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失败而告终,匈牙利全境解放。11月,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成立。从地狱边缘死里逃生的索罗斯在此次劫难中炼就了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性格,这对索罗斯日后的事业影响巨大。
这年秋天,索罗斯重新回到学校。两年后,17岁的索罗斯几经周折拿到了护照,只身离开了苏联控制的匈牙利,赴英国读书。战争期间索罗斯一家几乎变卖了全部家产,虽然战后国家恢复了和平,但他们的生活却变得十分拮据。初到英国的索罗斯基本上是靠领救济金度日。但是救济金的申请相当严格,后来救济协会中断了对索罗斯的救济,这使得索罗斯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于是,索罗斯被迫一边求学一边在伦敦打工谋生,期间他曾干过餐厅的服务生、农场工人、油漆工。1948年夏,索罗斯在一家农场打工时,为了改善工人的待遇,性格强硬的索罗斯组织了一次罢工,并且取得了胜利。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来说,不仅要背井离乡在外求学,还要靠打工来艰辛度日,生活之清苦可想而知,但性格坚强的索罗斯都挺了过来。
1949年,索罗斯不甘于草根阶层的贫苦生活,决心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报考了伦敦经济学院并顺利被录取。在这座理想的求知殿堂里,勤奋的索罗斯只用两年时间就出色完成了本科的学业。当时,伦敦经济学院云集了欧洲诸多顶尖级大师,学术氛围相当浓厚。各种学术派别的思想在这里相互碰撞:既有主张超越价值判断、将经济学带入实证研究和科学范畴的实证主义创基人莱昂那尔·罗宾斯,也有针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发起猛烈抨击的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卡尔·波普。自由、开放而严谨的学术风格也使得各派观点在索罗斯脑海中反复撞击,激出思维的火花。在索罗斯波澜壮阔的投资生涯中,独到的哲学思维贯穿其始终,并铸就了他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惊人的投资业绩。
大学毕业后,索罗斯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起初,他曾为应聘一家银行而写过很多封自荐信,但最终还是毫无结果。后来,他在一家小银行工作过一段时间,期间由于自身犹太人的关系,他结识了有“欧洲最大银行家”之称的罗斯柴尔德家族里负责投资事务的陶布,并从陶布身上学到了很多金钱游戏的手法。
195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索罗斯在同学的帮忙下,揣着仅有的5000美元以及他的哲学手稿——《意识的负担》离开了英国,来到了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纽约。起初,索罗斯的志向是做一位哲学家或者大学教授,想用《意识的负担》这本书敲开出版社及大学的大门。但事与愿违,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书,也没有大学愿意邀请他去做哲学教授。索罗斯最终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成为哲学家一直是索罗斯没有放弃的梦想。1987年,索罗斯终于如愿以偿出版了凝聚一生心血的哲学巨著《金融炼金术》,详尽阐述了他一生的心历路程和投资哲学。
“上帝在向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在向你打开一扇窗。”遭到了出版社和大学的拒绝的索罗斯从此投身于华尔街的金融事业,开启了一篇辉煌灿烂的人生乐章。
在到达华尔街以后,默默无闻的索罗斯只是在一家规模不大的金融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经纪人。20世纪50年代,保守的美国投资者们还只限于在国内的市场上买卖金融证券,或者是利用国内不同市场间存在的差价做套利买卖,他们对欧洲的证券业务几乎一无所知。随后,索罗斯凭借在英国的阅历以及熟悉欧洲金融市场的优势,成为华尔街屈指可数的能够在纽约和伦敦之间进行证券交易的套利交易商。不久之后,出众的索罗斯被一家大型的金融公司看中,并许以重金做这家公司的套利交易员。1959年,他又转入另一家经营海外业务的公司从事欧洲证券业务。1960年,索罗斯独具慧眼地投资于一家德国保险公司,此后该公司股票价格上涨了3倍,索罗斯从此名声大振。1961年,索罗斯加入美国国籍。1963年,他进入了一家在全美居于领导地位的从事国外证券业务的金融公司,在这里他发挥了会讲法语、德语等欧洲语言的长处,利用其在欧洲金融界广泛的关系网,取得了非凡的业绩。1967年,37岁的索罗斯升任为公司研究部主管。
突出成绩的取得和丰富经验的积累,使索罗斯信心倍增。雄心勃勃的他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有更为宏大的梦想,那就是创建一支完全属于自己支配的投资基金,驰骋商场,让世界为之震颤!
索罗斯的代表作“量子基金”,是20世纪最成功的基金之一。1969年索罗斯的投资基金“双鹰基金”成立,寓意他的基金能够像雄鹰一样奋进。1970年,吉姆·罗杰斯加入索罗斯的投资舰队。双鹰基金的初始资金仅有28万美元,主要从事货币、股票、证券等方面的投资。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在最初的时候就高达35%。1973年,索罗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将“双鹰基金”改名为“索罗斯基金”。
基金公司此后的生意如火如荼,蒸蒸日上。1973年底,双鹰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增长到了1200万美元。之前在1969年基金成立时,索罗斯将大量资金投资到房地产,到1974年转手时,索罗斯净赚100万美元。此外,基金的业务范围也从货币和证券投资进一步扩展到商品期货和证券市场上的杠杆投机。1979年,索罗斯基金的每股净值已经比成立时的每股净值增长了20余倍,基金规模接近18亿美元。
1980年对索罗斯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他在感情和事业上都遭受到了重大的挫折。由于对基金的热爱和偏执,索罗斯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了基金上。据索罗斯本人称:“我和基金融为一体,它因我而生。我和它生活在一起,睡在一起,它是我的情妇。”着迷于投资事业的索罗斯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基金公司,但这种极端的行事方法使得他与妻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化解,与子女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了索罗斯家庭和婚姻的破裂。随后,索罗斯与妻子安娜莉斯·维茨莎克结束了长达23年之久的婚姻生活。同年5月,索罗斯的老搭档罗杰斯离开了基金公司。索罗斯和罗杰斯都是个性很强的人,使得他们彼此互不相容、互不妥协,最终导致了两人的分道扬镳。罗杰斯离开索罗斯基金时候带走了大约1400万美元的资金,占整个索罗斯基金利润的20%。罗杰斯的离开,使索罗斯不仅失去了一个得力而才华横溢的助手,同时也大大削弱了索罗斯基金的资金实力。
尽管在1980年发生了诸多变故,索罗斯基金公司依然业绩卓著。从1969年12月31日到1980年12月31日,索罗斯基金总价值达到了381亿美元,规模增长了近34倍。
1981年,索罗斯基金公司旗下管理的财产规模增长到120亿美元,基金的投资回报率高达300%,创造了一项金融界的奇迹。随着基金规模愈滚愈大,索罗斯把基金公司的名字由“索罗斯基金”改名为“量子基金”,寓意他的基金资产增长速度能像量子裂变一样快速。此后,索罗斯疯狂的赌性显露出来,在世界范围内先后设置了多场金融大赌局,而作为“庄家”的索罗斯带领众多的投机客横行天下,所向披靡。
英镑:被政治“绑架”的高估货币
二战以后,欧洲各国开始重建自己千疮百孔的家园。随着英、法、德世界霸主地位的消失,欧洲各国逐渐意识到,它们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建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为此,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法、德、意、荷、卢、比六国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并于1965年4月8日合并,对外统称“欧洲经济共同体”。随着该组织的不断发展,其成员国也是逐渐增多。
欧共体的核心目标是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保证成员国之间的汇率稳定,所以建立一个货币联盟便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早在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货币联盟进程的开始,该联盟于1958年被“欧洲货币协定”所取代。后来,随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现,欧洲货币一体化被欧洲各国正式提上日程。1965年1月,在欧共体会议上,各国首脑一致同意把建立以统一货币为中心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并分阶段实施。同年12月,欧共体首次提出了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EMU)的构想以及分三阶段完成目标的计划。1970年,卢森堡首相皮埃尔·魏尔纳受欧共体委托,起草欧共体经济货币联盟计划。10月,魏尔纳研究小组交了计划草案,史称《魏尔纳报告》。根据这份报告,“魏尔纳计划”用10年时间并分三个阶段建成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然而由于不断恶化的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造成比较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而魏尔纳计划被迫搁浅。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欧洲创设了著名的“蛇形汇率制度”。在当时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该制度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一直沿用至1979年欧洲汇率机制形成。“蛇形汇率制度”通过采取缩小区域内货币变动幅度的举措,来应对美元危机对欧洲各国经济的损害。1971年出台的《史密斯协议》规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浮动幅度定位为45%。换句话说,欧共体国家内部将保持1123%的波动幅度,而这与美元225%区间浮动相对应,就像是一条直径为225%的“蛇”在225%~45%的区间内蜿蜒前行,所以被成为“蛇形汇率制度”。
1972年4月,欧共体通过签订欧洲共同波幅协议,将成员国汇率波动幅度由先前的45%缩小至225%,并规定,如果六国中任何一个国家货币波幅超过225%,那么其他五国央行将采取一致行动,帮助该国保持汇率的稳定。
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国纷纷开始采用自由浮动的汇率机制,而欧共体国家转而实行共同浮动汇率机制,即成员国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并与美元之间保持浮动汇率制,因此被称为“水中之蛇汇率制”。4月,欧共体成员国又成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MCF),其职责主要是支持成员国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活动,促进汇率的稳定,管理成员国央行间的信贷以及集中成员国的外汇储备等。随后,该组织逐步发展成为各成员国间的划拨结算中心。然而,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压力,相继有成员国退出该机制,如法国就曾于1974年和1975年两次退出。
随后,欧共体开始寻求新的汇率机制。经过1977~1978年两年时间的商讨,欧共体国家就建立欧洲货币体系达成协议,并于1979年3月13日正式成立欧洲货币体系,该体系同时创造了欧洲货币单位ECU——一种区域性“一篮子”货币,其价值由构成货币“篮子”的货币加权而成。欧洲货币汇率机制是建立在ECU的基础上,各成员国规定本币与ECU的比价,并以此来确定成员国彼此之间的货币汇率。此外,协议还规定,各国汇率在规定的225%的局域内上下浮动,否则就会遭到成员国的集体抵制。随着欧共体成员国的不断增加,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国家也不断增多,汇率的波动浮动也相对放宽一些了,例如1990年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英国,其汇率波动浮动就达到6%。
1992年2月7月,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特,欧共体十二国首脑就欧洲政治、经济和货币同盟的深化问题达成协议,正式签订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纲领性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马约》要求采取渐进和平行的方式实现欧共体各国货币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在欧洲建立一个负责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并发行统一的欧洲货币。《马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的一次突破性的进展,它表明欧共体将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因此,《马约》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根据这份条约,欧共体成员国将分三个阶段完成货币统一:第一阶段为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底,主要任务是强化欧洲汇率机制,实现欧共体内部资本的自由流通,统一货币市场;第二阶段为1994年1月至1996年底,主要任务是建立欧洲货币局,协调欧共体各国的货币政策,为建立欧洲统一货币做准备;第三阶段为1997年至1999年,主要任务是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并把欧洲货币局升格欧洲中央银行,为欧盟各国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
《马约》设想了一种货币联盟,但进入这一联盟的门槛是相当高的,即使今天看来,这些标准也是相当难以达到的:成员国的通胀率不得高于入盟前一年的三个通胀率最低国平均数的15%;各成员国都必须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并且把降低财政赤字作为目标;各成员国必须将国债/GDP占比保持在60%以下;各国政府必须表明它们有能力使汇率波动在两年内不得突破规定的狭窄幅度,并且不得对其他任何一国的货币贬值;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长期利率(以长期国债或类似的债券利率来衡量)在入盟前必须与运行最好的成员国相差不超过2%。
《马约》的签订,显示了欧共体试图通过建立一种单一货币来对抗美元的强烈愿望,但这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所有欧洲国家必须一致行动,在经济政策上密切合作,并为了维护欧盟的团结,在必要时候牺牲国家的利益。这一点对于当时的欧共体国家是不现实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而更为重要的是,国家间的利益难以协调一致,导致各国的货币政策很难保持统一,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以牺牲本国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整个欧洲汇率机制的稳定,即使当时欧共体的领袖——德国也不例外。正是由于这个缺陷的存在,一旦构成欧洲汇率体系的某一“链条”出现松动,投机者就会趁虚而入,对这些松动的“链条”发起进攻,其他国际游资也会闻风而动,集中力量攻击薄弱环节,直到整个汇率机制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