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爱上咖啡师
31317000000004

第4章 做咖啡馆之王(2)

我们咖啡馆里设计了四个点来全面提升顾客的体验度。第一个是工服。我们定制的都是韩国咖啡馆工服的版式,这样一来形象上就高出周边咖啡馆一大截,可以说是先声夺人。第二个是招聘。老板给的薪水比较高,但是挑人也严格,只招聘形象、气质、身材俱佳的,这样搭配工服才能出效果,吸引眼球。我觉得老板这种眼光很独到,一下子就把差异化做出来了。第三个是微笑。不仅是微笑,还包括一些简单的服务用语,很亲切,也很专业,但与众不同。第四个是出品摆盘。这一点最特别,你看看我们咖啡馆的咖啡、松饼都是这样摆的:一共有6种摆盘设计组合,都是木质设计,非常有视觉美感。我们都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确实很出彩,赏心悦目,叫人过目不忘。

3.去咖啡馆工作

几乎每天都有学员和咖啡师朋友向我咨询,询问自己适合去哪一类咖啡馆工作,在哪种咖啡馆里能够获得最大的收获。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热爱咖啡,是在咖啡馆里成为优秀咖啡师的前提条件。就连使用全自动咖啡机的某国际连锁咖啡品牌也认为:"对咖啡充满热情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伙伴。"

我们不妨从目前国内咖啡馆分类切入,展开这一话题吧。

一类:外卖咖啡馆

以外卖为主、堂食为辅的小咖啡馆,在此不妨简称作外卖咖啡馆。

这类咖啡馆体量比较小,但如果选址出色,周边人流量大,其每天的咖啡饮品出单量可能并不低,很多城市街头繁华处均有这类咖啡馆的身影。咖啡师如果去这类咖啡店工作,能够迅速提高咖啡出品速度、提升快捷稳定的出品能力。要知道,在国内某些咖啡馆里,由于每天咖啡出单量太低,"核心业务工作量"不够饱和,长期"投闲置散"的咖啡师们普遍出品速度偏慢、效率低下,专业素养在一天天丧失。一旦出现客流高峰要连续出单,则会顾此失彼,导致品质严重下滑。

但是,外卖咖啡馆最大的问题是普遍对出品质量要求不严格,依靠薄利多销的低价策略来获得市场,某些店主还以此沾沾自喜。殊不知此举宛如"温水煮青蛙",某一天大难临头尚不自知。咖啡师们应该规劝、说服店主,让他们注重咖啡品质,引导顾客去品尝享受好咖啡。这样不仅便于提升自身竞争优势,还能增加顾客黏性,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几乎所有咖啡店主来说,高品质的咖啡豆能够带来高品质的咖啡出品,是获取更多利润的重要手段,而不应去斤斤计较于诸如"每一包好豆子贵了20块钱"云云。要知道,对于运营中的咖啡馆,改善运营管理、升级用户体验才是优化成本之道。

二类:品牌连锁咖啡馆

国际连锁品牌的小型商务咖啡馆,在此不妨简称作品牌连锁咖啡馆。

品牌连锁咖啡馆的典型代表是星巴克、咖世家等。以星巴克在中国真正大规模扩张业务来看,至今不过短短10年时间(2003年至今),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星巴克已经成为很多人(尤其是一线城市白领人群)心目中的"咖啡馆样板"--星巴克才是咖啡馆,那是一种崭新的有品质的都市生活方式,其成功可见一斑。

虽然这类咖啡馆开出的入门级薪水普遍较低,但还是有很多年轻的咖啡师愿意"委身"为其奉献。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能够学习到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开阔视野,积攒经验,势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咖啡馆业态。第二,能够接触到更多顾客,与尽可能多的顾客互动,每天大量出品势必能迅速提升自己的操作熟练度。第三,拥有更多的职位和成长机会,也就是说,"天花板"比较高,从实习咖啡师,到咖啡师,再到吧台长、店长、店经理、区域经理……升职,本就是一种职场乐趣。第四,镀一层金,便于自己将来跳槽去其他咖啡馆时增加竞争筹码。

星巴克等国际连锁品牌的成功对于初次创业的咖啡师、咖啡爱好者们来说还"不可与之争锋"。但从长远来看,咖啡产业的发展必然是多元化的,星巴克不会永远一枝独秀,寻找差异化始终是缺少品牌影响力、店面规模、技术实力和人才储备的创业者们的必由之路。

三类:综合性咖啡馆

连锁品牌或单店形态的大中型综合性咖啡馆,在此不妨简称作综合性咖啡馆。

综合性咖啡馆品牌众多、数量庞大,以上岛咖啡为代表,还有迪欧咖啡、两岸咖啡、米萝咖啡等都是大家经常见到的综合性咖啡馆。从北京等一线城市到很多四五线城市,乃至县城里,都有它们的影子。尤其是在很多三四五线城市,这类综合性咖啡馆过得还颇为滋润,且生命力也比较长久。此外,漫咖啡、雕刻时光咖啡馆等本土品牌虽然营造的人文气息比较丰富,不过论及商业模式、出品体系、店面格局等本质内核来看,也应属于此类。

这类综合性咖啡馆中,有些体量巨大,动辄数百平米甚至上千、数千平米,宛如城市里的综合餐饮休闲巨舰,承载了非常大的客流与非常多样性的餐饮休闲功能,成为很多商圈、城市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这类综合性咖啡馆的餐饮出品十分丰富,其中一部分被称之为咖啡中西餐厅并不为过。某些里场与外场完全独立,外场与客人互动的服务员、后厨里忙碌的厨师、吧台里埋头制作的咖啡师,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

如果去这类综合性咖啡馆工作,咖啡师们应该提前多做些调查,观察各家咖啡馆的经营特色、品牌文化、咖啡水准与经营状态是否与自身条件吻合。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综合性咖啡馆生意很好,大体量的吧台不仅承载了咖啡出品任务,还需要制作果盘、三明治、松饼、冰淇淋等餐品。咖啡师作为吧员在此工作一年,就能够成为一名全才。如果在此期间咖啡师表现出众,获得老板赏识,还能有从咖啡师到吧台长、再到店长的一条触手可及的上升通道。

第四类:独立咖啡馆

拥有一定体量,堂食与外带兼有,出品较为丰富且品质稳定而上乘,环境风格赏心悦目,特色鲜明令人有好感的独立咖啡馆始终是本土咖啡馆创业者的最佳选择,也是最有生命力和盈利能力的本土咖啡馆形态。

以堂食为主的个性化独立咖啡馆,在此不妨简称作独立咖啡馆。

独立咖啡馆是城市里最受人关注的一类咖啡馆,它们个性鲜明、风格各异、人文气息丰富,还经常在经营咖啡等餐饮出品之余,售卖一些看似不沾边的可爱杂物。它们体量不大,强调老板的自雇性(老板亲力亲为参与其中),有时三五桌客人就能把咖啡馆挤得满满当当,亲和力很强。我们发现,欧美地区很多独立咖啡馆口碑卓越、品质上乘、盈利性极佳,是当地咖啡馆市场上的领头羊。可以预见,未来5~10年内,国内很多城市也会涌现出一大批令人拍手赞叹的独立咖啡馆,成为各城市的骄傲。

很多咖啡师纠结于去这类咖啡馆工作是否合适,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利与弊:

去独立咖啡馆工作的优势:

1.咖啡师不再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实际运营的需要会将每一位咖啡师打造成复合性的全才,这样对自身成长非常有利。

2.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没有"吧台政治",环境愉悦舒适,老板提供的薪水和福利待遇通常会比大店好一些。

3.如果与老板关系融洽,咖啡师能享受相当的自由度,有机会承担更多的职责,如参与到咖啡馆的经营管理中。甚至极个别出色的咖啡师会被赠予本咖啡馆股份,成为合伙人之一。

4.如果本咖啡馆经营得当,很可能会涉足咖啡产业上游(如自家烘焙)或开设更多分店,咖啡师在薪水丰厚之余还能够拥有令人羡慕的学习成长机会。

去独立咖啡馆工作的弊端:

1.如果咖啡馆规模太小,无法提供更多职位,无法给予更大平台,个人成长空间可能会受限。

2.如果客流量不大,生意不好,缺乏更多的制作咖啡等练手机会,久而久之专业技术容易荒废。长此以往,咖啡馆可能自身难保,咖啡师本人的前景也会风雨飘摇。

3.在少数独立咖啡馆里,因为人手实在有限,咖啡师不得不参与到其他相关工作中,如网络营销、外出采购等。对于多数咖啡师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拓展学习机会,而在少数咖啡师眼中,这些可能是"不想承担之重"。

4.做咖啡馆之王

作为国内知名的咖啡培训机构之一,且拥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咖啡师培训项目授权,我们每天都与很多咖啡师打交道。不少朋友经常问及: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咖啡师?

南怀瑾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卓越的咖啡师在境界上与此颇为契合。

咖啡是一种生活方式

你必须认同咖啡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很难用文字尽述,我们只能勾勒出大概的轮廓。比如说喜欢亲自动手实践,而不是背着手、探着头去看别人动手,然后在一旁指手画脚;比如说喜欢观察事物细节,善于从细微处发掘乐趣,而不是一味昂头谈笑、指点江山;比如说崇尚技术与数字,任何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思维严谨认真,喜欢逻辑推理,而不是一味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去理解事物,或者不求甚解,还用"悟"去自欺欺人;比如说敏于言辞,善于沟通,乐于分享新知,而不是做一个"闷葫芦";再比如说,凡事讲究干净整洁,在意个人形象,注重美感的呈现,而不是大咧咧、脏兮兮,不修边幅,满身汗臭味。我不鼓励自己咖啡馆的咖啡师美甲、染夸张颜色造型的头发或者暴露在外的皮肤出现大幅纹身,东方的咖啡师要学会当素颜美人、清新帅哥。

不可否认,完全符合如上描述,对于咖啡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星巴克目前在中国招聘的数万名咖啡师(星巴克将其称为门店伙伴),超过9成都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便是明证。

加入"咖啡宗教"

你必须加入"咖啡宗教"。这里将咖啡视为"宗教"无疑是种夸张的说法。我们认为优秀的咖啡师一定是执着狂热的咖啡爱好者、发烧友,如果不能沉迷于咖啡的世界,将咖啡因的兴奋性浸润到骨子里、血液中,只是将咖啡当成个人求职的工具,那么在咖啡师的道路上很难有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