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抵御刘备,有的将军是孙策时的旧将,有的是皇族贵戚,人人都骄傲自负,不服从陆逊的命令。陆逊手抚剑柄说:“刘备天下闻名,连曹操也畏忌他,现在他就在我们的边境,这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各位都蒙受国家的恩德,应该和睦相处,共同消灭这个敌人,以报答你们所受的恩典和所负的重任。但是你们不服从指挥,这可不应该呀!我虽然是一名书生,但却是主上任命的。主上之所以委屈你们,让你们听我的指挥,就是因为我还有一些长处,能够忍辱负重的缘故。你们各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怎么可以推辞不干哩!军队有军令,是不能违犯的。”因为计谋大多出自陆逊,众将这才心服了,孙权听说了这种情况,对陆逊说:“你当初为什么不向我报告众将不听指挥的事情呢?”陆逊回答说:“我受的恩德深重,担负的责任大大超过了我的能力。再说这些将领有的可以为心腹,有的可以为战将,有的是有功之臣,都是与主上共同奠定大业的人。我虽然才劣性懦,但私下也仰慕蔺相如、寇恂对人的忍让精神,团结一致来完成国家的大事。”孙权大笑,称赞他做得好,加任为辅国将军,兼荆州牧,同时改封他为江陵侯。
刘备住进白帝城后,徐盛、潘璋、宋谦等都竞相上表说刘备必定可以擒获,请求再次进攻。孙权就这件事问陆逊,陆逊和朱然、骆统认为,曹丕大量调集军队,对外假托帮助吴国讨伐刘备,实际包藏祸心,为了慎重起见+决定撤军。不久,魏军果然出动,吴国三面受敌。
不久,刘备病死,儿子刘禅继位,诸葛亮执掌国政,同孙权联合和好。当时所该做的事,孙权总是让陆逊告诉诸葛亮,并刻了自己的印鉴,放在陆逊那里。孙权每次给刘禅、诸葛亮写信都必须让陆逊看过,如果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就叫他修改定稿,用孙权的印鉴封好发出。
黄武七年(228),孙权令鄱阳太守周鲂诱骗魏国大司马曹休,曹休果然兴兵进入皖县。孙权于是召见陆逊,假授黄钺,任命他为大都督,迎击曹休。曹休这时才发觉上当受骗,并为此感到羞耻,但依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就同吴军交战。陆逊亲自率领主力,命令朱桓、全琮为左右两翼,三路同时推进,果敢击冲了曹休的伏兵,趁势将他们赶跑,并追击溃逃的魏军,一直打到夹石,斩杀俘获了一万多人,车马骡驴拉的车上万辆,军需器械全部缴获。曹休回到魏国,背生毒疮而死。吴军整顿部队经过武昌,孙权命令侍从用御盖遮覆让陆逊进出殿门,凡是赏赐给陆逊的,都是皇帝专门使用的上等珍品,这种荣耀当时没有人能同陆逊相比的。然后送陆逊回西陵。
黄龙元年(229),孙权任命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同年,孙权向东巡狩建业,将太子、皇子和尚书九官留在武昌,征召逊辅佐太子,并掌管荆州及豫章、鄱阳、庐陵三郡,管理并临督军务国事。当时,建昌侯孙虑在住所的堂前修造斗鸭栏。用了很多小技巧,陆逊严肃地说:“君侯您应当认真地阅读经典使自己更新受益,弄这些干什么?”孙虑立即拆掉了斗鸭栏,射声校尉孙松在众公子中最受孙权的喜爱,但带兵时玩忽职守,军纪松弛,陆逊当着他的面对他的主吏处以髡刑。南阳谢景同意刘虞先刑后礼的言论,陆逊喝斥谢景说:“礼高于刑已经很久了,刘虞以小人之言违背先圣的教导,那都是不对的,你如今侍从太子,应该遵循仁义以彰明善言,像这样的话是不应该说的。”
陆逊身虽在京师之外,但一心想着国家,上疏陈述时事说:“我认为现在的法令过于恶峻,下面违犯的人很多。近年来,将领、官吏犯罪,虽然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不谨慎而受到责罚,但天下尚未统一,您应当谋划进取,对小罪该施恩宽免,以安定臣民的情绪。况且当务之急事一天比一天多,用人应该以贤能为首要条件,除非是本质上邪恶污秽,有难以容忍的过错,否则还是应提拔任用,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效力。这是圣明的君王忘过失、记功劳,以成就王业的做法。从前汉高祖不计较陈平的过失,采纳他出奇制胜的计谋,终于为朝廷建立了奇勋,功绩流传千古。峻法严刑不是帝王盛业的标志;只有处罚而没有宽恕,也不是安抚远方的办法。
孙权打算派部分军队去攻取夷州和朱崖,都事先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上疏说:“我认为,天下尚未平定,需要爱护民力才行。如今因战事,原有的士兵不断减少,您急得睡不着,吃不下饭。现在又想要大老远地去谋取夷州,来成就大事。我反复地思考,没看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万里奔袭去攻取一个地方,难以预测会出现什么情况;士兵水土不服,一定会招致疾疫。如果驱遣现有的士兵去那不毛之地,结果是想要受益,却反而受损,想要得利反而受害。再说珠崖的地势十分陡峭,百姓像禽兽一样的愚昧野蛮,得到那样的百姓也不能成就事业,没有那样的兵员也不会减损部众。如今江东现有的兵力,已经足够图取大事了,只是应该积蓄力量然后再行动。当初桓王草创基业,兵力不到一旅,却开创了大业。陛下承受天命,开拓平定了江南。我听说治乱讨逆,要靠军队来威慑;农桑衣食,是老百姓的本业。而现在战争尚未停止,百姓还在挨冻受饿。我认为应该养育士民,宽缓百姓的租赋,使战士们能同心同德,用道义来鼓舞他们的勇气,那样中原就可以平定,天下也会归于一统了。”孙权最终还是出征夷州,结果得不偿失。
等到公孙渊背弃盟约,孙权又打算前去征讨,陆逊上疏说:“公孙渊凭借着险阻巩固的地势,扣留我们大国的使节,又不进献名马,实在是可气可恨。蛮夷扰乱中原,还没受到君王德化的渲染,逃藏在荒远的地区,抗拒帝王之师,以至使得陛下勃然震怒,想要亲率万乘之师泛舟渡海,却没有考虑这样做而带来的危险,去涉足则后果不可测。当今天下纷扰如云,群雄相争似虎,英豪踊跃,互相敌视。陛下凭借神武的资质,承受天命,在乌林大破曹操,在西陵击败刘备,在荆州擒获关羽,这三个敌人都是当今的英雄豪杰,您都挫折了他们的锐气。您圣明的教化安抚,所到之处远近的百姓都乐于归服,现在正承担荡平华夏,使天下统归大道的重任。现在您忍不下一时之气,爆发雷霆之怒,违反贵人不接近危险之地的戒条,降低自己国君的身份,这是我所疑惑不解的。我听说志在远方的人,不会半途停步;谋取天下的人,不会计较小事以损害大业。强敌正在边境,远方的百姓还未臣服,陛下乘船远征,必然会被外敌抓住可乘之机。等危机到来才知忧虑,那就后悔莫及了。假若有了大业成功的时机,公孙渊不用征讨也自然会归附。如今您连远在辽东的部众和马匹都舍不得,为什么偏偏对要抛弃江东万无一失的本业,却不觉得可惜呢?请您留下大军,以威慑主要敌人,早日平定中原,让光耀流传后世。”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
嘉禾五年(236),孙权北上征讨曹魏,派陆逊和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派亲信韩扁带着奏章去向孙权报告情况,回来时在沔中同敌军遭遇,敌军在巡逻中抓获了韩扁,诸葛瑾听说这件事后十分害怕,写信给陆逊说:“主上已经返回,可敌人却抓到了韩扁,详细了解了我军的虚实。而且江水干涸,我们应该赶快撤军。”陆逊没有答复他,还在催人种蔓菁和豆子,像往常一样同众将下棋、射箭。诸葛瑾说:“伯言足智多谋,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他亲自来见陆逊,陆逊说:“敌人知道主上已经回去,他们没什么可担忧了,可以聚集全部力量来对付我们了。再说我军已经把守着要害地方,若手下的将领士兵思想稳定,我们都应该用自己的镇定来安定他们的情绪,采取应变的策略,然后再撤出营垒。如果现在就表现出退兵的意图,敌人会认为我们是害怕,就会趁势前来逼攻,要是那种情势,我们必败无疑。”于是,他私下和诸葛瑾定下计策,命令诸葛瑾统率舟船,陆逊则出动全部兵马,向襄阳城进发。敌军素来畏惧陆逊,急忙撤军回城里。诸葛瑾就率领船只撤出,陆逊则从容地整理好队伍,虚张声势,步行向船靠拢,敌军果然不敢进攻。部队到了白围,陆逊借口要停下来打猎,却在暗中派将军周峻、张梁等袭击魏国江夏郡的新市、安陆、石阳。石阳当时市场兴旺,周峻等忽然杀到,人们都丢下财物进城躲避。城门堵塞得关不住,敌军就砍杀自己的百姓,这才关上城门。被吴军斩首俘获的魏军士兵,共有一千多人。对那些俘虏,陆逊都给以保护,不让士兵们去干扰侮辱,带着家属来的,还让他们前去照料。对于那些失去妻子儿子的就供给他们衣服衣粮,厚加慰劳,然后发送他们回去。不断有被感动而仰慕的,他们互相结伴归服。陆逊倾尽财帛,周济照料,并安抚他们。
魏国江夏太守逮式兼管军队,常常危害边境,而且和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素来不和。陆逊听到这个情况,就伪造给逮式回信说:“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与文休长期不和,结有仇怨,势不两立,打算前来归附,我立即把它作为密件呈送主上并上表奏闻,我已集结部队准备迎接你。这件事必须隐密,迅速慎重地进行,你再将决定的日期告诉我。”吴军把这封信放在边界上,逮式的士兵拾到后拿给逮式看,逮式惶恐畏惧。于是自己送妻子儿子回洛阳当人质。从此吏士不再亲附他,最终被免职罢官。
嘉禾六年(237),中郎将周祗请求在鄱阳郡召募士兵,此事定下后询问陆逊。陆逊认为这个郡的百姓容易骚动难于安定,不可召募,怕因此造成贼寇。而周祗坚持陈述要采取召募的做法,郡里的百姓吴遽等果然作乱,杀了周祗,并攻打抢掠各县。豫章、庐陵两郡一贯作恶的人,都响应吴遽当了叛匪。陆逊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发兵征讨,很快就打败了他们。吴遽等率领部下投降,陆逊从中选了八千多精兵,三郡得以平定。
赤乌七年(244),陆逊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孙权在任命诏书中说:“朕以缺乏德行的资历,顺应天命气数而称帝,现在天下尚未统一,犯法作乱的人到处都是,朕日夜战战兢兢,不敢有片刻的懈怠。你天资聪慧,美德昭著,总领军务,担任上将,辅助国家,消除了祸难。你是有超世之功的人,一定可以担负国家的重任。从前伊尹使商汤的事业兴盛,吕尚辅佐周武王夺得天下,像他们那样,或在内辅政或出外统兵的重任,你一个人就都兼起来了。现在用你作丞相,你可要发扬光大你以前的美德,建立伟大的功业,安抚四方。丞相要总管三公之事,并要给百官做出榜样,能不谨慎吗?你好好努力吧!原来担任的州牧、都护兼管武昌政务的职务依旧不变。”
当初,太子孙和的东宫和鲁王孙霸的鲁王宫各立门户,宫廷内外的职务多半派官宦子弟担任。全琮告知陆逊,陆逊认为,官宦子弟如果有才,不愁不被任用,但不应私自凭关系钻营来求得名利;如果才德不佳,终究会招致灾祸。况且听说两宫势均力敌,必然会产生矛盾,这是自古以来的大忌。全琮的儿子全寄,果然一面逢迎攀附鲁王,一面轻率地同鲁王交接。陆逊写信给全琮说:“您不向金日磾学习,却包庇儿子阿寄,这终究会给你的家庭带来灾害的啊!”全琮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因此对陆逊不满。等到废太子的议论出现时,陆逊上疏陈情:“太子是正统,应该有磐石一样坚固的地位;鲁王的潘臣应当与太子有等级上的差别,彼此各得其所,上下都得以相安无事。臣慎重地把这个意见报告给您。”上了三四次书,甚至请求亲自到京城,亲口论证嫡庶之分,以纠正过失。孙权都不采纳,而且把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流放,孙权还接连派人去责备陆逊,陆逊因此愤恨而死。当时六十三岁,家中没有什么多余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