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31276100000039

第39章 艺术篇(3)

宁红彬老师在讲授枟七根火柴枠时,故意将标题写成枟六根火柴枠,并说:“假如有一座红军博物馆,展台上摆放着六根火柴,你能以讲解员的身份,根据课文内容,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吗?”当学生指出应是七根火柴时,宁老师笑道:“明明是七根火柴,为什么我变成六根火柴呢?这一根火柴到哪里去了?这一根火柴在漫漫草地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样妙改标题,欲擒故纵,既强化了关键词语,又让学生兴趣横生、跃跃欲试。(侯光强,2010 )

其他课堂导入方法

朗读导入法。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进文本描写的情境之中。在教学枟纪念白求恩枠时,运用富有感情地朗读朱子奇的枟白求恩纪念歌枠:“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

画图导入法。采用图画的方式导入,既可以勾勒出教学内容的大致画面,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诗歌枟渔歌子枠时,让学生根据枟渔歌子枠的内容,用事先准备好的画笔、颜料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好又快。整个课堂气氛很快被调动起来。

演示导入法。通过表演、动作、实验等方式进行演示,是营造课堂教学的氛围、创设情境、再现形象,可以形象化地把学生带入到教学的情境之中去。在教学枟万紫千红的花枠时,事先准备了一朵喇叭花、一杯肥皂水、一杯醋。课堂上,把事先准备好的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喇叭花马上变成了蓝色,再放进醋里,花又变成了红色,学生们看完这个实验后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具导入法。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导入教学,不仅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枟核舟记枠时,教师可拿出几颗普通的桃核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在教学枟乌鸦喝水枠时,带着一只装了半瓶水的瓶子和一些石子,然后讲述如何让小鸟从瓶口喝到水,引发学生思考。

奇闻轶事法。教学内容必然要涉及许多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其他名人的感人事迹,这些与人物、事件相关的故事,不但引人入胜,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还因为与教学内容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关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枟榆钱饭枠时,介绍作者刘绍棠的小说枟青枝绿叶枠在1953 年被编入高中课本,而他本人当时还正在读高中时,学生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诸如此类的奇文轶事是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梁国鸿,2011 )

板书导入法。通过板书的方式导入教学要不断地变换板书的方式以给学生以新意。像板书标题时,适当“留白”,师生补白,可以引导学生从高处、大处着眼把握全文,等等。在教学枟老人与海鸥枠时,可先板书“老人”“海鸥”,留白“与”字,然后设疑:“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题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怎样改才是一个恰当的标题?原标题好在哪里?”通过对比思考,学生就可以明白,这样写“老人”和“海鸥”,一个是人,一个是动物,两者之间毫无联系,根本不能称其为标题;而“老人的海鸥”虽然是一个完整的标题,但它所界定的内容是写海鸥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是从属关系。只有“老人与海鸥”限定的文章内容,才是写发生在老人和海鸥两者之间的故事。

简笔画导入。运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导入,形象直观,活泼生动,引人入胜,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更能够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枟理想的风筝枠时,板书课题用简笔图画画一个风筝代替“风筝”。新颖强烈的视觉效果会使学生的注意品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如果再辅之谈话法,课堂导入的效果会更好。

审题质疑法。先让学生从题目上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些什么内容,然后再读文,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导入方法。审题质疑还能激发学生自觉预习的兴趣,在教学枟爬天都峰枠时,引导学生审题质疑:天都峰在哪里?有什么特点?谁去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爬天都峰?在爬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张俊荣,2008 )

承上启下法。要求教师或学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前一节课所学内容加以概括归纳,进一步巩固旧知,然后再以旧知自然推导到新授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枠时,先复习了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枠,请同学回顾了上节课学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如何维护新型民族关系。然后,不失时机地从此点切入新课。(刘月芹,2011 )

形象描述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内容所涉及的某个人物、事件、过程、场景、景色等带有鲜明形象的对象,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述,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化的情景,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提供相应的情境。在教学朱自清的枟春枠时:“我们喜欢春天。喜欢春风轻吻脸颊的轻柔,春雨淅淅沥沥的清爽,春花争奇斗妍的烂漫,小草鲜嫩逼眼的新绿朱自清先生描绘的一幅幅春景图更是美不胜收,让我们来欣赏枟春枠,来体会春天的美好吧。”

竞争抢答法。在教学一些与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相关的内容、所教学的内容中的知识难度不大而信息量又比较大、该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复习及其可以运用竞争比赛法导入的教学内容。使用这种导入方法的关键是课前必须向学生讲清目的和要求,必要时还要做些技术和方法的辅导,让学生做好竞争抢答前的准备。(马向辉,2010 )

投放包袱法。教师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相宜、精当的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枟统筹方法枠时:“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教师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枟统筹方法枠。

目标展示法。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入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在教学枟谈骨气枠时,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到“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赵友学,2010 )

比较导入法。教师借助于表格、数据、资料等形式列举有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知识的对比分析,在思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入探求新知识的轨道。在教学枟一氧化碳枠导入:我们已经知道碳有两种氧化物,前面我们学习过二氧化碳,今天要学习的一氧化碳的分子比二氧化碳的分子少一个氧原子,这种分子组成上的差异会给两种氧化物的性质带来什么差异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

抒情导入法。在课堂教学一开始运用充满情感或哲理的言语、情境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觉进入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特点是利用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由境入情、由情入境,情境交融,激发旺盛的学习欲望。在教学枟常见的盐枠导入:同学们,1933年,随着一本名为枟纯碱制造枠的专著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保密和垄断达70年之久的纯碱制造技术终于被公之于世。枟纯碱制造枠一书被誉为首创的制碱专著,它的作者就是我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先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纯碱———碳酸钠的有关性质。

矛盾导入法。通过设置与学生已有知识产生矛盾的情境来导入新课,使学生在矛盾的激励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途径。特点是能激起学生强烈的解决矛盾的愿望和学习激情。在教学枟二氧化碳的性质枠时,导入:为了让用石灰浆抹的墙壁能快点干燥,人们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可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为什么反而更潮湿?这就是与我们这节课相关的问题。(兰建样,2005 )

生活情景法。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模拟、再现,在引起学生想象、联想的同时,把学生融入到所必需的课堂教学的情境。需要教师利用所能利用的生活资源,并加以巧妙使用。一位教师在教学枟吾家有女初长成枠时,根据课文讲述了母亲的自豪与喜悦,在自己的鞋带上打起了主意。上课后,教师并脚站在讲台旁,让学生观察教师的鞋带,学生顿时来了兴致,争相观看,热烈讨论,得出一个整整齐齐、一个零乱松散的结论。再让学生当福尔摩斯,推断一天舍不得重系鞋带的原因。这时学生已个个摩拳擦掌,提出种种假设与推论。最后披露:这鞋带是我女儿亲手所系,向他们展示的是我的骄傲与自豪,然后顺势导入课文。(马向辉,2010 )成语导入法。成语典故大多是用短短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一定的历史故事、生

活哲理,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教学内容中涉及许多成语、典故,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效。在教学“吴越争霸”这段历史时,利用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导入。在教学“楚汉相争”时,用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导入。在教学“赤壁之战”时,采用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导入。教学效果自然就比较理想。(黄蕾,2011 )

案例导入法。为了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把课堂教学中的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使用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就比较受欢迎。在教学“珍惜无价的自尊”时,教师先展示给学生一个案例:1999年11月15日,在武昌三星级新宜大酒店发生了令人愤慨的一幕。有四名日本人正在用餐,忽听日本食客用日语大叫,餐厅经理过来后,这名日本人用双手猛压女经理的肩膀,用膝盖猛击女经理的腿部,令其下跪。女经理虽然没有跪下去,但被羞辱得泪流满面。当时在场的中国人都被激怒了,准备上去打抱不平,日本食客见势不妙,便匆匆溜走。这时,同学们都露出愤怒的目光。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女经理为什么要流泪?在场的中国人为什么都被激怒了?假如你是女经理,你会怎么做?

经验导入法。基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回忆,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导入新课。在教学“幻灯机、放大镜”时,一位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都看过电影,也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用幻灯机、投影仪进行演示教学。放电影的胶片尺寸很小,怎么会在屏幕上放出那么大的画面呢?放大镜可以把小字放大,所有这些现象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为什么幻灯机、放大镜、投影仪能使小物体放大呢?为了解开这些谜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幻灯机、放大镜”的构造和原理吧。(随后教师板书课题) (樊雅平,黄生学,2010 )

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学艺术的开篇,其艺术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远不止上述所列举的形式,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恰当选择和灵活运用。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去不断培养和积累这方面的素养,使课堂教学导入产生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同时,还要明确,教师应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营造理想学习境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艺术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依据创造形象,创造出来的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场合和气氛,用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营造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氛围,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境”是指教学环境,“情”是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而生,境为情而设,情与境的有机统一才能完成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创设的直接目标

创设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情境的引导,拉近学生与要学知识、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激活思维的教学情境要联系实际生活

根据现实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直接截取生活的片段创设情境。例如,在化学课堂上教学枟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枠时:展示两块沾了污渍的毛巾,老师说:“这是两块洗干净的毛巾,从铁质晾衣竿上收回就成了这个样子,今天我提供‘奥妙’和‘84 ’ ,请同学们帮我洗干净。”学生怎么也洗不干净,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怎么洗干净的疑问进入新课。另一种是聚焦生活片段创设情境。例如,在化学课堂上教学“铝的性质”时,课前,用相机拍摄了教室和学校内的一些铝制品和铁制品,并做成课件。上课时,对比展现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铝和铁谁更活泼?(2)实际上哪种金属更易生锈,为什么?强烈的知识冲突,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