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如何调整丈夫与父亲的角色
做父亲应承担的巨大的责任和由此产生的恐惧,使很多丈夫最初就无法获得有孩子的家庭的乐趣。如果他们学着起积极的作用--帮着换尿布、洗澡、哄孩子睡觉,很快会感到放松和自信。
受忽视的感觉
婴儿刚出生的几周内,要占去母亲的每一寸光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因此,父亲经常有受到忽视的感觉,甚至产生嫉妒。因为婴儿代替丈夫的位置而成为妻子新的生活中心,这种感觉是正常的。在产生怨恨和导致关系恶化之前要告诉妻子你的感受。你还可以在照料婴儿方面起更积极的作用。
易忽略的事情
许多初为人父的父亲错误地认为妻子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应付这一切。因此当你发现妻子十分依赖你时,会很惊奇。妻子只要知道你在身边就会有所依托。如果你因无法喂奶而感到被排斥在外,妻子也许应该挤到瓶里一些奶,让你即使在半夜也能帮着喂奶。
害怕伤着婴儿
婴儿似乎是脆弱的小东西,因此许多男人除了抱着婴儿外,别的什么都不敢做。那些有弟弟妹妹的男人却非如此。事实上,只要不拍打婴儿的头部,一般的拍打都不会伤到婴儿。为了克服害怕伤害婴儿的恐惧感,你可以看着妻子或接生员照料婴儿,然后试着给婴儿洗澡,帮着妻子照看婴儿,让她得到休息。
逐渐了解婴儿
如果你每天都能充满爱心地照料婴儿--给他换尿布、给他洗澡、拍拍他、和他说说话等等,这种整日接触会使你感到和他越来越亲。
丈夫对妻子妊娠的反应
丈夫对妻子妊娠有不同的反应:有对妻子的保护感,有对婚姻日益产生的自豪感,有对自己的男性生殖能力所感到的骄傲(这是男性在某种程度上总在担心的一个问题),高兴地期待着孩子早日出生等等。不过,他们内心还有一种潜在的被冷落的感觉(就像小孩子发现母亲怀孕后所出现的某种被遗弃的感觉一样),其表现形式甚至可能是粗暴地对待妻子,或者希望晚上与他的男性朋友多多相聚,或者与其他女性调情等等。这些反应对妻子毫无益处,因为妻子希望在这段陌生的生活一开始时就能得到丈夫更多的支持。
做父亲的容易在孩子在医院出生前后体验到一种被冷落的感觉。他把妻子平安地送进医院,那里有很多人照顾她。于是,除非医生、护士允许他进待产室和产房,否则他可真是一个人呆在医院里。他坐在候诊室里翻着几本过期杂志,担心妻子生产是否顺利。妻子分娩之后,他回到了寂寞得让人难以置信的家里。难怪丈夫会利用这个机会到酒吧与朋友一起喝上一杯。他在工作单位会受到一点注意,但大部分时间则是被同事拿来开玩笑。在他去医院看望妻子、孩子时,医院不让他感到自己是一家之主,他只是一个一般的探视者,只允许他在一定的时间探视母子二人。当到了该把母子二人接回家的时候,大家关心的是婴儿,而他似乎主要起了个搬运工的作用。说这些并不意味着父亲指望着要成为众人注目的中心人物,或者应该在此时引人注目,而是说父亲此时更容易感到自己微不足道、可有可无,因此他会感到心灰意冷。假如丈夫积极地同妻子一道去体验分娩,他就不大会有上述这种灰心丧气的感觉。
丈夫现在可以在妻子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扮演不可缺少的主要角色。
他可以陪着妻子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听听分娩讲座。他可以积极地去目睹整个分娩过程,而且在某些医院还可以看着孩子出生、看着护士割断脐带或将婴儿抱到育儿室,还可以在妻子在产房受到护士照料时看护着孩子。他与母子在住院期间的接触不会受到限制。如果妻子感到不舒服或者婴儿有什么特殊问题,他还可以积极地参与对婴儿的护理,成为婴儿出生后几小时内照料孩子最积极的人物。于是,他就不算是一个顾影自怜、怏怏不乐的旁观者了。
丈夫的支持和帮助
如果做父亲的发现,在妻子妊娠期间,在乱糟糟的整个分娩过程中,在母子二人都从医院回到家里以后,他有时对妻子、婴儿的感情极为复杂,那么,他不应该因此而感到惊奇。不过,他应该提醒自己,他也许不像妻子那样感情容易波动,从医院回到家以后尤为如此。妻子的身体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她第一次生孩子,因此没法不着急。抚养孩子意味着要求她花费极大的体力和精力。这一切意味着多数妻子此时都需要从自己的丈夫那里得到大量的支持和安慰。妻子应该从丈夫那里得到比平时更多的帮助和安慰,这样她才能为婴儿作出更多的牺牲。
丈夫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照看婴儿,帮助做家务,甚至应该在感情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耐心、理解、尊重、爱慕。如果妻子疲惫不堪、心烦意乱,她也许没有情绪去感谢丈夫所做的努力,甚至还可能怨声怨气,这样,丈夫的工作也许十分难做。但是,如果他懂得妻子是多么想得到他的爱和帮助,他就会无论如何也要助妻子一臂之力,奉献出真诚的爱情。
男人如何做个称职的父亲
教育子女是夫妻共同的责任,丈夫应在家庭教育中投入适当的精力,做一个称职的父亲。以下一些准则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将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孩子
在不改变生活规律和不占用正常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不要让孩子去圆家长自己的梦
许多父亲希望并强迫子女去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孩子们很反感,而且苦不堪言。父亲应该支持并鼓励孩子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帮助妻子就是对孩子的爱
大多数情况下,在家务和养育孩子方面妻子比丈夫付出得多,现时代的父亲应自觉地帮助妻子,这样不但会赢得孩子的尊敬,而且会使夫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抚养教育孩子。
--与妻子共同研究培养孩子
教育和培养是夫妻共同的责任,父亲不可一个人说了算,夫妻经常协商才能防止偏差,并取得最佳效果。
--陪孩子度童年
父亲要经常带孩子去动物园、游乐场,或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做游戏,这些活动对成人来讲可能没有兴趣,但对孩子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表达出父爱
父亲应当用各种方式表达和传递父爱,使孩子经常感到父亲的爱和关心。
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世界里,父爱同母爱一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感。没有父爱的家庭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失去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情感素质和性格特征。父爱是一种深沉、严肃的爱,父爱的眼里更多地考虑着未来。
在家庭中,男孩子往往以父亲为榜样,逐渐学会自尊、自爱、自强,并树立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女孩子大多渴望父亲的疼爱,是因为从父亲那里可以得到安全感。女孩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能得到父亲的爱护和关心,定会感到莫大的安慰。母爱可以使人变得温柔,而父爱使人变得刚强、坚毅。好父亲的角色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经对“有父亲”和“没有父亲”家庭中的幼儿进行测试表明,“没有父亲”的男孩子智力往往偏低,女孩几乎不受影响;“没有父亲”的孩子普遍缺乏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学习成绩来看,“没有父亲”的孩子比“有父亲”的孩子要逊色得多。这里所说的“没有父亲”是指家庭中没有父亲或父亲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以及父亲虽然同孩子一起生活,但投入到孩子身上的时间很少。
完整家庭中的父母对幼儿期孩子的影响也是不相同的。由于母亲和幼儿说话的时间多,常给孩子讲故事,以及讲解玩具的用法等,均有助于启发孩子的智力。而父亲对幼儿认知能力发展上的助益,通常是通过游戏发挥作用的。如果父亲擅长游戏,那将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男人怎样用父爱来培养儿子的男子汉气质
上海市某小学有个小男孩,平日说话嗲声嗲气,爱与女孩一起玩,大家都觉得他“怪”,不太像小男子汉。后来,他作了有关心理行为测试,证实他的确存在不认同自己性别的不健康心理。更令人惊讶的是,该校209名高年级学生中竟有42人存在这种不良心理倾向,其中除了一名女孩外,41人全为男孩。
事实上,上述现象在小学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位心理学家调查了上海市部分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也发现有13.9%的学生希望自己是异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现在的托儿所保育员、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几乎全由女性担任,女老师比较偏爱文静听话的小女孩,看不惯淘气顽皮的小男孩,以致男孩在行为举止上逐渐仿效女性,向女性靠拢。此外,一些家庭中存在父爱不足,小家庭亲情关系向母性群倾斜的趋势,也是导致男孩不像男子汉的重要因素。
父爱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父亲以工作忙为借口,忽视育儿责任,把它推给妻子去承担。一项最新的抽样统计显示,参加学校家长会的,父亲只占参加人数的1/4,父亲愿意参加社区育儿培训的仅三成。其次是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简单模仿母亲的方式,过分保护、关爱过细,出现“爸爸像妈妈”的现象。
所谓“小家庭亲情关系向母性群倾斜”,则指母亲往往比父亲更喜欢孩子的依恋和缠绕,经常有意无意地把儿子从丈夫身边拉开,要孩子单对自己亲密;或者带着孩子在她的姐妹和女友丛中周旋,使孩子更亲近母亲和母性群,而疏远和敬畏自己的父亲。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指出,在孩子成长中,父母因性别角色、社会分工、家庭分工的不同,应各自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担负起不同的教育任务。一般来说,母亲偏重于生活和情感,父亲偏重于精神和心理;母亲强调稳定,父亲强调创新发展;父亲传递给儿子的是坚强、勇敢、承受力强等阳刚之气,母亲传递着细腻、呵护、富有同情心等阴柔的一面。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造就了孩子健全的心理素质。相反,如果过分地强化或弱化某一方面,都将影响孩子的心理成熟和性格完善。
例如,在父爱不足和母性亲情过强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养成胆小、意志脆弱、缺乏创新精神、过于依赖别人的性格。尤其对男孩而言,过于关爱的“保姆式”父爱,更会导致孩子情感和性心理发展方面的障碍。
又如,当孩子提出问题希望父母解答时,父亲很少有耐心面面俱到地讲完,总让孩子自己去看去想,仍给孩子留下困惑和疑虑;而母亲却会把答案和盘托出,说出结论。从表面上看,父亲的方法有点“粗”,但促使孩子多思索,是一种很好的意志锻炼。
由此可见,强化父爱在培养孩子的健全心理,使男孩真正成为男子汉方面的作用是何等重要。这一作用正是母爱不能替代的。
当然,强化父爱,并非就要削弱母爱,淡化母亲的职责。相反,父亲和母亲都应该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让孩子既从母亲那里得到爱抚,学会同情心,又从父亲那里受到阳刚之气的熏陶,获得知识。这一切对男孩来说,无疑是必不可少的。
男人怎样培养婴儿的“恋父情结”
孩子出生后,母亲就义不容辞地担任起了喂养、照顾孩子的责任,与之形成了良好的依恋关系,而父亲仿佛远离教养、抚育孩子的工作,孩子无法对其产生强烈的依恋关系,对此父亲总是找出诸多理由来解释。有人说,男主外、女主内,照看孩子主要是母亲的责任;有人认为男人为了家庭、个人事业,整天工作,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难道孩子只由母亲照顾,只依恋母亲吗?其实不然,在亲子间形成依恋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一样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父亲如何与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呢?记住:
面容。首先要与孩子相互熟悉,抽出一些时间观察你的孩子,要记住他长得什么样,细心检查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另外想办法让他盯住你的脸,并渐渐熟悉你的面容。
触摸宝宝。你可以对孩子说话,与孩子一起玩耍,在孩子吃奶时给予抚慰,经常给孩子换尿布等等。实际上,当你触摸孩子、抱着孩子时,你是在触发他的身体运动,触发他的大脑和肌肉的活动;当你与孩子说话、玩耍时,你是给孩子提供不同的刺激,这样能够多帮助孩子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反应。英国一项研究证实,在孩子出生后的第1月里,父亲如果能做到上述几项,那么孩子在1岁时的搬运技能、图案辨认能力、单词识记能力的分数就明显高于那些父亲没有参与孩子心灵世界的同伴。
与母亲共同喂养婴儿。喂奶时搂着妻子和孩子;喂奶后轻拍孩子哄他入睡。
当婴儿出生后,过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亲的压力也是很重的。父亲会感到格外忙碌,既要照顾好妻子,又要关心好宝宝;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单位和家庭两头跑,两头都要牵挂;更会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父亲要一个人维持家庭的开销,还要做许多繁杂的家务,这些可能会导致父亲的情绪低落、消沉。这时父亲一定要保持镇静,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一角色。你不妨在婴儿出生的最初几周里,尽可能多地找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可以多抱抱他,通过肌肤之接触,你会不断增长亲子之爱,守护这个幼小生命的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当婴儿感觉到你的存在时,向你报以微笑时,你可能就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袭上心头。
怎样化解孩子的厌学情绪
学生开学了,可一些家长却发现自己的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厌学情绪。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育专家们在对这些厌学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往往在即将开学时和开学初期,学生表现出的厌学心理最为明显。
教育专家认为,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知识障碍和人际关系障碍,这会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当前,厌学不仅常发生在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身上,有很多成绩不错的孩子也厌学。造成厌学的原因很复杂,但是过重的学业负担、死记硬背枯燥的学习方式是大部分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加大了学生的身体压力,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还有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呆板教学方式,让学生们难以对某些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厌倦心理,也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来自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不仅心理负担加重,还对自己缺乏自信。个别学生性格孤僻,没有朋友,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自己感到在学校很孤独,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提早预防和化解孩子的这种厌学情绪,教育专家指出,家长在开学之初应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各方面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批评时要掌握方式方法,对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健康成长。
怎样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