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31282500000037

第37章 逆向思维(4)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很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做任何事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建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建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

附文1:

由“举一反三”到“举****一”

韩 军

“五四”后,中国语文教育在操作上的总体思路,即四个字:“举一反三”。每学期以二三十篇文章为“例子”,进行非常“科学”细致地“拆解”、深入地“鉴赏”、精心地“把玩”、反复地“历练”,以此达到让学生“循例”学会听说读写,“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言语的目的。前面师生对二三十篇“例子”文章的拆解、把玩、历练,即“举一”,后面学生“循例”“繁衍”大量言语即“反三”。

“举一”的“一”,还指语言学习的局促性:一本教材、一个教师、一个教室、一个班的四五十个学生。每学期只凭一本教材、在一个教室中、在一个语言导师指导下、一班的四五十个学生一起学语言。一本教材就“典范”地代表了所有语言,一个群体四五十个学生就代表了整个生活,一个教师就是语言的唯一导师。

“举一”,讲究求甚解、深解,不厌其深透、细微,一篇文章讲三四课时不在话下。“举一”的目的在于“反三”,让学生通过此“例子”,看语言怎么用。“举一”,是数量少,“反三”是数量多。每学期最多30篇文章,一年也就60篇,中学6年最多也就360篇。试图通过360个例子的学习,让学生“繁衍”远远超出360篇的言语。因此,“举一反三”的妙谛就在于“以少胜多”。

这种“举一反三”的思路,实际就是一种完全科学化、理科化的路子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的路子。学数理化等理科课程,讲深讲透一个例题后面就附着相当数量的习题;学生学会一个例题,就会做数量相当多类似的习题。这种总体思路,有成效,但不大,几十年中国语文教育一直在少慢差费中徘徊,与此大有关联。

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一”。“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无限加大后,才“奔涌而出”。进一步说,语言学习,不是仅凭一本教材,在一个封闭的教室中,在一个语言教师的“苦心调教”下,反复把玩几十篇文章所能奏效的。因此,数量的巨大,例子的极大丰富,交往范围的扩展,生活接触的广泛才是形成言语能力最根本的通衢!婴儿学口语的事实颇能说明这个问题。孩子呱呱坠地时,一言不会,一周岁左右说出最简单的“妈”“爸”“水”等,两周岁左右就能自如运用语言,说出奇妙的句子。为何口语学得这么快,效率如此高?他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更不讲究什么“深细透”的方法,他是在一个小社会中,在与众人的交往中,接触了“天文级数量”言语“例子”!以平均每天听100句话计算,每句10字,每天就是1000 字,一年即36.5万字,两年即73万字!就是说,孩子学会口语,等于两年“读”(用耳)了五六部长篇小说!学书面语,中学6年教材才多少字!所以我坚定地认为,语言学习的规律绝非“举一反三”,而是“举****一”。新语文,总体思路是,增大阅读量,打破封闭的教室,复归生活,引入大社会(与生活交往、阅读名著、接触网络等所有媒体),由阅读一本小书到阅读众多大书,纵身跃入语言(“交往”)的汪洋大海!

附文2:

熟难生巧

王院华

九百年前,卖油翁的一句戏言“无他,但手熟尔”,经欧阳修的生花妙笔一渲染,竟被初出茅庐的生手们奉为金科玉律。

但“熟”与“巧”真是因果吗?

其实不然。

“熟”是熟练,是机械式的重复,是没有科技含量的简单劳动,它像一道围墙,遮挡了人们探寻的目光。

驴子在磨道里拉磨,一圈又一圈,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它一生都被囚禁在狭小的磨坊里,技艺再精熟,驴子也永远无法变成麒麟。

青蛙在一潭井水里蹦来跳去,它看到的始终是熟悉的一方天空;类人猿从生活了几万年的树上爬下来,放弃了最熟悉的生活方式,却渐渐演变成了万物之灵的人类。

老师对学生说:熟能生巧。于是,题海战术让学生成了“解题机器”,但他们对社会与人生却一无所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放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从1977至2008年32年间,没有一位“高考状元”成为学术、商业、政治等方面的顶尖人才。“熟”已经够多了,“巧”又在哪里?

事实上熟练产生惰性。科学研究证明,当人们长期重复一些不用动脑就能很熟练的工作时,大脑就会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这样,因缺乏刺激便难于迸发灵感的火花。

而“巧”是聪明,是灵性,是匠心独运,如一根火柴,点燃了创新的希望之光。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两个泥水匠同样在工地砌墙,一个人每天只是机械式重复着前一天的工作,另一个却在想,“我是在建筑一座人生的高楼大厦”,于是边干活边钻研设计知识。十年后,不断重复的那个人仍然是泥水匠,而那个用“巧力”的则成为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厨师做不出饭;但再好的米,如果天天用同样的程序,做同样的饭,也会令人生厌。

人满为患的现代社会并不缺少熟练的技术工,却最需要求新求变、独当一面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说,“熟”只是照葫芦画瓢,“巧”却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熟练只能产生匠人,而不能产生大师。“熟”的流水线上只会制造同一模式的产品,而“巧”的天空却能尽情展现绚丽壮美的智慧之虹。

因此,熟能生巧只是感性的朴素愿望,而熟难生巧才是理性的实践真知。

附文3:

一个外国孩子眼中的字典

陈亦权

有一天晚上,英国小朋友小约翰很有兴致地说要自学中文,他翻字典掌握字义,正这么翻着,突然,他冲着我大声喊:“陈老师,为什么‘猪’的解释是这样的?太不可思议了!”

“猪”的注解哪儿不对了?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只见字典上这样写着:“猪,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

我看了看后对小约翰说,这是正确的,小约翰没点头也没摇头,但内心里却似乎保持着他自己的某种想法,他沉思了片刻又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对‘猪’的解释,那‘牛’字的解释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刷刷几下就查到了“牛”字,这下,他似乎更加惊讶了,他用不可置信的口吻大声念了起来:“牛: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小约翰用惊讶的神色看着我,我也很纳闷地看着他,这没有什么不妥啊,本来就是这样的嘛!

小约翰眨了眨眼睛,居然又来了主意,要去查一查“驴”字的注解,我不禁也好奇地站在一边看着,查到“驴”字后,只见上面写着:“驴,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皮可制阿胶。”

小约翰似乎对眼前的这本字典失望至极,他问我这类字典是不是给中国学生学习用的,我告诉他说大多数时候是学生们用的,但成人有时候也需要。小约翰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太令人震惊了,居然这样解释这些动物!”

我纳闷地说:“你觉得字典上的解释是错的?”

“当然,而且还是非常错误!”小约翰说,“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大自然里的每一种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要爱惜它们,帮助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去利用它们。你看字典中解释,不是用来吃,就是用来做劳动工具,甚至要把他们杀死后做成产品,这完全不是他们的朋友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那些注解会让中国学生从认字开始就觉得动物并不值得尊重,会觉得动物只是用来杀掉吃的食品或者是用来使唤劳动的工具,甚至是一种产品,这和‘保护动物’的呼吁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小约翰的这番话使我怔住了,从他这个角度去理解,字典里对一些动物的解释确实缺乏“尊重”与“平等”,不是站在“朋友”的立场去介绍,而是站在一个屠夫的立场,对动物做出了残忍的、不人道的、野蛮并且自私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