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北大经济管理课
31304800000005

第5章 幸福人生的五堂经济课(4)

2002年在中国做电子商务,给人做网页、做网站,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的,要想拿到订单,大部分必须给回扣,但这与阿里巴巴的价值观相违背。但如果不这样做,公司马上就得死。

怎么办?阿里巴巴为此专门开了一天的会,绝大多数人都对坚持公司的价值观有动摇,说先活下来再说,明天把自己洗干净了就行;又有人说价值观很重要,这么做不行。到下午7点钟,马云决定,宁可把公司关了,也永远不给回扣。大家说可以,那就这么走下去。但考验马上就接踵而至。

开会后的第二个月突然发现了问题。当时阿里巴巴一个月的营业额只有十五六万,这里面其中有两个销售人员就做了十二三万,但是这两个人都给了回扣。怎么办?如果把他们两个开掉,公司一个月只剩2万的营业额。这时马云说,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拿下,已经确定了的东西一定要坚持下去。当时大家都认为不可能。最后,这两个人还是被开掉了。这对所有的员工都是血的教训,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是真的。

在马云的创业历程中,对理想的的坚持可以说是非常有力的,这使阿里巴巴的公司性格中充满了“负责任”的味道,最终也成就了公司今日的市场地位。

实际上,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必然是现实主义者,而且往往是极端的现实主义者。

因为理想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需要数年、数十年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需要最高明的策略,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需要最及时、最真实的竞争情报……而这些东西,都是赤裸裸的现实。

前湖北首富兰世立,在其多年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因敢想敢干,不循常理出牌,曾创造多项商界奇迹,名噪一时,但他并不是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兰世立的“不务实”表现在他的“狂傲”上。一般来说,中国企业家群里狂人不算少,但比兰世立还狂的还真不多。

兰世立的东星集团,业务涉足餐饮、旅游、房地产和航空业等领域,是一个表面上很实力强大的集团公司。2005年,兰世立以20亿元的身价,首次挤进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位列第70位。他非常不低调地对媒体说,“福布斯把我低估了”,据他的说法,自己完全控股的东星集团资产在20亿~30亿元之间,每年还盈利5亿元。

在东星集团里,员工人手一本《总裁语录》,书中大多是兰世立的一些工作、生活感悟。“当初如果我一直在省机关工作,就断送了一个湖北首富”,兰世立后来这段流传很广的狂话也正是出自此书。2008年,兰世立在武大演讲还向学生们发放此书。

兰世立具有一种与正常思维“作对”的风格,极好冒险。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时,国内旅游业受到重创,一般的旅游公司很少再去购买旅游大巴。而兰世立却一次性购买了将近百辆旅游车,这让很多人大为不解,大骂其为疯子。也有人认为他就是“钱多了烧得慌”,当时已经有不少人认为兰世立会亏得倾家荡产。但“非典”很快被控制,兰世立顺利过关。

2004年,兰世立又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在送一个旅行团去韩国时,因为航空公司的飞行计划迟迟出不来,兰世立萌生了建立航空公司的想法。正好当年国家开始放开民航业准入资格,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组建航空公司。兰世立几乎是用最短时间获得了民航总局的批准。

2005年东星航空的平台建立,之后他不仅利用这个平台吸引了飞行员、空乘、飞机、航材,并且以不足30亿元的总资产,租购来一架120亿元的空客飞机。这个疯狂的举动在当年引起了轰动,也成为兰世立每次演讲的重要谈资。

但现实情况却是,当兰世立租购空客飞机时,他已经拖欠了旅行社员工两个月的工资。而细心的人会发现,号称有30亿元资产的东星集团,总部在武汉证券大厦只有一层楼的租场。集团旗下的东星航空和东星国旅,也是租的湖北信息大厦的9楼和10楼办公。据武汉交委党办主任覃诗章说:“兰世立至今没有一栋自己的办公楼,他们在天河机场的办公场所也很破旧。”按照兰世立狂傲的性格,如果他的现金流很充裕的话,他绝对不会让自己租地办公的。

自从创立东星航空之后,兰世立彻底失去了耐性和思考力,变得异常偏激和大胆。航空公司营运成本本来就很大,但东星航空开通香港、澳门的航线后,都是一天一班。当有员工反映这样的飞行计划不现实时,兰世立不以为然。他不怕飞机上只有三五个人,他只要航班规模,每天香港、澳门等地区各一班,照飞不误。这样下去,使东星航空亏损严重。

为维持东星航空的运营,兰世立四处借债,甚至还借下高利贷。有知情人士称:“他欠下的债务,不少是高利贷,利率甚至超过了10个点。这非常疯狂。”在东星内部,有高管因不愿在高利贷的借款合同上签字而辞职。

尽管兰世立不怕高利贷,而且不断用集团的血来供养着东星航空,但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袭来,又使他雪上加霜,东星的资金链十分紧张。

到2009年8月,兰世立的东星航空轰然倒下,连带着把他的东星集团也搞垮了,而他自己也进了监狱。

兰世立表明上看似乎很有理想,处处想的都是远大的目标,但他的理想没有根基,他的一切所作所为几乎都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虚荣和面子。这种“渗水的理想”,表现在兰世立身上是一种强烈的成功欲望,再加上他爱冒险,而且之前运气好,他一次次地成功。但最终一次冒险失败,他全盘皆输。

7.不完满才是人生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人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倾向,希望所做的事情能够面面俱到、顺利圆满,希望所拥有的房子、车子、家人都能够永远保持在一种令人快乐的境地,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天天开心……这或许只是人的一种愿望罢了。

因为,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是一个需要发现缺陷然后去填补的过程,只有在这个填补的过程中,人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才会体会到生命的庄严和宝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需要缺陷,只有缺陷出现,并且给人造成了痛苦之后,才能使人心生警醒,才能生起一个要改正的愿望。当这些要改正的愿望积累到一定程度,人就会主动去改正自己、提升自己。这就是“不完满才是人生”的造化之秘。

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完满的状态之中,那他就很难有动力继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但面对“不进则退”的心灵运行法则,他将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心灵泥坑之中,最终辜负自己和造化的恩赐。

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在成名之前,他却是一个天生口吃、嗓音不大的人,还有耸肩的坏习惯。在别人看来,他似乎没有一点当演说家、政治家的天赋,因为出色的演讲家,必须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姿势优美,感染力强,富有辩才。

不幸的是,德摩斯梯尼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演说家。于是,他的这些缺陷像山一样横亘在现实和理想之间。

第一次上台演讲,听众把他轰下了讲台。因为他发音不清,言辞空洞,令人昏昏欲睡。

这些缺陷以及由缺陷所带来的痛苦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他更加努力地学习。

为了弥补自己言之无物、思想空洞的缺陷,他抄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八遍,而且努力研究古希腊的诗歌、神话,背诵优秀的悲剧和喜剧,以增加自己的学识。

为了弥补自己口吃、气短、发音不清的缺陷,他虚心向著名的演员请教发音的方法;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读,迎着大风和波涛讲话;他一边在陡峭的山路攀登,一边不停地吟诗。

为了弥补自己演讲时爱耸肩的缺陷,他豁出去了,在屋梁上悬下两条绳索,绳索上吊上两把尖刀,让自己站在两刀之间练习演讲。

为了弥补自己演讲时表情木然、没有感染力的缺陷,他在家里装了一面大镜子,每天起早贪黑,对着镜子练习演说;他还时常去聆听演讲大师柏拉图的现场讲演,用心琢磨大师的演讲技巧。

经过十多年的磨炼,当这些曾经的缺陷一个个消失之后,德摩斯梯尼成了一个满腹才华、雄辩滔滔的人,自然也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琢磨他的雄辩术,学习他的那些不朽的政治演说。

对德摩斯梯尼来说,当他想成为一名演说家之后,他的缺陷、人生的不完满就像一个老师一样,用一种奇妙的、精确的方法一步步把他引入到成功的彼岸,这正是缺陷的最大价值。

对一个平常人来说,正是缺陷、不完满使他的内心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可以享受到一个平常人所应该有的快乐。但许多人在某种机缘下,不完满的状态稍有改进,往往贪心炽盛,迅速将自己内心的平衡打破,接下来迎接他的反而不是快乐,却是无边的痛苦和泪水。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个人在海边的一个小镇上,过着平常人的日子,虽不大富大贵,却也吃穿不愁,天天有酒。有一天,他出海打渔,非常幸运地得到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高兴万分。唯一觉得遗憾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小的斑点。

他想,若除去这个斑点,这颗珍珠该是多么完美呀。于是,他狠下心刮去了珍珠的一部分表层,但斑点还在里面;他又狠狠心刮去了一层,但斑点依旧在里面。于是他不断地刮下去。最后,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这个人十分懊恼,由于太放不下珍珠,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无比怅悔地对家人说:“当时我如果不去追求完美的话,现在我的手里还会攥着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啊!”

这个人在得到一颗不完美的珍珠之后,一方面生起了强烈的贪心,尽管自己已经在短期内发了大财,但还是觉得不够;另一方面珍珠的不完美,使他的贪心的能量有了释放的窗口,他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消除这种不完满,让自己的财富再次暴增。结果却是,他原有的也被收回了,不但回不到原来的地方,连生命也让自己给弄丢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脚边都有无穷无尽的彩贝,手里都有珍珠,只是我们智慧短浅,不懂得如何面对财富的突然增加和人生的不完美,这些彩贝和珍珠不敢贸然来到我们的身边。

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2008年9月9日报道了一件真实的事情。

大卫·泰勒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人,现年57岁。1998年,大卫和妻子科林买彩票中了1000万澳元的大奖,从一个月收入只有数百澳元的穷农夫摇身变成了梦寐以求的千万富翁,可谓飞来横财。令大卫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笔钱给他带来的并不是幸福生活,而是一连串的噩梦。

当得知大卫中了大奖后,大卫以前在悉尼居住时的邻居劳利·纳姆找上了他,游说他进行投资,买下一个橄榄树农场。大卫被纳姆的花言巧语所惑,花了大约300万澳元买下了这个橄榄树农场,大卫还委托纳姆对农场进行管理,照顾农场中的庄稼。出于信任,大卫没有和纳姆签订任何委托管理农场的合同。

没多久大卫就发现,尽管纳姆全家都搬进了他的橄榄树农场中,但他们却从来没有管理过农场,由于纳姆没有给橄榄树浇水,导致农场中的橄榄树全部枯死。大卫试图将纳姆一家赶出农场,但纳姆却拒绝离去,宣称自己和大卫签了20年的合同,大卫目前没有权利驱赶他。

大卫投资在橄榄树农场中的钱全都打了水漂,不甘心的他又开始进行其他投资,结果其他投资也全都失败,导致他剩下的700万澳元也都在几年内全部蒸发,最终只得宣布破产。大卫的妻子科林无法忍受这种生活的剧变,和丈夫离了婚。

2004年,一贫如洗、失业在家的大卫带着三个朋友来到被纳姆占据的橄榄树农场中,要求纳姆归还他的农场。结果大卫的一名朋友在冲突之中,竟然被纳姆的大儿子蒂姆开枪打死,而大卫的另外两名朋友也受了伤。随后,纳姆一家被警方驱逐出了橄榄树农场,蒂姆也因杀人罪被关进了监狱。

不料,纳姆竟反咬一口将大卫告上法庭,控告大卫违反了20年的农场承包合同,向他索赔40万澳元。虽然大卫最后胜诉,但他的厄运远未结束。

9月3日,大卫15岁的小儿子威廉发现家中藏着一把9毫米手枪,于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与他同龄的侄子约书亚。没料到两人在玩弄手枪时,枪却意外走火,子弹射中约书亚的眼睛,将他当场打死。大卫称:“威廉把枪从隐藏地点中拿出来后,约书亚也兴奋地要求看一下。但当他把枪递给约书亚时,子弹却射了出来。他们对枪支一无所知。”

事故发生后,大卫悲痛欲绝,而约书亚的父母也和大卫反目成仇。大卫称,威廉希望向约书亚的家人道歉,但后者却拒绝与他们对话。大卫说:“这一悲剧让我们全家的心全都碎了,我们曾是一个亲密的家庭,但现在钱没了,家庭也没了。那次中大奖彻底毁掉了我的生活。”

如大卫一样,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圣贤,无法时时控制住自己的贪欲和烦恼。一旦突然中了大奖,曾经的朋友在嫉妒心的驱使下,竟然会利用我们的感情来欺骗我们,而众多的不知名的人也像我们的朋友那样,在暗中诅咒我们,最终的结果即便不是众叛亲离、妻离子散,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有在不完美中,人们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不完美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醒,而完美往往导致“高处不胜寒”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