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社交与应酬36计
31445500000033

第33章 用好亲缘巧办事

亲戚关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亲戚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比如经济、地位、地域、性格,等等。这些差异既可能成为彼此交往的诱因,也可能成为产生矛盾的原因。因此,要避免严重矛盾,让亲戚真心实意地为你帮忙、办事。

忌讳经济往来糊涂账

交往过程中,为了经济利益问题而发生冲突;使关系疏远、恶化的现象,在亲戚之间是屡见不鲜的。亲戚之间的借钱借物等财物往来是常有的事,有时是为了救急,有时是为了帮助,有的就是赠送,情况不同,但都体现了亲戚之间的特殊关系。人们也已把这种财物往来当成表达自己心意和特殊感情的方式。作为受益的一方在道义上对亲戚的慷慨行为给以由衷的感谢和赞扬是必要的。如果他们把这种支持和帮助看得理所应该,不作一点表示的话,对方就会感到不满意,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古训说,人亲财不亲。对于属于需要归还的钱物,同样不能含糊。这是因为亲戚之间也有各自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应把感情与财物分清楚,不能混为一谈。只要不是对方明言赠送的,所借的钱物该还的也要按时归还。有的人不注意这个问题,他们以为亲戚的钱物用了就用了,对方是不会计较的。如果等到亲戚提出来时,那就不好看了。

对于来自亲戚的帮助要注意给予回报,这既是加深友谊的需要,也是报答对方帮助的必要表示。如果忽视了这种回报,同样会得罪人。假如亲戚之间为了赢利而合作办事业,那么在合作之前就要有一个说法,最好订立文字合同,把各方的责任和利益都写清楚,这样合作才会顺利和成功。亲戚之间的合作共事,因事先没有明确的说法而发生矛盾,最后反目成仇的事时有发生。

所以,亲戚之间在合作共事时,不要以为大家是亲戚,就感情用事,什么也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不好。到了发生经济纠纷时,大家就会因事先没有约定而闹得不愉快。在有了合同的情况下,就一定要讲信用,不能只顾自己,更不能贪图便宜。总之,亲戚之间的钱物往来,既可以成为密切感情的因素,也可能成为造成矛盾的祸根,就看你如何处理了。

忌讳居高临下或强人所难

亲戚之间虽有辈分的不同,但是,也应当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特别是在彼此之间有地位、职务差异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常言说:穷在街巷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就亲戚而言,财大的、地位高的人对于比不上他们的亲戚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地位低的人总是希望从地位高的一方那里得到一些帮助,同时在他们说出自己的请求时,又怀有极强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位高的一方对来求助的亲戚表示出不欢迎的态度的话,那就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

比如,有一位在城里当公司经理的人,神通广大。一天,他的一个远方亲戚来家做客,并且因为在家里受了村干部的气,求他帮忙打官司。可是,这位经理借口不了解法律推脱此事,这使亲戚感到十分恼火,拂袖而去。这是地位高的人小看地位低的亲戚而造成的不愉快的事例。一般说来,地位低的人对于被小看的事情是很敏感的,只要对方露出哪怕一点冷淡的表情,都会因计较、不满,造成不良的结局。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亲戚求亲戚办事,特别是办一些有违原则的事情,人家没办就心怀不满,说人家不讲情谊之类的话,这也能够使人伤心的。有一家的女儿想当兵,就到武装部去找当部长的远房伯伯。可是女子当兵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她的条件也不具备,这使当伯伯的很为难。于是部长向她说明情况,说有政策规定,不能开这个后门,劝她回去好好工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可以给予帮助。

姑娘十分生气,说伯伯不愿意帮忙,回去一家人都骂部长,她的父亲还写了一封信指责,说他官当大了,六亲不认。这件事使部长十分生气。如上所述,在有地位差异的亲戚之间最常见的矛盾是在求与被求之间,是在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如遇这些问题,一方应注意尽量不要给人家出难题,即使客观原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也应给予谅解,不要过多的计较。

忌为所欲为,不讲礼节

亲戚之间由于彼此关系有远近之分,有密切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在相处中要注意把握适当的分寸。“亲戚越走越亲”,是一般原则。但是,看你如何走法,这里面也是有一定技巧的。

有一位青年到城里做生意,要求在他的一个亲戚家里住几天。可是一住就是一个月,每天把很多货物弄到亲戚家里,把这里当成了仓库,一家人还要为他当炊事员。他赚了钱也不拿一点出来买些菜什么的,这样搞得人家一家不安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这家人向他下了逐客令。类似这位青年在亲戚家的行为表现,就有些过分,是最容易得罪人的。

比如,过去走亲戚可以在亲戚家住上一年半载,可是现在就有很多的不便。大家都有工作,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住的时间过长很多矛盾就会暴露出来。还有的人到亲戚家做客不是客随主便,而是任自己的性子来,这就会给主人带来很多的麻烦,也容易造成矛盾。

比如,有的人有睡懒觉的习惯。每天要睡到太阳升起来才起床,他们到亲戚家也不改自己的毛病。主人要照顾他,又要上班,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主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进而影响彼此的关系。还有的人不讲卫生,到了亲戚家里,烟灰烟头到处扔,使人家收拾不及。如果时间不长,人家还可以忍耐克服一下,要是日子长了,谁也忍受不了。

因此,在亲戚交往中也有一个优化自己行为方式的问题,如果方式不当同样会得罪人。

只要注意以上这些问题,就能奠定一个良好的亲戚交往的基础,再把各种方法活学活用,托亲戚办事的艺术就会运用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

在传统的亲戚交往中,往往存在着一种误区,那就是:亲戚关系是一种血缘、亲情关系,彼此都是一家人,七大姑给八大姨帮忙办事都是分内之事,都是应该之事,没必要像其他关系那样客套、讲礼节。其实,有这种想法就是大错特错了。血缘的关系虽说是“割断了骨头连着筋”,但亲情的维护与保持就在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助与知恩图报上。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做为亲戚之间的甲方,若是一味地照顾、帮助乙方,而乙方则回报以不冷不热、不谢不送的公事公办的态度,时间长了,甲方必定会生气,认为乙方是不懂人情、不值得关照的冷血动物。若乙方依然故我,认为甲方帮助他是应该的,那甲方必然会终止与乙方交往。相反,若乙方知恩懂情,虽然没有什么物质好处回报,但经常以自己的劳动力帮甲方做点家务活、跑跑腿等作为感谢,甲方也会得到心理平衡,也是愿意与乙方继续交往下去的。

事实上,不论是一般关系还是亲朋好友,甚至是父母,都愿意听到一句别人的感谢话,虽然他们的付出有多有寡,但受惠人一句滚烫贴切的话无疑对他们是一种心理的补偿。

对热情相助的人,在物质上给予回报,也是一种不失礼节的方式。物质回报虽然不是亲戚间交往的主要方式,但它毕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淡化物质交往,不是要取消物质交往,而是要让这种交往多一分真情,少一分铜臭。有时适量的物质回报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特殊需要。比如某人曾多次无私地帮助过你,某一天当他生病住院的时候,你拎上礼物去探望,无疑对他是一种莫大的慰藉。总之,物质回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适量地“往重于来”。

当语言回报不足以表达心意,物质回报又不适宜时,行动回报不失为一种得体的回报方式。某单位干部小王幼时父亲不幸去世,是城里的叔叔供他上高中,念大学的。近来叔叔体弱多病,小王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叔叔家干家务,还时常利用下乡机会寻医找药。做叔叔的听在耳里,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行动回报不像语言回报和物质回报那样悦耳、显眼,但它是无价的。于无声处见真情,好的行动无需用语言证明。当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才俊求职历经挫折终被一位贤明的“老板”录用之后,最好的报答不是好言好语,不是厚礼,而是实干。

一滴汗水能让一筐好话失色,一丝奉献能使一片真情增辉。希腊一位哲人曾说:“感谢是最后会带来利益的德行。”善于求人的人经常都备妥感谢之词,因为它往往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在生意上的来往也因它而顺利进行。事实上,没有人不喜欢听到感谢之词。因此把“谢谢”二字随时摆在心中,需要时派上用场,没有比这个更简单、更容易使用的了。所以,对亲戚也别忘了感谢。

当然,在现代的经济社会里,尤其是与经商有关的事,谁帮忙都讲究经济效益,而感谢帮忙的最好方式就是“投桃报李”。可以“投桃”后得到亲戚的“报李”,也可先得到亲戚的“报李”后再“投桃”。求助于亲戚时,在亲情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先“投桃”与先“报李”都是无所谓的。先允诺“投桃”,从而得到对方的“报李”往往对事情的成功更有好处。

忌讳斤斤计较的行为

上文说过,亲戚之间帮忙、办事应该讲究“投桃报李”,这也是维系亲情,继续交往的基础。但亲戚之间办事毕竟不是经商做买卖,若讲究谁投得多,谁报得少,追求量上的绝对公平,那势必又陷入了斤斤计较的误区,不利于亲情的维护和发展,因此让亲戚办事切忌斤斤计较。

在亲戚交往中,有些人对亲戚要求十分苛刻,总是尽量想对自己有好处,一旦亲戚有了困难,却不去关心和帮助,甚至避而不见,这是典型的世俗习气,是不足取的。亲戚交往,气量要大一些,切忌斤斤计较。你给我半斤,我给你八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才有利于亲戚关系的密切发展。

朱德在年轻的时候,特别注重与亲戚的关系。平时他总是为亲戚解决困难,做些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事情,使他的亲戚对他的印象非常好,彼此间的关系相处得非常不错。朱德当时年轻强壮,很有几分气力,在每年的农忙季节,他总是很快地把自家的庄稼给收完了。而这时,朱德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休息,他总是跑到其他亲戚的田地里去帮忙,这样,一天下来,总累得他腰酸腿疼。可第二天,他又拿起工具,继续去亲戚的田地里帮忙收庄稼,却从没有喊过累,更没有抱怨。

有一次,朱德跑到一个表叔家去收庄稼,可这个表叔却是一个疑心病特别重、很小心眼的人,看到朱德来帮忙,就怀疑他要趁机偷自己的庄稼,所以在朱德干活时,就不时地监视他的行动,特别是朱德要走的时候,还要偷偷打开朱德带来放工具的筐子,检查是否拿走什么东西。这一切朱德都看在眼里,他微微笑了一笑,然后说道:“表叔,活干完了,我走了,我妈等我回家吃饭呢!”说完,背起筐子,挥挥手走了。表叔看到这一切,惭愧地摇了摇头,心里不由暗暗钦佩。

不斤斤计较,这就是朱德与亲戚处好关系的最根本原因。不计报酬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不声张,好心相帮却被疑心也不抱怨,这种亲戚关系的处理方法,看似被动,却是主动。在行动的过程中,由于你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别人也会渐渐从行动中强烈地感受到你的主动,自然也就被你的主动所征服了。

不过,这个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宽容待人,不斤斤计较,要做在明处,要让你的亲戚“无意”间发现,否则,就会吃“暗亏”,就会被别人说成“矫揉造作”。所以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另外,不要“斤斤计较”,并不是什么也不在乎,“公斤”不在乎,“吨”不在乎,那不是现代社会关系中所应提倡的。这个“斤斤”的标准应该是在不损害你自身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达到了“公斤”、“吨”,那就不得不计较了。否则,吃得亏会越来越大,而且,亲戚也会认为你这人真的“豪爽”,那占你“一两斤”或“一两公斤”也就心无愧意,“理”所当然了。

既然讲到了要“斤斤计较”,那这里也要提一下,在运用“斤斤计较”这个方法处理亲戚关系的时候,也要分对象。如果亲戚中真有“小人”存在的话,那在与他相处时,不妨不时地使用一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可与他“两两计较”、“克克计较”,毕竟,对于异于常人的“小人”,就要用异于常人的方法来对待。

让亲缘为你的人生添彩

时至今日,社会上的攀亲之风日盛起来,攀亲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社会上好办事。社会上很早就流行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既然自己的亲生父母没有什么能耐,那么攀一个在社会上吃得开混得好的“干爹”、“干娘”,也是可以沾许多“光”的。人们已经明白了利用亲情、利用裙带关系在社会上办事的力量。

其实,利用情缘,巧于攀亲,达到为自己办事目的的手段,并不是当今社会的产物。民国时期大军阀曹锟的最初发迹就是靠千方百计攀亲爬上去的。清廷批准袁世凯编练新建陆军后,曹锟投入袁世凯的帐下。此时袁世凯已成为慈禧太后十分倚重的人物,曹锟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帮带。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升迁,非得依靠袁世凯不行。曹锟庆幸自己以前东游西荡的贩布生涯,那个时候,他已学会了一套善于吹拍、见风使舵的本领,可光会拍马还不行,他没有见袁世凯的机会。

正当他徘徊彷徨、十分苦恼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天津宜兴埠曹克忠与袁世凯原系世交,于是备了一份厚礼,从小站跑到天津,登门求见曹克忠。拜见曹克忠时,曹锟口若悬河,与曹克忠认宗攀亲。曹克忠在曹锟花言巧语的蛊惑下,认他为族孙,并且答应由他的姨太太出面向袁世凯说情。俗语说,吃了人家的嘴短。曹克忠的姨太太没少在袁世凯面前替曹锟说好话,有了姨太太这个内援,加上曹锟的阿谀逢迎,他很快受到重用,几年间由一个小帮带爬上了总兵职衔。

民间常有“沾亲带故”的说法,实际上,“沾亲”就是攀附的意思,就是像曹锟这样,千方百计地“踏破铁鞋”去觅亲戚。一个“沾”字是利用亲戚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它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隐藏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可用之线,然后顺藤摸瓜,也许就会找出一大串“得道飞升”的亲戚,而他们所起的作用,往往也会回报所付出的辛劳。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大规模的迁徙,以及人际交往的减少,许多人的亲戚交错分布在各个地方,致使亲戚之间存在着互不认识的现象,因此一些“得道”的亲戚并不知道。然而,一旦自己陷入困境,需要求助的话,这些亲戚也许就是能帮助你的对象,千万要注意提醒自己,放下架子,踏破铁鞋,七大姑、八大姨的去找、去拉关系,说不定哪个远亲,会拉我们一把,说不定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