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31381600000067

第67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53)

光武帝认为他的功臣多是戎马出身,虽擅长打仗,但不熟悉典章制度,不懂得治国理政。不少人还往往自恃功高不听命令、不遵法纪、为所欲为,如果继续受到重用,让他们身居高位,对东汉政权是一大威胁。因此,刘秀决定采取稳妥方式予以解决。

一方面,刘秀依然效仿以前的君主的做法,大封功臣,他让郎中冯勤专管此事。冯勤精明能干,他规定按照功臣功劳的大小决定其封地大小、远近和土质肥瘠,并且制定了一个周密的方案。刘秀根据这个方案,一次就封了360多人为列侯,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这些列侯的食封数量,最大的有四个县,小的只有数百户,比西汉时少得多。

另一方面,刘秀又采取措施,抑制功臣的权利,以防止他们恃宠而骄。对于这些功臣中有较高政治才干的,刘秀仍加重用,让他们参与议论军国大事。如邓禹,才学满腹、善于谋略、器量恢宏,刘秀对其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大司徒,封丰臣侯,食邑万户。公元28年春,邓禹奉命率军南攻,收降刘嘉,击败延岑。公元37年,天下平定,邓禹又被封为高密侯。而对于那些虽屡建军功却缺少治国才干的功臣,光武帝只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优游享乐以尽天年,并不授以实职实权。如马成,在刘秀征讨河北时,他弃官步行,追到满阳才赶上刘秀。他杀李宪,败隗嚣,破河池,平定武都,曾被封为平舒侯、扬武将军,最后被封为全椒侯。再如马武,他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草莽英雄,但在每次战斗中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勇猛无敌、屡立战功,刘秀称帝后,拜其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

因此,功臣中除了大将李通、邓禹、贾复三人参与议论军国大事之外,其他大多数列侯成为闲员。经过削权封侯,汉光武帝有效地控制了这些将领的军事力量。

封完功臣之后,刘秀又特地下了一道诏书,希望诸位功臣不要恃宠而骄,对自己要求要严谨,节制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危险,并能把爵位传给子孙。

后来,刘秀的继承者汉明帝刘庄请画师绘制这二十八员大将的画像,挂在南宫的云台,以应二十八星宿之数,“云台二十八将”就是因此而得名的。从此,“云台二十八将”与光武帝刘秀一起彪炳华夏史册。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命画家阎立本将长孙无忌、魏徵、尉迟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以供后世敬仰,正是效法此举。

退功臣的同时,刘秀重用了大批文吏。光武帝认为文吏们熟悉封建典章制度,懂得治理国家且情操高尚。建武六年、七年,刘秀连续两次下诏,命令各地官吏推举贤良,到京城参加选官考试。

在诏书中,刘秀严格规定了选官的条件:第一,品德高尚,身世清白;第二,要有知识,是通经的博士;第三,熟悉各种法令,能熟练地依法办事;第四,具有魄力才干,遇事不惑,能独当一面。各地官吏在选择人才时,必须严格按照这四条标准,如有违者,必将依法治罪。

为了得到一批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文吏,光武帝还多次亲自访求名贤,网罗了一大批品行端正、廉洁奉公的有用人才。

设尚书台,防止大权旁落刘秀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西汉时的常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称为“三公”。刘秀借鉴西汉后期官制,将其分别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称为“三司”。并规定三司各有职掌,各负其责,不可逾越。公元51年,刘秀再次下诏,大司马仍称太尉,大司徒、大司空并去“大”字,且名位略低于太尉。官名的改动、“大”字的删除,绝不只是表面形式,而意味着三司权力的削弱,这与从前三公无所不统是有很大差别的。三司权力削弱了,权力被转到少府属下的尚书台,故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之说。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

这项措施,是将汉武帝以来开始参与掌权的尚书合法化、制度化。尚书台的设立是相权与皇权斗争的结果,是刘秀加强专制集权的重大措施,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项大的变化,它的设立可暂时阻止朝廷大权旁落。

刘秀虽然提高了尚书的权力,把原来地位较低的事务性官员变为政务官,让他们掌管全国政事,直接对皇帝负责,但其地位无异于皇帝的机要秘书。光武帝还在宫廷内设置中常侍、黄门侍郎、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职务,由他们掌管传达皇帝的号令和诏书,阅览尚书进呈的文书。这样,尚书权高位低,三司有职无权,宦官只供驱使,大权便集于皇帝一身。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宦官虽然只供驱使,但实际上权力要大得多,这也为东汉中后期的宦官乱政埋下了祸根。

简化机构,裁减冗员公元30年,刘秀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精简机构、裁减吏员。诏令颁布的当年,全国共并省四百多个县,吏职减省至十分之一。这不仅节省了国家财政开支,而且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另外,光武帝还改革了地方的州郡官制。即位之初,他沿袭西汉后期制度,各州设州牧。至公元42年,刘秀又下令取消州牧,恢复了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刺史”制度,除首都和京畿地区外,其他十二州,每州设一刺史,遵照皇帝的命令,代表中央巡行郡国,准他们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直接上奏给皇帝,从而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控制,使地方郡县也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

州牧总领一州军政大权,品秩为二千石;而刺史是监察官,品秩仅为六百石,二者的权力,相差甚多,刘秀的原意是防止州牧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割据形势,而对郡一级主要官员,采取的却是扩大太守权限的做法。每郡原本有太守、都尉各一人,太守负责民政,品秩二千石,都尉管军事,品秩比二千石。建武六年8月,刘秀合并守、尉之权,当是因为守、尉地位相近,容易发生矛盾。军政之权归于一人,可以统一事权,消除相互掣肘的弊端。州、郡长官职权一降一升,其目的与削三公之权、增尚书之责如出一辙,都是为了维持某种关系的平衡而已。

刘秀还改革了颁俸标准。公元50年,刘秀下诏,减少上等官员的俸禄,增加中下层官员的俸禄。这一变动旨在缩小中下级官吏同上层官僚的俸禄差距。在任何时候,地方中下级官吏都占绝大多数,不从经济利益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任何政治经济政策都是难以推行的。因此,缩小二者的俸禄差距,是颁俸指导思想上的一个大变化,这一变化,与官制改革不无关系。

这些措施不仅强化了皇帝的权力,达到了“总揽权纲”的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封建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

削弱地方兵权,强化监军制度军权问题,也是历代君主最为关注的问题。军权掌握在何人手中,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光武帝一方面加强中央军,削弱地方军,实行“精兵简政”政策。取消了三种地方军队——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撤销了郡县的专职武官——郡都尉一职;剥夺了太守的领兵权;取消地方定期举行的军事训练;让地方士兵一律退伍还乡,从事农业生产。这样,既减少了军费开支,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光武帝正式废除地方上的更戍役制度,大量以刑徒兵、夷兵充实边防力量。同时,不断修筑亭候烽燧,完善防御体系,加强边防建设。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息边养民,确保国家安定。

削弱地方兵权的同时,刘秀还逐步扩大中央军队。东汉时,中央军队称南北军,由中央直接控制,重大的军事行动由京都兵担任。并在重要的沿边地区,设有边防军,为中央军队的一部分。上述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样,既有利于把军权集中在中央,又能防止地方上的叛乱。

但是地方军队的取消,也使地方豪强地主田庄内部的“部曲”家兵制开始发展起来。这种部曲家兵,承担着维持地方治安的某种职能。不过后来,由于中央控制力量的逐步削弱,豪强地主的部曲家兵则迅速发展,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终于导致了东汉末年的混战局面。

另一方面,刘秀强化了监军制度。监军的起源较早,春秋即已出现,但监军之制的最终确立应在东汉初年。如设“北军中候”掌监五营;每有将帅出征,皇帝即令亲信、近臣随军监督,等等。目的是防止将帅离心,增强中央军的可靠性和保险系数。

限制外戚权力西汉二百多年间,外戚曾多次专权,对汉朝统治威胁最大的有两次:一次在开国之初的吕后专政;另一次是西汉末年,外戚王氏由公而王,继而居摄称帝。刘秀少通经史,对此非常熟悉,尤其后一次是他亲历目睹的。与对待功臣的态度相类,他对外戚也是十分谨慎的。

在建国之初,他考虑到外戚是他进行统一战争和巩固政权的依靠力量,因而对外戚也多加任用和封赏。如皇后阴丽华异母兄阴识,在刘秀即位后被任命为骑都尉,改封为阴乡侯;皇后同母弟阴兴一直追随刘秀征战,后任卫尉,赐爵关内侯。

但统治稳定之后,刘秀为了防止外戚专权的局面的重现,便开始抑制外戚势力,不许他们干预政事,也不给他们尊贵的地位。如阴乡侯阴识虽然在刘秀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是外戚,他却不得增邑。刘秀这样做,使外戚无法干政,也无法假借皇权为所欲为,从而堵塞了外戚专政这个乱源。

防止外戚结党营私,刘秀不得不采取相对严苛的手段。如卫尉阴兴和新阳侯阴就,地位显赫,又非常敬重有才能的人。冯衍能诗善文,尤擅辞赋,颇得阴氏兄弟赏识,彼此多有来往,诸王也格外敬重他。刘秀鉴于西汉外戚结交宾客、扰乱朝政的教训,下令将外戚结交的宾客,皆依法治罪,重者处死,轻者贬官。冯衍也因此获罪,罢官归家,潦倒而死。这样,宾客不敢轻易结交外戚,外戚也不敢轻易招揽宾客了。

到刘秀统治后期,对外戚的限制就更加严厉了。在太子太傅的选择上,他明确表示不用外戚阴识,而用正谏之臣张佚。在临终前四个月,刘秀甚至派司空告礼高庙,降太后吕雉尊号,宣布她不宜配食高庙。这样,外戚的参政权力被限制、削弱,威胁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皇权便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沿袭分封制,控制诸侯王刘秀沿袭了西汉的分封制。所分封的诸侯王国数量各个时期不尽相同,诸侯王一般都封一郡的土地,与西汉初期相比,封地显然大大缩小了,尽管如此,刘秀还是严格限制宗室诸侯王势力的增长。公元52年,刘秀下令诸郡县搜捕诸王宾客,因为此次事件,连坐被处死者有几千人。整个东汉一代,诸侯王国实际上是名存实亡。

汉光武帝刘秀,在两汉之间激烈的动乱年代,顺应历史的潮流,采用军事手段,平息群雄,使分崩离析的中华民族再度走向统一。统一之后,采取柔术治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推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到了东汉建立40年时,全国已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盛景。这也是东汉王朝最富庶和最安定的时期,史称“东汉盛世”。

立德垂训,明君风范

刘秀是在两汉之际风云变幻中登上历史舞台的。在群雄蜂起的各路豪杰中,“无尺寸之柄”的刘秀何以能够翦灭群雄、重建汉室?在满目疮痍、百业待兴的东汉初年,刘秀何以能够拨乱反正、废旧立新?在身处道德沦丧十分严重的特殊时代,刘秀又何以能够与民更始、立法垂制?在63年的人生、35年的事业、33年的皇帝生涯中,他给历史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给历史留下了许多可资总结的经验。

克勤克俭,不事浮华刘秀作为一代明君,从不恣意放纵、豪华奢侈。刘秀“身衣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他曾令太官不要接受郡中奉献的珍馐美味,还把远方异国进贡的名马宝剑赐给骑士。汉朝自武帝以后,后宫嫔妃达到3000之多,除皇后以外,有爵秩品级的就分婕妤、容华、充依等14个等级。刘秀即位后,只有皇后、贵人有爵秩,贵人的待遇只有谷数十斛。此外有美人、宫人、采女3等,均无爵秩和规定的待遇。

刘秀屡次拒绝群臣“封禅泰山”的进谏,直到去世前一年,才带领百官登封泰山。针对秦始皇时开始形成并愈演愈烈的“厚葬”之风,刘秀还屡次下诏提倡薄葬。他自己也是这么躬行实践的。在为自己修造原陵的时候,刘秀对窦融说:“今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陵池,才令流水而已。”就是说地面不要太大,不要起高坟,低洼处只要做到不积水就可以。刘秀还效仿汉文帝,不随葬金宝珠玉。光武帝在临终前,又下了一道遗诏说:“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者。”因而《后汉书·循吏传》称颂这个时期是“勤约之风,行于上下”。

宽宏大度,平易谦和公元24年,刘秀攻破邯郸,诛灭王郎,缴获一大批秘密文件,意外地发现有大量各州郡将与王郎勾结、毁谤刘秀的书信材料,竟然多达几千份,甚至还有数十封自己部下偷偷写给王郎的效忠信函。但刘秀无意拆看,立即召集众将,让他们把全部材料抱到宫外广场上,在众目睽睽下一把大火烧个精光,化成灰烬。吴汉在旁边急得直跺脚,惋惜地说道:“留下这些信,就能找出隐藏的内奸。”

刘秀不屑一顾地答道:“烧毁效忠信,令反侧子自安,今后不会再当内奸了。”这一举措安定了人心,也让那些曾经与王郎联合的人对刘秀心悦诚服。后来的许多政治家遇到这类事件也都纷纷效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曹操在官渡的做法就是仿效于此。

刘秀宽宏大度的气概也表现在他对待“逸民”、“隐士”等不驯的人物的态度上。太原郡(今山西太原西南)当时还留有大量的晋国公族的后裔,他们对新的统治者常常保持一种对立情绪,或者寻机报仇,或者隐居不仕,在王侯面前不肯称臣。至汉初,太原郡被称为“难化”之地。光武帝时,太原郡广武县有个叫周党的,在地方上很有名望,朝廷几次征他去做官,他都不愿意。后来不得已,周党就穿着短布单衣,用树皮包着头去见朝廷大员。刘秀却亲自召见了他。按礼节,士人被尊贵者召见,必须自报姓名,否则便是不尊重对方。周党见了刘秀,不通报姓名,只说自己的志趣就是不愿做官,刘秀也没有强迫他。博士范升上书,说周党在皇帝面前骄悍无礼,却获得了清高的名声,应治“大不敬”罪。刘秀把范升的上书拿给公卿们传阅,并下诏书说:“自古明王圣主都有不愿为他做臣的人,伯夷、叔齐就不食周粟。太原那个周党,不接受我的俸禄,这也是各自的志愿,赐给他40匹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