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为钢铁提质添动力。国际铁矿石价格2005年上涨71.5%,2006年上涨19%,2007年上涨9.5%,2008年上涨65%;4年间每吨价格从20美元涨到200美元。我国钢铁工业近年快速发展,产能不断扩大,矿石进口量越来越大。持续上升的原材料成本,挤压中国钢铁企业利润空间,尤其是中小钢铁企业的盈利。虽然钢铁成本上升可以通过产品涨价向下游转嫁,但毕竟生产企业处于被动的讨价还价境地,不能作为其长期的策略。随着全球性经济繁荣,钢铁原料等资源紧缺不可避免,资源竞争、资源的价格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在各方面权衡之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各钢铁企业将有动力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水平、多品种的优质钢材。相比之下,政府出台强制政策的效果则不理想。如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了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会上,发展改革委同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新疆十个主要产钢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第一批《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986万吨、炼钢产能4167万吨,其中,2007年将淘汰炼铁能力2255万吨、炼钢能力2423万吨。但到5月份河北、山西等10个主要产钢省(区、市)已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969万吨、炼钢能力873万吨,分别完成第一批《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确定2007年任务的43%和36%,各地政府积极性不高。
再次,贸易摩擦升级。2007年初,美国对我国钢材出口补贴正式提起WTO争端解决机制项下的磋商请求;欧洲钢铁联盟计划对我国出口到欧盟的热轧板卷、中厚板和线材提起反倾销调查……。在“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王受文说:“到目前为止,已有11个国家采取了27项反倾销、反补贴等对我国钢铁企业的调查,涉及金额达9亿美元。”2008年2月1日,欧委会正式对来自中国的不锈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涉及我国太钢、宝钢、酒钢等企业对欧盟年十多万的出口量,约6.81亿美元的出口金额(按2007年的统计),这已是2007年9月以来,欧盟第五次对来自中国的钢铁类产品采取反倾销的贸易制裁手段;2008年2月2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环状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产品进行反补贴及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也是200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首起“双反”案件;2008年2月7日加拿大边境贸易服务署(CBSA)对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无缝石油套管反倾销、反补贴案作出了终裁决定,判定中国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应诉企业的倾销幅度为37%~45%,补贴为2%~7%,其他企业倾销幅度为91%,补贴为38%,这是加拿大调查当局首次对中国钢铁产品同时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国遭遇反倾销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国际市场的强劲需求,进口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原因,但是不可以回避的是中国钢铁出口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产品品种单一,钢铁企业分散、集中度低,形成不正当的价格竞争,从而导致利润降低。这将促使企业寻求联合,进而获得提高价格的可能性,以弥补亏损。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外,海运费上涨、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通货膨胀等也对我国出口形成制约。
——原料和海运费上涨双重压力,宝钢上调钢价达20%
在中国钢企接受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65%涨幅后,被视为中国钢材市场“风向标”的“宝钢价格”备受市场关注。2008年2月25日,行业龙头宝钢集团公布了二季度主要钢产品价格,部分产品涨价幅度高达20%。
对钢铁企业来说,近来连续暴涨的海运费,更让企业吃不消。国内部分钢铁企业已经察觉,国际海运费价格的上涨甚至高于此次铁矿石65%的涨幅,两者联合发力,将给钢材价格带来新一轮上涨。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旺伟表示,巴西至山东日照航线每吨铁矿石海运费一年间翻了一番,比矿价涨幅高得多。从澳大利亚至山东日照的每吨铁矿石海运费也由几年前的7美元左右,上涨至目前的接近40美元。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钢铁新政下的战略选择
综合国内外等因素考虑,中国钢铁行业正在经历千载难逢的整合重组机遇。政府政策导向明确,措施严厉: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在淘汰落后产能、降低污染等方面没有任何所有制差别;国家利用财政税收政策,以出口退税、关税手段,大大缩减企业的出口盈利空间,令很多企业痛定思痛后开始积极寻求对策;2008年政府更是宣布实行从紧货币政策,这将直接影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降低经济热度,钢铁行业从以销定产角度考虑亦没有规模产出的动力,而且十七大、2008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表示国家将加大对高科技产品和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国际环境方面,发达国家钢铁产业不断夸张整合、世界矿产资源价格上涨、全球通货膨胀、日益升级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美国“次贷危机”、海运费上涨……,所有迹象表明,现阶段全球经济处于激烈的动荡期,通货膨胀再分配、贸易保护意识增强,矿产资源进入投机领域,……。所以说,此时中国钢铁行业应抓紧机遇,积极应对世界经济的“调整期”,养精蓄锐,以期在下一轮经济开盘时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
“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
“其它钢铁企业的发展也必须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钢铁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
……
国有企业
第一,积极寻求与能源企业的优势整合。从总量来说,中国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中国现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矿产地近18000处,其中全国已探明的铁矿区有1834处。世界矿产资源,尤其是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更让国内钢铁企业有了切身之痛,在资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时代,应积极寻求与上游企业合作,缓解成本压力。2007年8月武钢和昆钢的战略重组,武钢正是主要垂涎于其西南丰富的资源。武钢地处内陆,所需矿石80%以上依赖进口,矿石运输成本奇高。虽然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双高”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例超过80%,但是每吨铁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29元,比宝钢高262元,比鞍钢高465元,在国内同行业竞争中受到很大影响。昆钢作为云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有丰富的矿石、煤炭等资源优势,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武钢和昆钢的整合,将有助于武钢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并依托昆钢,开拓中西南发展战略,增加对东南亚的出口。同时,昆钢亦可以利用武钢的技术辐射、产品结构,做强做大钢铁主业。
第二,国有钢铁公司间强强联合争取话语权。面对全球钢铁行业、铁矿石业的并购重组浪潮,国内钢铁行业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并购成为钢铁企业寻求规模扩张,以形成对上游企业谈判能力和市场的控制力的主要手段。以并购重组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全球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不利于提升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利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造成高耗能高污染,并在全球资源采购和钢铁产品销售中缺乏话语权。有规模才有实力。鞍本正是资源类钢铁公司双强合并的典型。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与中国生产钢铁历史最长的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正式实行联合重组,旨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东北的鞍山-本溪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我国的超大型、大型铁矿基本上都集中在该地区。可2005年8月16日,鞍本钢铁集团挂牌成立以来,由于地方政府利益、管理层重组等问题,一直未迈入实质整合阶段。直到2007年底,国资委出面干预:“鞍山钢铁集团和本溪钢铁集团采取股份制形式进行整合,各自的国有股权将分别由国务院国资委和辽宁省政府持有。”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呈两极方向发展。一方面,大型民营企业积极寻求合作,继续争取行业话语权。钢铁产业的整合是行业性质决定的,并不受所有制的影响。2007年沙钢先后以约20亿元人民币收购了苏北最大的钢铁企业淮钢和河南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永兴钢铁集团,使得沙钢的产能增加到500万吨以上,而且沙钢还与世界几大铁矿石供应商签有长期供货协议。虽然和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实力弱、资金紧张、规模小,绝大部分不是国家钢铁产业政策重点帮扶对象,但其自主性、灵活性较强,组织方式也更加多样。如“民营钢铁企业联合体”,它是在铁矿石涨价冲击下,民营钢铁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发展而自发建立的组织,该联合体由冶金商会负责组织,由沙钢集团牵头,联手河北国丰钢铁、德龙钢铁、江苏永钢集团等规模比较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共同成立,具体形式是以资金为纽带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另一方面,小型企业,尤其是设备陈旧、耗能高、污染大、管理不规范、点状分布的小私企前景堪忧,在国家出口措施从紧、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后,其大部分将面临停产的威胁,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大潮下将难逃噩运。
相关链接:《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综合平衡各种外部条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物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今后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为提高钢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把钢铁产业发展成在数量、质量、品种上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钢铁行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制定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指导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章)政策目标
第一条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资源、能源及环保状况,钢铁生产能力保持合理规模,具体规模可在规划中解决。钢铁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钢铁生产的大国和具有竞争力的强国。
第二条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到2010年,我国钢铁产品优良品率有大幅度提高,多数产品基本满足建筑、机械、化工、汽车、家电、船舶、交通、铁路、军工以及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大部分行业发展需要。
第三条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第四条通过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到2010年,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到2020年,形成与资源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
第五条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建立循环型钢铁工厂。钢铁企业必须发展余热、余能回收发电,500万吨以上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要努力做到电力自供有余,实现外供。2005年,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到0.76吨标煤、吨钢可比能耗0.70吨标煤、吨钢耗新水12吨以下;2010年分别降到0.73吨标煤、0.685吨标煤、8吨以下;2020年分别降到0.7吨标煤、0.64吨标煤、6吨以下。即今后十年,钢铁工业在水资源消耗总量减少和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实现总量适度发展。
第六条在2005年底以前,所有钢铁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符合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控制指标。
(第二章)产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国家通过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钢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八条2003年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企业集团可以根据国家钢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制定本集团规划,经国务院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必要衔接平衡后批准执行。规划内的具体建设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审批或核准,由企业办理土地、环保、安全、信贷等审批手续后自行组织实施,并按规定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
第九条其它钢铁企业的发展也必须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钢铁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三章)产业布局调整
第十条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市场分布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不提倡建设独立轧钢厂,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新增生产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原则上不再大幅度扩大钢铁生产能力。
重要环境保护区、严重缺水地区、大城市市区,不再扩建钢铁冶炼生产能力,区域内现有企业要结合组织结构、装备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压产、搬迁,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
第十一条从矿石、能源、资源、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考虑,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况,以矿定产,不谋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
东北的鞍山-本溪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有一定水资源条件,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钢铁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