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有很多人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认为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阶段。这种论点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混淆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本质区别。
——摘自《人民日报》(2008年7月26日)
【材料2】就联合的广度而言,欧盟成功地开创了跨国合作的经济政治联盟的先河,包括的成员国众多。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既有国际组织的属性,又有联邦的特征。欧盟成功的区域政策是实现合作的基础,区域政策尽可能明确地界定区域问题与问题区域,把广大的区域联系在一起。其次,区域政策有明确的总体目标:致力于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以达到缩小区域间差距的目的,使欧盟范围内不同区域达到最大程度的聚合。这一切都为解决区域不平等问题和实现广大地区真正的联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自人民网(2008年8月27日)
【材料3】截至2004年5月底,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为35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涉及金额1200多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80多亿美元;签订劳务合作合同额近3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0多亿美元,外派劳务280万人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域已从昔日的贸易、航运、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等多种形式。
——摘自《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第3期)
请回答:
(1)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从“9·11”事件到伊拉克战争,美国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日趋凸现。冷战结束后,美国就致力于建立由其“领导”的国际秩序,其战略目标是要依靠超强军事力量,建立主宰世界的“霸权帝国”。为推进这一战略,美国利用民族、宗教、人权、反恐等种种借口,肆意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无视其主权,颠覆其合法政府。经济上,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是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下进行的。除少数国家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备受其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值、科技、国民收入等各方面的差距在严重扩大。资料显示,自1990年以来,约有100个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或停滞。
——摘自《光明日报》(2004年7月25日)
【材料2】欧盟提供的发展援助已经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34%,而且这个比例还在继续上升,2006年之前可以达到0.39%。我们知道这还不够,我们也承认这一点。另外,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联合国规定的0.7%的目标。
我们欧洲人面临的挑战是需要继续加倍努力,不断提高援助计划的效率、灵活性和执行的速度。我们打算和非洲伙伴一起,谋求改革援助计划的实施程序。
——摘自法国《世界报》(2008年7月11日)
【材料3】
面对瘦骨嶙峋的非洲饥民,大腹便便的西方食客心有不安。
——摘自《环球时报》(2005年4月13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欧盟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异同。
(2)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分析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南北问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布什总统第一任期开始时推倒前任总统克林顿提出的“建立美中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主张,把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美中关系为“战略竞争对手关系”。“9·11”事件之后,美国需要中国支援反恐,布什政府不再提“战略竞争对手关系”。那么中国究竟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布什政府对此拿不定主意,一直处于摇摆之中。因此,布什怀着复杂的心情,把美中关系描述成“复杂的关系”,一种难以确定、难以应对的关系。
去年以来,美国政府派外交、国防、商务、金融、财政等各方面的高级官员接二连三地访问中国,对中美关系问题的现状、前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长期的观察与综合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即副国务卿左利克提出的中国应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尽管这一提法仍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借此把美中关系界定为“利益攸关关系”。这意味着布什政府承认中国经济大国、政治大国的地位和作用,美国需要中国予以合作来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和全球战略利益。
此次胡锦涛访美时,对美方的这一提法作出回应并作进一步的提升,强调“中美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肩负着共同的责任。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更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双方应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这与美方的想法一拍即合。美方大体确认了同中国的合作关系、战略关系、伙伴关系。布什在同胡锦涛会谈后公开宣布:“我们在建立坦诚合作关系上取得了进展。”并认同了胡锦涛的提法:“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显然,这使得中美关系更上一层楼。
——摘自《香港商报》(2006年4月28日)
【材料2】尽管如此,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交织,俄罗斯想要让西方政要和舆论忘却其与苏联的干系,恐非易事。最近,俄罗斯接连成为国际热点问题的主角之一,令西方舆论惊呼这是“帝国的反击”。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纷争上,依赖俄能源供应的欧洲国家舆论指责俄罗斯以能源为武器,表现出“帝国专制倾向”;在伊朗核问题上,俄罗斯大力介入,其高调姿态引起西方舆论关注;在巴以问题上,俄罗斯率先邀请哈马斯访问,更是令西方世界震惊。
其实,客观看,无论是否带有“苏联特性”,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其实力和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在经历了苏联解体的痛苦裂变之后,近6年来,政局稳定和油价上涨等因素驱动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使俄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局面。对俄罗斯外交而言,在经历了对西方的憧憬与幻灭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务实与平衡,并且日趋灵活。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复苏与振兴,俄罗斯的外交“大手笔”也将与日俱增。
今年,俄罗斯首度担任“八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西方舆论纷纷质疑其跻身“八国集团”合格与否,批评主要集中在俄“民主与自由的削弱”问题上。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政府正在重估对俄政策,以副总统切尼为首的官员主张对俄强硬,以国务卿赖斯为首的“知俄派”官员则主张继续在合作中转变俄罗斯。实际上,美俄之间仍然存在着基本定位问题:在美国眼里,俄罗斯还处在转变期,虽然它不大可能成为又一个苏联,但仍令人疑惧;在俄罗斯眼里,俄美分歧的根源是“对世界新秩序的看法不同”,俄坚持以多边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摘自《人民日报》2006年3月3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中美关系近年来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2分析普京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材料1、2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出现的哪些趋势与特点?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