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说话法则
31372200000016

第16章 不要咄咄逼人,要给人台阶下(1)

与人交谈,应该照顾别人的感受,不要咄咄逼人。要学会体贴别人,善于施惠,短短几句话就可以做到。在交谈中要学会给别人留点情面,有时候,需要自己巧装糊涂,给对方一个台阶下。要学会用情理去服人,而不要用话语来压人,压人不会产生愉快的效果。我们要坚持人人平等,不论处在什么状况,都不要有优越感。不要轻视任何人,要学会通过诚意来打动他们。有些时候,言语伤人比刀子还锋利,为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组织我们的语言。

体贴别人,善于施惠

老狐狸认为与人交往中,要想不咄咄逼人,就要学会体贴别人,善于施惠。

一个人如果能够将心比心地去体贴别人,尤其是言语上表现出对别人的体贴,往往能增强你的亲和力。

据说宋仁宗是一个关心百姓,自奉俭约的皇帝。有一天早晨醒来,他对身边的大臣说:“昨天夜里睡不着,觉得很饿非常想吃烤羊肉。”侍臣说:“干吗不传旨向御膳房索要?”

仁宗说:“听说宫中偶尔索要点什么东西,外面便作为规矩定了下来,我担心我一要烧羊肉,御膳房从此每夜都杀羊,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天长日久,得白白地杀掉多少羊,我宁可忍一夕之饥,也不愿立下每夜杀羊的规矩。”大臣们一听,无不欢呼万岁,有的人甚至感动得流下眼泪。能有像仁宗这样皇帝,心存善念,实属难得。他知道自己什么不说,也有许多人成天到晚都在揣摩自己,从而百般地去迎合讨好。只要能讨主子的欢心,适合主子的口味,至于采取什么手段,会带来其他什么结果,这是他们从不考虑的,也不需要考虑,因为这是为了皇上的需要。

要想不咄咄逼人,就要善于施惠。对于那些曾经对不起自己的人,要用磊落的胸怀去对待他们。如果能够以德报怨,那么自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拥护。

刘邦大胜项羽以后,凯旋洛阳,论功行赏。首先封了吕后的两个兄长吕泽、吕释之。接着又封了萧何、张良、项伯、周勃、樊哙、灌婴等人。然后,又封了吕泽、吕释之的两个部将,为7800户和3000户。这样一来,刘邦的封赏就搞得不公平,不平衡了。因为吕泽、吕释之部将的功劳,怎么也比不上曹参、陈平、韩信的功劳大。而且萧何的封户不过8000户,而吕后兄长的部将却有了7800户,这显然不公平。

有一天,刘邦发现大臣们在下朝之后,三个一伙,五个一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便问张良,他们在议论什么?张良告诉刘邦,他们打算造反。因为,皇上封赏不公,他们出生入死为陛下打江山,好不容易等到论功行赏的这一天,可是现在受封的却没有他们。刘邦听了此话,感到十分害怕,便问张良有什么办法没有?张良问:“不知陛下平常最憎恨谁,大家都知道的。”刘邦说;“有。这个人就是雍齿。他仗着是最早跟我出来的同乡,几次跟我过不去,还把我第一个立足点搞丢了。我几次想杀了他,因为他建功多,所以一直不忍心下手。”张良笑着说:“请下令马上先封雍齿,广示群臣,大家见到被你讨厌的雍齿也得列封赏,人人都放心了。”

刘邦为封雍齿作什方侯,大摆酒宴,一时间,将领们鼓掌欢迎,众人都感到不会有什么后患降临了。

施惠、行赏本是为了用臣和诱臣的,倘若不能及时,便会使臣属沮丧失望,难以发挥激励和诱导臣属的作用。秦末楚汉相争,实力相对弱小的刘邦之所以能够最终战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羽在施惠驭臣方面的失策。项羽在臣属有功当封爵时,却舍不得及时施惠,以致部将纷纷背离。相比之下,刘邦就要狡诈得多。当其部将韩信率兵平定齐国并自请立为“假齐王”时,刘邦克制内心的恼火,假意埋怨:“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迅速封韩信做了真齐王。这一招果然安抚稳定了韩信,驱使他为帮助刘邦夺取天下而拼死卖命。

选择施惠的对象对于施惠的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按理应是论功行赏,但由于刘邦封赏不均,以致众将要造反。在这危险时刻,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首先封自己最讨厌的雍齿,大家见到被刘邦最讨厌的雍齿也得到封赏,觉得自己也有了指望,于是人人都放心了。一场大乱就此消弭了。

老狐狸认为,与人交谈中,对别人的关心是必须的,这是一种施惠行为。我们见面总是要寒暄几句,寒暄的内容不外乎是对方的身体如何,是否吃过饭等等。不难看出这样的谈话内容就是关心别人,就是让别人体会到这种关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在使用这种施惠的方式。

当然,施惠不是以图报为目的的。如果以图报为目的的施惠,本身不会长久,而且这种施惠因为施惠者心中有想法,所以很容易被接受者看出破绽。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学会真诚地去关心别人,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会有意无意地表露出你的关心,让别人感动。

老狐狸认为,施加恩惠,并不代表自己一定会失去什么。在日常谈话中,一两句关心的话,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为此,我们要注意在细节上关心别人,这样会让双方的关系更加融洽。而别人也会对你付出同样的关心。

给人情面,不要咄咄逼人

老狐狸认为,任何人都是讲究面子的,很多时候面子和自尊是等义的。人性很奇妙,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面子”的亏,要在人性丛林里求生存,必须了解到这一点。那些老于世故的人,从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一句批评别人的话,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设法保住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给足你的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兴而散。

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也无关乎道德,大家都是在人性丛林里讨生活,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要会给人面子。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那就是别人保存了面子,你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有智慧的人处理问题,会把别人的自尊、面子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设法将事情导向好的方面。

康熙皇帝即位后,着手感化汉族知识分子。他颁诏天下,令地方官员举荐有才学的明朝知识分子遗老遗少,到朝廷当官。但是,知识分子素来讲气节,没有几个人愿意应召。

这时候,陕西总督推荐了关中着名的学者李喁,可是,这个李喁以有病为由,坚决不肯入京做官。康熙并不介意,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恭敬,派官员们不断地看望他,吩咐等他病好后再请入京。

官员们天天来探视,可是李喁卧在床上,十分顽固。这些官员怕自己的乌纱帽不保,就让人把李喁从家里一直抬到西安,督抚大人亲自到床前劝他答应进京。谁知李喁竟以绝食相威胁,还趁人不注意要用佩刀自杀。官员们没办法,只好把这些事情上报康熙。康熙再一次吩咐官员们不要再逼他。

有一次,康熙西巡到西安,让督抚大人转达了自己的看法,说李喁是当代大儒,想要亲自前去拜访他。这个面子,康熙皇帝给得实在太足了,可是,李喁却仍声称有病无法接驾,康熙帝没有因此大发雷霆,反而和言悦色地表示没有关系。

其实,李喁内心早已臣伏于康熙了,只是被虚名所累,而且以前的姿态摆得太高,一时没办法下来。于是,李喁就让儿子带上自己写的几本书去见康熙,这实际上是向康熙表明态度:他是大明臣民,不能跪拜康熙;而他儿子是大清臣民,可以跪拜康熙。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脸面,又回应了康熙给他的面子。

康熙召见李喁的儿子,得知李喁确实有病,也就没有勉强,于是对李喁的儿子说:“你的父亲读书守志可谓完节,朕有亲题‘志操高洁’匾额并手书诗贴以表彰你父亲的志节。”并告诉地方官对李喁关照有加。

康熙此举,可谓深得读书人的心。那些表明誓不降清的人,早就没那么顽固了,而那些本已臣服的人,更是乐意为朝廷效力。康熙给足了别人面子,实际上也为自己捞足了面子。

在生活中,当我们头脑冷静时,一般还能注意到维护别人的面子。若是别人犯了错,或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绪一上来,就只顾自己发泄,而考虑不到别人的脸面了。这正是智者应尽力戒免的事。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要保持从容气度,不会伤及他人面子。

宋朝宰相韩琦在军中带兵时,有一天晚上,他批阅公文到夜深。那位为他举烛的卫兵实在太困了,不小心将韩琦的头发烧掉一绺。韩琦只是摸了摸头发,一言未发,继续批阅公文。过了一会,他抬头一看,卫兵换了人,马上意识到刚才那个卫兵已被卫队长叫出去责罚了,忙走出去,对卫队长说:“他已经知道怎样拿蜡烛了,不要惩罚他。”并好言安慰那位犯错的卫兵。

还有一次,韩琦宴请下级官吏,并拿出一个玉杯请大家欣赏。这对玉杯价值连城,韩琦十分珍视,平日是轻易不肯拿出来的。不料,一位下官喝醉了,不小心将玉杯碰落在地。他吓得酒都醒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连称“死罪”。谁知韩琦只是淡淡地说:“大凡宝物,该有它时它就来了,不该有它时它就走了。天数如此,这不是你的错。”经此一事,朝中上下无不传颂韩琦气度过人。

在生活中,我们稍加留意,即可发现,越是地位崇高的人,越是谦虚待人,处处照顾别人的面子;越是地位低下的人,越是趾高气扬,不把别人的面子放在心上,甚至不惜践踏别人的尊严。并非地位高了自然会照顾别人的面子,恰恰相反,因为他们善于照顾别人的面子,才可能成就今天的地位。

老狐狸认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照顾别人的情面,千万不要咄咄逼人。当你咄咄逼人的时候,只不过是在炫耀自己的口才有多好,这种炫耀本身就是让人厌恶的。咄咄逼人很多时候都会让人产生刻薄的印象,试问,又有几个人愿意跟刻薄的人交往?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要学会不说偏激的话,不要多说批评的话,即使批评也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而不要针对过于泛泛的群体,因为这个泛泛的群体很容易就包括了你的谈话对象。其实在谈话的时候,不要过多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恶也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因为你所厌恶的东西可能正是别人喜爱的东西,而你所喜爱的东西或许正是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因此要想不在言语上有所缺憾,不但要学会少言,而且要学会话语的柔和。

用情理服人,不要以话压人

老狐狸认为争论服不了人,但是情理可以服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情理去服人,而不要用话去压人。用情理服人往往需要一些时间,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冷处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有太多的矛盾。如夫妻不和、邻里不睦、同事不谐等,这时候,可以用“冷处理”的方法,把正在闪射的“火星”冷却。“冷处理”是避免人际冲突的良方。当对方情绪激动,或存心挑衅时,你与他针锋相对,只会使矛盾激化,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不如冷静以对,使对方的情绪降温,就能避免一场纠纷。古时候,有一位刺史,跟本州参军关系不好。参军总想找机会给刺史一个难看。有一天,刺史的家僮骑着马,匆匆从参军身边经过,没有下马请安。这在当时是失礼行为。参军假装大怒,追上去,将家僮拉下马,用皮鞭一顿猛抽,打得皮开肉绽。然后,他提着马鞭来见刺史,叙述经过后,说:“我打了您的家僮,请让我解职回家吧!”

这等于是给刺史将了一军:如果刺史不同意他解职,就输了一招;同意他解职,又有公报私仇之嫌,反而被他抓住把柄。但这位刺史并非等闲人物,他淡淡地说:“奴才见了官人不下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官人打了奴才,走也可以,不走也可以。”

参军不知所措。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他默思半晌,说不出一句话,只得躬身告退。自此,他再也不敢找刺史的麻烦了。

“走也可以,不走也可以”,刺史对参军交来的棘手问题不明确表态,将决定权交给对方,等于反将一军。这也是热问题冷处理的一种高明方法。

“冷处理”不是不处理。毋庸置疑,对各种不良倾向和错误行为,既不能姑息迁就、包庇护短,也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条件下,根据每个人在性格特点、承受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和问题发生的严重程度,灵活地进行处理。

对一个良知未泯的人来说,做错事往往是一时糊涂。如果对他的错误抓住不放,求全责备,他可能就会自暴自弃。相反,给他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他也可能痛改前非,下定做好人的决心。

三国时,有个北海读书人,名叫王烈。他处事公道,善于化解邻里乡亲们的矛盾,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人们遇到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诉他。有摩擦、矛盾,人们都去找他评理。每次王烈都能以理服人,使闹矛盾的双方都心服口服。

有一次,一个行为不端的人偷了邻居一头牛。当他拿到市场上正准备卖钱时,被牛的主人抓住了。偷牛人觉得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就连连向失主赔罪,并要求惩罚他。失主原谅了他。偷牛人最后说:“我一时糊涂,偷了你的牛,很是惭愧。我发誓今后决不再干这种事了。但我要求你不要将这事告诉王烈。”

偷牛的事情,过了几天还是传到王烈那里。王烈听到偷牛人有悔改的决心,就买了一匹布,托邻居将布送给偷牛人。

有人不解地问王烈:“那个偷牛人,自己做了贼,很害怕让你知道,而你反而送一匹布给他,这是为什么呢?”

王烈回答说:“这个偷牛人,不愿意让我知道这件事,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既然知道羞耻,就不难改邪归正。我送布给他,是想激励他痛下决心,真正重新做人。”

一年后的某一天,一位老人挑着沉重的担子赶路,累得满头大汗,停在路边歇息。这时走过来一个人,对老人说:“你这么大年纪,挑这样重的担子,怎么挑得了呢?我来帮助你吧。”说完就挑起了老人的担子,走了好几十里地,一直送到老人家门口,才放下担子。没等进屋休息就要走。老人十分感动,问他的姓名。那人说:“这点事情算不了什么。”转身就离开了。

过了几天,那位挑担老人出门探望朋友,并带了一把宝剑,准备送给朋友。走到半道上,不小心将宝剑失落。等到老人发现,才急急往回寻找。远远看见一人,站在路旁,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人。老人走到那人跟前,正要询问,一看竟是上次帮助他挑担的那个人,手中拿着老人失落的宝剑。还没等老人说话,那人就开口了:“这宝剑是您失落的吗?我已在这里等候很久了。”

老人非常高兴,拉住那人的手说:“我应该怎么谢你啊?上次你帮我挑担,连姓名也没告诉我。今天又拾到我的宝剑,又还给我,你真是个君子啊!这回你一定要告诉我你的姓名。否则,我会心中不安的。”

那人见老人如此恳求,只好把姓名告诉他。老人回到家中,一直在心中感激那个拾剑人。他想,地方上出了这样一个拾金不昧的好人,应当让王烈知道才好。于是老人找到王烈,将两件事都告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