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鉴赏
31284500000005

第5章 文学鉴赏概论(4)

……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道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细听,偶然两句听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在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林黛玉的感情随着曲子的演唱而发生的剧烈的变化。由“感慨缠绵”“心动神摇”“如痴如醉”,到“心痛神驰,眼中落泪”。感情的变化非常激荡,体验非常深刻。

形象感受和感情体验在文学鉴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学鉴赏中,只有为鉴赏者的感觉和感情所肯定和接受的东西,才能成为在理性上所肯定和接受的东西。但是,不是说文学鉴赏只是一种感性认识。既然文学鉴赏是一种认识,那就包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完整的认识过程。在文学鉴赏中,感觉和感情是同对于作品内容的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思维在文学鉴赏中占着重要地位。事实上,在文学鉴赏中,思维是在生动创造性的想象中,与形象感受和感情体验密切结合的过程中,不着痕迹地起作用的。例如,我们在读《祝福》时,伴随着鲜明的形象感受和强烈的感情体验,对于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会得出理性的结论。

2.文学鉴赏的个性差异

在文学鉴赏中,个体差异表现得很明显。这也是一般审美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审美感受离不开主观的感性的愉快,每个人都有理由保持自己的爱好和趣味。审美趣味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

由于一定的鉴赏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阶级、民族和时代,因而这种差异自然包含阶级差异、时代差异和民族差异。由于每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阅历、文化素养、性格气质以及职业、年龄、心境等互不相同,导致审美趣味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正如刘勰所说:“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丧。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例如,王安石喜欢杜甫,而不大喜欢李白;欧阳修则欣赏李白,而不大欣赏杜甫。西方人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文学鉴赏尽管存在着个性差异,但仍有它的客观一致性。也就是不同个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又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审美趣味,对同一作品往往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或相近的审美评价。这是因为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鉴赏者无论有多大的主观性,甚至怀着某种偏见,但都不能否定它本身的审美价值。人们通过理性地欣赏,对作品能得出比较一致的公允结论,这正是艺术作品自身客观价值的体现。例如,不能把贪婪、吝啬、凶狠、狡猾的葛朗台想象成一个乐善好施、扶弱济贫的大善人;也不能把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想象成杀伐决断的王熙凤。因此,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毕竟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是奥塞罗、李尔王、罗密欧。

3.文学鉴赏的再创造

文学鉴赏的过程,既是审美享受的过程,也是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它对于欣赏对象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进行能动地再创造。任何文学鉴赏,鉴赏者都要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特殊处境、文化修养等对鉴赏对象进行想象、联想、加工、补充,把作品中的形象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形象,这就是文学鉴赏中的再创造。例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香菱和黛玉谈对王维的一首诗的体会,这样说:“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 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在这里,就包含着欣赏者香菱对王维诗句的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4.文学鉴赏中的共鸣

所谓共鸣,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文学鉴赏中的共鸣一般指人们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所引起的同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也就是说鉴赏者的思想感情同作品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基本一致,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发生了思想感情的交流。例如,当代优秀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以它所表现的强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激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人们把赞颂和同情一致地给予了作者赞颂、肯定的梁三喜、靳开来、梁大娘、雷军长,而对作者谴责的赵蒙生母亲的利己主义、以权谋私产生了愤怒和抗议。作者的情感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和感应,这就是共鸣。

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的产生除了文学作品本身所塑造的形象具体生动、真实典型,富有艺术感染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主体的条件。

首先,鉴赏主体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因为共鸣是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产生的,而一定的艺术素养则是进行艺术鉴赏的基础。不能鉴赏,文学作品就不能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也就无从产生共鸣。例如,同样面对《牡丹亭》戏文时,林黛玉和贾府中的焦大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其次,鉴赏主体的实践经历和身处的历史条件与鉴赏对象相同或类似。缺乏这样的条件,则再高的艺术修养也只能帮助他鉴赏,而不会使他产生共鸣。例如,《琵琶行》中白居易之所以能对琵琶女的身世产生共鸣,原因之一也在于他们有着相似的遭遇,也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再如,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存亡的重要关头,像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等作品,最能激起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三)文学鉴赏的意义

在第一节已经论述了文学鉴赏的作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教育作用,简单地说,它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片面强调“文艺的本质是审美”,或把文学当成单纯的娱乐工具,抹杀文学的认识和教育作用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