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八三昧初门第四十七
百八之数既多非可具列于后
次十喻而辩百八三昧者。菩萨若善以十喻。开晓其心。则所修十八空观。自然明了。以是空慧。照诸禅定。种种法门。无染无著。则能出生诸菩萨百八三昧。诸佛三昧不动等。百则有二十。如是乃至无量三昧。于诸三昧。游戏自在。是诸三昧。不可思议。不与二乘之。所共也。今此百八。乃至无量。通名三昧者。三昧名通。犹同前翻释。但首楞严等。百八境界。体用微妙深广。故次而辩之。今于百八中。略出初三后一。以成次第章门百八等名相既多。岂可具辩。若欲遍知。当寻大智度论
一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者。首楞严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也。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故。名健相三昧也
二宝印三昧 宝印三昧者。能印诸三昧。于诸宝中。法宝是实。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如佛语比丘。为汝说法所谓法印。法即是实。印即是解脱门。若三藏教门。以三法为法印。若摩诃衍教门。但有诸法实相一法印。与实相般若。相应三昧。名为宝印三昧也
三师子游步三昧。师子游步三昧者。菩萨得是三昧。于一切三昧中。出入迟速。皆得自在。譬如众兽戏时。若见师子。率皆怖摄。师子戏时。于诸群兽。强者则杀。伏者则放。菩萨亦如是。得是三昧。于诸外道。强者破之。信者度之。故名师子游步三昧。下一百四三昧。亦应如是。具出大智度论。若欲知之。自当寻彼论
一百八离着虚空不染三昧 离着虚空不染三昧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观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如虚空。无物可喻。钝根菩萨。着此虚空。得此三昧。故离着虚空等诸法。亦不染着。是三昧如没在泥中。有人挽出。锁脚为奴。有三昧离着虚空而复着。此三昧亦如是。今是三昧能离着虚空。亦自离着。故名离着虚空不染三昧也。如是诸佛菩萨。无量不可思议诸三昧。是中应具列其名目。略释其相。是事云云。广出余法门也
五百陀罗尼初门第四十八
五百之数既多非可具列于第下也
次诸三昧而辩陀罗尼门者。若依论解三昧。但是心相应法陀罗尼。或心相应。或不相应。故异于三昧。若法华所明。普现色身三昧。犹是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以三昧陀罗尼。既是相成之法。故次而辩之。此五百通名陀罗尼者。陀罗尼是西土之言。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言能持者。集种种善法。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根生。能遮不令起。故云能遮。又翻为总持。随有若名若义。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总持。今此五百。并有持遮总持之义。故通名陀罗尼。陀罗尼者。略说则有五百。广明则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悉是菩萨诸佛所得法门。名义皆不与二乘人共也。今依大智度论。略辩三陀罗尼。以成次第章门五百之数。名义既多。岂可具辩
一闻持陀罗尼 得此陀罗尼者。一切语言诸法耳所闻者。皆不忘失。所谓十方诸佛。及弟子众。有所演说。一时能闻。忆持不忘。故名闻持陀罗尼。即是名持
二分别陀罗尼 得是陀罗尼。诸众生诸法。大小好恶。分别悉知。故分别陀罗尼。即是义持
三入音声陀罗尼 得此陀罗尼者。闻一切语言音声。不喜不嗔。一切众生。如恒沙等劫寿。恶言骂詈。心不增恨。一切众生。如恒沙等劫。赞叹供养。其心不动不喜不着。是为入音声陀罗尼。即是行持也。复有寂灭陀罗尼。无边陀罗尼。威德陀罗尼。随地观陀罗尼。华严陀罗尼。虚空藏陀罗尼。海藏陀罗尼。分别诸陀罗尼。明诸法义陀罗尼。如是等略说乃至五百陀罗尼。广明则无量陀罗尼
四摄初门第四十九
一布施 二爱语 三利行 四同事
次诸陀罗尼而辩四摄者。菩萨若内具诸三昧陀罗尼。自行既充。必须外引含识。同己所行之道。然大士利物广济。莫若四无量心。与四摄法。但四无量心。名目既已先辩。岂繁重出。四摄善巧接引之要。故次而明之。此四通言摄者。众生情所爱者。即是此之四法。若大士用此四法。同情接引。则物之所归焉。若众生依附。方乃导以大乘正道。而度脱之。故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
一布施摄 菩萨以无所舍心。行于二种布施。能摄众生。一者财施。二者法施。若为乐财众生。即以财施。而摄取之。若以乐法众生。即以法施。而摄取之。以此二施。能利益一切众生。既蒙恩利。因是生亲爱心。而随受道。得住真理。故名檀布施摄也。二者施相。略如前檀波罗蜜中分别
二爱语摄 菩萨若以善软之言。随顺一切根情。安慰开喻。则一切众生之所乐闻。因是生亲爱心。依附菩萨。而随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
三利行摄 菩萨随起身口意行。能令一切。各沾利益。众生既蒙胜利。以欣所得利故。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真理。故名利行摄
四同事摄 菩萨用法眼。明见众生根缘。故一切随有同欣之者。即分形散影。普和其光。同彼事业。各使沾益。既巧同其事。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涅槃。故同事益物。名为摄也
六和敬初门第五十
一同戒 二同见 三同行 四身慈 五口慈 六意慈
次四摄而辩六和敬者。菩萨既能善用四种同情之法。摄得众生为成就。故必须久处。若不和同爱敬。则两不和合。不得尽成般若。是为魔事。若善用六和。则与一切冥同。必得善始令终。则能安立一切于菩提大道。故次四摄而明之也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名和敬
一同戒和敬 菩萨通达实相。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理。以戒方便。巧同一切。持诸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不断不常。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戒为和敬
二同见和敬 菩萨通达实相。不得诸法。不知不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方便巧同一切。种种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分别。增进开解。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见为和敬
三同行和敬 菩萨通达实相。无念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方便巧同一切。修种种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渐积功德。皆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行为和敬
四身慈和敬 菩萨住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与一切乐。故身与九道和同。亦知前得乐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定当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说身慈为和敬
五口慈和敬 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普出一切音声语言。与一切乐。故口与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乐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定当得无上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口慈为和敬
六意慈和敬 菩萨 心常在无缘慈三昧。以修于意。慈善根力。能不起慈定。现诸心意。与众生乐。故意与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乐众生。悉有佛性。如来藏理。未来必定当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说意慈为和敬
八种变化初门第五十一
一能作小 二能作大 三能作轻 四能作自在 五能有主 六能远到 七能动地 八随意所作
次六和敬而辩八种变化者。菩萨善住和敬之法。则与一切。犹如水乳。众生心既亲爱。故易可化度。若欲生物希有之信。必须现大神通。大神通者。即六通也。六通名目。并已前列。今不重出。但八种变化。自在之用。利物功深。二乘所不能测。故次和敬而辩之也。此八种通名变化者。变化之名一往既与前十四是同。无劳重释。而八种力用自在巧妙。非二乘所得。是以别出。故大涅槃经中以此八法。释于我义
一能作小 以变化力。能自作己之小身。亦化作他之小身。或化作世界所有小物。乃至皆如微尘。是为能作小
二能作大 以变化力。自化作己之大身。亦化作他之大身。或化作世界所有大物。乃至满虚空。是为能作大
三能作轻 以变化力。能自轻己身。亦轻他身。或轻世界及所有。乃至令如鸿毛。是为能作轻
四能作自在 以变化力。能以大为小。以小为大。以长为短。以短为长。如是等种种中。能作自在也
五能有主 以变化力。能化为大人。心无所下。降伏一切。摄受一切。于一切众生。而得自在。故名为有主
六能远到 以变化力。故能远到有四种。一飞行远到。二此没彼出。三移远令近。不往而到。四一念遍到十方。是为远到
七能动地 以变化力。能令大地六种震动。及十八种震动。故名能动
八随意所欲尽能得 以变化力。能得一身能作多身。多身能作一身。石壁皆过。履水蹈虚。手扪日月。能转四大。地作水。水作地。火作风。风作火。石作金。金作石。是为随意所欲尽能得。若涅槃明八自在。虽小异而大同耳
四无碍辩初门第五十二
一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 三辞无碍智 四乐说无碍智
次八变化而辩四无碍智者。菩萨若能现种种神通变化。则一切见者。无不信伏。众生既起敬信。若欲阐扬大道。必须无碍辩才。故次八种变化。以明四无碍智。此四通名无碍智者。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捷疾。分别了了。通达无滞。故通名无碍智也
一义无碍智 知诸法义。了了通达无滞。是名义无碍智。又能知一切义。皆入实相义。亦名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 法名一切义。名字为知一切义。故智慧通达。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又能以是法无碍智。分别三乘。而不坏法性。于所说名字语言中。无著无滞。亦是法无碍智也
三辞无碍智 以语言说名字义。种种庄严。言语随其所应。能令得解。所谓一切众生。殊方异语。若一语二语。多语略语。广语。女语。男语。过去未来现在语。如是等语言。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碍。一切闻者。悉解其言说。是为辞无碍智
四乐说无碍智 菩萨于一字中。能说一切字。一语中能说一切语。一法中能说一切法。于所说法。皆是真实。皆随可度者。而有所益。所谓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随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佉。而为说之。善赴机缘。言方无滞。闻者无厌足。菩萨以乐说辩力能住世。半劫一劫。乃至无量劫。辩说无尽。广利益一切。无有一句差机之过。故名乐说无碍智也
十力初门第五十三
一是处非处力 二业力 三定力 四根力 五欲力 六性力 七至处道力 八宿命力 九天眼力 十漏尽力
次四无碍智而辩十力者。上之所明。多是菩萨所得。自行化他之法。今欲明诸佛所得。自行化他法门。故次明十力不共等法也。此十通名力者。即诸佛所得。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大菩萨亦分得此智力。但比佛小劣故没不受名
一是处非处力 佛知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定相。从是因缘。生如是果报。从是因缘。不生如是果报。如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恶业尚不得世间乐。何况出世间乐。恶行生天。无有是处。恶行尚不能得生天。何况涅槃。五盖覆心散乱。虽修七觉。而得涅槃。无有是处。五盖覆心。虽修七觉。尚不能得声闻道。心无覆盖。佛道可得。况声闻道。如是等种种。是处不是处。佛悉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是初力也
二业智力 佛知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业诸受。知造业处。知因缘。知果报。皆悉遍知。无能坏无能胜。二力也
三定力 佛知一切诸禅解脱三昧定。垢净分别相。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三力也
四根力 佛知他众生诸根上下相。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四力也
五欲力 佛知他众生种种欲。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五力也
六性力 佛知世间种种无数性。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六力也
七至处道力 佛知一切道至处相。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七力也
八宿命力 佛知种种宿命共相共因缘。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劫初尽。我在彼众生中。如是姓名。饮食苦乐。寿命长短。彼中死是间生。是间死还生是间。此间生名姓饮食苦乐寿命长短亦如是。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八力也
九天眼力 佛天眼净过诸人眼。见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若大若小。若堕恶道。若生善道。如是业因缘受报。是诸众生恶身口意成就。谤毁圣人邪见业成就。是因缘故。身坏死时。入恶道生地狱中。是诸众生。善身口意业成就不谤圣人正见正业成就。是因缘故。身坏死时。入善道生天上。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九力也
十漏尽力 佛诸漏尽故。无漏心解脱。无漏智慧解脱。现在法中。自识知我生已尽。持戒已立。不作后有。尽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十力也
四无所畏初门第五十四
一一切智无所畏 二漏尽无所畏 三说障道无所畏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次十力而辩四无所畏者。诸佛十力之智内充。明了决定。故对外缘而无恐也。故次十力辩之。意在易见。此四通名无所畏者。于八众中。广说自他智断。既决定无失。则无微致恐惧之相。故称无所畏
一一切智无所畏 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一无所畏也
二漏尽无所畏 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二无所畏
三说障道无所畏 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三无所畏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佛作诚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随是行能尽诸苦。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间。不能尽苦。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四无所畏也
十八不共法初门第五十五
一身无失 二口无失 三念无失 四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已舍 七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 十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次四无所畏而辩十八不共法者。诸佛十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故所有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世共。欲简异一切凡圣所得。是以次而明之。此十八通名不共者。极地之法。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故云不共也
一身无失 佛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于身。此诸功德满足故。诸罪根本拔故。所谓一切不善。五住烦恼。及习气俱尽也。一切身业。随智慧行。故身无畏
二口无失 无失因缘类。如身无失中说也
三念无失 佛四念处心。长夜善修故。善修诸深禅定心不散乱故。善断欲爱及法爱故。于诸法中。心无著故。得第一安隐处故。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故念无失
四无异想 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近异想。平等普度。心无简择。如日出普照万物是为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 佛心一切细微乱尽离。常在禅定故。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已舍 佛于一切法。悉皆照知方舍。无有一法不经心知而舍者。故名无不知已舍
七欲无减 佛知善法恩故。虽具众善。而常欲习诸善法。欲度一切故欲无减心无厌足故欲无减。譬如转轮王马宝。虽复一日周行四天下。遍意游不足
八精进无减 佛身心二种精进满足。常度一切。未曾休息。故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 佛于三世诸佛法。一切智慧相应故满。足无减故名。念无减
十慧无减 佛得一切智慧。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成就圆极故。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 佛具二种解脱。故名解脱无减。何等为二。一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也。二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都尽无余也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了了分明。故名解脱知见无减。所谓有为解脱。无为解脱。时解脱。不时解脱。慧解脱。俱解脱。不坏解脱。八解脱。不思议解脱。无碍解脱等。分别诸解脱相牢固。是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佛先知。然后随知起一切身业。故有所现处。无非佛事。利益一切。故名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类如身业中分别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类如身业中分别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佛智慧照知过去世。尽过去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也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佛智慧照未来世。尽未来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也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佛智慧照现在世尽现在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也
大慈大悲初门第五十六
一大慈 二大悲
次十八不共法而辩大慈大悲者。诸佛得十八不共法等法。常在大慈悲住故。慈善根力。普熏三业。于十方世界普现而作佛事。利益一切。故次而辩之。释慈悲之名。虽同四无量中。而体殊别。非可为类。故至极果。方得受于大名也
一大慈 佛住大慈心中。以大慈善根力故。能实与一切众生世间乐及出世间乐。故云慈能与乐。若四无量中慈。虽心念与乐。而众生实未得乐。故不名大也。有二种与乐。一住大慈三昧。慈力冥熏。随所应得乐众生。各得安乐。二慈三昧力。普现三业。随有应得乐众生见闻知者。各获安乐。故名大慈。即是如意珠王身也
二大悲 佛住大悲心中。以大悲善根力故。能实拔一切众生世间苦。分段生死苦。及变易生死苦。故云悲能拔苦前四无量中悲。虽心念救苦。而众生实未得脱苦。不名大悲也。有二种拔苦。意同慈中分别。但有拔苦之异。故名大即是药树王身也
三十二相初门第五十七
三十二相名目既多非可具列第下
次大慈大悲而辩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八音。三念处等四科者。至论法身虚寂。岂有形声心识之可见闻知乎。但以慈悲之力随有应见清净三业之机。而得乐免苦者。即便为现端严相好。及妙音声平等三念。与乐拔苦之缘。故次慈悲而辩相好八音三念处也。今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
一足下安平如奁底 二足下千辐轮相 三手足指长胜余人 四手足柔软胜余身分 五手足指合缦网胜余人 六足跟具足满好 七足趺高好根相称 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纤好 九立手摩膝 十阴藏相如马王 十一身纵广等 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软 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软右旋 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 十六皮肤薄细滑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满 十八两腋下满 十九身上如师子 二十身端直 二十一肩圆好 二十二四十齿具足 二十三齿白净齐密而根深 二十四四牙最白而大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 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发际 二十八梵音深远如伽陵频伽声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 三十眼睫如牛王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如兜罗绵 三十二顶肉髻成
八十种好初门第五十八
八十种好名目既多非可具列第下
次三十二相而辩八十种好者。相好乃同。是色法皆为庄严。显发佛身。但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故次相而辩好也。通云好者可爱乐也。以八十种好庄严身。故天人一切之所爱乐。故云好也。即是以慈修身故。有此清净相好之身业也
一无见顶相 二鼻高好孔不现 三眉如初月绀琉璃色 四耳轮辐相埵成 五身坚实如那罗延 六骨际如钩锁 七身一时回如象王 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现 九爪如赤铜色薄而细泽 十膝骨坚着圆好 十一身清洁 十二身柔软 十三身不曲 十四指长纤圆 十五指文藏覆 十六脉深不现 十七踝不现 十八身润泽 十九身自持不逶迤 二十身满足 二十一容仪备足 二十二容仪满足 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 二十四威振一切 二十五一切乐观 二十六面不长大 二十七正容貌不挠色 二十八面具满足 二十九唇如频婆果色 三十言音深远 三十一脐深圆好 三十二毛右旋 三十三手足满 三十四手足如意 三十五手文明直 三十六手文长 三十七手文不断 三十八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 三十九面广姝好 四十面净满如月 四十一随众生意和悦与语 四十二毛孔出香气 四十三口出无上香 四十四仪容如师子 四十五进止如象王 四十六行法如鹅王 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 四十八一切声分具足 四十九四牙白利 五十舌色赤 五十一舌薄 五十二毛红色 五十三毛软净 五十四广长眼 五十五孔门相具 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色 五十七脐不出 五十八腹不现 五十九细腹 六十身不倾动 六十一身持重 六十二其身大 六十三身长 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 六十五四边光各一丈长 六十六光照身而行 六十七等视众生 六十八不轻众生 六十九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 七十说法不着 七十一随众生语言而说法 七十二发音报众声 七十三次第有因缘说法 七十四一切众生不能尽观相 七十五观无厌足 七十六发长好 七十七发不乱 七十八发旋好 七十九发色青珠 八十手足有德相(坐禅三昧经云胸有德字手足有吉字)
八音初门第五十九
一极好 二柔软 三和适 四尊慧 五不女 六不误 七深远 八不竭
次相好而辩八音者。若佛以相好端严。发见者之善心。音声理当清妙。起闻者之信敬。故次相好而明八音也。此八通云音者。诠理之声。谓之为音。佛所出声。凡有诠辩。言辞清雅。闻者无厌。听之无足。能为一切。作与乐拔苦因缘。莫若闻声之益。即是以慈修口。故有八音清净之口业
一极好音 一切诸天贤圣。虽各有好音好之未极。佛报圆极。故出音声清雅。能令闻者无厌。皆入好道。好中之最好。故名极好音也
二柔软音 佛德慈善故。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听之无足。皆舍刚强之心。自然入律行。故名柔软音
三和适音 佛居中道之理。巧解从容。故所出音声。调和中适。能令闻者。心皆和融。因声会理。故名和适音
四尊慧音 佛德尊高。慧心明彻。故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解慧开明。故名尊慧音
五不女音 佛住首楞严定。常有世雄之德。久已离于雌软之心。故所出言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名不女音
六不误音 佛智圆明。照了无谬。故所出音声。诠论无失。能令闻者。各获正见。离于九十五种之邪非。故名不误音
七深远音 佛智照穷。如如实际之底。行位高极。故所出音声。从脐而起。彻至十方。令近闻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之理。梵行高远。故名深远音也
八不竭音 如来极果。愿行无尽。是以住于无尽法藏。故出音声。滔滔无尽。其响不竭。能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遗。至成无尽常住之果。故名不竭音也
三念处初门第六十
一不一心听法不以为忧去 二一心听者不以为喜 三常行舍心行
次八音而辩三念处者。既八音为物开演正法。听者善恶不同。必有信毁违顺之别。若无三念之德。岂能心地坦若虚空。泯无忧喜之相。故次八音而辩三念处也。此三通名念处者。慧心能缘。名之为念。平等之理。不增不减。谓之为处。佛以慧心。缘于平等不增不减之理。是以违顺学者。心无忧喜之相。故三通名念处。即是以慈修意。能现平等清净之意业也
一不一心听法不以为忧 佛智了达不一心听法之人。******界中。减退相毕竟不可得。故无忧相也
二听者一心不以为喜 佛智了达听者******界中。增进相毕竟不可得。故无喜相也
三常行舍心 佛智了达。一切众生。即大涅槃。不可复灭。故于一切言说。利益众生中。常行舍心也。故金刚般若经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