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信贷风险管理
31292300000026

第26章 消费信贷的作用及风险

一、消费信贷的作用

消费信贷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从宏观层面上讲,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首先,微观层面,消费信贷对消费者和银行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对消费者个人的作用

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一是消费信贷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消费结构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已经由以满足衣、食为主要内容的阶段进入了以住、行、精神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消费阶段。对于购买住房、汽车、高档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巨额教育、医疗等费用来说,消费者若采取自我积累的传统消费方式,则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并会产生较大的资金缺口;若借助消费信贷的支持,消费者能将未来的收入转化为现在的收入,较好地实现即期消费需求,从而提高生活水平。

二是消费信贷能帮助消费者解燃眉之急。当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某些意外事件时,如生病住院、失业、家庭财产损失或其他事故等,需要立即支付巨额现金,但由于收入约束或手中持有现金不足等问题,往往会使消费者陷入窘迫的境地。此时,消费信贷可以使消费者迅速获得资金支持,及时度过危机。

三是消费信贷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利的支付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无论是购买商品还是支付服务费用,无论是在国内消费还是在国外消费,都已经不需要随身携带大量的现金,只需要一张信用卡就可以了。而信用卡,就是消费信贷的形式之一。信用卡不仅便于保管,降低现金丢失或被盗的风险,其透支功能还能使消费者摆脱临时资金不足的尴尬境地,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

(二)对银行的作用

对于银行来说,一是消费信贷可以增加银行的效益。银行的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是构成其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消费者和工商企业相比,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较低,因此商业银行可以为消费贷款制定相对较高的利率,增加银行利差收入。同时,商业银行在为消费者办理信用卡业务时,可收取一定的工本费,形成收费收入。二是消费信贷可以改善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分散经营风险。长期以来,在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下,银行贷款的主要对象是工商企业,贷款结构相对单一,风险也相对集中,一旦宏观经济发生变化,银行债权将面临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居民消费性贷款只占信贷总量的很小一部分,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要比我国高得多。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可以改变目前信贷资金过多投放在生产领域的现状,实现资产结构多元化,降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结构性风险。

其次,消费信贷对宏观经济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消费信贷有利于平衡社会供求,推动经济增长

社会供求的相对平衡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在一定时期内,这一条件很难实现,需要用一定的经济、政治手段加以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经济运行特征发生了重要变化,“卖方市场”逐渐为“买方市场”所取代,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相对过剩的局面。西方经济学告诉我们,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需求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消费信贷通过增加即期社会购买力、启动消费市场的方式,不但可以解决消费总是落后于生产所产生的时滞问题,还能解决现实购买力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2.消费信贷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过多的金融资产对应过少的金融负债,这使得居民对国家采取的货币信贷政策并不敏感。发展消费信贷,有助于增加个人的金融负债,进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灵敏性。

3.消费信贷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国家通过出台有倾向性的消费信贷政策,引导消费者的支出方向,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银行面临的主要的消费信贷风险

银行在开办消费信贷业务时,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将信用风险定义为“交易对手无法履约的风险”。对于消费贷款业务来说,这是银行必须要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具体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问题。由于消费信贷以消费者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因此收入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因此,衡量借款人的履约能力的关键在于其收入能力的高低、获利情况如何。第二类是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出现了问题,这主要是由借款人的品行决定的。借款人品行是指借款人不仅要有偿还债务的意愿,而且具备在负债期间能够主动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这就要求借款人必须是诚实可信的,并且能够努力经营和工作。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情况却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判断消费者的真实收入及品行情况,使得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加大。比如说,我国收入货币机制还不健全,使得居民的很多收入无法实际计量,因此会增大还款人的道德风险。另外,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无法对借款人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使得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抵押物风险

一般情况下,银行为确保自身的安全,在对个人发放消费贷款时往往要求提供抵押物。当消费者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就应该取得对抵押物的处置权,并通过二级市场合理变现,这也是化解消费信贷资产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抵押物风险通常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抵押物产权风险。即抵押物产权问题所产生的风险。目前,由于我国有关规章制度尚不健全,许多财产产权不明确,抵押登记制度混乱,多头抵押、假证抵押屡禁不止,这些情况以及共有财产分割不明、产权转移手续未办等原因,都会使抵押缺乏充分的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银行很可能遭受经济损失。二是抵押物处置风险。现阶段,我国住房一、二级市场还不完善,政策上要求对大量非商品房产进行商业信贷支持,而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这些非商品房产抵押又无法进行过户转让,银行很难得到充分的处置权,贷款抵押形同虚设。三是抵押物不可抗力风险。它是指由于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伤害,如水灾、火灾和地震等使房产毁灭,贷款无法收回,使银行失去物质保障的风险。四是抵押物的价值风险。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随时可能变动,抵押物的价值也会随之变动。例如,我国房地产评估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难免会出现房价高估的问题,这无形中削弱了抵押物作为归还贷款本息的保证作用。从长远看,房地产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但不排除由于经济波动等原因,导致房地产在一定时期内贬值的可能性。

(三)利率风险

所谓利率风险是指在贷款期间,存贷款利率发生变动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或收益。在银行发放消费信贷过程中,所遇到的利率风险主要是成熟期不匹配风险,即在商业银行负债和资产利率敏感性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利率变动会对银行净利差收入产生影响。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是严重失调的,“短存长贷”现象非常突出,存款期限一般较短,但是消费信贷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或汽车消费贷款期限很长,从3年、5年到10年乃至30年不等,使得在某一时间区间内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即利率敏感性负缺口。这样,当利率变动时,商业银行将承受净利息收入下降的利率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消费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债权的流动性较差而产生的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难以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大多数银行凭借短期一般存款支持个人消费信贷。不同于其他类型债务人,存款者有权随时从商业银行提取货币,致使商业银行资金受到不可预测的大规模提款行为的影响。当商业银行保留的“头寸”太低时,不能保证承担偿付义务,就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资产,或以较高利率借入资金(包括以较高的再贴现率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以较高的拆借率向其他商业银行拆借资金等)。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遭受较大的损失。更有甚者,当银行不能筹借到足够的资金用以偿付时,它赖以生存的信誉将受到严重影响,从而造成业务萎缩,甚至可能因此而倒闭。而消费信贷中大部分是期限长、流动性差的资产。目前在配套市场条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尚缺乏盘活这块资产的措施。由于目前消费信贷在各行占比还低,且整个社会资金需求不太旺盛,因而银行资金充裕,流动性风险尚未暴露出来。但随着消费信贷的迅猛发展,其比重在银行资产中的增大,资金“短进长出”的矛盾会日益突出。当经济高涨,整个社会资金需求旺盛时,若这块资产还不能盘活,银行就很有可能会出现流动性危机,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三、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银行在从事消费信贷业务时,会面临很多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脆弱,尚不具备应付各种风险的能力。因此,需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刚刚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在机制上有很大的缺陷,同时国内经济文化环境有着更多的复杂性,这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复杂的形势,使我们不能单单局限于引进国外银行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而要结合我国实际设计出适合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式。

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就是要在对消费信贷风险类别及原因的正确识别、衡量及分析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效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消费信贷策略,提高消费信贷质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与处理风险,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一)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

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在风险发生前做经济保证和风险发生后有令人满意的弥补,其设置必须与商业银行目标一致,而且还要与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紧密联系。具体如下:

(1)建立能全面、准确、及时、灵敏地反映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动态变化,客观评价其临界状态,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进行科学分析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

(2)调整与优化消费信贷资产质量与资产结构,使消费信贷资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从以贷款规模为核心的激进经营方式向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审慎经营方式转变。

(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原则1.有效性原则

必须树立“风险防范优先”的理念。信贷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必须贯彻于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为指南,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或违反制度的权力和行为。

2.统一性原则

制定信贷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必须坚持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统一,合理确定风险控制的标准,保障而不是阻碍业务的正常进行。

3.审慎性原则

信贷风险管理要以防范为主,防微杜渐,力争在源头上控制和解决风险点。

4.制衡性原则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评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系统的设置要互相制约,明确界定相应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5.创新性原则

金融业务在不断创新,经营环境、服务对象和竞争态势在不断变化,因此,银行的信贷风险内控制度也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管理体系、控制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