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31327500000029

第29章 薛立斋,中医史上治病最多的人(11)

薛立斋在这个医案里,给这位算命的先生又加上一些药,其中的麦门冬是凉润的,可以生津液,入的是肺经。薛立斋认为患者津液不足,所以在补气的温药中加入了一点凉润的,使温药不燥;五味子是入肺肾经的,各位有机会可以体会一下,用几粒泡在水里,一会儿水就都红了,它的味道很怪,酸酸的,中医认为酸是收的,所以它可以收敛肺气,《黄帝内经》说“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这个五味子就是用于酸收。现在这位星士的血从肺经而出,正好服用五味子收敛一下。

薛立斋加上的山药是味好药,是药食同源的东西,我们做菜也常用,虽然产地各有不同,但是都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具体地说,山药入的是肺、脾、肾三经。这味药药性平和,可以起到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有人说它可以壮阳,但是归根结底,山药的作用是补脾。脾气足了,吸收得好了,什么肺经、肾经就都能得到好处,因为土生金,金生水,经常闹肚子的人,可以把山药熬烂了,放入点冰糖,每天服用,症状会得到很好的改善,这是民国时期名医张锡纯的经验。

薛立斋在方子里加熟地的目的我们都明白,这是要补肾。而茯神和远志,这是薛立斋考虑到这个星士劳神太过,因此用来补心神的。这里我多说两句,这个劳伤心神的情况现在比较多,很多人整天在思考股市到底怎么个走向,策划案到底怎么写,这都是耗伤心血的事情。心血亏了,心气也一定亏,这也是导致中气不足的一个原因。茯神就是茯苓,茯苓各位可能不熟悉,它到底是什么呢?原来,它就是松树等植物根部生长出的一种菌类,成块,味道淡淡的,可以用做食疗,有淡渗利湿的作用。茯神就是茯苓中抱着松树的根须生长的部分,仔细观察茯神,可以看到中间有小小的松树根。茯苓主要是入脾肾经的,而茯神则入心脾经,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对思虑过多、精神疲劳的人尤其适合。而远志也是安神定志的,它可以起到交通心肾的作用,让肾经之水上承,使心火下济,所谓使得水火既济是也。

这个方子,薛立斋考虑得很周全。很多人说薛立斋只会开成方,其实你看人家的加味,功夫在这里呢。人家考虑到补中益气汤中没有安神定志的药物,而这个星士显然是劳神累的,所以根据问题的根结又增加了药物,这就是高手。

结果这位星士很高兴,今天算是没白来,不但给人算了命,还给自己看了病。于是欢天喜地地就拿着方子回家去了。

等到第二天早晨,这位星士又来到了老屠的府上,薛立斋也奇怪,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星士进来后非常高兴地说:“服用了一服药,我的这个吐血病就好了,不吐了!”

然后又很奇怪地问:“我以前也服过药啊,什么清热凉血的,都不见效,如今服了您的一服药,就不吐了,而且感觉精神头还特好,为什么呢?”(今得公一匕,吐血顿止,神思如故,何也?)

薛立斋解释说:“你的病因是劳神,伤了脾肺之气,气虚以后,血就开始乱走了,我用的是补脾肺之气的药,脾肺气足了,就可以让血液回到原来的道路上啊。”

噢,星士恍然大悟拜谢而去。

但是这个事还没算完,这位星士回到家里,怎么琢磨都觉得学医比学习算命好,在反复评估了两个职业的发展潜力以后,终于决定,让本来计划继承自己事业的儿子改学中医。

于是,就带着儿子又来找薛立斋了,要让儿子和自己一起拜薛立斋做老师(后率其子以师余)。

薛立斋一想,这哪成啊,我没两天就走了,没法儿教啊(那年头还没函授呢)。于是就婉言推辞了,说:“我的医学理论已经由出版社给出版了,你们可以买回来自己看看(管见已行于世矣,子宜览之)。”

其实写薛立斋的故事非常难,别人是资料太少了难写,这位薛教授是资料太多了,几千个医案,看完都要很久,就更甭说从里面选择了。但是,这些医案个个精彩,在这里我就简略地给各位说一些吧。

话说这里有一个“童子”,过去所说的童子就是还没有结婚的小男孩,这个孩子14岁了,有一天突然发热、吐血。这可把家长吓坏了,吐血这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啊,于是就到处求医。

也算是他们幸运,很快就找到了薛立斋,薛立斋给孩子诊断了以后,说:“这是脾肺气虚啊,同时还有肾虚,需要用补中益气汤等药来治疗。”

家长一听,啊?要用温补的药?还补肾?这能行吗?再问问别的医生,大家都说这有点不靠谱,历来都说这吐血是由于血热妄行,是热证,应该用寒凉之药,怎么能用温药呢?

于是家长就犹豫了,开始相信那些医生,用了很多寒凉之药,结果各位可以猜到了,病情更加严重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性,一旦诊断错误,你的药就没法用对了,方向相反,怎么蒙都蒙不对。

没办法,这家长又来找薛立斋,问:“薛老师,您说的补脾肺之气也就罢了,可这么个小孩子,还没结婚呢,怎么还用补肾呢?”

薛立斋一看,不说服家长,这个孩子恐怕是不能服药的,于是就给家长上了一课,他说:“你怎么就知道现在14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呢?朱丹溪先生说过:‘肾主闭藏,肝主疏泄,这两个经都有相火,向上联络到心经,心为君火,如果碰到了美色,心火就特别容易动,心火一动,相火也不老实,就跟着动,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进行男女的交合,但是下面的精气也是暗中消耗了啊’(我以前讲过,这是朱丹溪独特的理论,意思是心动都有问题)。现在这些孩子,甭看才14岁,整天什么不看啊,网上什么没有啊?你怎么就知道他的肾经不虚呢?”

这时家长也无话可说了,是啊,我们这孩子特蔫,也不知道整天都想什么;见天儿地躲书房里,都看什么书呢?不知道。

于是家长只好同意薛立斋来治疗,薛立斋就是用的补中益气汤和六味地黄丸,这孩子服药以后,这个病就痊愈了(遂用补中益气及地黄丸而瘥)。

多说一句,其实,肾虚也未必都是患者想多了美色而患上的病,薛立斋此案一定还有其他的诊断依据没有写上,比如舌脉等。有的时候,营养不足、思虑过多也都会导致肾虚,因为中医的理论认为五脏会互相牵连、相互影响,有的人还是父母遗传的,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原因。

再说一位,这位叫朱省庵,是朝廷里的冬官。他的胃口不大好,吃不下去东西,不小心又受了寒,感染了疟疾(瞧这份遭罪)。这位老朱也很有趣,自己没事儿时也喜欢琢磨点医学什么的,所以还懂点儿医术,就给自己开了清理脾胃的药,还有截疟之药(胆子够大的),结果病没治好,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饭后肚子胀,有的时候还疼。于是老朱本着再接再厉的精神,很勇猛地又给自己开了化痰的二陈汤,加上了清热的黄连、导滞的枳实等药,结果又出现了小肚子重坠、腿部浮肿等新的症状。

这搞得老朱很恼火,就好比是一个平素经常吹嘘自己很能打猎的哥们,到了山里东一枪把一个伙伴给打倒了,西一枪又打倒了一个伙伴,连只鸟的边都没有碰到,这能不让人恼火吗?

于是老朱就憋着气,又下狠手给自己开了方子,在二陈汤里又加入了白术、山楂,没想到更严重了,开始呕吐了,没有消化的东西全吐出来了(吐食未化)。

这下可狼狈了,天啊,原来不是看两本书就能够当中医开方子啊!怎么办?于是就苦着脸,找来了薛立斋。

薛立斋诊断过后(这里没有记录具体细节),老朱很诚实地把自己的治疗(实际是捣乱)过程给薛立斋描述了一遍,然后很沮丧地问:“这都是为什么啊?”

薛立斋耐心地解释道:“这都是脾虚惹的祸啊。吃完了饭肚子胀,这是脾虚不能运化食物啊;小肚子重坠,这是脾气不足,不能够向上提升啊;腿部浮肿,这是脾虚不能统摄水湿啊(中医认为脾也有统摄体内水湿的功能);呕吐出了没有消化的食物,这是脾胃虚寒无火,不能让食物腐熟消化的缘故啊。”

于是,薛立斋开了补中益气汤加上吴茱萸、炮姜、木香、肉桂。

这个方子就是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上了些温热的药,吴茱萸是暖肝、脾、肾三经的,有燥湿暖中的效果,但是用量不能大,否则容易造成眼角、嘴角溃烂。炮姜是暖肾经的药。姜我给大家说一下,一个姜,中医有很多的用法,生姜可以发汗,是用来解表的;而生姜的皮可以消除浮肿,去水肿;用纸包上,沾上水,在小火上烤个半熟,叫煨姜,它丧失了发汗解表的作用,是用来和中止呕的;如果把生姜晒得干燥了叫干姜,是暖脾肾的,但主要功用在脾经;如果把干姜用火给炮黑了,就叫炮姜,是专门用来暖肾的;如果把炮姜烧炭存性,叫姜炭,可以起到暖中止血的作用。这些都是中医对姜的应用,可见古人在一些常用的药物上面下了很大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