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隋炀帝对自己起疑心了,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低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一面向隋炀帝表示忠心臣服之意,一面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此举颇见效果,隋炀帝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主动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除掉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隋炀帝就是泄露了自己的秘密,才让李渊有所警觉。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在事情没有做成之前一定要学会保守秘密。在交谈中,不要将所有的秘密毫无保留地讲给别人听。秘密只有自己不说出口才没有人知道,只要自己说出口了,就很难保证不被传开。因为当事人都不能保守秘密,又怎么能保证和这个秘密毫无关系的人会保守呢?其实很多时候将秘密讲给朋友听,是给朋友添加了负担,他要时时提防着这个秘密被抖出来,如果这个秘密确实事关重大,他自然会更加留意,而越是留意,心中的负担就会越重,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很多人都很想把秘密忘掉,但是越是想忘掉,反而记得更加清楚。等到有一天,他实在是忍不住了,将秘密抖了出来,两个人的朋友关系恐怕也就保不住了。因此,要想真正地拥有一个朋友,最好不要将秘密告诉他。
古时候很多人为了保守秘密,甚至连自己的救命恩人都要直接或者间接地杀了灭口。所以对于那些没有想告诉自己秘密,又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说出去的人来说,我们最好还是不要知道他们的秘密为好。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长了驴耳朵,只有一个太医知道这件事情。于是国王告诉太医说如果他说了出去,就要诛灭他们全家。太医很是害怕,于是一直守口如瓶。可是他是个守不住秘密的人,这个秘密在他心中折腾得难受,最后抑郁而终。死后葬在一片竹林里。后来有人常听到这个竹林里会传出这样一句话来:“国王长了驴耳朵,真好笑。”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让别人保守秘密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所以如果要想永远保守秘密,就不要将秘密告诉任何人,即使是自己最亲信的人。
古时候有些隐士为了保守别人的秘密,而当面自杀。伍子胥逃命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渔夫。由于楚国国王昏庸,听信谗言,将伍子胥一家杀害,同时还缉拿没有自投罗网的伍子胥,伍子胥迫不得已,只好逃往吴国,此时后有追兵,他在江上遇到一个渔夫,向他求救。渔夫将他渡了过去,伍子胥藏身芦苇荡中,渔夫看见他面有饥色,就说去给他拿点吃的来,伍子胥起了疑心,当渔夫拿来饭菜,他就躲进了芦苇深处。直到渔夫一再叫他,他才肯从芦苇丛中出来,吃完渔夫送来的饭,他立即解下百金之剑赠送给渔夫,渔夫当然不接受。于是他又问渔夫的姓名,他想等到哪天他得了天下,定然厚报渔夫,然而渔夫没有告诉他。后来伍子胥上岸就反复叮嘱渔夫要保守他的秘密,不要告诉别人他的行踪,可能是渔夫觉得自己受了侮辱,于是答应了他,等伍子胥走上岸几步,渔夫就自己把船弄翻,沉入了江中。
如果你真有什么不愿意公开的秘密,如果你真的是在谋划大事,就不要将你的秘密随便说出,为了自己好,也为了你所要告诉的人好。因为你一旦说出了,你又得用尽心思多提防一个人。
老狐狸认为,在交谈中人们往往容易喜欢用秘密去显示自己和对方交情很深。其实很多时候,秘密对于别人来说只不过是负担。你要是真的和别人交情很深,最好就不要告诉别人秘密。
不要自我感觉良好
老狐狸认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千万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良好就容易自以为是,就容易觉得自己什么都正确,而别人说的什么都是错误的,即使没有错误,也是有瑕疵的。
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一个正直诚实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成绩卓着,但如果要他证明某种药品的好坏,恐怕没有人能够相信他的判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才,一定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或考虑不周的地方,为了避免造成种种不必要的损失或失误,我们就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反面意见。这样才会得到有益的忠告。
人与人相处,就一定会存在意见相悖的时候,可有些人极不情愿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气不打一处来。因此,能否接受反面意见,即可见其心胸是否敞亮宽广。
卫侯在谈治国方针时,提了一条错误的意见,而群臣却无一人敢加以指责,只是众口一词,随声附和。
子思说:“我观卫国的情形,君不像君,臣不像臣。”
卫侯问:“何以见得?”
子思说:“国君如果习惯自以为是,群臣就不敢提建议;事情做对了就自命不凡,事情做错了也要大家赞颂,这无异于阻塞言路,鼓励邪恶。如此君昏臣庸,却又高居于百姓之上,民众是不会真心拥护的,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国家必将灭亡。我断定,您的国家将每况愈下。”
卫侯惊问:“为什么?”
子思说:“君王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自以为是,而群臣却没有一个敢于指出您的错误;君臣皆自以为贤能,而下属亦同声称颂上司贤明,因为歌功颂德可以带来好运,直言纠错则会遭致灾祸,如此,利民利国的善政怎能产生?”
卫侯听了以后,幡然猛醒,开始主动寻求臣下的不同意见,卫国由此逐渐强大起来!
中国有句古话: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受此教诲,人们说话习惯于你好我好大家好,很少有人愿意当面提反对意见,却喜欢在背后说三道四讲怪话。所以,敢当面讲真话的人是很难得的,当有这样一位难得的人出现在你面前时,千万要珍惜。因为这样的人才是值得交的朋友。
皮鲁克斯说,每个人一天起码有五分钟不够聪明,智慧似乎也有无力感。一般人常因他人的反对而愤怒,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中学习。与其等待对手来攻击我们或我们所做的工作,倒不如自己主动接受不同。某些时候,对手对我们的看法比我们自己的观点可能更接近事实。
当你因听了别人的反对意见而怒火中烧时,不妨先劝慰自己:“等一下……我本来就不完美。连爱因斯坦都承认自己99%都是错误的,也许我起码也有80%的时候是不正确的。这个意见可能来得正是时候,如果真是这样,我应该感谢它,并想法从中获得益处。”
鹰王和鹰后从遥远的地方飞到远离人类的森林。它们打算在密林深处定居下来,于是就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枝繁叶茂的橡树,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开始筑巢,准备夏天在这儿孵养后代。
鼹鼠听到这个消息,于是大着胆子向鹰王提出警告:“这棵橡树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几乎烂光了,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你最好不要在这儿筑巢。”
鹰王很骄傲,认为你鼹鼠算什么东西,我身经百战,还需要你来提醒?你们这些躲在洞里的家伙,难道能否认老鹰的眼睛是锐利的吗?你也不瞧瞧自己是什么样子,竟然胆敢跑出来干涉百鸟之王的事情?
鹰王根本不听鼹鼠的劝告,立刻动手筑巢,并且当天就把全家搬了进去。不久,鹰后孵出了一窝可爱的小家伙。
一天早晨,正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外出的鹰王带着丰盛的早餐飞回家来,然而,那棵橡树已经倒掉了,它的鹰后和子女都已经摔死了。
看见眼前的情景,鹰王悲痛不已,它放声大哭道:“我多么不幸啊!我把最好的忠告当成了耳边风,所以,命运就对我给予这样严厉的惩罚。我从来不曾料到,一只鼹鼠的警告竟会是这样准确,确实是怪事!”
“轻视从下面来的忠告是愚蠢的。”鼹鼠说道,“你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和树根十分接近,树根是好是坏,有谁还会比我知道得更清楚呢?”
鹰王就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所以才出现了这种悲剧。老狐狸认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千万不要自我感觉良好,不要认为自己正确无比,而别人一无是处。当你抛弃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的时候,你才听得进别人的话,你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你才能够真正地去尊重别人,你也才能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来成就大事。
不喜欢的人不要当场伤害
老狐狸认为,在谈话的时候,遇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付方式,但是要牢牢记住一点,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人也完全没有必要当场伤害。毕竟在性格上,人和人是有差别的。知道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你就能容忍人与人间性格的差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使是同类,一般人也都愿意同和自己性格相近的人相处,这是无可非议的。一个人要和所有的人都成为亲密朋友,那是不实际的、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学会和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我们就能和更多的人相处得好,工作起来就能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