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作文材料告诉我们,普通的大豆升华为美味的豆腐,这一过程离不开“变”——变化、变革、变通、变形。这一“变”体现了人们的尝试性、创造性、实践性;这一“变”体现了人类的发现意识、生活智慧、探索精神;这一“变”不仅改变了大豆的命运,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饮食习惯,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文章就应围绕“变”来命题立意。可立意为:“化普通为神奇”“变通带来新生”“因为改变,所以美丽”“柔软变通为美”“创新改变命运”等。
所谓换,即变换,中国百经之首是《易经》,易字的含义之一就是变换,如置换、更换、互换、转换等;仅就转换而言,有思维对象转换,视角转换,思维方式转换,思维者角色转换等。
2009年7月,身价近百亿的分众传媒总裁江南春与凤凰卫视的美女主播陈玉佳喜结连理。有媒体评论说,比较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是现代版的才子佳人。其实,陈玉佳秀外慧中,特别具有求变意识,由一位职高教师转行做记者,再转为播报天气节目。她大胆创新,冲破了习惯性的拿着棍子沉闷地讲解天气变化的模式,融入了自己的清新活泼,让天气预报成为一种对话、一种聊天,亲和、青春而另类,注重人文气息,令人大开眼界。陈玉佳的最大特点是变化。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计划没有变化快”,而陈玉佳的最大特点是“变化不在计划内”。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歌曲。”知名政治歌曲作者蒋开儒如是说。******南方谈话,他创作了《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展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1997 年,香港回归,他创作了《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了新时代”,表现了中国的特色;2013 年******召开,他创作了《中国梦》,“中国梦,复兴梦,每个人都圆自己的梦……”表现了上下两千年中国人的梦。
同样是政治歌曲,时代变了,歌曲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孙子兵法》云:“山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者胜也。”世界是普遍联系不断变化的,思维和表达也必须适应这种需要,与时俱进。
附文1:
把自己变成一粒红豆
四个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接连赶了几个人才市场,都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那天,再次遭遇挫折的他们,垂头丧气地走进一家小酒店,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宣泄着满腹的牢骚,直后悔自己当初进错了校门,选错了专业。
这时,一位身着名牌、神态悠然的年轻人走到他们面前,微笑着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很有才华,是吗?”
“那当然了,最起码我们是大学生。”一个学生毫不含糊地说。
“大学生遍地都是,有才华不是靠嘴上说的,是靠行动来证明的。”年轻人拉过一个凳子坐下来。
“可那些用人单位连让我们证明的机会都不给呀!”另一个学生抱怨道。
“那是因为你们还没有达到让人家一眼就看出水平的程度。”年轻人说着,随手打开自己携带的黑包,抓出一把饱满的绿豆来,放到一个空杯子里,让他们每人从中挑选一粒。
他们满脸疑惑地各自挑一粒,拿在手里。这时,年轻人微笑着,让他们再仔细看看手里选的绿豆,记住它的特征,然后,又让他们把绿豆放回杯子里。年轻人拿起杯子轻轻摇晃了一下,把杯子里的绿豆全倒在了桌子上,让他们找出刚才各自挑选的绿豆。
都是大小一样的绿豆,四个大学生瞪大眼睛,谁也挑不出。
这时,年轻人又从兜里掏出四粒红豆,扔到那一堆绿豆里面。用手摊了摊,问他们:“能挑出我混进去的那四粒红豆吗?”
大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挑出了那四粒颜色醒目的红豆。
“那么,现在我问你们,谁能证明自己是一粒与众不同的红豆呢?”年轻人收起桌子上的绿豆,给几个聪明的大学生留下这个问题,便转身离去。
后来,他们惊讶地得知那位年轻人就是一家跨国种子公司26 岁的总经理。在当今粮食连年滞销的形势下,他靠经营系列“红色粮食”闯开了市场。目前,他麾下拥有员工2 000 多人,资产逾亿元,而他现在的最高学历是——初中毕业。
“再醒目一些,再特别一些,再超凡脱俗一些。”这是一位美国富豪的成功秘诀。四位大学生终于明白了:只是具备了一点才识便抱怨怀才不遇,却从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一粒醒目的红豆!
记住——有魅力的、吸引眼球的,往往是特色鲜明的“那一个”,而不是几乎完全相同的“那一些”。本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绿豆喻默默无闻芸芸众生,用红豆喻卓尔不群的创新人才,凸现了创新人才的特色。
附文2:
天地不为一格而拘
卞毓方
8岁,第一天去小学,他犹如小鸟出笼,拍打着翅膀,瞧什么都激动、都新鲜。然而,意想不到的一件事发生了:课间休息时,他看见老师把几个学生叫到一边,用戒尺挨个责打手心。不用说,这些都是课间表现不好的。在1919 年前后的中国,这种体罚仍很盛行。季羡林在他的《回忆新育小学》里,就描述过被先生用竹板、戒尺罚打的情景。
他没有进过学前的私塾,少见多怪,大为惊骇,不明白老师何以如此野蛮,学生何以如此可怜?散学后,他把这一幕告诉家人,并且声明,这样的学校,他坚决不会再去。后来呢,那是一年以后的事了,在一位任高小老师的亲戚担保下(担保他不会挨打),他干脆跳过初小,直接考入高小。
12岁读中学。他的数学很好,考试总名列前茅,很快得到校长的欣赏。不过,说到其他的功课,却平平常常,不是他缺乏能力,而是没有兴趣,不屑多花工夫。他觉得一般的功课,只要知其然就可以了,用不着刨根究底、穷追不舍。那么,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跑去图书馆,看书。自由自在地翻阅,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像什么历史啦,文学啦,掌故啦,他的态度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即使对于擅长的数学,他也决不死用功,他的态度一以贯之:玩。他发表过一篇《一几何定理之十六种证法》,讲的是弦切角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所谓弦切角定理,是指“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这是古希腊人早就解决了的老问题。他旧调重弹,拿它作多种证明,当然不是创新,它唯一的价值,就是“玩”。
15岁上大学。他的年龄比同学小几岁。上体育课,他居然不会正步走,别人出右脚,他出左脚;别人出左脚,他出右脚。发现错了,他赶紧倒步,结果愈倒愈错,错得一塌糊涂。
他的人格基本塑造完成,主要的一条:强调独立自主。换句话说,就是不服管。这不服管,不是指不听话,乱来。他是规矩的学生,生活上从不出格,但在学习方面,他有着鲜明的个性。譬如说数学作业,他不像同辈钱学森,永远工工整整,一丝不苟,几十年后拿出来,还可以当“艺术品”展览。而他的笔迹是潦草的,思维却是跳跃的,乍看上去,很不规范,极不舒服,唯有一点可以跟钱学森媲美:答案正确无误。
1946年,他已是世界闻名的数学家。邻家一个中学生拿了一道几何题向他请教,他左看右看,一脸茫然,不知如何下手,只好两手一摊,说:“我不会做。”进入21世纪,他已是耄耋老人,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
他从美国回来后,定居于天津南开大学。当他在校园散步时,常被一些中学生拦住,向他请教奥数习题。这时,他也总是抱歉地告诉这些孩子:“我不会做。”
信不信由你,这就是一代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人生花絮。
附文3:
好奇心
一考生
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度过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兴趣的事都喜欢用手指着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是什么呀?”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肯定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谓“奇”?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利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未知,我们“奇”,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更加知晓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求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是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有夸张和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说,“心如止水”。由此可见,一份安静的心情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带着浮躁之心,尚不说研究学术,恐怕自己也会被这情绪所左右,再也无法发现和创造了。《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当“心如止水”时,你的视野将扩大,你的思维将更加活跃。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材,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作者拆解“好奇心”——好,奇,心。写法别致,蕴含着认真求索的精神。作者智慧地将三个概念解说得饶有兴趣,而且笔断而意不断,“好奇心”在作者心中是一个整体,从而得出结论,“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材”,“好奇心”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过程
——窦桂梅“一鸣惊人”
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其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多种模式。其中,较简明的模式分为4个阶段: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阶段,准备阶段,创新阶段,检验阶段。
一、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阶段
这是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作文材料。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 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这三则材料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问题,即需要思维去处理和解决的对象或目标,如待做出解答的题目,待做出解释的命题,待研究的课题,待实现的目标及待完成的任务等。问题在思考和认识活动中发挥着启动、定向、选择与激励的功能。一切有目的思维和认识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能够促使思维进入积极活动状态,展开有目标的回忆、联想、分析、试探。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创造活动首先源于对问题的感受能力,即问题意识。批判、创新从问题开始。当人们有了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就意味着人们具有新的思维、新的视角,进而深入地思考问题,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见解。反之,如果没有问题,没有质疑,实际上是处于停滞状态。这样,所谓批判创新根本无从谈起。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启发自苹果落地这一现象。这个典型的案例可以较好地阐释问题意识。苹果落地无数人都见过,但没有谁把它当成这么大的一个问题;这个现象许多物理学家也想必见过,但只有牛顿受到它的启发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社会科学,同样需要问题意识。韩震老师在《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一文中告诉我们:
幸运女神总是惠顾那些倾听时代声音的人。历史上所有高瞻远瞩的伟大人物,都是因为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声音,抓住了时代性问题,才在推动历史进步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的伟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