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绝食的行为表示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道:“为何不饮不食?”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哪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百丈禅师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修行不是偷懒的理由。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什么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哪里还有禅呢?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还喊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口号,真是煞费苦心,令人敬仰。
有一个寓言是这么说的: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说:“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说:“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不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有时不劳而获的东西,反而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守株待兔”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楚国某人偶然在树林中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木桩上死了,便拿兔子到集市上去换了钱。他天真地以为财富可以如此轻易地取得,于是每天坐在木桩旁等兔子跑来撞死。然而一年过去,他不仅什么也没等到,就连种的田地也荒芜一片,颗粒无收,而且他再也不想种田了,最后竟饿死在木桩旁。
这个“守株待兔”的故事任何人都不陌生,不劳而获的惨淡下场也不言而喻。这种思想松懈了人们的奋斗神经,使人在尝到一次甜头后只想伸手汲取,而忘记了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的用途,这只能使人走向失败之路,而要想取得成功,只能靠自己拼搏争取。
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一句话,烹调“成功”的秘方是把“抱负”放到“努力”的锅中,用“坚韧”的小火炖熟,再加上“判断”做调味料。然而,梦想与现实是两码事,有的人也许一辈子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像出海打鱼,有人力挽狂澜满载而归,有人功亏一篑半途而废。但是,不出海永远打不着鱼。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得出一个公式: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是的,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没有不开花就结果的树,要成功,首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要结果,首先要开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正道破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吗?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一个时代智慧的结晶。
拒绝孤独——到社会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是社会的动物”,这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但有人调侃说,蜜蜂才是“社会的动物”,蚂蚁才是“社会的动物”。因为它们离开了自己的“社会”是无论如何也活不下去的,而人只有将自己与社会群体区别开来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人”的尊严!仔细想想,这话虽有偏颇之感,却又隐含着部分真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确实离不开社会;但从另一意义上讲,人也确实需要孤独。正因如此,即使是再好的朋友,哪怕是相爱的情侣,倘若是如胶似漆、耳鬓厮磨地守在一起,早晚也会生厌的。“他乡遇故知”也好,“小别胜新婚”也罢,这些生活经验恰恰从反面证明,人有其渴望孤独的一面。
然而,从另一面看,人不仅渴望孤独,而且畏惧孤独。因为一味的孤独既不会给人带来价值,也不会给人带来意义,更不会使人产生安全感。孩子晚上怕黑,因为黑夜使其感到孤独;老人晚年要伴,因为有伴帮其抵御孤独。所谓“孤影自怜”也好,所谓“独木难行”也罢,统统道出了人对孤独的畏惧之情。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实际上,这种一个人踏上“荒芜英雄路”的良知和果敢,固然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即使是流血,也仍然有一个社会群体的观念背景作为其精神的支撑。所以,孤独不是人的生存状态。
人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带着镜子,仅仅说“我是我”没有任何意义。确实,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你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抽象的,而是你周围的人和你身处的这个世界成就了你。你只是大声呐喊“我就是我”并没有丝毫的意义,因为你听不到别人的掌声,只有自己的回音。人活在世上,不但要和外在的世界打交道,还要和其他人打交道。选择离群索居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价值逐渐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外在强加给人的义务。鲁滨逊与世隔绝的生活之所以令许多人兴奋,并不在于他的孤立无援,而在于他表现了希望和坚毅。我们可以对这种值得尊敬的人类品格表示高度赞赏,不过,人格的尊严、自律和独立不倚,无须以个人主义为基础。通过与他人的关联来实现我们的人格或自我,并不会削弱我们的个体性,反而认可了这样一种自明的真理:人是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共同参与而实现其最高的潜能的。因此,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绝不应当被看做一种单枪匹马的奋斗过程,因为这种奋斗涉及在一个巨大人际关连脉络中的参与行为。
听起来很玄,其实道理很简单。人生价值的实现,仅仅靠想是不行的,还要靠做,只有通过你改造了的世界、通过你周围的人,才能证明自己。
所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那是因为局限于自我的人是可耻的。
魏晋时期有个阮籍,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一生空有一番抱负,但处处不得志,只能躲到山林里空发遗恨,甚至发出了“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慨叹。好像那些特立独行的,离经叛道的,才是真正的英雄才子;而顺应时代潮流的,将个人的价值和社会抱负紧密结合的,都是靠奉承迎合出名的。
其实,一味的埋怨社会是没有用的,一个人的价值如果不能现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等于一片虚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句名言:“人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带着镜子”,仅仅说“我是我”没有任何意义,人最终还要通过在社会中创造的一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从“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阮籍并非济世之才,只不过是徒逞意气,空发遗恨罢了。
历史上做大事的英雄或君主是不会发出这样的慨叹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胸怀天下,并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的人?他们也曾怀才不遇,也曾虎落平川,但他们都没有躲进山林一蹶不振,更没有满肚子牢骚,埋怨造化弄人,而是靠远大的理想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社会抱负。而阮籍,所处同样是乱世,既瞧不起那些得势的人,又不肯靠自己的能力改变这种世道,只能一个人默默忍受这种近乎“变态”的孤独。
我们可以说阮籍是一个很有良心的文人、狂士,但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修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之才。吟诗作对可以,逐鹿中原恐怕非他所能。这世界上的事非常有趣,你做了隐士、狂生,就不能再做英雄了,最多只能做做“山中丞相”。最后,他只能将自己的“孤独”归于时运不济:“我若逢汉高,当北面事之,与韩信、彭越等人一争高下;若遇光武,则并驱中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大丈夫做事应当光明磊落,皎如日月,终不能如曹操、司马懿之流欺人孤儿寡母,用阴谋得取天下……”
有抱负,就要脚踏实地去奋斗;追求高风亮节,独善其身,不愿意同流合污,就要让心态平和。阮籍可悲的地方在于:他既不愿意去改变社会风气,寄托山水又心有不甘。于是,他有志而不得志,只好在其他方面发泄,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了狂放不羁。邻居卖酒人的妻子非常美貌,阮籍就经常去那里喝酒,醉了就睡在那个女子的身边,而女子的丈夫却毫不介意。因为他了解阮籍只是外表上不守礼法,实际上没有邪恶的念头。还有一个故事说他家不远处一个美丽的女子不幸短命,阮籍与人家并不相识,竟跑去大哭一场。
一个人在外在的世界中看不到自己的影子,迟早会扭曲自己的心灵。小则愤世嫉俗,大则行为乖张。用现在的词来说,是变态。其实,“竹林七贤”都有“变态”的倾向,至少心理都不是很健康。
阮籍的故事在于启示我们:孤独并不是人的正常态。可惜,今天的我们很少有人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人总是以为社会压抑了人的个性,总是盲目地自我认可。结果,离开了人群,离开了这个世界,逍遥自在的面孔下其实是一颗孤独的心灵。人可以披上飞行的外衣,却依然无法摆脱重力的束缚。社会取向是不以人的取向为转移的,人走到哪里都是社会中的人,无法改变。作为人,当然无法改变其社会属性,顺应也好,抵抗也罢,后面都有一个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背景。否则,顺应什么?抵抗什么?
在西方,当尼采杀死了上帝,选择一个人孤军奋战的时候,他也感到了无助和孤独。人永远脱离不开自己的类,人群尽管压抑人,但离开了群的人又会如何呢?超人在不断追求权力意志,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他离人群也越来越远,只能独自一人去面对无法忍受的空无,和青山为伴,与河流为伍,没有人听到它的呐喊,更没有人为他欢呼,受伤了也只能在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抚慰自己的伤口。
孤独可以是人的一种心境,但绝不能成为人的生存状态。享受孤独,体验到的是自由,但随之而来的却又可能是空虚和无聊,人能忍受这种生存状态吗?估计不能,尼采到最后疯了就证明了这一点。个人反抗群体之旅,必定是一条悲剧之路。
接受磨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是一段著名的话,出自孟子之口。意思是说,艰苦的生活环境能够锻炼人们坚强的意志,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安乐的生活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斗志,沉湎其中会使人颓废乃至灭亡。这是古往今来从无数正反两方面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警世良言。但明白其中的道理是一回事,能在现实中去恪守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人往往总是在事情无法挽回的时候才知道后悔,总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才知道奋进。
有一个寓言是这么说的: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另一粒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于是它甘心待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
同样的种子,同一片沃土,却是不同的遭遇。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颗种子敢于面对挑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另一颗种子,却因为害怕挫折与磨难,甘心待在自己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可以看出,困难与挑战虽往往令人受挫,却也可以催人奋进,给人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却使人堕落而遭淘汰。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人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不可能一帆风顺,而通过艰苦的环境磨炼自己,增强自己的免疫力,才能让你的一生走得平稳,走得有惊无险。因为,你的前面并不是康庄大道,而是充满泥泞的羊肠小路,在这条小路上行走,无疑要具有健康的体魄。有这样一个有趣而令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险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应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却反应迟钝。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顺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它最好的诠释。那时,勾践屈从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能得以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他发愤、催他奋起的结果。这说明,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杀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但是,若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以致“死于安乐”。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李自成了。
1644年春,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以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就只能一败不可收拾。这令我想起欧阳修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老话。险情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而在安逸享乐中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一败涂地。
艰苦、忧患可以使人自强不息,奋斗不已;安逸、享受容易叫人满足现状,颓废丧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训,是对沧桑人生富有哲理的深刻认识,是对历朝历代兴盛衰败的经验总结,是提醒我们居安思危的警世名言。虽然人不能非得“生于忧患,死于忧患”,也不能有了优越就忘记磨难,享受安乐就不思忧患。请不要忘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拥有多么富足和平安的生活条件,无论我们处于多么困苦和艰难的生活环境,都要具有忧患意识。没有忧患意识的人生,一定是一种平庸无为的人生;没有忧患意识的社会一定是一个理想丧失、精神颓废的社会。忧患意识永远都是人类所必须具备基本的心理素质,也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前提和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
扬弃安逸——走出柏拉图的“洞穴”
在柏拉图《理想国》的第七卷里,有这么一个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