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31381600000049

第49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35)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16岁登基,在位54年,开创了西汉自高祖以来的鼎盛局面。历代史家评价汉武帝最多的有三件事:一是平定边患,扩大疆土;二是独尊儒术,治国安邦;三是“尤敬鬼神之祀”。他在21年间8次东临泰山封禅。这位盛世明君在成就空前伟业的同时,也把泰山封禅大典演绎得超乎寻常。

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是在公元前110年,这一年,他已经即位30年了。在这30年中,他集中精力处理边患和修治内政。边境既定,内政已修,刘彻便开始了频繁而盛大的祭祀封禅,大概他觉得至此才有资格和时间行报天告地之大礼。这一年三月,他启程东巡,先到嵩山祭中岳,而后兴致勃勃地东往泰山。此时泰山花草未生,登山未免扫兴,武帝便命人立石于泰山顶,自己则转而往海边巡游去了。四月,泰山草木已生,武帝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已故将领霍去病的儿子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

汉武帝为泰山封禅令群臣考证古制、演练仪式、建造官邸、修筑明堂,可谓兴师动众,但他意犹未尽,第二年再次来泰山封禅。此后,他又六次驾临泰山封禅,分别是公元前106年、公元前104年、公元前102年、公元前98年、公元前93年、公元前89年。从记载来看,汉武帝封禅泰山平均不到三年即有一次,频繁程度大大超出“古者天子五年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他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东海求仙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有封禅泰山、东海求仙的“壮举”,表露出一种特殊的海恋情结。秦皇汉武满怀热望频繁奔赴东方海滨的主要动机,其实是向往神仙,追求不死。

刘彻第一次东巡前往海滨,是在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当时齐人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而没有一个得到验证。于是竟然“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大举组织出航,派出数千名宣扬蓬莱神山的方士海上求仙。这一年,汉武帝在于泰山行封禅之礼之后,又再次东行海上。因为封泰山时没有遭遇风雨之灾,方士们再次宣称蓬莱诸神若将可得,于是汉武帝再次东至海上远望,希望得见蓬莱神仙。第二年春天,公孙卿自称在东莱山看到神人,神人竟然还说希望见到天子。汉武帝于是拜公孙卿为中大夫,又来到东莱,宿留数日,然而一无所见。汉武帝再次派遣数以千计的方士求神怪采芝药。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又出行来到海滨。汉武帝再一次东巡海上,是在公元前104年。他东至海上,考察入海及方士求神者,没有得见神仙的实证,然而依然派遣更多的方士继续寻求。他又亲自行临渤海,要望祀蓬莱神山。公元前102年,汉武帝又有海上之行:“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这句话,可以看做汉武帝东至海滨的出巡实践的总结。他一次次来到海边,期望找到求仙之路,然而方士们传播的神话,始终没有得到应验。

迷信方士,轮台罪己汉朝初年的皇帝信奉无为的黄老之学,高祖、惠帝、文景二帝,对生死的态度都非常淡然,例如汉高祖刘邦达观知命、生死由之,临死之时不迷信他物;汉文帝则更加通彻明悟,顺其自然,他直接下诏指出生死同草木枯荣一样,是自然之理。这四位皇帝都不怎么相信神仙鬼怪。而汉武帝却一生信仰鬼神,相信有长生不老之术。他每次都能发现方士的欺诈,马上毫不留情将他们置于死地,但他一直认为神仙是有的,只不过这些方士的本领太差。因此,刘彻杀了一个,又相信另一个,他陷在求神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

汉武帝早在即位之初,就一直在不停地寻找,希望能找到一条升仙之路,摆脱死神的纠缠。他掌上握有最尊贵的权力,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但对于死亡,他却束手无策。他并不只想为了自己独尊至上的权力而生存,为了成仙长生,他愿意抛弃一切。

汉武帝崇信鬼神,是有家族渊源的,他出身卑微的母亲王夫人本来已经嫁给了一个姓金的人,后来因为汉武帝的外祖母通过卜卦得知自己的女儿贵不可比,竟然将女儿硬生生地抢了回来,送入皇太子的宫中,随后就生下了刘彻。在封建社会里,自然是母以子贵,随后,刘彻由胶东王而被立为太子,王夫人就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一人得道,仙及鸡犬,王氏家族遂拜相封侯,显赫一时。这更加验证了卜卦之灵验。汉武帝小的时候母亲常常对他讲这些应验符兆之事,这样一来,刘彻长期受母亲的影响,也崇信起鬼神来。

汉武帝相信鬼神,追寻神仙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即位后,他的陈阿娇皇后多年无子,导致汉武帝膝下空虚,帝嗣无人。于是,汉武帝祈祷神灵保佑。后来,在他29岁时,卫子夫生下了太子刘据,汉武帝这才遂了心愿。可是,陈皇后嫉恨卫子夫,在宫中兴起了巫盎之祸。汉武帝感到巫蛊之事直接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于是开始向神祈福,向往神仙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再加上汉武帝喜欢荣华富贵,于是,他追求神仙的兴趣日益增加了。

汉武帝的神仙梦是从敬祠神君开始的。神君原本是长陵地区的一位妇女,她生下一个男孩,几岁时就夭折了。神君悲痛过度,结果精神失常,经常胡言乱语,装神弄鬼。起先是她的妯娌们把她供奉起来,招致了乡邻来求神问药,结果神君的话往往灵验。汉武帝的外祖母也曾拜过神君,结果后来自己的子孙们都发达起来,尊贵无比。

于是,汉武帝即位后,王太后就把神君请到宫中,供养起来。每当祭祀的时候,神君只现其声,不现其人。而且她经常在夜间说话,说的尽是世俗常识,武帝依旧把她奉若神明。据说,大将军霍去病未成名时,也曾去向神君祈福。神君当时虽是丧子之妇,但风韵犹存,她见霍去病相貌堂堂,就心旌摇荡,刻意修饰了自己,想去勾引霍去病,可遭到了霍去病的严辞拒绝,并且从此再也不和她见面了。神君觉得羞愧难当,向汉武帝要求离开皇宫。可汉武帝不知其中内情,坚持不让她离开,还以为是自己慢待了神君,反而更加善待供奉。

如果说汉武帝相信神君还只是对鬼神的迷信和崇拜,那么他接受方士的学说,就是为了实现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梦想了。

汉武帝相信的第一个方士叫李少君。公元前134年,有个自称活了几百岁、有返老还童仙方的李少君方士到了长安。有一次在别人家里喝酒,李少君看到酒席上坐着一个90岁的老者,就一本正经地说他曾经和老者的祖父在某个地方打过猎。那个晕晕乎乎的老者不知道这其实是李少君早就打听好了的,只是好像记得80年前的确和祖父一起在那个地方打过猎,就连忙称是。这一下,满堂的客人都十分惊异,把李少君当成了“活神仙”。

汉武帝听说这件事后,连忙把李少君请到宫中,问他有什么长生不老的方法。李少君就开始胡乱吹起来。他说,要先虔诚地祭祀灶神,把鬼神请来,然后就可以将丹砂炼成黄金。用这种黄金制作的器物饮酒吃饭,就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他还吹嘘自己曾经在东海上见过仙人安期生,仙人送了他一个和瓜一样大的仙枣。汉武帝想去蓬莱见神仙,他就说要先找到脾气古怪的安期生,这样就能见到神仙。对于这些胡说八道的谎言,一心想成仙的汉武帝竟然深信不疑。他一面亲自祭祀灶神,派李少君给他在皇宫里炼制丹砂,一面派人去东海找那个根本不存在的安期生。可是李少君并没有能长生不老,不久就死了。汉武帝以为他是个仙人,绝不可能死亡,只是抛去肉身、羽化成仙了,反而愈加相信修道成仙。

汉武帝相信的第二个方士是齐人少翁。当时,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刚死,武帝常常思念她。于是少翁声称自己可让汉武帝见到李夫人,通过一番装神弄鬼,加上灯和影的运用,还真让汉武帝依稀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李夫人的影子。汉武帝一高兴,就大大赏赐了少翁,并拜他为文成将军。

后来,又有人给汉武帝推荐了方士栾大。栾大和少翁是旧识,他善于甜言蜜语,又好吹牛。他向汉武帝夸口说,自己也曾游于海上,见到过炼制仙丹的神仙,只是自己人微言轻,怕仙人们不肯传授自己神仙之术。汉武帝遂赐给栾大尊贵的地位,后又拜为五利将军。不久,又赏赐给他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和天道将军四道金印,甚至赐列侯甲第,还把长公主嫁给了栾大。栾大经常在夜间祭祀,说是能迎神送鬼,后又称自己可以入海访仙,离开了长安。汉武帝后来终于发现自己上当受骗,遂把栾大杀掉了。

汉武帝尽管连连上当,但他对于求神仙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他认为东海中的确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和瀛洲。他听齐燕两地来的人都说,仙山上的万物都是白的;仙人居住的宫阙都是用黄金和白银筑造而成的,许多神仙住在三座神山上,长生不死之药也藏在那里。汉武帝对此深信不疑,只是认为方士的法术太低,所以才屡次求仙不成。

汉武帝牵肠挂肚地求了50年的神仙,用了数以万计的方士接连不断地入海求仙、入山觅药,不惜挥霍无数的财力、人力、物力,他终究没有见到神仙,更没有成为神仙。尤其是“巫蛊之祸”,造成了太子刘据冤死,从而祸乱了国家正常的皇位承嗣。他终于对求仙由怀疑到摈斥,并且幡然悔悟。

公元前89年3月,汉武帝听从大鸿胪田千秋的劝告,把方士们一律排斥不用,终于停止了祀神求仙的活动。任命田千秋为丞相,并封为“富民侯”,以表自己“思富养民”之意。这一年,汉武帝公然在群臣面前承认自己即位以来做了许多“狂悖”之事,使天下愁苦,诚恳地表示追悔莫及,并明确宣布“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从今以后,凡伤害百姓之举、浪费人才之事,一律停止。晚年汉武帝把治国重点由战争转为发展生产,实行富民政策,禁止各级官吏的残暴行为,禁止官府擅自征收赋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为何独宠李夫人

汉武帝一生爱过四个女性:一个是两小无猜的陈阿娇,却被他贬到冷宫幽怨而死;一个是贤良慧美的卫子夫,却被他收了皇后玺绶,投环自杀而不得善终;一个是娇俏玲珑的钩弋夫人,却被他平白无故地赐死;唯有一人,不但幸免于这位帝王的凶狠、残暴之手,反而让这位铁血帝王频频再现他的男儿柔情,对她深情似海、终身难忘,演绎出一幕千古流传的“人鬼情未了”!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奇异女性拿捏着这位帝王的柔肠呢?这个女性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方佳人”——李夫人。

李夫人,花名李妍,生得是云鬓花颜、婀娜多姿,尤其精通音律,擅长歌舞,生在一个世代为歌舞艺人的家庭,从小被作为歌伎舞女培养。她的哥哥李延年也同样长于歌舞技艺,能作曲填词,也能编舞,是汉代有名的音乐家。李妍能入侍汉武帝,就是她哥哥李延年撮合的。李延年早年因为犯法,受了宫刑,起初到皇宫中去做管狗的太监,因其出色的音乐才华得到了汉武的宠幸,便让他做了宫廷乐师。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方面热衷于富国强兵、开疆辟土,一方面也醉心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其后宫佳丽虽多,但自从王夫人死后,却没有一个得到武帝专宠的。李延年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他所做的曲子凡听到者都会莫名感动,李延年很想把自己那位天仙般的妹妹进献给武帝为妃,就精心地设了一个局。但因为自己出身微贱,不便自言,于是请求平阳公主代为荐引。

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武帝在御花园置宴,平阳公主也在座,李延年侍宴。李延年先是唱了几首武帝最喜欢的曲子,武帝一边听曲、一边喝酒,慢慢地有些醉了,眼神也开始变得迷离。

这时李延年唱起了特意作的一首新曲,其词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平日所接触的女子无可计数,不过就是有几分颜色的,在那么多美女之中也失去了光彩,更无一能及王夫人。此时卫子夫年老色衰,王夫人早死,武帝想再访求绝色佳人以慰床笫之欢,可是一直不能如愿。现在听到李延年歌词,触动了潜藏已久的心事,不禁抬起头来,看向前方,叹息说:“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啊?”

忽然,汉武帝仿佛看到朦胧的月光下有一个影影绰绰的身影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似乎是一个年轻的女子,体态婀娜、轻盈曼妙,长袖随弦韵而飘动,似流风回雪,弱步依节拍而进退,如飞燕凌虚,宛若仙女下凡。只是一直背对着自己,看不清容貌。汉武帝急忙奔向前去,但见那女子慢慢转过身来,映入眼帘的果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容颜:目如一泓盈盈的秋水,眉似一弯纤纤的新月,面若盛开带雨的桃花,唇像初绽含露的红梅,粉白黛黑,自然天成。月光的照射下,那曼妙的身段仿佛被团柔和的光环所包围。

汉武帝惊为天人,不由得看呆了。美人款款走到武帝身前,微微欠身行礼:“小女子李妍向陛下问安。”声音更是轻柔、甜腻,如黄莺出谷。

平阳公主在一边趁势说:“陛下有所不知,这就是延年的小妹,您看是不是如同歌中唱的那样,倾国倾城、举世无双啊?”

武帝大喜过望,不由心旷神怡,立即将她纳入后宫,并马上册封李妍为“夫人”。从此形影不离,宠冠后宫,爱若至宝。汉武帝感到无比沉醉,甚至也有一段日子“君王不早朝”。不久后李夫人怀了身孕,十月怀胎,为汉武帝再添一个皇子,武帝很高兴,遂封这个幼子为昌邑王。自此武帝更加专宠李夫人,所有后宫的嫔妃、宫女无不艳羡嫉妒。

有一次,武帝去李夫人宫中,突然间头痒得厉害,便顺手拔下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搔痒。这个事情很快传遍后宫,宫中女子一时以头插玉簪为风尚,以致长安城中玉价涨了一倍,使玉石商人大赚了一笔,而从此玉簪更在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个别名:“玉搔头”。

由于后宫的女子们都头插玉簪,汉武帝便觉得玉簪被用得太滥了。于是为了突显李夫人的与众不同,便下令工匠用象牙给李夫人制作篦梳插在头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对李夫人宠爱到何种程度!

只可惜红颜薄命,李夫人正当韶华,春风得意,却突然染病不起,百治无效,一日重过一日,容颜憔悴,形销骨立。色衰就意味着失宠,李夫人自知来日无多,就决意在临死前为自己的兄弟们铺好后路。因此,她绝不能让汉武帝讨厌她、疏远她,最后抛弃她。

一天,武帝亲自来探病,李夫人正躺在卧榻上,听说皇帝驾到,忙叫宫女放下帐幔,只留下一个朦胧的背影,不让汉武帝看清她现在的样子,汉武帝惊问:“何以不愿见朕?”

李夫人轻声地说道:“陛下朝政荒废已久,还望趁贱妾卧病期间,专心国事,贱妾也好安心养病,暂时不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