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年落榜后十分灰心,心中一片黯淡。郁闷之际不由地走到一个庙宇里。住持见他垂头丧气,问明缘由后,便指着树阴下的斑斑驳驳说:“年轻人,这是什么?”青年人说:“暗影呗!”主持说:“错了,那是阳光哇!”人一旦心中有了障翳,就是洒满一地阳光,你也往往感到灰暗,而当你心中盛满阳光,就是在黑暗中也能看到希望之光。
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小男孩望着地上一个“6”字说:“是6。”而站在小男孩对面的小女孩则纠正她:“不,是9。”漫画的标题是“谁也没有错。”
是的!各自都是对的,只是视角不同而已。但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所见是真的,是正确的,而不相信别人所见也是真的,也是正确的。
其二,每种视角都看到了事物对象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层次,某一个局部,其所见都既有合理的成分,又有其狭隘、片面之处。在这里,每一个视角都看到了另一个(或几个)视角未曾看到的东西。这时,不同的视角之间可以互补、相得益彰。比如,报纸上讨论新重庆的城市形象,议论纷纭。
有人说,重庆襟带长江、嘉陵江,航运便利,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应当成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为此,在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要敢于创造重庆模式;新的产业格局要显示出重庆的优势,即IT、汽摩、化工、冶金装备制造、金融等支柱行业的优势;要推动长安等大批明星企业迅速成长;要实施名牌战略。
有人说,重庆市山环水绕,错落有致,规模宏大而自然天成,就山水景观而言,有着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应该建设成为一个环境美、质量高、形象新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为此,城市建设应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集中力量搞好窗口地区,如朝天门、解放碑及各重点旅游景点的建设形象。
还有人说,科学文化形象涉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往往代表着一个城市形象的高度。重庆市应该建设成我国重要的现代文明城市和西部科学文化中心。为此,要全力推进科教兴渝的战略,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
其三,不同视角之所见,有正误之分,有优劣之分。
2009年湖南高考的作文题目为“踮起脚尖”。踮起脚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当然可以写露天看演出,树下摘果子,雨后过烂泥路等,如果视角就此停留,作文也许会显得平庸。其实“踮起脚尖”还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立意的角度可以非常广泛。可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内涵,可传递“付出努力,超越自我”的美好情怀,可描写“踮起脚尖看到的风景”,也可赞美“踮起脚尖后的智慧选择”等。
显然,取“踮起脚尖”比喻义作文,视野更开阔,有利于选取独特的视角,有利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附文1:
两小时后将坠毁
赵晓根
1967年8月23日,苏联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完成太空飞行任务之后,胜利返航。不料,当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后,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飞船将在2个小时以后坠毁。
面对剧变,地面指挥中心马上向中央报告,中央领导研究后,出乎意料地决定,向全国直播实况。最著名的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发生故障,2小时后将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我们将目睹民族英雄科马洛夫殉难。
举国上下都被震撼了,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科马洛夫的心情也很沉重,但他还是控制住自己,要求先向地面汇报此次飞船探险的情况,汇报用了70分钟。在科马洛夫生命消逝的分分秒秒中,全国电视观众只能通过屏幕看到科马洛夫无声的形象(因保密而关闭了声音传递),人们的紧张情绪已经超过了当年听到希特勒进攻苏联时的程度,而科马洛夫却目光泰然,就像在办公室里正常工作一样,神态是那么从容……
全国电视观众也看到了科马洛夫的母亲。自发苍苍的老母亲心如刀绞:“儿子,我的儿子,你……”她不知和儿子说什么好。科马洛夫脸上露出笑容:“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非常清楚,每一根白发都能看清,您能看清我吗?”“能,看得很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科马洛夫的妻子也泪如雨下。科马洛夫给妻子送去一个调皮而又深情的飞吻。妻子说:“亲爱的,我好想你!”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科马洛夫也很激动,他拿出一支金笔对妻子说:“亲爱的,这支金笔随我飞入太空,我用宇航服把它包好,一会儿的大爆炸,不会对它造成损伤,请你把它转赠给你未来的丈夫。我想我不会下地狱,我会在天堂里祝福你们。”面对此情此景,屏幕前的人全都落泪了。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屏幕上,她还只有12岁,看到女儿,科马洛夫的眼睛里骤然飘过一层阴云:“女儿,不要哭!”
“我不哭……”孩子已是泣不成声,“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是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你真好!”科马洛夫仿佛也是对全国的小朋友说,“可是我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视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疏忽的悲剧:同学们,记住它……”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只剩下7分钟了。科马洛夫毅然和女儿挥了挥手,面向全国的电视观众:“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飞船像流星一样掠过长空……
附文2:
我只是不像她们那样狂热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将车开到检修站修理,接待他的是一名女工。女工熟练灵巧的双手和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洛依德。令洛依德倍感奇怪的是整个巴黎的人都知道自己,而眼前这位姑娘却丝毫没有流露出一点惊异和兴奋。“你喜欢看电影吗?”洛依德禁不住问道。“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女工说道。洛依德却依依不舍地说:“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女工严词拒绝了。洛依德还是不死心,他又一次问女工:“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当然知道,您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当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女工平静地回答。“既然如此,您为何对我这样冷淡?”洛依德不解地问。“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只是没有像别的女孩子那样狂热。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是我的顾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也会一样地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女工的一席话使洛依德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因为他此前所到之处充满了鲜花和掌声,而今天,他在这个普通女工的面前感到自己的浅薄和虚妄。
大人物之所以高大,是因为你自己在跪着;你仰慕他们头上的光环,却忽略了自己的生活与价值。不要因为自己平凡的工作而看不起自己,重视自己的所有,即使遇不到让大明星震撼的机会,你也会因此活得丰盈充实。
第三节 视角的分类及换位思考
——罗滋柏解读“重庆非去不可”
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视角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自我视角与非我视角,求同视角与求异视角。
人们在思考某种现象时,总习惯于从一特定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而忽视或想不到转换角度。因此,研究视角的转换,养成一种多元化的思维视角方式,换位思考,对于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且看故事《国王画像》:
古时候有一个国王长得十分丑陋,他一只眼睛瞎了,一条腿还瘸着。
然而,有一天,国王召集全国的画师来为他画像。并发话说:谁画得令他满意有赏,不满意的就要被杀头。
有一个画师想:“国王的威严谁敢冒犯!尽管国王长相丑陋,我还是给他画张漂亮的吧。”于是,他画了一张画像呈献给国王。画上的国王不瞎不瘸不丑,威严无比。谁知国王一看勃然大怒道:“善于弄虚作假、阿谀奉承的人,一定是个有野心的小人,留着何益,拉出去斩首!”这个画师被杀了。
这时,第二个画师想:“既然画虚假的画像国王恼怒,那么我就给他如实地画像吧。”第二个画师又画了一张画呈献给国王。只见画像上的国王瞎着一只眼,瘸着一条腿,又老又丑,没一点儿一国之主的威严形象。国王一看怒火中烧,大喝道:“胆敢丑化国王,冒犯天威,此等狂妄之徒,留之何益,拉出去斩首!”第二个画师被杀了。
画师们见此情景,个个吓得魂不附体,谁还敢冒险为国王画像?但如果不画肯定是不行的,照样会被杀头的。正在众画师为难之时,人丛中闪出一个人来,他双手呈上一幅画像给国王。
国王一看这幅画像,不禁连连称叹,赞不绝口,并将画像赐给群臣观赏。
这是一副国王狩猎图。只见国王一条腿站在地上,一条腿蹬在一树墩上,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正在引弓瞄准。这幅画,真是太妙了,百官惊叹不已,画师们更是啧啧连声,自叹不如。国王赐给这个画师千两黄金。
本文运用了陪衬的手法。第一个画师溢美,第二个画师写实,都招惨祸。描写他们的遭遇是为了突出第三个画师的高明之处。
遇到难题时,我们应该学会沉着冷静地思考,充分展开我们的想象力,调动我们的思维。有时候,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既不违背事实,又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一、自我视角和非我视角
1.自我视角
人们观察和思考外界事物时,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我的目的、需要、兴趣、价值观念、情感和审美情趣等作为“标尺”,来衡量思维对象。
这里所说的“自我”,包括4 个层次:个人自我、团体自我、民族自我和人类自我。
其一,“个人自我”指的是每个人由于由于天赋、社会生活经历不同,都有各自的观念、价值、情感构成其独特的“围城”,透过这个小小“围城”的窗户瞭望外部的五彩世界。这样,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和理解就常常不同。比如,同一部《红楼梦》,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内涵;同一个话题作文,同学们却可能写出体裁、立意、内容迥异的文章。
且看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许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说:“现在你又看到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点点白银,就是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
这个材料可以多角度立意,可以拷问那些由心怀天下到腐败堕落的贪官污吏,也可以谈自己在成长中价值取向变化的动因。如果题目定为“看到自己与别人”,题目中的“与”字值得玩味,它告诉我们,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是辩证的,如何既看到自己又不忽视别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二,“团体自我”指的是,每一团体内的个人都以本团体为中心,用本团体的眼光来观察、理解和判定别的团体。正像鲁迅笔下的阿Q,他看到城里人油煎大头鱼用葱花,而不像他们未庄人那样用葱段,便心想:“城里人错了,真可笑!”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两眼人和独眼人的故事:两眼人听说某岛上生活着独眼人,于是,萌发了一个念头,到岛上去抓几个独眼人回来,关在动物园,以招揽游客;谁知他们刚一踏上独眼人岛,便被独眼人抓住,被关进动物园展览。
看了这个寓言,我们都会忍俊不禁:“两眼人”太可笑了,怎么不换一个角度思考可能的后果呢?不过,我们也常常不自觉地扮演了“两眼人”的角色。
在辩题为“打开京籍异地高考利(弊)大于弊(利)”的辩论赛上,正方坚持打开异地高考大门是利大于弊的;而反方认为,打开京籍异地高考弊大于利。
反方这样维护自己的观点:“学生所受教学环境不同,打开异地高考,享受北京优质教学资源的学生们被异地考生影响。到时候劣币驱逐良币,对北京的学生不公平。”
正方正面出击:“不公平?我觉得你们以地域来区分良币还是劣币,这本身对异地考生才是不公平。反对开放异地高考,说到底是不愿意因户籍带来的特殊福利被稀释。北京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同样是考清华、北大,有北京户籍的学生录取分数要比外地学生低一大截,这样的特殊待遇,谁都不愿放手。可我们站在外来务工家长的角度看,如果为这个城市工作、交税了多年,却因为买不起房子或者其他标准未达到,而无法获得北京户口,就要让自己面临高考的孩子返回原籍考试,这样的不公平是非常明显的。就因为一个户籍,异地考生可能就与优质教育失之交臂!如果因为要维护自身利益而罔顾基本事实,丧失最基本的公平,那么何谈进步。对分享教育成果的公平性讲,异地考生在京高考是利大于弊的。”
反方在论述中把外来考生视为劣币,此说激起了正方极大不满并有力回击。为了证明目前考试制度不公,正方从京籍贯家长和异地考生家长两个角度来设身处地地分析,在鲜明的对照下,希望维护京籍优势的家长显得十分狭隘和无情,是自私的表现。从而证明,打开京籍异地高考的利处明显胜于弊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