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莫猎骄靡死后,其孙继位。按照乌孙风俗,新王要继承旧王的所有妻妾。细君公主无法接受,向汉武帝请求归国,汉武帝让她接受当地风俗,以成就联合乌孙共击匈奴的大局。细君只得再嫁岑陬。一年后,细君为岑陬生下一女名少夫后,因为产后失调,加上心绪难平,不久便忧伤而死。
著名的《悲愁歌》(《细君公主歌》、《黄鹄歌》)就是这位公主在乌孙作的。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婚姻,这种资源整合方式,不仅提高了两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在某种程度上更改了两个关系圈、两个家族甚至是两个国家的资源组合状态。
2.警惕婚姻中的“戈森法则”
小孩子总是觉得别人的文具盒比自己的好看,虽然自己的也是刚刚买而且买的时候也是爱不释手;比如,自己在食堂点的菜总是不如坐在对面的朋友那份儿看上去好吃……总的来说,人们倾向于认为别人的生活比自己的有意思。这些现象的本质,是倾向于低评自己的物品、高评别人的物品。
——董志勇
结婚之后,时间一长,许多人会有一种或多或少的厌倦感。这时候,围城之内的男女往往会羡慕围城外面的那些单身人士。
从恋爱到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任何细小的动作,都充满了柔情蜜意。这种情意使两人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比如做饭,女人很用心地去做,也许饭菜不是很好吃,常常不是太咸了就是太淡了,但只要把菜端到桌子上,两个人围坐,丈夫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甜蜜和幸福。这时,妻子的价值达到了最大化,因为她的付出换来了对方的肯定,特别是对方情感上的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没有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两个人都能感觉得到,两个人都得到了最大的精神、心灵满足。
然后时间一长,特别是当有了孩子之后,这种柔情蜜意逐渐变淡,似乎变成了纯粹的亲情。原先妻子做饭时,还有丈夫的表扬和关怀,甚至会忙前忙后地打杂,现在变成了各忙各的,感情的交流也越来越少,两个人在一起,似乎只为了搭伙过日子。
这种情意日渐变淡的现象,也可以称为婚姻的“戈森定律”。
在经济学上,戈森定律又称边际效应递减效应,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变化规律,其内容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戈森定律有以下三个要点。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即“欲望强度或享乐递减定律”,亦称“戈森第一定律”。
(2)假如有人在几种享乐之间有选择自由而无充分享受的时间,则不论这几种享乐起初的绝对量如何不同,要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必须在它们之间依次消费其享乐量(个量)最大者,直到各种欲望之数量(个量)彼此相等为止,这就是“享乐均等定律”。
(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格森定律对人性的把握非常到位,解释了婚姻中的诸多困惑,也为规避许多婚姻陷阱提供了参考。
结婚后,时间一长所产生的厌倦感,正是快乐随着消费的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的体现。这时,我们要认识到,这并不是两人的感情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一种正常生理、心理现象,它只是说明夫妻两人需要将原来的关系进行升华,将纯粹的爱情关系升华到爱情与亲情的综合体。
这种新的爱情与亲情的综合体,可能会以平淡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要理解的是,此时,平淡的婚姻并不是没有爱,而是一种更加深沉、纯粹的爱。这种爱,他们可以可以倾尽全力的付出而不求回报;他们可以在患难中携手相扶,相对一笑后,互相鼓励着走出困境;他们可以白首同携看夕阳西下,落霞满天;他们可以翘首以待静看天边,望家人归……
其实,婚姻的诀窍就在一个“熬”字上,与熬粥的道理一模一样,先是将生米煮成熟饭,然后再熬成米粥。
食物中,粥是最安全的——它宽厚仁慈,软玉温香,绝不暗藏杀机,绝不会哽着你、噎着你。一锅好粥的特点是:微波荡漾,脂玉浓稠,米和水之间没有一点缝隙——好比生死相依的两个人,心与心之间,不存一丝芥蒂。
熬粥是需要有心意和技巧的,婚姻的经营也同样。
无声无息地,自然地,毫无做作地,为了他(她)开始熬粥。
水开了,小心翼翼地把洗好的米放到锅里,盖好锅盖。性急的人会用大火熬粥,沸腾的米汤很快就熬干了,于是他反复地往锅里加水。这种人在婚姻生活中,总是幻想婚姻应该如何完美浪漫,言谈举止却急躁粗暴,不注意那些本该是享受的细节,不经意间,夫妻感情被他践踏了,就像原本水米交融的稀粥,被一瓢接一瓢的凉水折腾得米是米、水是水了。
熬粥的能力和经营婚姻的能力几乎是一样的,时间越久越有心得。那种米粥飘香、薄雾缭绕的感觉其实是一种爱的享受。熬粥的时候,手持木勺,慢悠悠地在粥锅里搅动着,以防粥在锅底生焦;熬粥的时候,聚精会神,平心静气,心到了,火候到了自然能熬出一锅好粥;熬粥的时候,锅的中心是盛开的旋涡,边缘的米汤美如流花……这是一种来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的美感。
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有熬粥的福分。有的人直到老了,还心急火燎地熬不出一锅好粥。对女人来说,如果她终聚集不起熬粥所需的那份恬淡自然,那么她注定是孤独落寞的。对男人来说,如果他始终掌握不了熬粥所需的那份心意和火候,那么他注定无法享受到责任和胜利带给男人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愉悦感。
粥是一点点熬出来的,婚姻是一年年守出来的。稀粥从沸腾到宁静,好比婚姻从虚幻的浪漫到激情终被锁定的平实,当你能静下心来熬一锅好粥,你对婚姻生活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感受。
格森定律还揭示了“男人为什么会喜新厌旧?”这个老问题的答案。其实,不管男女,老是重复地享受同一个享乐,久而久之,都会产生厌倦,于是产生想取得更多新享受的想法。在这种心理欲望驱使下,男女都会有喜新厌旧的冲动,只不过男人因为喜新厌旧的成本较低,表现得更为明显一点。
这种喜新厌旧的心理冲动,是婚姻的一个致命炸弹。想想吧,当前的厌倦感,由原来的柔情蜜意发展而来;现在心中所想要的“新”不过是又一轮新的轮回罢了,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新一轮的厌倦感将重新接踵而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的则是自己的生命资源,伤害的不单是夫妻两个人,而是包括孩子、两个家族在内的所有人。
因此,不管进入婚姻的时间有多久,请正视这个由人性为基石所总结出的定律,在享受婚姻的同时,将它不断地升华。
3.最恰当的身心距离
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它的自由、神圣、崇高,不可强制它、侮辱它,污蔑它、屈抑它,使它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
——李大钊
一对男女,从恋爱到结婚,其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在不断地变化着。一般来说,刚开始恋爱时,两个人的身心距离较远,通过不断地试探,不断地接触,两个人的距离逐渐接近。到结婚后,两个人天天都要在一起,身体距离虽然很近,但心理距离有可能会逐渐拉开。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
恋爱中的两个人的距离一般不会太远,但太近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美感会消失,甚至产生隔阂。这时,两个人之间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猜心”。
猜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对方,不论猜对猜错都可以得到正确答案。那就是可以继续把两个人的感情延续下去,最怕的是不想猜了,进而中断这个最奇妙的游戏。这个阶段,比较费神,心理比较复杂,既有美好的向往,又不知道结果,两个人整天神神叨叨、心猿意马、想入非非,想象比平时丰富百倍,智力下降到几乎为零,非常有意思。
《红楼梦》中对猜心有着精彩的描写:“宝玉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试探黛玉。黛玉也每每用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都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事。”
每读到这一段大家可能都会觉得恋爱中的男女最珍贵的就是彼此的一颗心,最难懂的也是这颗心。倒应了那句歌词:“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多不喜欢黛玉的小性儿,但黛玉小性儿实际上只因一心只有宝玉。只因心里有着宝玉,才会不停地猜宝玉是不是心里只有她,猜宝玉心里看金玉良缘的宝钗如何,看同样有麒麟的湘云又如何……
现在的人们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大胆而又直接,喜欢直来直去,猜心的事情便很少发生了。不过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有一个诗人说得很有诗意:“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两个明明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长相厮守。”究竟夫妻之间的距离应该有多远?常见的是,太近的距离,少了点神秘;而太遥远的距离,又容易相忘。那么在情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才算完美呢?
距离应该有两种:心和心的,以及身与身的。对于相爱的两个人来说,在一起的根本目的绝不是为了印证距离,而是为了满足情感的契合与归属。然而,亲密无间的关系只能是阶段性的距离,无法持久。因此,对距离的把握不能刻意,只能是两个人的一种默契,当感觉到强烈的思恋时,可以适当拉近距离;当感觉都有点透不过气来时,可以适当拉开一点距离。
例如,有人因为夫妻距离太近产生的“审美疲劳”而提出了“周末同居”、“候鸟夫妻”的主张,言下之意就是鼓励有间的亲密、适当的若即若离。这样既留出一个空间给自己,也留一个空间让他飞;既令自己感到轻松、自在,也令思念、牵挂的暖流在彼此的胸中荡漾。也许因距离的调整方式,反而给爱情“保了鲜”。
其实距离不光是和爱情婚姻有关,就连与亲人和朋友之间也同样需要保持刚刚好的距离。有位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中双方所保持的空间距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折射。他的研究发现,亲密关系(父母和子女、情人、夫妻间)的距离为18英寸左右,朋友、熟人间的距离一般为1.5~4英尺,一般认识者之间大概为4~12英尺,而公共关系(陌生人、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为12~25英尺。其实,在与朋友、熟人交往中,可能不会把距离控制在1.5~4英尺之间那么精确,但人际互动中的距离的确是人对事物在态度上的一种表现。人往往会因距离而产生更想维系的心理。
对于异性朋友来说,距离的拿捏适当就更重要了,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据一些机构的统计,和异性朋友之间的最佳对话距离是0.5米,而和异性朋友散步的距离则应该保持在1米左右。靠得太近,容易给人传递错误的暧昧信息;而离得太远,又会令朋友之间显得陌生和尴尬。
总之,经营一份感情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寻找两人之间的最适距离,不要长期地过近,亦不可长久地疏远。以它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即达到所谓的均衡。把握好夫妻之间的距离,可以使某些不必要的磨合得以回避,同时,必要的心灵沟通也将成为爱情的助推剂。
4.全职太太也是一种功夫
事实上,能使两个人白头偕老的,也许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爱。心理学家定义了两种爱:一种叫激情之爱,一种叫相伴之爱。激情之爱是彼此吸引的男女两人在一起时那种全身心的感情,这也是绝大数人对爱的定义,处于这种状态的每个人都在享受着性激素与肾上腺素大量分泌所带来的亢奋与欢愉;相伴之爱则描述了另一种恬淡而醇厚的爱,它其实就是我们父母之间目前的那种爱,也就是中国古语所说的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毛利华(北大心理学系副教授)
毛利华教授分析了“两种爱”,这两种爱体现在夫妻两人每天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活动中,特别是工作中。
现在就有两个问题:第一,工作对一个人和一个家庭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第二,女人到底能不能做全职太太呢?
许多人在工作中都有一种心理:厌恶工作,期盼着假期。这种厌恶和期盼的感觉在放假前的两天和放假后的两天最强烈。之所以有这种心理,实际上是因为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了解所造成的。
首先,工作是我们谋生、糊口的工具。这是它最直接、最表面的价值,它维系着我们自己的生活、家庭的生活。
其次,工作是获得快乐的重要源泉。人只有在辛勤地工作之后,休息才显得那么地甜美惬意,才会带给你更多的快乐享受。工作,让你的生活有了对比和参照物,让你意识到一整天都不用工作是多么地愉快,也让你享受到工作完成后完全的放松。正如俾斯麦所说:“工作是生活的第一要义,不工作,生命就会变得空虚,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也不会有乐趣。没有人游手好闲却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对于刚刚跨入生活门坎的年轻人来说,我的建议只是三个词:工作,工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