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习惯一定要受制于社会公德,也就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三节突破定势,改变你的习惯性思维
成年人大多局限于某种思想、行动和结果当中,他们很少跨越那条自己强加于自己的人为界限。
——《领导力21法则》的作者 约翰·马克斯韦尔
良好的习惯来源于思想,有一句忠告提醒的非常好:请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影响你的行为;请小心你的行为,它会影响你的习惯;请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影响你的性格;请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影响你的成功。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没有良好的思想,就没有良好的习惯,也就没有成功。所以说,好习惯的报酬就是成功,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钥匙。
在很多时候,“习惯了”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定势、思维定势和行为定势,创造并改变着人们的一切。
【精彩故事】
一个企业的分场主任问入职不久的硕士研究生小李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去买钉子,他左手按在柜台上做持钉状,右手对着左手做捶打状。售货员见状拿来一把锤子,他摇头,并用手指了指左手。后来服务员明白了,将钉子拿出来递给他,他点头称是,满意而去。送走了聋哑人,接着又来了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是来买剪子的。分场主任问小李:“这位盲人该怎么做。才能让售货员准确地明白他买的是剪子呢?”
小李不假思索地回答:“那还不简单!盲人只需要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做剪刀状比划给服务员就行了。”
主任问大家:“小李回答的对吗?”
许多人都认为对,而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小张回答说:“不对,他只要张口说我买剪子就可以了,因为盲人是可以张口说话的。”
听了小张的话,大家这才突然反应过来。
【妙语点评】
故事中小李这个聪明人为什么也会犯此类低级错误呢?难道是偶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我们往往容易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倘若能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突破惯性思维,那么,离成功可能就更近了一步。出奇制胜,打破常规,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一种睿智。
【智慧感悟】
恩格斯说:“人类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一切事物时刻都在运动着、变化着,没有绝对静止的东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整个世界都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要想准确认知这个世界,就不能用老眼光和习惯的思维定势来看待和理解它,要学会突破旧的观念和想法,突破习惯思维定势,用创新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与时俱进的理念来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且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经常发生的事情,在思考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思维惯性,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即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常规思维是有利的,它可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问题的时候少走弯路。然而,思维定势也有它的弊端,特别是当我们处理一些新情况的时候,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我们用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路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人失去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实证明,人必须改变被动的思维习惯,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
准确认知世界需要我们突破思维定势,同样,创新工作也需要我们丢掉惯性思维。时下,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怎样才算养成了积极思维的习惯呢?当你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对具体的工作和任务时,你的大脑里去掉了“不可能”三个字,而代之以“我怎样才能”时,可以说你就养成了积极思维的习惯了。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在人生的历程中,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总结提高自身,聚沙成塔,成为持之以恒的行动者,一天一点实践,一天一点努力,让好习惯汇聚成流,成为我们幸福生活和工作的纽带,且伴随它受用终生。
【实用宝典】
习惯性思维是禁锢创新的牢笼,是捆绑手脚的枷锁,因此必须予以突破!突破习惯性思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突破书本定势。“知识是力量”,但如果是死读书,只限于从教科书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去观察、处理问题,不仅不能给人以力量,反而会抹杀我们的创新能力。学习知识是学会保持思想的灵活性。如果拳师熟读拳法,与人谈论拳术滔滔不绝,但每每打起来,总能将拳师打得抱头鼠窜,这样的知识又有何用!
(2)突破经验定势。在科学史上有着重大突破的人,几乎都不是当时的名家,而是学问不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因为他们的大脑中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敢想、敢做中升华。如: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贝尔29岁发明电话;西门子19岁发明电镀术;巴斯噶16岁写成关于圆锥曲线的名著……
(3)突破视角定势。法国著名歌唱家玛迪梅普莱家美丽的私人林园中,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让人围上篱笆,竖上“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均无济于事。玛迪梅普莱得知后,让管家在路口立了这样一个大牌子,写着:“请注意!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千米,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这就是变堵为疏达到目的例子。
(4)突破方向定势。英国讽刺戏剧作家萧伯纳很瘦,一次他参加一个宴会,一位“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讥讽地说:“萧伯纳先生,一见到您,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不仅不生气,反而笑道:“哦,先生,我一见到你,就知道闹饥荒的原因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常规的救人方法是从水缸上将人拉出,即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急中生智,用石砸缸,使水流出缸中,即水离开人,这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想就是将自然现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反向思考创新。
(5)突破维度定势。认识对象,研究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手段去考虑。而不只限于一个方面、一个答案。只有不断突破思维定势、超越自我,人生才会更精彩。
上述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摆脱思考盲点,增加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从而创造人生的奇迹。
习惯秘笈
要想挖掘无穷的创新能力,就要丢掉惯性思维,不为定势所拘,不断开阔视野。只有用创新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推动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四节 持之以恒,良好的习惯贵在坚持
世上只有两条路能通往成功的目标并成就伟大的事业,那就是:力量和坚韧。力量并不属于大多数人,它是少数人的特权;然而,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可以拥有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坚韧从来不负众望,因为它沉默的力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壮大,直到所向披靡无以抗拒。
——伟大的德国作家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做某件事容易,但是天天做很难。也就是说,坚持最难。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由此得出不同的时间点,有说21天的,有说66天的,还有说90天的。也就是说,只要坚持到这样的天数,习惯就养成了。毫无疑问,不管天数多少,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坚持,做到持之以恒。
让坚持成为习惯,会成就一个人坚韧不拔的性格,会让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两个例子吧!
【精彩故事】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思想深邃,思维敏捷,关爱众生又为人谦和,许多青年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听从他的教导,都期望成为像老师那样有智慧的人。他们当中天赋极高天资聪颖者济济一堂,都希望自己能脱颖而出成为苏格拉底的继承者。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胳膊三百下?做到的人请举手。”学生的手都哗哗地举了起来,一个不落。苏格拉底点头称赞。一周后,苏格拉底如前所问,有一大半的学生举手。过了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学生坚持了,有几个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柏拉图。柏拉图最后成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称为“哲学王”。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一个乞丐向一个富翁乞讨,富翁很瞧不起乞丐,觉得乞丐一生乞讨前途渺茫。乞丐看出了他的意思,便对这个富翁说:“你等着吧,十年以后,我会盖起高楼大厦,并且宴请你。”富翁全当乞丐是说大话而嗤之以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事难测,偏偏这个当年的富翁有一天就倒了霉,沦为了一个乞丐,他穷困潦倒沿街行乞,有一天饿得实在受不了了,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大兴土木修建豪宅,正是用人之际,便立即赶去应聘。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坐在那里招聘的竟是当年那个乞丐!这个当年的乞丐看出了他的不解,便解释说:“当年我日日行乞,每天游荡在城市和乡村的角角落落,一天下来总能混个肚儿圆。一天闲来无事,顺手捡了三块红砖带回去,准备垫在屁股底下当板凳,邻居搭鸡窝正好少几块砖压压油毡,见了后就向我要了去。我穷困潦倒上无砖瓦下无草席,做梦都想为自己盖一间像样的房子,我想,三块砖可以压压透风的油毡,十块砖、二十块、三十块砖呢?我越想心里越透亮,于是我每天讨饭之余总是要捡几块别人不要的砖块带回去,十年了,我不仅攒够了可以修建一座豪宅的砖头,还将多余的砖头卖出去换成钱雇佣别人替我盖房子,这就是我平凡的经历。”富翁听后一时羞愧难当……最后,他还是心甘情愿地给乞丐打工了。
【妙语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