不凡的一生。
无独有偶,爱德华·依文斯是底特律城的成功商人,但在他成功之前,只是一个小生意人,虽然通过做小生意积累了一些资产,可由于银行倒闭,他不但损失了所有财产,还负了债。他为此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吃不下,睡不着,直到卧床不起。
躺在床上,依文斯突然平静下来,他想,我不能这样消沉下去,财产失去了,还可以再赚回来,这样想过之后,他的病竟然开始好起来了。又过了几个礼拜,他竟然能够工作了。依文斯再也不为过去后悔,也不为将来担忧,而是把所有的精力和热诚都放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终于他奇迹般地康复了,而且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现在,如果你乘飞机到格陵兰,一定会降落在依文斯机场——这是为纪念依文斯而命名的飞机场。
阅后警言:
对于一个强者来说,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话,机遇时时就在眼前,你随时就可以定下规划去实施、去行动。如果躺在那里等待着所谓的机遇降临的时候,土把你埋掉半截的时候,你也不会等到机遇,其实,机遇就是一种提醒,提醒你有所觉悟,有所行动。
想干机遇就在你手里
哈佛故事
多年以前,有一位年轻的退伍军人来找戴尔·卡耐基,他知道卡耐基是一位成功教育大师,他想要卡耐基帮他出出主意,让自己能找到一份工作,因为他此时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他还告诉卡耐基,自己没有什么奢求,只希望能养活自己,并且找到一个栖身之所就够了。
在成功学家卡耐基的眼中,每个人都大有可为,只要他有此愿望的话。卡耐基非常清楚,一个人能否成功,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卡耐基问这位年轻人:“你到底是想成为百万富翁?还是只求卑微地过日子?”
年轻人回答:“成为百万富翁?我不是在幻想,我是要填饱肚子,然后再建立个家,先生不要取笑我。”
“我不是在取笑你,”卡耐基说,“我非常认真。你只要运用手头现有的资产,用心去干,赚到几百万元不是幻想,是现实。”
“资产?”他疑惑地问,“我除了穿在身上的衣服之外,什么都没有。”
“其实你是有资产的,只是你没有注意。你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目标,然后开始走向目标。”
从谈话之中,卡耐基逐渐了解到,这个年轻人在从军之前,曾经担任富勒·布拉的机械设备业务员,在部队中他还学得一手好厨艺。也就是说,除了健康的身体,他所拥有的资产还包括烹调手艺及产品销售的技能。他惟一缺少的是积极进取的雄心和对自己固有资源合理利用的能力。
卡耐基和他交谈了两个多小时,渐渐使他从一个只想得到一份工作来糊口的人变成了一个要大干一场成为百万富翁的人,这时,年轻人的思路大开:“我为什么不运用销售技巧,向家庭主妇们推销我的烹调器具呢?”
说干就干,他用手头仅有的钱,买了几件像样的衣服和一套烹调产品,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第一个星期,他卖出了一套烹调器具,赚了50美金。第二个星期他用卖第一套炊具的钱批进了第二套,于是得到了加倍的收入。不久之后,他开始训练业务员,用他的方法帮他销售成套的烹调产品。4年之后,他的年收入就超过了100万。
阅后警言:
事实上,即使是一个在别人来看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在他的身上也都有一两种基本生活技能,只要你合理利用这些技能,并且敢于付诸行动,你就可以从身无分文变为百万富翁,从一文不名到功成名就。这不是幻想,是被许多由此受益而成功了的人用实践所证明了的。
机遇就是新的发现
哈佛故事
少年时的伊利家里很穷,这一是因为他爸爸长期患病,挣钱不多,二是因为他兄弟姐妹多,都给家里添了不少的负担,伊利是家里八个孩子中的老二,他在13岁时就独自外出打工。由于年纪小,没有哪个工厂肯聘用他。打过几年短工后,他找到一个贵族家庭,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女主人让他在厨房里当了一名小杂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杀鸡、杀鱼、拖地、扫厕所,几乎包揽了全部脏活累活。他一天至少要干12个小时,但他仍然感到非常满足。因为他省吃俭用将辛苦赚来的钱攒起来,总算能给贫困的家一点补贴了。
一天半夜,还在睡梦中的伊利就被女主人叫醒了。原来女主人第二天一早要去赴一个约会,她让伊利立即将她的衣服熨一下。因为实在太困了,在熨烫衣服时一不小心将煤油灯打翻,灯里的油滴在了女主人的衣服上。
伊利被吓坏了,他就是打一年工恐怕也买不来那件昂贵的衣服。女主人坚决要求伊利赔偿,办法是伊利要给她白打一年工!伊利沮丧极了,但当他答应给女主人白打一年工后,他也得到了那件衣服。
其实那件衣服只是弄脏了一点而已,如果将它送给母亲穿,她一定会很高兴。但他不敢将这件事告诉母亲,她会很伤心的。于是伊利将那件衣服挂在自己的窗前警示自己别再犯错。
一天,他突然发现那件衣服被煤油浸过的地方的油渍不见了,就连原有的污渍也不见了。经过反复试验,伊利又在煤油里加了一些其他的化学原料,制成了一种洗衣剂来洗衣服,发现洗涤的效果特别的好,超过当时市场上出售的任何一种洗涤剂的效果。
一年后,伊利离开了自己打工的人家,自己开了一间干洗店。在当时,那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家干洗店。
伊利的生意一发而不可收,几年间他便成了让世界瞩目的干洗大王。
阅后警言:
多数的机遇是可望不可求,而且,有一些石破天惊的机遇却是偶然得到的。幸福中常常蕴含着某种可能会带来灾难的因素;而苦难中有时候也会掩埋着希望和光明的种子。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住机会,一切都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